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華人一直都在過端午節,民間社會更為韓國人申請端午節為他們的世界遺產而憤怒,但端午節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這些千百年來的習俗是在什麼樣的土壤裏孕育出來的?

我們都知道端午節伴有包括包棕子、劃龍舟在內的很多儀式,而這些據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但我們又是怎麼知道屈原的事蹟?現代歷史都強調以文字記錄為參考依據,即所謂的“信史”。今天的我們最早得知這段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則可以追溯到《史記·屈原列傳》,但司馬遷和屈原本身也已相隔幾百年,這些史料來源是什麼?文字以外的歷史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一種什麼樣的角色和功能?

雖然從嚴格意義上說,口述歷史更多地被視為人類學或社會學的範疇,而不能嚴格
算上歷史學。但口述歷史同樣能夠從另外一個角度反映當時的社會環境和各個側面。同時,口述歷史與講故事一樣,都不需要強調具體作者。各種無名講故事者甚至先于一切文學而存在,他(她)們將心、眼、手連在一起,融入了真正的生活,故事本身也與當時人們的生活方式相一致,同時建立在大家所擁有共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這些都將是使故事或歷史得以傳播的一種載體。

它可能有別於我們習慣所見到的書面歷史,因為那些多是相對精英的,強調作者和
書寫者,書寫者則多為有權者,書寫行為的過程更受當時政治環境的影響。這些歷史和故事除了記載過去發生的事情外,還同時維護著一種秩序,迎合著一種政治需要。例如,屈原因反秦而為世人所共知,而記載屈原歷史的司馬遷則是秦朝之後的漢朝,以此構建出一個反秦的愛國主義者形象本身正符合當時“政治正確”的需要。但口口相傳的故事和傳說(即現今的端午文化)卻不僅只是對這個歷史人物的客觀評價,而更多的加入了後來人的理解和參與者自己的生活體驗。

正如學者戴錦華所指出:故事、講述、口耳相傳原本就是古老而有效的傳承知識、
累積智慧的方式,但卻也是遭到現代文明、工具理性直接壓抑的方式。

而德國思想家本雅明認為記憶創造了傳統的鏈帶,從而把事情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本雅明所關心的不是所謂傳統價值的崩潰,價值既然是抽象的,就不會崩潰,崩潰的是傳統賴以代代相傳的鏈帶。在《說故事的人》中,本雅明認為,與其說講故事人的消失,不如說是傳統意義上聽眾的消失,以及讓講故事這種古老技藝和生活方式成為可能的環境(社會、文化、經濟)的消失,傳統“說故事”之所以能代代流傳,不僅僅因為人們訴說著過去,更因為講故事的人不斷地加入了自己的經歷和對故事的理解,就像手工陶器上佈滿了藝人們的手紋一樣,所以,傳統不是簡單的過去或歷史悠久,而更應該是歷久彌新。

作為一種和精英文化的區別,“說故事”更是特定環境的產物,根據我們的生活經
驗,講故事多發生在講者和聽者都相對休閒時,或者邊幹活邊講故事,即在一種較為放鬆的狀況下,同時講故事也是一個講者和聽者交流的形式,故事本身更是開放的,不需要像現代傳媒一樣,在最短時間內去追求所謂的本質或事實。

而故事之所以能被講地動聽,聽者之所以能記得住,正是因為在很多方面故事已與
講者自己生命中的某些部分相重疊。聽者也回饋了自己的人生經驗給講故事的人。

所以,聽故事的人總是和講故事的人相約為伴,甚至故事的讀者也分享了這份情誼。

唯有這樣的故事才可以在不同時代裏,被不同的聽眾所吸納,並成為當時人們的生活內容之一,進而維持或形成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故說故事所提供的過去也就是一個可以被現在所容納的過去。

自然,在資訊並不發達的過去,講故事多取材於講者自己的親歷或道聽塗説,這遠
不同於資訊事業興起並處處講究客觀中立的當代。隨著大眾傳播這種新溝通形式的出現,各種資訊每天清晨都把全球的新聞帶給我們,但我們卻缺少值得注意的故事,這是因為任何時間傳到我們身邊時都早被解釋地通體清澈。原來來自遠方的故事已經可以被驗證,已經給出解釋,因而不再神秘,如果說故事必須建基於距離(時間或空間),大眾傳播則取消了距離。正如本雅明所說“對我的讀者而言,拉丁區的閣樓小火比馬德里爆發革命更重要”。

本雅明同時還指出,新聞報導同經驗相脫離的另一個原因是,前者沒有進入到“傳
統”中去,而傳統並非一般過去的事物,而是那些我們這個世代認為與切身利益蓧關的過去事物,更確切說,傳統之所以是傳統,不是因為它屬於過去,而是因為它屬於現在。

說故事的先決條件是一個聆聽的群體,它是一種技藝而不是一種技巧,說故事的衰
亡並不只是一種藝術形式的消失,甚至不只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消失,它更是一種社會生活環境及我們看問題的方式和衡量標準的變化,這些傳統才顯得僵化 — 當大城市和現代人的生活已經讓我們毫無保留的相信“明天會更好”,過去和經驗自然會逐漸令人視而不見,見而不談,歷史也自然成為不停更替的時間及一堆堆過去發生的史實,人生體驗的交流將不再是生活本身的一部分。

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本雅明指出來自生活的傳統雖然已經失傳,但統治者的傳統

卻仍然在繼續。歷史是充滿種種錯失的機會、未曾兌現的承諾、幻滅的理想和失落
的希望。而說故事正是把過去帶回來並且跟現在結合。所以,我們應該適當的向後
回望,嘗試去發現一件又一件有待這個世代的人與之相認的事件。

參考資料:

瓦爾特·本雅明著,張旭東譯,1998,《啟迪—本雅明文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馬國明,1998 年,《班雅明》,臺灣東大圖書公司 。
戴錦華,〈溫柔的挑釁 — 象徵與真實的行動〉,《讀書》,2005 年第 10 期。

(收藏自文化研究@嶺南 第十八期 2010 年 3 月 )

Views: 5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