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志成:對外開放歷史視野下的海洋意識 (上)

從地理區位看,中國自古就是陸海兼具的覆合型國家,西負亞歐內陸,東面汪洋大海,長江、黃河從西向東橫貫入海。中國東部大陸海岸帶和環中國海的島嶼、海域組合的海洋區域,自古便是沿海人民生存發展的空間。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廣袤的東海大陸架邊緣淺海區域,就是沿海先民往來交通、捕撈煮鹽之所,從而產生了原始海洋活動和海洋經濟,誕生了海洋情結和海洋意識。自先秦開始,中國人對海洋的探索就前赴後繼,波瀾壯闊,並伴隨著國家的興衰和對外開放的交替而呈現起伏、曲折、多變的發展軌跡。


一、我國對外開放的歷史發展軌跡


縱觀古今,我國的對外開放和交流經歷了一個反覆曲折的漫長演變歷程,從時代背景和開放特征來分析,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幾個階段:


1、先秦——自發探索、自然開放時期:玉石之路,穆天子西巡;草原之路;西南絲路;杭州灣跨湖橋、河姆渡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出土的“東方第一舟”和獨木舟;先秦時期環東北亞“地中海”航線,支石墓等遺存,竹筏飄海;箕子朝鮮;“外越”外遷;吳太伯東渡;沿海南北航線暢通;東南沿海-澎湖、台灣-琉球群島原始航路開通。考古學和歷史學的證據。

 2、秦漢——積極開拓、全面開放時期:大一統王朝建立,東及於海的版圖確立;西擊匈奴,張騫鑿通西域,西域都護府;絲綢外銷;開辟蜀-身毒道;三仙山傳說——蓬萊、瀛洲、方丈;徐福東渡;大規模海外移民;日本“漢倭奴國”金印,說明漢朝與日本朝廷開始有交聘往來;東吳拓殖台灣;南海航線開通,徐聞-中南半島-東南亞-印支半島航線。期間梵僧、胡僧東來;其後法顯西行,陸去海回。

 3、隋唐——主動開放、穩固發展時期:隋煬帝重開西域,三伐高勾麗;小野妹子來使,敕封日本;唐西擊突厥,設置西域都護府,確立中亞控制權;白村江海戰,確立東亞制海權;怛羅斯戰役後,阻遏大食東來,隔蔥嶺而治;景教初傳;玄奘西行取經;杜環經行大食;東征高句麗;東海直航航線開辟;日本遣唐使西來;鑒真東渡;南海航線範圍擴大,延伸至印度洋、阿拉伯海,從廣州到巴士拉的“通海夷道”長達1.4萬公裏;廣州開設市舶,絲綢、瓷器外銷;揚、廣大食蕃坊出現。

 4、兩宋——海路為主、有限開放時期:契丹(遼)、西夏、吐蕃阻隔西北,女真(金)、高麗環峙東北,草原、綠洲絲路基本斷絕;東南沿海口岸設市舶司,有限開放海外往來和貿易;密杭寧溫泉廣等市舶口岸,高麗館;造船、航海技術提高,司南發明,南洋航線興盛;水師力量強大,控制南洋航權;“陶瓷(香料)之路”大興;民間海舶商團興起,市舶之利成為朝廷財政所倚;宋朝銅錢國際化,“與四夷共用”;占城稻傳入。

 5、蒙元——擴大開放、海陸並盛時期:蒙古崛起漠北高原,連年西征、南征、東征,滅國數十,建立元朝和蒙古四大汗國,一統大半個歐亞大陸,橫跨歐亞大陸空前絕後;站赤制度,水陸驛站網絡,“之千裏者如在戶庭,適萬裏者如出鄰家”,杭州-泉州一度設“海站”;沿海市舶增加,外貿港口重心南移,泉州興盛,上海初露頭角;東西交通海陸並盛、草原綠洲絲路暢通局面;馬可波羅、鄂多立克、伊本巴圖塔等使節、旅行家東來西行,絡繹於途;色目人-回回形成;東西方文化交流繁盛,宗教、科技、文化、藝術、物產空前交融;胡椒、香料大量進口,青花瓷風靡,外來文化走向民間市井和社會生活。

 6、明清——海道為主、主動鎖國時期:明初海禁;鄭和七下西洋,確立南洋、西洋皇家海權;海絲發展臻於頂峰,開辟中國大航海時代;倭寇侵擾沿海,戚繼光抗倭;閉關海禁;葡萄牙東來,租借澳門;鄭氏民間海上崛起,挫敗荷蘭在台灣控制權,海上商業軍事集團控制馬六甲到廈門東洋海權和貿易;清康熙三下遷海令,片板不得下海;外貿限於廣州一地,十三行——“天子南庫”;中俄南北“茶葉之路”開通;東印度公司壟斷東西方絲綢、茶葉、瓷器貿易;廣州-馬尼拉-拉美航線開辟,番薯、土豆、番茄、辣椒、煙草等傳入;明清之際傳教士東來,西洋奇技傳入。

 7、晚清民國——被動被迫開放、西學東漸時期:鴉片戰爭堅船利炮打開國門,外患自東南海上來,1840-1949年百年間外強入侵479次之多;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對西方列強開放;通過利益均沾,列強享有條約權利普遍均等化;港口、租界、外國人居留地;行政、司法、海關、內河航行、郵政等權利喪失,買辦、洋行控制經濟,半殖民地社會形成;五口通商後,東南得風氣之先,西學東漸,教會學校、傳教士《聖經》、醫生西醫學、地理地圖、科學技術相隨而至;政體改造實踐,戊戌變法,甲午戰爭;民主共和思想傳播,同盟會成立;辛亥革命,民國成立;北洋政府廢除舊約、收回租界;袁世凱與日本“二十一條”;五四新文化運動;傳來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新民主主義實踐;北伐統一,南京國民政府“黃金十年”;日軍侵華,抗戰爆發;兩次現代化進程,被日本侵華戰爭打斷。

 8、新中國成立至今:分三個階段,建國初至十一屆三中全會——被動鎖國、選擇性開放時期(1949-1978),蘇聯東歐-亞非拉第三世界;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以沿海為主,主動、逐步開放時期(1978-2013),從風從南方來,到春天的故事;港台橋頭堡-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面向日本、歐美西方發達國家為主;以2013年“一帶一路”戰略提出,2015年規劃出台和亞投行成立為標志,邁入海陸統籌、東西聯動、南北呼應的全面對外開放轉向升級新時期,重新確認陸海覆合型國家地位,實現歷史回歸和時代覆興。


二、從成語典故看東方中國的海洋意識


1、從與海洋有關的三則神話傳說說起

“精衛填海”——悲壯而淒美的神話故事,是不怕困難、勇於挑戰、矢志不渝、堅忍不拔的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中國關於海洋的上古神話最著名的就是“精衛填海”。《山海經•北山經》雲:“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這個神話婦孺皆知,傳達出中華民族遠古先民面對深不可測的汪洋大海不懼艱險、勇於挑戰的英勇精神。

 “精衛填海”與“愚公移山”一樣,一直是中華民族面對大自然不怕困難、勇於挑戰、不屈不饒、堅忍不拔的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自古以來,面對波濤洶湧、驚濤拍岸的大海,中國人“移山造海”、“移山填海”、“覆海移山”、“銜沙填海”,拓展生存空間;有“勇立濤頭”、“彎弓射江”的氣魄,保護家園免受潮患;任大海“滄海橫流”、“山呼海嘯”、“山崩海嘯”,抑或是“海沸山崩”、“海嘯山崩”、“海沸山搖”,都有“排山倒海”、“挾山超海”、“移山拔海”、“移山跨海”、“逾山越海”的氣概和力量,毫不畏懼,一往無前。

 三仙山——虛構的仙境之地,反映出當時人們探索、認知大海時寄予的美好想象,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天堂仙境。三仙山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座東海仙山“蓬萊”、“方丈”、“瀛洲”。當年秦始皇、漢武帝東巡訪仙尋藥祈求長生不老的地方,是中國東方神話的源頭。漢武帝聽西王母說大海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長洲﹑元洲﹑流洲﹑生洲﹑鳳麟洲﹑聚窟洲等十洲,便召見東方朔問十洲所有的異物,後附滄海島﹑方丈洲﹑扶桑﹑蓬丘﹑昆侖五條。漢東方朔撰《十洲記》(全稱《海內十洲記》)記載:“瀛洲在東海中,地方四千裏,大抵是對會稽,去西岸七十萬裏。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高且千丈。出泉如酒,味甘,名之為玉醴泉,飲之,數升輒醉,令人長生。洲上多仙家,風俗似吳人,山川如中國也。”三仙山雖是虛構的仙境之地,卻反映出當時人們探索、認知大海而不能時寄予的美好想象,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天堂仙境。

 “八仙過海”——流傳很廣、膾炙人口的民間傳說,反映了充滿浪漫、魔幻色彩的海洋意識,也是超越海洋局限、探索海洋世界的精神探索。八仙過海是流傳很廣、膾炙人口的漢族民間傳說,形成於元代,最早見於雜劇《爭玉板八仙過海》。相傳白雲仙長有回於蓬萊仙島牡丹盛開時,邀請八仙及五聖共襄盛舉,回程時鐵拐李建議不搭船而各自想辦法,就是後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八仙過海、各憑本事”的起源。至明代,八仙過海的故事日漸流傳,人物正式定型為漢鐘離(或鐘離權)、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及曹國舅。後來,人們把這個典故用來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別能力而創造奇跡的事。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則民間神話故事發揮文學想象,溝通人神與東海龍王關系,描繪東海龍宮海底世界,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古人充滿浪漫、魔幻色彩的海洋意識,也是超越海洋局限、探索海洋世界的精神探索,可與同時代誕生的《西遊記》相媲美。(待續)

Views: 19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