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左宗棠最喜歡聽諸葛亮的故事,還以武侯自命,給友人的書劄,常常自署“今亮”為別號;詩人杜甫,也最崇敬諸葛亮,也以武侯自期,稱讚孔明是“萬古雲霄一羽毛”,好像中國人不分文武,都奉諸葛亮為心中的偶像。

在諸葛亮之前有張良,其後有劉基,這三個人扮演了同樣的歷史角色,盡管諸葛亮近申韓法家;張良近黃石公道家;劉基精於天文兵法近乎陰陽家,思想道術各不相近,但都成了中國知識分子衷心向往的人物,因為他們三位都是王者之師。

古今歷史中,人品、節操、才幹有如此相似的,真是少見。三位都有光明俊偉、倜儻磊落的器宇;三位都有超然神逸、不讓富貴系住心志的見識;三位都有從草莽中崛起,爭奪中原,輔佐英主成就帝業的才略;三位都從隱退的平民地位,憑智慧的“三寸舌”,運籌帷握,安定江山,成為王者之師。如果說文臣是“股肱”,武將是“爪牙”,這三位王者之師,都是帝者的“腹心”。

這三位又都經過史實與傳說的渲染,張良除正史記述外,更有黃石老人《素書》及赤松子的仙人事跡,諸葛亮是《三國志》的核心人物,經《三國演義》的誇飾,成了呼風喚雨料事如神的半仙,劉伯溫也在正史及著述之外,經〈燒餅歌〉的傳誦,成了中國命運的預言家,他們三位從歷史舞台進入戲劇舞台以後,都出現了神化的色彩,在民間極受崇拜。

探討這三位英傑,為什麼受到後世最高的崇拜?這就觸及了“中國心靈”的特殊處,原來“中國心靈”一向是崇拜“王者之師”勝於崇拜居帝位的權威者。孔子崇拜周公,以夢不見周公為憾,並沒有去崇拜周成王,這就樹立了中國知識分子的理想抱負。後人崇拜孔子,並不崇拜魯侯周帝。數千年來,後人敬重張良,勝於漢高祖;敬重孔明,勝於劉備與阿鬥;敬重劉伯溫,也勝於明太祖。中國知識分子都想做王者之師,居輔佐的地位,而不是自己做皇帝。

然而在無數的“王者之師”中,為什麼又以這三位最為傑出呢?這便更深入地觸及“中國心靈”,因為中國人品論人物,是以“身死不辭”的受難者,與“功成不居”的隱士,兩者合鑄而成的人品,最受到禮敬。張良為韓報仇,椎擊暴秦,可說是受難者;待到功成,辟谷自苦,願從赤松子遊,便是隱士。孔明高臥隆中,不求聞達,真是隱士,一朝許身國家,鞠躬盡瘁,便是受難者。劉基也是出身布衣,以討賊為己任,待到天下盛平,不肯就任相位,死後焚屍揚灰,連個葬所都不貪。他們受難時寧靜從容,隱退時淡泊瀟灑,受難者是“提得起”,隱士是“放得下”,兩者合鑄而成的豪傑品格,就成為“中國心靈”中最受崇拜的人物。

Views: 42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