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和妓院與劇院這兩個古老的體驗業相比,迪斯尼是新型體驗業的一個重要代表。除了這些封閉式場子里的個別體驗,整個迪斯尼樂園的設計就是一個夢幻樂園的模擬環境。它的創辦者沃特·迪斯尼在建園時特地斥巨資把周圍的高壓電線全都埋到地下,還把加油站等現代工業設施統統搬到看不見的地方,就是為了制造一個最大規模的劇場幻覺,使遊客得到徹底的樂園體驗。近一二十年來,迪斯尼的種種經驗在世界各地被克隆推廣,美國的許多大商場都被迪斯尼化了,而賭城拉斯維加斯是最大的“迪化”區,整個市中心都是樂園式的建築。中國不少地方近幾年來也引進了這種體驗模式,最近剛開幕的上海科技館里也有了迪斯尼那種全方位體驗幻覺的電影院,國人可以去親身體驗一番。
但在中國引進外國的體驗業時也常看到叫人哭笑不得的蠢事。坐在蹩腳的所謂“動感影院”里,面對著逼仄的銀幕,聽著座位底下嘎吱嘎吱的聲響,當然不會有真實的現場幻覺,那種體驗只能倒人胃口。去年藝術節期間浦東世紀公園請來法國人做了幾場水幕表演,也就是在水幕上放電影或幻燈。我曾在洛杉磯的迪斯尼樂園看過十幾米高的水幕電影,小小的米老鼠猛然間頂天立地地在你面前站起來,不由人不嘆為觀止。這次本想在上海重溫舊夢,化幾百元買了票去看,卻只見到三個矮小的水幕,距離觀眾好幾十米遠,放的大部分都是不動的幻燈,更可惡的是水幕後面聳立著兩幢高層公寓樓,樓里幾百戶住家的燈光把水幕的幻覺破壞殆盡。
當然,就是水幕做得精致,畫面清晰靈動,公園遊樂場所能做到的也就是讓大人和孩子一起樂一樂,得到一點感官享受的體驗。迪斯尼的幻覺真則真矣、美則美矣、全則全矣,畢竟只是淺層的娛樂,跟旨在訴諸人的情感和理智的戲劇與電影不能同日而語。在美國電視情景喜劇《為你瘋狂》里還出現過一種目前尚屬科幻但不久就可能實現的高科技體驗,只要戴上特制的眼鏡和手套就能進入一個虛擬現實的世界,有著百分之百的幻覺,可以“為所欲為”,得到強烈的感官刺激,不過,也僅僅是感官刺激。
從表面上看,迪斯尼式的體驗在盡量地向妓院模式靠攏,鼓勵主客互動,但事實上遊客的這種動有著很多限制。進入特定遊樂環境的遊客多半是很被動的,當他們被車、船帶進非常逼真的模擬環境時,或者來到過山車上體驗類似“極限”的刺激時,都要被工作人員用安全帶綁起來。而相比之下,劇場中的觀眾盡管在多數情況下並不需要移動位置,卻從感性到理性都需要有積極的投入,至於在那些環境戲劇的演出中觀眾的主動參與就更多了。
有趣的是,本來對戲劇並無特別興趣的托夫勒在談體驗業時也提到了謝克納那時候還剛剛開始的環境戲劇實驗,並將之作為體驗業的一種象征。他很欣賞一位劇評家所做的比較:
當《69年的狄奧尼索斯》在紐約演出的時候,一位評論家用這樣的話總結了該劇的編導理查·謝克納的理論:“傳統的戲劇總是這樣對觀眾說:‘坐下,我來給你講個故事。’可不可以同時還這樣說:‘站起來,我們來做個遊戲。’”謝克納的戲正是這樣做的。在這個從歐里匹得斯那兒得到靈感的戲里,觀眾真的被邀請參加舞蹈,一起來慶祝酒神狄奧尼索斯的儀式。[iv]
這樣的對比也許會使人覺得,在傳統的戲劇中觀眾就是被動的接受者,事實並非如此。譬如當年的《白毛女》完全是用傳統形式演的,並沒有任何觀眾參與的特別設計,那些看完之後立刻報名參軍的青年農民看戲時肯定非常沖動,然而還是坐在那兒看完了至少大半場戲。布萊希特和迪倫馬特的戲劇也讓人安靜地坐在那里看故事,但卻用奇特的故事逼著他們動腦筋想問題。和傳統的看戲方式相比,迪斯尼式的遊樂讓人在身體上活動起來,腦子卻大大“減負”了;而參與式的環境戲劇則叫人在身體和頭腦兩個方面都充分第挖掘潛能。
中國人剛剛踏進了一個狹義的腸胃需要基本得到滿足的社會新階段,廣義的“腸胃需求”——包括衣、食、住、行在內的各種物質需求——不久也將在越來越多的地方得到滿足。下一步怎麼辦?溫飽之後多余的財力和精力用到哪兒去?已經十分繁盛的服務業正在不斷提高人的生活質量,特別是滿足人的身體需求的餐飲業和理發沐浴業,更已在密度上超過了不少發達國家;而對於精神的需求來說,發達的體驗業是下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不用說,體驗業中的妓院業無疑應予淘汰,但妓院中主客互動的環境模式會在新的體驗業中大行其道;與此同時,政府應該大力支持戲劇等藝術領域的體驗業。事實上,前些年曾經極大地沖擊了藝術的實業建設和商業潮流不僅提高了中國人的物質生活水平,也正在為中國藝術的再次興隆準備條件。北京上海眾多的畫廊和近兩年開始復蘇的話劇只是露出頭來的冰山之一角。作為新世紀體驗業一部分的藝術和原來的藝術會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傳統模式中坐著看的戲劇、電影、電視和動著玩的迪斯尼式的遊樂,以及遊戲式的戲劇都將有大有用武之地。只要準備好了,體驗業帶來的將不是未來的沖擊,而是動力。
--------------------------------------------------------------------------------
[i] Alvin Toffler: Future Shock. New York: Bantam Book, 1970, P. 226,236.(引者譯,下同)
[ii] 同上,P.227.
[iii] 理查德·謝克納:《環境戲劇》,曹路生譯。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1。
[iv] Alvin Toffler: Future Shock. New York: Bantam Book, 1970,P.228.(2008-05-29 愛思想網站)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