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明:被忽視的傳媒深度功能 上

內容提要:傳播信息、社會守望、輿論監督這些媒介的淺度功能早已被人們所熟知,但研究大眾傳播效果發現,在當代社會,世界巨變的深層動力都來自大眾媒體。大眾傳播催生了人類的早熟,不斷孕育新的經濟形態和政治進步,直至導致社會一系列變革的發生。這種深度功能長期被學界和業界所忽視。 

老一輩新聞學者發現,媒介的功能是用“新聞的力量”一詞表述的,被認為是“形成輿論的力量”[1]。到20世紀60年代以後,學者們把大眾傳播視為生活的教本,概括出監視環境、傳播信息、宣傳政見、提供服務、供給娛樂等五種功能。這類人所共知的粗淺概括,不僅亞化了大眾傳媒的社會地位,而且消蝕了人們用其改造社會的興趣,僅是媒體的一種淺功能。但如果對任何時代的巨變加以精心的剖析,就會發現傳媒不斷積聚多方面的能量,最後把人們帶入嶄新的世界,促進社會的巨變。這種深度功能是緩慢的,滲透性的,不易引起人們的註意,所以還沒有人做過深入的研究。傳媒的深度功能通過其影響力的多層互動,日以繼夜地催化社會的進步,最終促進社會經濟形態和政治形態進步。

 

一、傳媒與人的首層互動功能

 

如果一個社會沒有傳媒,或者沒有遠播重洋的現代媒體,人類的成長則以千年作為統計坐標。在當代社會就大不相同了,由於人的社會化在媒體的乳汁中悄悄加速,人的智力迅捷地累積起來,每隔幾年就可能把人類意識推向一個新階段。傳媒和人的首層互動加速了人的社會化,直接影響社會主體的活力和方向,社會的演變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

傳媒的最大社會效益是讓人了解世界,也更深刻地了解自身。人的社會化作為人自身成熟的一種過程,最終是在把握生活制度化的節點上完成的。大眾傳媒為這一過程提供了充足的意識原料,指引人們如何接觸社會,有效地馳騁於社會。在傳媒發達的社會,社會信息量足以使人達到對生活的全面體驗,加快人對生存目標和實現這一目標手段的認識,易於完成人融入社會的旅程。人類潛能的這一基礎,集結著最高生靈的創造力,在傳媒的發動和引導下越加生機勃勃。

各類新聞報道告訴人們,一個國民如果沒有社會化的過程,就不可能融入社會,也不可能有正常的社會生活。傳媒把正當而高尚的生存目標和手段傳授給大眾,是個人社會化的核心。人在傳媒的渲染下受到崇高理想的影響,一旦產生美好的追求,就成為其社會屬性的奠定過程。在電視時代,嬰兒出生後就開始了這個過程,傳媒提供的豐富的人生閱歷充滿色彩斑斕的參照物,人提前了社會化的時間表,也提高了人把握社會制約的深度。

各個社會有著特殊的生存方式,人們無法獨立於這種方式之外,而且必須歸服於一致或某些相近的活動規範。正是大眾傳媒使絕大多數人承認馴服的重要性,不得不自陷於社會戒律。關鍵在於,不同性質的傳媒教誨人們的戒條不同。是遵循法律的莊嚴鐵律,還是屈膝於強權的暴戾,要看傳媒服務於人類的目的。大量新聞表明,媒體不僅是在提供服務和娛樂,而是讓人獲得後天的行為模式,認識和實現自己的價值。腐壞的傳媒服務於少數人的特殊利益,有政治的、經濟的或意識的邪惡追求,大眾不僅被剝奪了正當的知情權,而且被教唆為厭惡進取、甘當奴婢的社會庸人。優秀的傳媒作為迷霧中的航燈、昏厥中的警鐘,讓大眾了解整個世界及自己的使命,提供認識社會的廣泛空間,賦予其改造社會的智慧和勇氣。

現代生活日益遇到許多棘手的問題,人的個性受傳媒浸染的效應越來越難於抵禦。今天許多電視劇使一些著迷的兒童養成任性、頑皮、驕縱的性格,播出的高頻率引導他們模仿自殘或攻擊他人的舉動,一度引起廣大家長的憂慮。這樣的孩子如果得不到家庭、學校和大眾傳媒的正面引導,可能產生更多的社會悲劇。傳媒既能培育優良的個性,也能汙染善良的心靈。作為生理與社會相互滲透而形成的人的特征,更多地帶有媒介環境的烙印。媒介提供值得模仿的高尚樣板,給人打上的烙印則是善良、容納社會和奉獻於他人。

在今天,個人特定的思想傾向,顯著地是從傳媒影響下獲得的。傳媒傳播的大量自我陶醉的形象,塑造了人的自大自尊的個性,培育出單面人。單面人是狹隘思想、個性孤僻的代名詞,難以經受覆雜社會的考驗。遇到難以解決的社會矛盾,他們就可能走向極端,傳媒在人的社會化中的負面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二、傳媒與經濟形態的第二層互動功能

 

經濟增長就在報紙和電視上,經濟的無情衰退也在報紙或電視上。如果精心設計一種概率函數,大眾媒體甚至能為人們描繪出經濟變動的曲線。一個經常閱讀報刊的人,如果關心經濟報道,會看到經濟演變的軌跡。媒體的經濟信息加強了人和經濟的聯系,提高人的創造力,以第二層互動催化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如果想了解經濟發展的癥狀在哪裏,媒體的大量報道會直接告訴人們,那麼個人的經濟行為以致社會經濟政策就不再是盲目的。

在18世紀初年的歐美報刊上,關於珍妮紡紗機、風力動力機、蒸汽機及各類手工工廠的報道比比皆是,走出手工磨房的工業繁華成為報刊上的壯麗景觀。這些新聞表明:自從裝上“科學技術”這個強大的發動機,人類歷史的車輪開始加速,新興生產力對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社會發展的動力是千百年來社會科學尋求的最大密碼,沒有一門學科給人以滿意的回答。過去我們癡迷於階級鬥爭這個崇高結論,實際上任何階級鬥爭都在鬥爭之時破壞社會的發展,鬥爭之後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挽回損失。一切必要的階級鬥爭之所以發生,都是由於社會真正的動力——人類的生活需要遭到不應有的遏制而被逼到歷史舞台上來。報紙早就告訴人們,絕大多數人的生存要求得到滿足不僅是消除階級鬥爭的前提,而且是經濟發展的源泉,社會動力則是由媒體提示的生產力的增長。

先進國家的報紙和落後國家的報紙訴說著不同的生產力,都強調本國制度對解放生產力的作用,但不同政治制度對生產力的真實影響,由報刊上的大量事實反映出來,是任何教科書和政府官員的宣言都無法與之爭辯的。誰也別想美化自己的制度,誰也別想遮掩自己的意識形態,傳媒上的經濟萬象與謊言水火無情。媒體上種種經濟挫折向人們證實,如果政治關系阻礙著生產力,傳媒披露的大量事實就會生動地扒掉這張畫皮。經濟事實按照社會自身的發展蹦到人們的飯桌上,並從根本上規定、檢驗著生產力的作用,媒介也許是最好的一面鏡子。

今天,關於國有企業的困境和外資與民營企業高速發展的報道,宣示一個最淺顯的道理:清除阻礙生產力發展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確立充滿活力的管理和經營體制,是國有企業的救命良方。這種良方被廣泛用於救治國營工廠,虧損的國企才真正像國企的樣子。早在2001年《瞭望》周刊第44期刊載的一篇報道就指出,“告別審批經濟,難的是自己革自己的命”。這是一篇絕妙的經濟報道,該文說:重慶市的一位部門領導對記者說:“取消了審批權,我們還有什麼可幹的?我們部門都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但這種審批及許多政府部門的檢查權力,給國企的經營制造重重障礙,不得不背上沈重的包袱。正如這條報道所說:“審批背後就是權和錢,有的還涉及到養人的問題。”在經濟體內,最能決定經濟形態性質和質量的不是所有制,而是人們的分配關系。像重慶這個部門50多號人並沒有從事實質性的勞動,天天給國企出難題、要罰款,靠不正當的審計吃飯、發獎金,不僅是一種不勞而獲,而且在破壞生產力上使損招。許多此類寄生群體就活躍在我們身旁,如雲似霧地砍殺企業機體,無償占有資源,使許多國企剛從休克中蘇醒過來,又挨當頭一棒。

報刊揭示的這一經濟現象在經濟學教科書上是看不到的,但它展示的經濟規律已有200多年的告誡了。政府只有尊重和保護企業的獨立經營權,才能推動生產力的發展。我們一度把產權改革看作惟一重要的東西,遵循市場規律和利益分配卻被改革家們所忽視,大眾媒體教給我們把這兩個砝碼同時放到天平上,才是正確、有效的選擇。有的企業需要產權改革,政企分開則占有首要的地位,在較高盈利的前提下需要按勞動成果付給員工更豐厚的報酬,在媒體上,我們看到這一合理的經濟形態支配社會發展的種種事實。

每篇經濟報道都是對單一經濟現象的披露和說明,各種媒體無數篇經濟報道能顯示經濟發展的前景,從而揭示經濟發展的方向。40多年前,美英法德等國報刊上不斷證明經濟學界的一種新發現,即出現了新的資本主義經濟形態,不過,這種發現是經濟學家借助媒體完成的最後成果。他們從報刊上搜集大量資料和數據,得出嶄新的結論:資本主義為了保持最大利潤,在體制及運作上不斷進行調整,出現了“人民資本主義”或“職工資本主義”,勞動者已成為“掌握生產資料的一個夥伴”,“人人都在成為股東”。據報道,在法國的埃爾夫石油公司和巴黎國民銀行,職工收入提高的90%來自股資收益;美國的一半家庭擁有股票,到上個世紀末,家庭股票資產在其總資產中的比重從1990年的13%增至1999年的33%。[2]

Views: 8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