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有這樣一種願望,即:不想再進行那種只註意真人真事和近似於猜測的瑣碎閱讀,而是希望獲得更大的自由空間,從而領略文學中更為純粹的真實。於是,我們就會營造出這樣一種既強烈又普遍的心理狀態:不想註意事物的細節,只想沈浸在某種意境中,隨某種有規律的、反覆出現的節奏而漂浮——這種心理狀態的自然表現形式,就是詩歌。換句話說,只有當我們自己似乎也想寫詩的時候,才是讀詩的最佳時機。

“西風啊,你何時才會刮起?好讓細小的雨珠輕輕飄落。我的愛啊,你何時回到我心裏?好讓我在自己的床上靜靜躺著。”

詩歌的感染力是直截了當的、強烈的,我們在片刻之間,除了為詩句所感動,再也不會有其他的感覺。我們一下子就投了進去,而那裏又是何等深邃啊!我們一落千丈,沒有任何東西可供攀挽,也沒有任何東西來阻擋我們。小說也給人以幻覺,但那是逐漸形成的;小說制造效果時總會給人心理準備;然而,當我們讀到這四行詩的時候,有誰會停下來問,這詩是誰寫的?有誰會聯想到詩人堂恩的家事,或者詩人錫德尼的秘書?有誰會把這四行詩和紛紜覆雜的歷史和新舊時代的交替聯系在一起?詩人永遠是我們的同時代人。

剛開始讀詩的時候,我們往往會註意力集中,會感到緊張,就像突然受到某種心理沖擊一樣;但是,漸漸地,這種感覺會像水中的漣漪那樣,一圈一圈地向遠處舒展,延伸。我們會越來越冷靜、理智,同時會接收到意識的回聲和反射。這時,我們才能對詩加以探討和評論。

詩的情感不僅強烈,而且覆蓋面極大,幾乎各種各樣的情感都在詩中出現過,所以我們讀詩的最好方法,就是比較,看看同樣的情感是怎樣用不同的手法表現的。我們先註意下面幾行詩明晰與簡潔的特點:

讓我像棵樹,倒下就是自己的墓地,

一切都逝去,只留下我痛苦的回憶。

再體會下面這一節詩的節奏和韻律:

沙漏中的沙粒一顆顆落下,時間分分秒秒地過去;

眼看著我們一生的時光,在狂歡中白白耗盡;

一切都將在憂傷中結束,到頭來,走向墳墓;

厭倦了荒唐胡鬧的人回到家,嘆一口氣,數一顆黃沙,

沙粒落盡後他就要長眠,

從此結束他多災多難的生涯。

再看看下面這段詩沈靜和玄想的基調:

不管我們年輕,還是年老,

我們的命運,靈魂的歸宿,都將、也只能與無限同在;

可我們總懷著永生的希望,

努力著、渴望著、期待著,

這希望也永遠與無限同在。

再把這段詩和下面幾行輕盈、優美的詩句比較一下:

看,巡行的月神升上天空,

她無牽無掛,何處也不停留;

輕柔又明亮,她緩緩而行,

唯有幾顆星星,伴隨她左右。

或者,也可以和下面詩句中奇妙的色彩想象作一比較:

有人走進樹林,信步漫遊,只見一場大火在林中燃燒;

此人遠遠望著一撮撮火苗,心裏想:番紅花開得正好!

現在,讓我們想一想,詩人的藝術手法是那麽多姿多彩:他們既能讓我們做觀眾,又能使我們當演員;他們熟諳人性,既能創造出福斯塔夫,又能創造出李爾王。而這一切,就是因為詩人既不乏壓縮和簡化的能力,又富有擴展和渲染的才華。

Views: 11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