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交通部觀光局·生態旅遊(4)

第四章·生態旅遊規範制定的原則與步驟

(一)發展規範的過程

發展生態旅遊規範的步驟如下:

1. 建立研擬規範的基礎原則:生態旅遊規範原則之制定須視各種種類而異,基本上共通的原則即是必須符合生態旅遊的精神,其包括資源保育、減少旅遊衝擊、結合當地居民共同參與、將經濟利益導入地方。

2. 當基本原則達成共識後,進一步發展規範:假設遊客適宜的行為是發生在一般情況下,如:在營地如何處理食物?如何處理所有的廢棄物?「帶走你帶來的東西」就是一條最典型的規範。發展規範的時候通常都是針對當地特性的。這些規範都會變成管制規則的基礎。

3. 從規範中發展管制規則:可藉由田野調查發現遊客的不當行為後,再據以訂出規範。


|另外,研擬一個完整的規範時,還必須考慮下列的團體或組織:


1. 社區居民:可藉由帶領遊客導覽社區文化的特性,而使遊客遵守當地社會風俗與文化的規則與規範。

2. 私人企業:包含本國與外國的經營者、私人保留地、旅社、航空公司與設備供應者。這些成員將可協助遊客事先瞭解生態旅遊地點。具地域性特色的規範,最好是由生態旅遊地點管理者與旅遊部門共同訂定。

3. 非營利的環境組織:這些組織可提供生態旅遊地點管理者與旅行業者專業的知識,並以共同合作的方式支援他們的需求。

4. 旅行業者與其他解說工作者:藉由這些成員提供有用的現場資料,有助於擬定規範。



(二)擬定規範時應注意的事項


發展規範的技術


在擬定規範時有下列重要的技術與要點:

(1) 決定誰是規範的主要閱讀者。

(2) 確認規範的主題與要旨。例如:是以環境保育為主或是加強文化認同。

(3) 取得研究遊客衝擊專家的技術支援。

(4) 蒐集研訂規範的夥伴們(如:旅館業者、地區商人、資源管理者、當地居民等)所關心的重要議題。

(5) 以其他地區的規範作為研訂時的參考基礎。

(6) 建立一套客觀且明確的方法來評估是否達成目標,如:監測步道的破壞程度。

(7) 徵求專家與當地居民之修正意見與批評。


撰寫規範之原則


撰寫規範常需要尋求專業的協助。撰寫出的規範時必須講求口語化,要盡量避免專業用語,以免閱讀困難。以下推薦幾種撰寫原則:

(1) 需要具備自我解釋性:解釋研訂規範的原因,並且儘可能使用例子來說明其重要性。

(2) 要用正向的用詞:避免使用禁止某種活動的語言,並且鼓勵有責任的遊客行為。

(3) 使用插圖與圖表來協助解釋其重要性。

(4) 說明應儘可能符合大眾遊客的語言。

(5) 盡量使用再生紙。

(6) 附註最佳的觀察位置及方法、安全性警告與獲取相關資訊的指南。

(7) 在規範上也可考慮作遊客調查。

規範的設計方向

設計規範必須考慮以下的要點:

(1)生態性規範:常依據自然資源專家在其經驗中所認識的旅遊活動,可能對地區生態系統造成的衝擊而撰寫。主要的議題有:垃圾處理、人造廢棄物的處理、遊客的餵食或觸摸、團體人數多寡、露營地的配置、遊客觀景或拍照等。

(2)社會性規範:最好是由當地社區所製作。主要議題有地方文化與傳統、宗教信仰、衣著、語言、侵害私生活、打招呼方式等。

(3)經濟性規範:當生態旅遊發展後,生態旅遊遊客應瞭解旅遊對環境、文化及經濟的衝擊。因此考量遊客如何選擇欲獲得的服務及購買的產品是相當重要的事。主要的目的是希望減少旅遊利益漏損至旅遊地區之外,這樣才能提供當地居民最大的利益。經濟性規範是新的觀念,可以說明發展生態旅遊所獲利益是當地居民的另一種永續的經濟活動。與經濟有關的作為如:購買地方產品、收取使用維護費與門票、使用當地居民所開設的旅社與餐廳、讓捐款能真正應用至當地或撥交非營利組織。

Views: 6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