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渼·創意說故事後敘事教學(6)

  1. 語境:經典敘事學發源於結構主義,它視文本為由語言符號組成的自足體系,因此認為,意義存在于文本內部,因而語境也存在于文本之內。新敘事學則把由語言文字構成的文學符號看成是文化符號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強調社會文化活動中的話語力量,此處的語境直接指涉文本以外的社會文化符號系統,而不再依賴於語言形式的表層及深層結構與涵義。在此,把人當作他自己世界的主角或參與者,「人」和「他人」共同「重寫」故事,塑造自己與生活關係的世界。從而發展出某種關於自己 (人)、關於關係 (如因果、涵義或是主題間的連貫性)、關於生活的解釋。


Brewer (1980)
14 延續文學和修辭學的分類傳統,將言說 (話語) 結構
分為:描寫性的言說 (descriptive discourse)、敘事性的言說 (narrative discourse) 與說明性、評述性的言說 (expository discourse)。不同言說結構有不同的言說力 (discourse force) ,言說力又可分為:告知(informative) 、娛樂 (entertaining) 、說服 (persuasive) 與文藝美學(literary-aesthetic) 四種。

Polkinghorne (1988) 說:「敘事是人類對於時間性和個人行動等經驗,賦予意義所根據的基模 (scheme) 之一。」15 Clandinin and Connelly (2000)  修正之。

以杜威對經驗的三個判準:情境 (situation)、連續性和互動 (Interactive)做為「想像的基石」,發展出「三度敘說探究空間」:個人與社會 (互動),過去、現在和未來 (連續性),以及空間 (情境)。


(二)後敘事理論


在傳統經典敘事藝術中,由富有穿透力的情節構成了—個有頭有
尾、線性發展的封閉性結構,這種結構不允許來自外部的干擾。但人們日益意識到過於強調對作品內在的研究,已成為它繼續發展的桎梏,於是敘事理論的研究開始也關注對文本與其外在關聯的研究,形成了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在文化研究背景下出現的敘事學研究,即所謂「後經典」敘事學的階段 (post-classical narratologies)。它與諸多外在要素相關聯,出現了各種敘事學研究的變體,諸如電影敘事學 (film narratology),音樂敘事學(musical narratology),女性主義敘事學 (feminist narratology),社會敘事學 (socionarratology),電子 (網路) 敘事學 (cyberag narratology)等。17


後敘事理論順應著讀者反應批評、文化研究等新興學派,關注讀者
和語境。如拉比諾維茨 (Rabinowitz) 將作品本身轉到了讀者的闡釋過程,率先提出「四維度讀者觀」:

(1) 有血有肉的個體讀者;
(2) 作者的讀
者,處於與作者相對應的接受位置,對人物的虛構性有清醒的認識;
(3) 敘
述讀者,充當故事世界裏的觀察者,認為人物和事件是真實的;
(4) 理想
的敘述讀者,即敘述者心中的理想讀者,完全相信敘述者的言辭。18


經典敘事學是敘事語法和敘事詩學,討論的是規約性的、敘事語法等共同性的東西;而後經典敘事學是敘事批評,自然要結合具體文本,必然涉及到讀者反應和語境,二者是並存的關係。19


14 Brewer, W. F. (1980). Literary theory, rhetoric, and stylistics: Implications for psychology. In R. J. Spiro, B. C. Bruce & W. F. Brewer (Eds.), Theorical Issu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pp.221-239. Hillsdale, NJ: Erlbaum. 轉引自胡紹嘉〈語言互動與經驗脈絡下的超自然論述:大學生對新聞中靈異內容的意義建構與言說〉,《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1999 年 1 月。 

15 Mishler, E. (1995). Models of narrative analysis: A typology. Journal of Narrative and Life History, 5(2), 87-123. 

16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2000).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p49-p50. 17 (美) 戴衛.赫爾曼主編、馬海良譯《新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年 5 月第 1 版。 18 Peter J. Rabinowitz, "Truth in Fiction:A Reexamination of Audiences," Critical Inquiry

4 (1976):121-41。參見申丹《多維,進程,互動:評詹姆斯‧費倫的修辭性敘事理論》,《國外文學》2002 年第 2 期,第 3-11 頁,申丹《語境、規約、話語——評卡恩斯的修辭性敘事學》,《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 年第 1 期,第 1-9 頁

Views: 8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