劉 渼·創意說故事後敘事教學(3)

(二)動態互動性、互文性:作品生產性

巴赫金把時空型看成為不斷變化著的溝通社會與物理世界的仲介,不僅是物理概念,更是一種文化和歷史概念。他以「眾聲喧嘩 (離心力)」(heteroglossia) 和「單一語言 (向心力) 」(unitary language) 的孿生概念,建構出言說在文本場域中所編織的多元的「力場模式」,從而凸顯言說行動和其相關聯的書寫主體之心理以及社會意識型態脈絡之間存在著的動態互動關係,這是一種生成的關係。

巴赫金提倡一種文本的互動理解,他認為「文本」作為一個整體/體系來界定,包括了作者 (即意圖)、形式 (即作品) 與讀者 (交際過程的另一主體),這三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並處於一個交際動態的過程中。文本中的每一種表達,都是衆多聲音交叉、滲透與對話的結果。所以互文性概念雖不由巴赫金直接提出,卻可在他的著作中推導出來。

在後現代主義思潮中,法國女學者克絲蒂娃 (Julia Kristeva) 首先提出互文性/文本間性 (intertextuality) ,表示任何一部文學文本「應和」(echo) 其他的文本,或不可避免地與其他文本互相關聯的種種方法:

一 
是作品內部諸意象、諸隱喻之間,二是作品與作品之間,都可以看到極其錯綜複雜的交織聯想關係 (古與今、戲裏戲外、遵從與解構等)。它包括:


(1) 兩個具體或特殊文本之間的關係 (transtexuality);
(2) 某一文本通
過記憶、重復、修正,向其他文本產生的擴散性影響 (intertexuality)。故作品具有「生產性」。


基於文本故事並非是獨立的存在,而是彼此互動的,前一個文本正
構成批評以及顛覆的可能,故每一部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接收前人的創作經驗、手法、模式。故以文本互涉來寫作,是一種以文本改編為前提的各種寫作方式。


(三)不可完成性


巴赫金嘗試為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說的「完成性」做解釋時說到:「世
上還沒有過任何終結了的東西;世界的最後結論和關於世界的最後結論,還沒有說出來;世界是敞開著的,是自由的;一切都在前頭,而且永遠只在前頭。」6

複調小說的多維敘事的魅力於它不重小說外觀的有序和承接,只重內在藝術張力的彈性,從而在文本的空間世界裏,留給讀者不盡的思維空間和對話場域。因此,可以說複調小說具有根本上的不可完成性。且複調結構是呈輻射狀的開放型結構。「巴赫金所提供的不完全敘述方式使小說在主體意味和結構意味上都具有了更大的開放性和藝術包容力。」

法國結構主義神話學家列維.斯特勞斯 (Levi. Strauss) 在《野性的思維》7 (1962) 中,提出「修補術」概念,用它來區別現代人和原始人的不同思維。修補匠的詩意創造,並不在於他完成了某項事業,而在於他永遠無法完成設計,在於他總把自身和與自身有關的東西置於設計之中,就是說,置於互文過程之中。列氏在對神話進行跨文化的共時比較時,曾斷言神話是一個結構,一個互文空間,其中沒有個體創造者,沒有開頭和結尾,只有無限分化的主題。這顯然是一種互文的自由嬉戲。


6 同註 4。
7 列維.斯特勞斯著、李幼蒸譯《野性的思維》。商務印書館,1987 年。 

原題《創意說故事後敘事模式的教學應用研究》

本文作者劉 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原載: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第 4 期 2008 年3 月頁1~34)

Views: 2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