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發院士文創經營培訓課程札記·陳明發:知識脈絡

真的,連在夢裏我都看見榮格、馬斯羅、羅洛梅、沈從文、海德格爾向莊子請教了“慢活”與“頓悟”,又在勒溫的帶領下,開始實習“小團體動力學”……。潛睡的意識一大片一大片醒轉,讓我在短短的整三年的時間裏,寫了近三十本日記,大量探討夢的文字,在《陪夢散步》的欄目下,在報上發表了五十余篇。我相信探討,虛線連成有意義的圖象。

我的研究計劃是《組織創造力的決定因素》。身為大馬管理學院院士,我這二十余年來最大的收獲,是定期讀到《大馬管理評論》。想了解本地的管理學研究,要算這份學報最權威。重翻這些年在此刊物所讀過的論文,我興奮地發現到,本地居然沒人做過有關《組織創造力》的實證研究。注意到沒人注意的領域;我就可能發現到沒人發現過的東西。這想法,正好測驗我到底有沒有創造力。


一邊鉆讀思索,一邊調研寫報告,期間得到英國的Lee Zhuang;還有Michael West和Neil Anderson三位教授協助,允許我采用他們所設計的兩套問卷,在馬來西亞個別展開,有關創意型經理人與團隊氣候的調查。在個體創造力與社會創造力的基礎上,我總算研發出自己的一套《組織創造力系統論》,通過了博士學位考試。更大的收獲是,我能藉此《系統論》,在創意人及其創意產業化過程之間,提供必要的支援環境,包括生機突突跳的團隊關系。


對於我的博士研究專案《組織創造力的決定因素》,一般企業領導人的反應是――

“創造力?老天決定的。誰天生腦子聰明,就有創造力;誰天生少根腦筋,就沒有。這還需要探討嗎?”此話,倒有點像周潤發在《滿城盡帶黃金甲》中說的:“朕給的,你就拿;朕沒給的,你不能要求。”

“創造力,不就是寫詩、繪畫、作曲、設計、發明,屬於個人的才幹嗎;怎會與組織扯上關系?”好像創造力是天才的專利,而天才只能關上門獨自工作,一碰上其他人就會發狂。


“在企業裏談創造力?只要兩套功夫就夠了――一是‘腦力激蕩法’,二是‘SWOT’(優勢、弱勢、機會與威脅)分析法。讓大家講講話,高興高興,最後由老板自己敲板,喜歡怎麼做就怎麼做。”這是公司培訓假期的一個例常項目,大家離開鄉村俱樂部後便煙消雲散。


當然,一個知識稱得上“新”;一個新知識能發展成“體系”,不是靠“常言道”、“眾所周知”或“某某人說過”,去贊同或反對某幾個“意見”。


新知識來自舊知識;新與舊,是在一個脈絡中分辨出來的。說張藝謀在《英雄》、《十面埋伏》中表現了新風格,這是與他早期的電影,如《我的父親母親>、《秋菊打官司》等比較,而達致的結論。


因此,要建構新理論,首先得把握現有的理論。不是一人之言,也不是一派之說,而是一整個網絡上,或是主流或是旁支,或厚或薄、或深奧或淺易的研究論文。這些報告,都發表在權威的學刊或專書上,有的是開天辟地之作;有的令人頻頻點頭說“不錯,不錯”;有的則是斯人獨憔悴,沒幾個人瞄一眼。

Views: 8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