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我一輩子做的工作,是從社會經濟起手,然後做了文化史研究。常常有人問我,什麽什麽事情,在哪本書裏可以找到。比如,我曾在一家飯店吃飯,店主人就問,中國菜這樣那樣的烹飪方法,是從哪裏開始的?我一想,哎,中國通史上還真沒交代。那次之後的兩三個月,有飲食文化研究會找我去講演。我就專門找中國小炒菜的起源。為什麽做小炒菜?一般來說,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小炒菜不能大塊吃肉,是小口吃肉啊!那篇文章得到了很多的反響。可以說,這些小零碎的事情,跟我們日常生活、衣食住行、風俗信仰都有點關系,但史書裏卻不交代。這些零零碎碎的小東西,也有人寫,但都是筆記。這裏一段,那裏一段,通常不被人註意。我內人也常常被人家問,你們夫妻倆都學歷史,能不能介紹一本我們看得懂的中國通史給我們看。他們說,一些思想史好是好,但論的都是天大地大的問題,又多引經據典,老百姓看不懂。我覺得,既然老百姓要問老百姓生活上的問題,我們學歷史的就應該有所交代。這是我寫作《萬古江河》的最初動機。今天的題目,說老實話,是東南大學派給我的,不是我自己定的,好像在替我自己的書做廣告的樣子。但《萬古江河》這本書,不是作為一般的歷史教科書或者一般的通史而寫,而是有一定的想法的。
“中國”是從哪裏來的
我在海外過日子,常常碰到一些很熱心、很愛國的同胞跟我說,我們中國人是特別優秀,你看這個學校裏功課最好的都是中國人。我則常常跟他們說不見得。
我更重要的動機,是想告訴我們的同胞,中國並不是自古以來就這麽大,而是慢慢長大的。今天大多數的同胞,總以為中國自古以來就這麽大的一塊。自從中國人認為我們中國就這麽大一塊以後,天下其他地方都不太管了。好像自盤古開天地以來,突然就蹦出黃帝來了,然後黃帝生了一大群兒子,然後我們慢慢就出來了。誰生女兒啊?沒問。黃帝這麽多兒子得娶媳婦才有子孫啊!難道我們都是孫猴子,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嗎?所以,這些事情一直以來大家都是模模糊糊下來,形成了“中國中心論”。
更常見的是“中原中心論”,說我們四面是“蠻夷戎狄”。“夷”這個字還不錯,一個人背著一張弓,還是個人嘛!“狄”這個字也還可以,有狗有火,在草原上過日子。“蠻”是個蟲,其實“蠻”正規寫起來,是頭上梳了兩個辮子盤髻的一個女孩子蹲在地上。“戎”是背武器的人。這對四鄰都是不太禮貌的說法。這四個字,從原來的字根講起來,都是描繪人們的生活形態,但演變到後來呢,只有我們中華是特別好,外面都“蠻夷戎狄”。我在海外過日子,常常碰到一些很熱心、很愛國的同胞跟我說,我們中國人是特別優秀,你看這個學校裏功課最好的都是中國人。我則常常跟他們說不見得。
這種自大的、自我中心的觀念,是幾千年來“中華帝國”、“天朝上國”這個觀念演變出來的。在過去,我們關著門過日子,所以沒什麽關系。但是現在,我們是在世界上過國際社會的日子,就不能再這樣了。所以我寫《萬古江河》,是為了讓大家知道,中國不是自古以來就這麽大一塊,是慢慢長大的,當年的“蠻夷戎狄”就是今天的腹地,當年的敵人就是今天的鄰居,同樣地,今天的敵人也可能是將來的鄰居。
我深受感召的梁啟超先生,他原本要寫一部中國史,可惜沒寫成,只寫了一個緒論。他說,“中國”是從“中原”開始的,中原變成了中國,中原的中國慢慢擴張變成中國之中國,然後超越中國之外,慢慢將四鄰吸收進來,通過文化上的交往以及勢力範圍的擴大,變成了東亞的中國,然後在亞洲範圍之內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是亞洲的中國,將來還要進入世界,成為世界之中國。梁任公寫這篇緒論是在一百年前,他真是目光如炬!今天世界的大格局、全球化的現象的確出現了。在一百年前沒有第二人敢這麽說。
我現在最喜歡到國內看考古遺址,看人家不看的破破碎碎的瓦片。一片瓦片可以告訴你許多許多事情,告訴你“中原”也不是一天形成的,也是後來發展出來的。在古代那麽多的地方,不同的人群發展著他們不同的過日子的方法,誰也不是“上”,誰也不是“下”,誰也不是“中”,誰也不是“外”。地球是個圓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是中心。各處都有自己尋找的方向,都有自己過生活的方式。那麽,這些古代的地方上的文化是怎麽樣聚合的呢?
國內有一位非常重要的老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已經過世。中國考古史學界過去比較受制於“一條鞭”的單一理論,主要是“單線的演化論”、“中原的擴張論”兩種說法。蘇秉琦先生在這種風氣之下,居然突破所有的關口,從證據說話,提出了“文化區系類型學說”。他認為,每一個地區都有一個地區性的文化圈,文化圈裏又有不同的類、不同的系。他根據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現象,將中國劃分為六七個區,每一個地區都有至少三層四層的次級系統。如果我們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初期的話,當時區還沒形成,系也沒形成,類也沒形成,型也沒形成,每個地方都是將就著當地的資源過當地的日子。經過互相學習、互相模仿、商品的交換、知識的交換,還有人口的交換,最重要的是男婚女嫁,以及抓人家做奴隸,經過如此這般交換以後,慢慢才並合成一條條線,然後再慢慢並合成一個個區。這一套理論,和梁任公的理論是完全配套的。只不過梁先生是從“中原”起頭,蘇先生是從“中原以前”起頭。我自己也找到一條很重要的線,就是相當於公元前三千年左右的時代。
公元前三千年左右,陜西形成一個文化,後來分為兩條線,一個是陜西西安的半坡文化,另一個就是旁邊的河南陜州古城南的廟底溝文化。在考古學意義上,“文化”就是怎麽樣過日子、住什麽樣的房子、燒什麽樣的陶器、用什麽工具來敲石頭、敲成什麽樣子等等。我們主要靠發掘出來的破罐碎瓦等來考察。這兩個文化,本來是很類似的文化,後來有了不同的發展。我們從半坡文化的工具看,漁獵工具越來越多,農耕的比例比較少;而廟底溝呢,農耕農具的比例相當大。就像一對雙胞胎兄弟,他們隔著河過日子,然後慢慢地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廟底溝文化的實力逐漸強大了,於是慢慢地往外開展了,越到後來,越往東走,並不是往西走。這樣東邊的地方慢慢地就采用廟底溝文化的生活方式,並逐漸變成了黃河邊上一個相當顯著的生活生產方式。當然這不是那時候最高、最強有力的生活生產方式。當時東北的紅山文化,就早於廟底溝文化,是有玉器、玉刻的文明,還有神廟、很大的墓,有等級不同、規模很大的聚落。浙江杭州旁邊的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也有很好的玉刻器具,有很大的土台,有很好的木結構房子,還有水稻。湖北石家河有一連串的城市,每一個都比廟底溝看著要像樣子。而山東的大汶口,甚至可能有了文字,因為有幾個字留下來了,不是普通的符號,而是文字。
你看,四周有這麽好這麽多的大的文明,居然在公元前兩千年前幾乎全塌下來了。為什麽?我一直在探索這個問題,但到現在還沒有搞清楚。是氣候原因?人口壓力?過度浪費?都有可能。但廟底溝文明,不但沒塌,還變得更強大,影響範圍更廣了。它自己沒有什麽了不起的特色,平凡得很,沒有大的土台,也沒有城市。但剛剛所講的幾乎所有好的、有漂亮器物的文明,它都從中學到了一點。廟底溝文明向兩邊擴展,它去了黃河南岸的河南、黃河北岸的山西,尤其是山西的運城平原。在河南偃師的二裏頭文化遺址,已經發現有極大的古城,有城墻,有道路,有宗廟,有大的禮儀性建築,有大的公共建築,有非常大的水溝,這些現在還在繼續的發掘中。
註意到這一串現象,我就認為這個廟底溝二期,在其他文明塌下來之後,它站起來了,應該講就是中國文化的起源。這並不是說,中國沒有其他更早的文明,早到五千年以前就有了,而且很多很多。但我認為,廟底溝文明是核心。考古學家將之稱為“夏文化”,我覺得夏文化應該是“諸夏”,在文獻上講夏朝就是諸夏,就是許多的夏,並不只是一個夏。“夏”大概是一些人自己稱自己的名稱。諸夏,彼此之間有很多小的差別。山西運城的廟底溝二期文化,河南偃師的二裏頭文化,內容並不完全一樣。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色,都肯采納別處的東西,因此東南西北的特色它都有。我認為這才是中華文化的起源,雖然沒有大的顯赫的成就,但是肯接納、肯吸收。這個動力、這個特性,使它可以變成一個強固的核心,有了核心,它就慢慢成長。
我寫的《萬古江河》就是以此為核心展開的,旨在填補梁任公先生在中原以前的那一段。我講文化的擴大,不講武力。我向來不喜歡講武功,因為我從小在戰爭中長大,戰爭是非常殘酷的事情,我知道什麽叫做鮮血。我不講武功,不講開疆辟土,只講文化圈的擴大。我所講的主調是:在文化圈的擴大過程中,我們有“給”,我們也有“拿”。我們給過很多四鄰中國的文化,我們也從四鄰的文化中吸收接納。從廟底溝二期開始,我們就繼續不斷地向四周“給”,也從四周“拿”,不然廟底溝二期也不會長大。
等到廟底溝二期長大了,到後來“中原”變成了“商”,“商”也不斷地給予吸納,而“周”在“商”的文化基礎上建立起來,不僅繼承了商代文化,也接受了許多其他文化的東西。秦人原來在西方,在今天甘肅天水一帶,經過二百多年的發展壯大,東遷至陜西關中一帶。秦由小小的牧馬民族逐漸變成秦帝國,是吸收了六國的長處、吸收了六國的人才,才得以壯大。漢朝作為那麽龐大的一個文化體,也是不斷地進行文化輸出和輸入。漢朝的文化輸出,東到日本、東南亞,西到天山,北到大漠;漢朝的文化輸入,最典型的是從印度傳入的佛教文化,還有北方巫術文明和各地的巫術,也被漢武帝統統接受,後來變成道教的重要成分。漢文化一路向南開拓,將南方的動植物引進中國,從西域也帶進來西瓜、葡萄,從北方帶進來駱駝、野驢子等等很多很多的物產。這樣無窮的文化交流、物產交換,使得漢文化異常博大豐富。
所以,每一朝文化在擴大的時候,都是“有給有拿”。我們不吝嗇“給出去”,也不慚愧“拿進來”,這才是大大方方、磊磊落落。有好的我就學,見賢思齊,人家肯向我學,我也誠懇教人。教書這一行,最好的一點,就是我教給人家越多,自己收獲也越多。這跟做買賣不同,不會是我拿出去了,自己就少了。所以,在這樣大大方方、磊磊落落的狀態中,中國慢慢地成長了。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