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陜西的茶馬古道
茶馬互市
歷時千余年陜
西一直是朝廷軍事
上的前沿陣地商貿交易
中心和物資集散地每年有數
百萬斤茶葉和萬余左右
的邊馬在陜川茶馬
古道上流通不
絕浩浩蕩蕩
第一節 茶馬古道說從頭
“茶馬古道”已成當今旅遊業和茶學界的熱門話題。
據網上資料說,“茶馬古道”命名在上個世紀的80年代末,首先作為一個學術命題由雲南的學者們提出。為此這群青年學者還在1990年的夏秋季,沿橫斷山脈古道舊路考察,徒步100天走過了滇川藏三江流域,並合著一部《滇川藏“大三角”文化探秘》,此為茶馬古道學術考察活動的肇始。
關於“茶馬古道”,學界認為:是一條連接內地與西藏的一條僅供騾馬牦牛馱隊行走其上的千年古道,千百年來出產於內地的茶葉源源不絕地運往少數民族地區,然後以物易物將藏區的馬匹、毛皮和藥材運回內地。這條古道貫通四川、雲南、貴州和西藏等省。
“茶馬古道”一詞沒有明確的定義,但大體說來,它的出現源於古代中原與邊疆的“茶馬互市”。什麽樣的道路才可稱得上是“茶馬古道”呢?其要素有四點:其一,是一條古代開鑿的交通要道;其二,這條古道上采用的運輸方式是騾馬牦牛馱隊或人背肩扛;其三,這條古道上主要流通的物資是茶葉和馬匹;其四,這條古道出現與存在的背景是內地與少數民族之間的“茶馬互市”。
要說茶馬互市,唐宋元明清,千余年裏,鬧騰得最厲害的還不是雲貴川,而是陜甘青。
《封氏聞見記》載:“(飲茶)今人溺之甚。窮日盡夜,殆成風俗,始自中地,流於塞外。往年回紇入朝,大驅名馬,市茶而歸。” 這是我國歷史上有關茶馬互市的最早記載。明代熟悉西北茶馬互市情況的楊一清也認為是“自唐世回紇入貢,已以馬易茶”(《關中奏議》卷3楊一清《為修覆茶馬舊制以撫馭番眾安靖地方事》)。吐蕃民族在唐人茶風的熏陶下,成為了飲茶民族。開元(713——741)年間吐蕃與唐在赤嶺(即今日月山,在青海省湟源縣西)、隴州(轄今陜西千水流域和甘肅華亭縣地,治所在今陜西隴縣)等處互市,雙方的交換物品主要是馬匹和茶葉、絹帛等。唐代人陳陶在《隴西行》詩中寫道:“自從貴主和親後,一半胡風似漢家。”
宋朝在西北地區的陜甘青三省多處設立馬市或買馬場,提供馬匹的少數民族有吐蕃、回紇族、黨項族、藏才族、白馬族、鼻家族、保家族、名市族等諸多少數民族。(宋李燾《長編》卷61,景德二年八月)當時博馬以茶為主,還兼用其他物資,但陜西用茶較多,用錦較少;四川則用錦較多,用茶較少。(清徐松等輯《宋會要輯稿》職官四十三之五十三)宋初每年購買馬數是5,000余匹,到天聖(1023——1032)年間,每年增加至34900匹左右,即使在南宋初期,每年買馬指標也在20000匹左右。(《宋會要輯稿·兵》) 北宋高宗趙構紹興年間一馱茶可換回一匹馬,陜西每年輸邊茶葉20000馱。南宋戰馬的絕大多數來源於川秦戰馬。陜西出產的山南茶遠遠不夠,必須大量運進川茶。北宋詩人、書法家黃庭堅(1045——1105)《叔父給事挽詞十首(之八)》詩雲:“隴上千山漢節回,掃除民蜮不為災。蜀茶總入諸蕃市,胡馬常從萬裏來。”(《全宋詩》卷989)詩中的“隴上”即隴山,在陜西境內,此處代指陜西。
明代茶馬交易進一步升溫。早在洪武年間,朱元璋“嘗謂戶部尚書郁新‘用漢中茶三百萬斤,可得馬三萬匹’。”而且當時“中茶易馬,惟漢中、保寧”。也就是說,漢中茶全部西運甘肅、青海、西藏還不夠,必須要將四川保寧的茶葉北運陜西。為此,洪武三十年(1397)朝廷在成都、重慶、保寧、播州(明時屬四川)建立四大官茶專倉保管,當時漢中還設有加工毛茶的基地專門加工統購的官茶。英宗朱祁鎮“正統九年題準,將減半茶四十二萬一千五百三十斤,陸續運赴陜西接界褒城縣茶廠。”(《明會典·茶課》)為了確保運輸路線的暢通,還修築道路,增設驛站,以官運為主,商運為輔,組織軍民專業運輸。史載:“成化十九年,令四川保寧等府茶課,每歲運十萬斤至陜西交收,轉運各茶司支用。”(《明會典·茶課》)。弘治十八年(1505)楊一清(1454——1530)《茶馬疏》的“為修覆茶馬舊制第二疏”記載:當時買馬之茶主要來自四川,兩省“合用運茶軍夫。四川、陜西都、布二司各委堂上官管運。四川軍民遠赴陜西接界去處,交與陜西軍夫,轉運各茶馬司交收。”按“洪武永樂年間舊例,三年一次,番人該納差發馬一萬四千五十一匹。”要長途跋涉轉運多少茶葉呢?僅四川保寧府就要運送10萬斤到100萬斤。
清代的情況亦如前朝。
根據以上史料分析,可以推知:歷時千余年的茶馬互市,陜西一直處於前沿陣地和交易樞紐的重要位置,作為生活物資的“茶葉”與作為戰略物資的“馬匹”,在一條條連接陜西與毗鄰的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等省的古道上流通不絕,既有官方的,還有商家的大宗貿易和民間的小額交換,那麽陜西也應當有好幾條“茶馬古道”!然而遺憾的是,人們的註意力集中在西南邊陲那別具風情的古道上,不斷挖掘其旅遊資源和文化價值,對於陜西無人研究和踏勘。
肯定地說,陜西也有茶馬古道。陜西茶人聯誼會的部分學者一致認為:連接川陜的“金牛古道”就是一條“茶馬古道”!
第二節 川陜古道何其多
交通,無論古今中外,都關乎國計民生,在封建割據年代更是頭等重要的軍國大事。所以,在古代,雖然科技不發達,經濟實力不雄厚,但還要竭盡全力廣修道路,以方便於貿易往來和行軍打仗。早在春秋時期,就已開始修築交通道路,可用於行兵馬、運輜重。到戰國時代,由於諸侯爭霸,屢開戰端,道路的重要性凸顯,古道已建設得四通八達,甚為通暢。陜西雖然地理條件對於修築道路有諸多不利,但畢竟是周秦漢唐幾個統一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修築道路是傾其全力而為之。現在可知的是,不同歷史時期先民們在秦巴山中開鑿的較著名的古代道路有:秦直道:從秦都鹹陽經榆林達九原(今內蒙古包頭市西),全長800公裏,幅度160米,而同一時期的古羅馬其公路的幅度只有5米。在直道未廢棄之前,與北方少數民族的茶馬交易可取道於此;故道:又名陳倉道。由陳倉縣(今陜西寶雞市),經秦嶺脊上的要隘大散關,至故道縣(今陜西鳳縣)。全程約1200華裏,是穿越秦嶺諸道中最長的一條。茶葉由漢中北運可取道於此;連雲道:北魏年間重修褒斜道時開辟,北段是沿用今陜西鳳縣雙石鋪以北的故道北段,南段是沿用漢晉時的褒斜道南段。元統一中國後,即以此路和石牛道為川陜間的驛道,歷明、清一直沿續至民國初年。本世紀30年代修川中國名著《三國演義》中有“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戰術。故事說的是:劉邦取漢中後於公元前206年按大將韓信的計謀,派少數人修棧道,以轉移鎮守關中西部雍王章邯的註意力,暗地裏沿著西邊艱險的陳倉道(即秦棧),北出大散關,攻占了陳倉城,進軍鹹陽。陜系西公路時也基本上沿此線修築。川茶北運可取道於此;
儻駱道:又叫駱谷道。由儻(在陜西洋縣境內)至駱(在陜西周至縣境內),長約500華裏。三國時魏將曹爽伐蜀,蜀將姜維伐魏都使用此路。此道因要翻越五、六座分水嶺,且中段人煙稀少,原始森林猛獸出沒,被用為官驛大道時間較短。唐中葉以後才使用頻繁。清末漢中與西安的郵路基本上是沿此線。洋縣的茶葉北運可取道於此;文川道:修於唐代。南端由文川河谷(今陜西城固縣境內)起,北段連接褒斜道北段。子午道:由西鄉至長安。古人以北方為子,南方為午,此路北段大致為正南正北方向,故名子午道。全長1000華裏以上,其中山間谷道880華裏。陜西省午子綠茶有限責任公司開發的名茶“午子仙毫”因此得名。它是安康到長安的要道,是西安通四川東部的捷徑。歷史上的西鄉茶、安康茶和湖茶輸往長安可取道於此;荔枝道:原稱間道。唐天寶年間,玄宗之貴妃楊玉環嗜食荔枝,遂在四川涪陵建優質荔枝園,並修整四川涪陵至長安的道路,取道達州(今四川達縣),從陜西西鄉快馬入子午谷,至長安不過三日,進呈貴妃的荔枝猶新鮮如初。杜甫曾對之嘆曰:“百馬死山谷,至今耆舊悲”。米倉道:是穿越米倉山連接陜西漢中與四川北部的道路,是漢中去四川的捷徑,但巴中比較偏僻,歷史上經濟不發達,故此道未能成為川陜交通主幹線。石牛道:又稱金牛道。是關中到成都的主要道路。今川陜公路南段基本沿此道修築。明、清以來曾把寧強縣城到金牛鎮之間的一段稱金牛道,該路穿越的峽谷叫金牛峽。;郡道:漢中府(今漢中市)到興安府(今陜西安康)的大道,為古襄鄖(今湖北襄樊、十堰一帶)到漢中驛道的一部分。沿途地勢平坦,農業發達,人煙稠密,食宿方便,歷史上曾辟驛道。歷代安康茶和江南茶西運可取道於此。這幾條古道,在古代的茶葉貿易與流通中一定發揮過作用,特別是金牛道(石牛道)這條古棧道,在歷代茶馬交易中成為主幹道,數額巨大的蜀茶源源不絕地沿此道北運陜西,然後用騾馬馱、小車拉或腳夫背扛,運往朝廷設在陜西、甘肅和青海的茶馬交易市場,換回朝廷所需的馬匹。這是我們可以初步確認的連接川陜的一條北方的茶馬古道
第三節 金牛道的開鑿
棧道是我國古代在峭巖陡壁上鑿孔架橋連閣而成的一種通道,也是兵家攻守的交通要道,工程艱巨,路途險惡,是我國古代交通史上的奇跡。《太平禦覽》卷888記秦惠王更元九年(前316):“秦惠王時,蜀王不降秦,秦亦無道出蜀。蜀王從萬余人傳獵褒後,卒見秦惠王。惠王以金一筒遺蜀王,蜀王報以禮物,禮物盡化為土。秦王大怒,臣下皆再拜稽首,賀曰:土者地也,秦當得蜀矣。秦王恐無相見處,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後,蜀人見之,以為牛能大便金。蜀王以為然,即發卒千人,領五丁力土拖牛,成道,置三枚於成都,秦道乃得通,石牛之力也。後遣丞相張儀從石牛道伐蜀。” 最早記載這個故事和提出金牛道之名的是西漢著名文學家揚雄的《蜀王本紀》。另載於《十三州志》,內雲:“秦王未知蜀道。……乃令五丁共引牛至之成部,秦知蜀道而亡蜀”。《括地志》內雲:“昔秦伐蜀,路無由人……乃令五丁共引牛,塹山堙谷,致之成都,秦遂尋道發之,號石牛道。”周慎靚王定五年即秦惠王更元九年(前316)秋天,秦惠王派張儀、司馬措、都尉墨等率大軍,走金牛道進兵,3個月內滅了巴國和蜀國。
金牛道的修鑿在軍事上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史書說:從此後,“棧道千裏,通於蜀漢,使天下皆畏秦”。自古以來,不得蜀中者不得天下。金牛道是通蜀的主道。成都又有一區叫金牛區。李白詠金牛古道詩雲:“秦開蜀道置金牛,漢水元通星漢流。天子一行遺聖跡,錦城長作帝王州。”清代詩人吳梅村《圓圓曲》詩雲:“專征蕭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車千乘。斜谷雲深起畫樓,散關月落開妝鏡。”
成都是蜀道的終點,大散關和劍門關是蜀道上最有名的關隘,漢中位於成都到西安經蜀道距離的中點。從成都到西安,走蜀道要翻越巴山和秦嶺。
金牛道的開鑿是個跨世紀巨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這條道路在“五丁”未開之前就已有之,並已為蜀人、周人和秦人所利用。周原發現的甲骨文中已有“周王伐蜀”的銘刻。《史記》亦有“蜀人來賂”、“秦伐蜀”、“蜀取我南鄭”、“蜀人來朝”等記載。《華陽國志·蜀志》還記載了“蜀國”望帝杜宇以“褒斜為前門,熊爾為後……”、“叢帝攻秦至雍(治所在今陜西鳳翔縣)”,說明蜀國的疆域邊界將“五丁道”包括在內。所以說“五丁道”(即金牛道)為蜀人周代所開,至秦朝蜀人又進行了大規模的擴修。“五丁”或許指領導這項巨大鑿路工程的朝廷命官,或者指人數眾多的築路工程隊。
第四節 古金牛道的線路
古金牛道在戰國時期的具體線路,已難確考,但一般築路都是知難行易、擇捷而道,故古金牛道的線路,與今之金牛道線路應大體符合。
從整個古金牛道上的傳說和地名,也證實了歷史曾發生過的事。如秦置金牛驛於烈金壩,有關“五丁”的歷史痕跡見於古代地名的如“五丁關”、“五丁墳”、“五丁峽”、“五裏鋪”、“五盤嶺”、“五裏峽”、“石牛鋪”、“梓潼五婦嶺”等。“梓潼五婦嶺”是五丁拔大蛇山摧之地。這些傳說和五丁的地名故事發生的地點都在金牛道上。
據古地名遺址和史志記載,今人之實際查勘,金牛道的具體線路是:從南鄭起,經勉縣西南烈金壩(古之金牛驛),入寧強五丁峽(金牛峽)至五丁關、牢固關、黃壩驛、七盤關、轉鬥鋪、中子鋪、五裏鋪、神宣驛、龍門閣、明月峽、五裏峽、石櫃閣、漢壽驛,入葭萌關、劍門關,經柳池驛、武連驛、梓潼送險亭、五婦嶺、石牛鋪、羅江驛、白馬關、鹿頭關、旌陽驛、金雁,兩女驛(彌牟)、天回驛,進入成都,金牛道全長約1200多裏。
歷史物證(選自曾曉勤〈紫陽煮茶〉)
第五節 金牛道與茶馬互市
“茶馬互市”始於唐代,宋、明、清幾朝定為“國策”,如《明史·茶課》所雲:“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則困以病。故唐宋以來,行以茶易馬法,用制羌戎,而明制猶密。有官茶,有商茶,皆貯邊易馬。”
在千余年裏的茶馬互市中,無論從軍事角度講還是從商貿角度講,陜西都是朝廷軍事上的前沿陣地、橋頭堡和商貿交易中心、物資集散地,它的戰略地位舉足重輕。
歷史上的茶馬互市有多大規模呢?就以南宋為例,李心傳撰《建炎以來朝野雜記·蜀茶》雲:紹興元年“今成都府、利州路二十三處茶場,歲產二千一百二萬斤。(一千六百十七萬系成都府路九州軍,凡二十場;四百八十四萬系利州路二州三場。)通博馬物帛,歲收錢約二百四十九萬三千余緡。”“川、秦八場額市馬萬二千九百九十四匹。”朝廷每年要從大西北和西藏地區少數民族那裏換回12994匹良馬,以裝備朝廷的軍隊,萬余馬匹的要多少斤茶葉呢?按每匹80斤的平均數,茶葉的流通量在百萬斤以上。何況需要交換的不僅僅是馬匹,還有少數民族地區的特產,如毛皮和藥材。除了茶馬互市外,還有數量不小的“貢賜貿易”。川陜間茶葉、馬匹的往來,金牛道是必須選擇的也是無法繞過的必經之途。
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明確指示:“用‘漢中茶’三百萬斤,可得馬三萬匹’”(《明史·茶法》)。300萬斤茶葉決不是漢中一地所能供應的,明弘治十八年(1505)楊一清《茶馬疏》說當時買馬之茶主要來自四川,兩省“合用運茶軍夫。四川、陜西都、布二司各委堂上官管運。四川軍民遠赴陜西接界去處,交與陜西軍夫,轉運各茶馬司交收。”按“洪武永樂年間舊例,三年一次,番人該納差發馬一萬四千五十一匹。” 《茶馬疏》記載當時漢中還設有加工毛茶的基地。“成化十九年,令四川保寧等府茶課,每歲運十萬斤至陜西交收,轉運各茶司支用。”要長途跋涉轉運多少茶葉呢?僅四川保寧府一地,少則10萬斤, 多則100萬斤。
為了扶持蜀地的茶產業,以利實施茶馬貿易的國策,戶部郎中黃廉元祐元年“請榷熙秦茶勿改,而許東南通商。禁南茶勿入陜西,以利蜀貨。定博馬歲額為萬八千匹。朝廷可其議。” (《宋史·黃廉傳》)趙凱指陳榷茶買馬五害時提到“成平時,蜀茶之入秦者十之八九。” (《宋史·趙開傳》)一年中蜀地生產多少茶葉呢?李心傳撰《建炎以來朝野雜記·蜀茶》雲:紹興元年“今成都府、利州路二十三處茶場,歲產二千一百二萬斤。”扣除利州路的部分產量,總在800萬斤左右,折合為480萬公斤,和4800噸,運往陜西的“十之八九”大約在400噸到440噸之間。
蜀茶入陜一個最大的難題是運輸問題。 “川路險阻,搬茶至陜西極難。始元豐(1978——1085)初,撥成都路士兵數百人,貼補搬運,不一二年死亡逃竄幾盡。茶司遂會和雇人夫,同共搬運。州府畏其勢力,或和雇不行,則差稅戶前往,頗有貼費。洋州一處,因差夫搬茶,最為騷擾。”(蜀州通判呂陶《凈德集·奏為繳連先知彭州日,三次論奏榷買川茶不便,並條述今來利害事狀》)擔任運茶工作的是“成都路士兵”、“和雇人夫” 或者“稅戶前往”。這樣巨大的運輸量不可能全憑人背肩扛,馬馱車拉是必然的選擇。
明人何孟春1528年撰《余冬序錄摘抄內外篇》卷5記載:“洪武中,……駙馬歐陽倫奉命西使,以巴茶私出境貨鬻,……陜西布政司移文所屬起車載茶渡河州。倫家人周保者,索車至五十輛。”歐陽倫從四川走私茶葉用的運輸工具就是馬拉大車,而且一次走私就是50輛,官家沿金牛道由川入陜大規模運輸茶葉的場面,雖不如由川西入藏的“山間鈴響馬幫來”富有詩意和民族風情,但十分壯觀的場面也使那條茶馬古道黯然失色。
清代較前朝遜色。民國趙爾巽等1927年撰《清史稿·食貨志·茶法》記載:清“於陜甘易番馬”、“陜西設巡視茶馬禦史五”、嘉慶前“陜、甘發西寧、甘州、莊浪三茶司,而西安、鳳翔、漢中、同州、榆林、延安、寧夏七府及神木廳,亦分銷焉”。茶馬貿易的規模有多大呢?“茶馬禦史廖攀龍又言,茶馬舊額萬一千八十八匹,崇禎三年增解二千匹。”、“康熙四年,雖裁陜西苑馬各監,開茶馬市於北勝州”、“仍準互市”。清朝前期每年11088匹,後又增加2000匹,共13088匹,需要茶葉百萬斤之巨,涉及陜西七府一廳,蜀茶入陜的運輸量不必前朝,但也十分可觀。
每年換回來的萬余左右的馬匹,沿陜西古道運往邊關和內地,那又是何等地浩浩蕩蕩!
讓我們閉目遐想,歷史上的金牛古道是何等地繁忙!與進藏的那條名聞遐邇茶馬古道風情雖異,但肩負著同樣的職責。
第六節 關於金牛道的古今詩作和傳說
【行至金牛驛寄興元渤海尚書】
·李商隱·
樓上春雲水底天,五雲章色破巴箋。
諸生個個王恭柳,從事人人瘐杲蓮。
六曲屏風江雨急,九枝燈檠夜珠園。
深慚走馬金牛路,驟和陳王白玉篇。
註:
①金牛驛:今陜西寧強縣大安鎮。
②李商隱(813——858):字義山,河南沁陽人。大中六年(852),為劍南東川判官、檢校工部員外郎,此詩作於上任旅途中。
③ 王恭柳:晉王恭,少有美譽,清操過人,人多愛悅或目之雲:“濯濯如春月柳”。
④瘐杲蓮:南齊臾之為駕部郎,清貧自業,杲之後出為壬儉衛軍長史,時人呼入儉府芙蓉池。瘐杲蓮有清廉之喻。
【金 牛 驛】
·胡 曾·
山嶺千重擁蜀門,
成都別是一乾坤。
五丁不鑿金牛路,
秦惠何由得並吞。
註:
胡曾:湖南邵陽人,唐鹹通(860—874)中舉,仕不第,曾為漢南從事。
【晚泊金牛】
·文 同·
一襟初覺晚霜清,短鞚垂頭任馬行。
斜日斂回疏木影,急風收斷落泉聲。
望窮好景番番別,題遍新詩闋闋精。
終使教人伏潘令,許多才調賦西征。
註:
文同:字與可,號笑笑先生,又稱石室先生。北宋四川梓潼人。皇佑(1049——1054)進士。熙寧(1068——1077)間知洋州。善畫竹子及山水。
【金牛道中遇寒食】
·陸 遊·
乍換春衫一倍輕,況逢寒食十分晴。
鶯穿驛樹惺憁語,馬過溪橋蹀躞行。
畫柱彩繩喧笑樂,艷妝麗服角鮮明。
誰知此日金牛道,非覆當時鐵馬聲。
原註:紹興初,虜大入,至金牛而遁。
註:畫柱彩繩:指秋千。
【曉發金牛】
·陸 遊·
客枕何時穩,匆匆又束裝。
快晴生馬影,新暖拆花房。
沮水春流綠,嶓山曉色蒼。
阿瞞狼狽地,千古有遺傷。
原註:自金牛以西,皆明皇幸蜀路。
【金牛峽賦】
·劉 棨·
伊維鴻蒙既辟,兩儀判形;山谷異位,高下殊情。或竣極於霄漢,或深入乎日冥。或險面有鳥道之號,或邃而有鬼窟之稱。幽潛沈郁,突兀崢嶸。固職方氏不能窮其數,山海經營能悉其名者也。若夫聳峭壁立,崎削天然,隱蔽日月,吞吐雲煙,盡乾坤之奧妙,成宇宙之大觀。孰如金牛峽之險亙古今而無前。以彼峽峙兩山,中通一線,危石油饞巖,魂搖目眩。仰視則長空如帶,驚翠巒之欲合;環顧則崇墉如削,疑赤壁之互見。哀行人兮地底,羨松根兮天半。極世境之酷烈兮,已令人卻步而思返,又為誰設此永巷兮,長逶迤而不斷。當其一天霽色,萬裏晴光,亭亭日午,倏而輝煌,撫清暈兮載路,思白晝兮正長,猶得挹景物以流連,任緩步而徜徉。若乃重陰凝閉,四野雲同,蒼煙大霧,沒頂連根。飛鳥悲鳴而逐伴,哀猿長嘯以覓群。寂寞兮中道,迢遞兮前村。一舉足兮顛越,一回望兮迷昏。且為歷崎嶇而上下,縱乍屈乍伸,或仰或俯,急賈勇之弗遑,敢屏息而定喘。李白所以興嗟於上天之難,而何有於九折之阪?是蓋帝眷王公,險設重門,一夫當關,萬夫逡巡。疇有德而當興,遂授此淩霄之成闉。即在大禹疏鑿,四乘八載,胼胝經營,導河浚海,亦不能假神聖之威靈,俾崗巒之頓改。維彼五丁其力,伊何乃揮區斧,手擘嵯峨,挾此移山平險之能,若使之束甲而橫戈,應無難取秦人之疆域,而為蜀氐之山河。區區石牛糞金有幾,乃以開山勤勞壯士,卒啟釁而招亂,致鄖滅其宗祀;是固可為貪得者之炯戒。而蜀人之愚諒不至此。籲嗟乎!財役身賤,利令智昏,古今同慨,豈惟蜀人。顧此關隘之危峻兮,宜乎人之停驂而回輪;奈何往來者之紛紛兮,且如雨而如雲。倘若石牛在於今日兮,或不惜遄往而宵奔,安可以舉世之通病兮,獨誚讓乎蜀人!
註:劉棨,山東省諸城縣人,清康熙三十七年(1689)任寧羌知州
【五丁關】(民間傳說)
傳說在春秋戰國時代,嶓家山有金牛的消息在世上傳開了。
秦嶺北邊有一個國家秦國,國王殘暴好戰;南邊有一個國家叫蜀國,國王貪財好色。兩人明爭暗鬥,都想得到金牛。有一天,蜀王忽聽探子報告:“秦國開始捕捉金牛了!”這下,可急壞了。他命令五個力大無窮的壯丁立即出發,北上嶓家山尋找金牛。五丁日夜兼程,劈開了矗立的大山,伐通了無際的林莽,終於來到了嶓家山。
五丁找呀,找呀,找了七七四十九天,才在一眼清泉旁發現了那頭金牛。可是,他們怎麽也捉不住它。這時,碰見了北方秦國人,他們給五丁出主意道:“何不到我們秦國去,說不定秦王有什麽計策哩!”五丁一聽,倒也是個辦法,於是,便來到秦國都城。秦王滿肚子“小九九”,見五丁前來,先是極力挽留,要他們為秦國守關打仗,五丁不願,秦王又說:“你們要回去也好,我送你們國王五名絕世美女,你們國王定會喜歡。”說罷,宣五名美女上殿。五丁一看,五個美女美似天仙,於是立即帶上美女,辭別秦王,踏上歸途了。
五丁護著五個美女,曉行夜宿,不幾日又來到嶓家山,走著走著,突然看見前面不遠的地方,橫臥著一條大蛇,粗如黃桶,眼似燈籠,尾巴一直拖進林莽間,不知道有多長。五丁還從來沒見過這麽大的蛇哩!便沖上去,想將蛇打死,剝下蛇皮獻給蜀王。可是大蛇一頭鉆進旁邊一個山洞,把尾巴露在外邊,一個勁地搖擺不停。一個壯士性急,跑到山洞前,手拽蛇尾,用盡全力拉了起來。其它四個壯士也趕來幫忙,五丁一齊喊號子,齊心合力,這樣以來,勁可大了,只拉得大山搖晃,咯吱吱響。大蛇眼看就要被拉出來了,只聽“轟隆”一聲巨響,立時山崩地裂,五丁和五個美女全被壓在了橫飛的亂石中間。整座大山,頓時聳立起五個山峰,變成了巍巍雄關。
後來,人們就把這裏稱作“五丁關”。
第七節 陜西茶馬古道踏勘記
甲申年春茶飄香時節,陜西茶人聯誼會的負責人韓興海先生,再次前去陜南茶鄉采風采訪,有幸在寧強縣發現了中國古代開鑿的金牛道“茶馬古棧道蜀門遺址”,從而印證出了秦蜀走廊運銷佳茗和番馬的輝煌歷史。
寧強縣石牛道,是因秦王伐蜀、石牛糞金、五丁開道的故事得名,自古為中原通往西南的孔道。元朝以來,又稱蜀棧、南棧。其路線是由漢中西行過褒水,經勉縣入山區至金堆鋪交寧強界,經大安、烈金壩折南,過五丁關至寧強縣城,再轉西南,經牢固關、黃壩驛、七盤關入川界而達成都,約600公裏。該縣境內共長85公裏,多屬險峻山徑。《雍大記》記述五丁峽(或稱金扣峽、寬川峽)雲:“連雲叠嶂,壁立數百仞,幽邃逼窄,僅容一人一騎;亂石嵯峨,澗水湍激,為蜀道之最險”。金牛道另有一條線路,從本縣烈金壩西行經代家壩、陽平關、廣坪河至金山寺青巖子(界牌)入四川界,去白水(今名沙州)至昭化而與寧強縣城之路合。此道較為坦緩,是南北朝以前秦蜀主要通道。
寧強原名寧羌,境內置縣設治迄今已有1370余年歷史,縣境東周以前為氐羌所據。春秋時期,白馬氐據其西境,蜀據其東境。秦並蜀,置蜀郡,全境歸轄。到宋朝,置三泉縣直隸京師達137年,開我國中央直轄縣之先例。
正因寧強地理生態環境的優勢,加之又是漢水的發源地,茶葉生產歷史悠久。唐朝陸羽《茶經》載:“茶樹,金州(今安康)生地西城、安康二縣山谷,梁州(今漢中)生於褒城、金牛(今寧強)二縣山谷。”由此可知,本縣在唐時已有種茶的習慣,到現在,青木川還保留有150年以上的老茶樹。
巴蜀之地,是我國茶文化的搖籃,至今流傳著的“以茶易馬”,“絲綢(茶)之路”和“茶馬古道”的佳話,都與寧強有關。川茶傳陜時,羌州(寧強)就是第一站。如何從這消失的古棧道中,考察得出寧強金牛茶馬古棧道蜀門遺址呢?
2004年4月18日,韓興海與中華茶人聯誼會會員、寧強縣農業局局長丁振華以及殷開鮮等人,爬山涉水來到了寧強縣與四川廣元交界的2425公裏處的黃壩驛鄉(寧強段)關溝村草皮山南崖,海拔約為900米以上的山腰之間,他們仔細踏勘,發現此處山石曾經人工鑿開,猶如深谷,高數十米,約展臂之寬,設有石門掩擋,可起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作用。石道上還留有碎壞的石塊,馬踏的蹄窩,腳夫“打杵”留下的印記。“打杵”是巴山“背二哥”不可缺少的行路工具,丁字形,由於途中歇息時支撐背負的重物用。構造十分簡單,卻是十分管用的。還有南崖面上的柱痕和風雨的侵蝕得難以辨清的文圖,時隱時現。這就是金牛茶馬古棧道蜀門遺址保留較好的一段。
歲月流逝,數百年過去了,如今秦蜀天塹變通途。雖然駝鈴消逝了,馬幫改行了,但茶香仍在,這一切始終難從歷史的長河裏消失,而且愈來愈清晰地顯現在當代人的視野裏。
如前所說,從交通的角度看,漢中西部是蜀茶或番馬進入長安的必經之地。秦漢至南北朝,由陜西關中入蜀都循著“石牛道”。此道細而言之,是由陜西眉縣經斜峪關,褒谷棧道入漢中,覆自勉縣而出,出陽平關(古陽安關),由山道經廣坪抵白水關(今四川青縣白水鎮),然後沿白龍江河谷至廣元老昭化(今廣元西南),轉南入劍南閣道。另一條陳倉古道,即淮陰候出定三秦經此道,是由勉縣沿今略陽的黑河壩、大黃院、魚洞子、略陽,越清泥嶺,出甘肅兩當,進鳳縣越秦嶺到陜西關中。兩條道在南北朝以前漢中至廣元、昭化一段,大致是出勉縣西行至陽平關,再沿嘉陵江(西漢水)燕子砭,經安樂河、廣坪、青木川進入四川省青川縣姚渡鎮,沿白龍江下可達白水鎮,再抵昭化。沿線沒有大山大河,自然成為古代的重要通道”這一通道,寧強具有必經之地的區位優勢,為茶馬古道的形成和茶葉的傳播發揮過重要的作用。
從金牛茶馬古棧道蜀門遺址再聯想到寧強的煎茶嶺①,聯想到明代官府在寧強設立的“鹽茶關” ②,都足以說明,此地確實是一處重要的關隘驛站。正如明朝嘉靖工部尚書甘為霖在《黃沙驛》詩中所云:
關塞西來日未斜,綠楊紅杏映黃沙。
野蔬鮮伴雞鬃菌,活水香烹雀舌茶。
雲外山川殊近蜀,眼前泉石宛如家。
翻思十載經塵上,何幸會逢境獨佳。
源遠流長的鄉土茶文化,促進了一方茶葉經濟的發展。以“金牛道”的命名的“金牛早”茶,最早展露茶香;隨後的“寧強雀舌”、“綠筍針茗”相繼進入市場,就是寧強茶葉大發展的標志。
今天,當我們陜西茶文化界專家學者以及與茶經濟有關的企業人士慕名來到寧強,探詢漢源漢水流出大漢千古文化;觀賞秦風秦月裝點西秦第一雄關時,無不豪情滿懷,浮想聯翩。我們這一代人有責任對寧強金牛茶馬古棧道蜀門遺址加強保護,因為它是陜西茶文化重要的遺址,記載了陜西一段輝煌的茶馬交易歷史。
註:
①煎茶嶺:沿茶店西行可達今略陽縣峽口驛和煎茶嶺。舊時由於過往行人多,在峽口驛設有驛站,上行5公裏有煎茶鋪,至山頂即為茶嶺,是今峽口驛和何家巖兩鎮的分水嶺。煎茶嶺是來往歇息飲茶之地。“煎茶”一名的由來大概與羌氐人的飲茶習俗有關。煎茶嶺,顧名思義是賣“煎茶”之地。
②鹽茶關:位於寧強縣安樂河西南約5公裏的石埡子。舊時,這裏是巴蜀進入長安和甘、青的重要通道。自四川青川縣白水、姚渡進入陜西寧強的金山寺、青木川,都要翻越鹽茶關才能到達安樂河。再由安東河北上可進入甘肅隴南,向東北可達燕子砭、陽平關(古陽安關)。鹽茶關何時設,無可考證,大概在明代,目前已無任何遺跡。但可以看出這裏是南來北往的必經關隘,官府在此設關卡查禁私販鹽、茶是很自然的。
(本節據韓星海《金牛茶馬古棧道蜀門遺址發現記》原作改寫)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