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31.8.2007馬來西亞50周年國慶)這兩天讀John Hartley (2005)的Creative Industries中AngelaMcRobbie寫的ClubtoCompanies,原想放在“團隊環境”中來談,今早一覺睡醒,覺得自己其實可以另寫一節,集中於談談創意人的“工作環境”:“獨立作業環境”――
McRobbie寫在討論到英國創意人的作業方式時,說他們正從文化產業“第一波”轉入“第二波”。第一波是英國政府文化媒體與體育局1998年的官方文件所描述的情況,第二波則是英國文化創意領域從1998到2001年間實際發生的現象。在第二波中,文化創意已經和經濟生產高度結合,而出現了許多新現象:“去專門化”(De-specialization);采用互聯網的平臺工作;藝術界多技能的業務要求迅速成長;獨立作業者領域在萎縮;在公共領域的支援下,藝術界與工業界成為夥伴。
過去,文化創意產業主要是由個體戶所參與的微型經濟體,可是,近年來也受到了工商界的興趣。文化創意領域受到報刊與電視的關註與廣泛報導;引起許多人對它的興趣,也改變了許多人對於傳統朝九晚五、一朝君主一朝臣的職場生涯的看法。他們加入文化創意領域去打拼,無疑增加了此領域的工作人數。
作家,畫家、電影導演和時尚設計師的崇高形象,現在擴大到美髮師、廚師、藝人、手工藝匠、節目主持人、專案執行人、盛會策劃師、個性導覽員、主題民宿經營師等等高度需要個性化、創意化的新興行業。畫家、作家、音樂家等成功後,常被人冠上“明星”的光芒;現在,各有各風光的年代,有才華的人都有大展輝煌的時刻。
McRobbie說在進入後工業時代的當前英國,一個人要實現他的創作夢,大有出路。現在,人們已經享有了雙重的個人化過程:商業媒體沈迷於文化名人的趨向,現在也伸入了藝術家、設計師和其他創意人。陳明發補充,這意味著,社會註意力集中於個人。第二個個體化過程:人們日益遠離親屬、社群及社會階級。這是社會結構的變化,在一個社會約束日漸松綁的自由環境,誠如紀登斯(Giddens, 1991, Modernity & Self Ident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所說的“解放”(Setfree)在――由工作組織社會團體、機構的管轄中“解放”出來。個人成為了“微型結構”(Micro-Structure)主,他要親身建立工作架構,這無疑需要高度的自我監督(Self-Monitoring)以及反思(Reflexivity)。在英國這意味著社會結構(如社會福利)不再扮演它原來的角色。其責任如生存保障,轉到了個人身上。
個體化因而關系到新的、流動性更高的社會關系;關系到個人的判斷和抉擇。工商組織看起來挺稱心,因為對於雇員的責任似乎沒有像過去那樣沈重。可是,他們的壓力不是來自傳統有組織(如加入工會)的工作者,而是持著創意有待估價的“新工人”。這些“新工人”對於工作有不同的要求――工作是他們借以實現自我的途徑;所謂的自我實現可能包括自由、獨立,逃避社會歧視、建立文化認同和提高社會地位。對於年輕人來說,文化創意產業提供了理想的空間,讓他們去試探本身的潛質與可能性。有時後,這些要求可能會和組織目標有所沖突。
陳明發補充,對政府來說,文化創意產業也釋放了他們的雙重責任:無需再“救濟”以前似乎無法自立的創作人才;McRobbie的說法是,政府能擺脫其創造就業機會的傳統束縛與成本,而開始思考後工業時代的經濟形態。我們可以想象,後工業時代的經濟,就是創意體驗時代。
文化創意產業催化了新的工作形態,自由身、個體戶、為某項計劃臨時、松散組合的工作者,擴大了社會的就業與創業機會。英國政府在撒切爾夫人出任首相後,從1979年開始推動新自由主義模式的經濟,逐步自由化、商業化文化創意領域。文化領域過去都是政府資助的單位,後來都受到鼓勵私營化,而政府則退到幕後監督。有的行政工作,從全職改由短期的、個案式的負責人推動。
由於一項計劃完成後,獨立作業者不再有其他工作,他有必要同時開發多項個案,甚至在同時段與數家機構或幾組計劃一起工作。McRobbie認為這樣的工作生態,實際上是很好的實驗室、個案研究或藝術試驗場,去觀察文化企業精神主義(Cultural Entrepreialism)。他擔憂的是,創業承包商的崛起,會導致創意素質的低落。
McRobbie續稱,第二波文化創意產業值得關註、相互出現的現象有:(一)文化創意領域引進了青年次文化,特別是舞會的精力與創業精神;(二)文化領域的工作需要加速,變成一人必須負起多重角色,發揮多種技能;(三)需要大量的自我行銷、公關活動;(四)新的時空關系,降低了職場政治的可能性;沒有固定的工作空間,或長期的工作關系,公司政治無從產生;(一)壓力是,個體戶缺乏工會之類的保護與支持,面對整個社會與工商系統,他只能發揮個人的力量,不過,可以屬於一個或多個專業網絡。
Terry Flew (John Hartley, 2005, Creative Industries, pg.354) 說出上述的工作生態,可能出現剝削現象“由於創意人的數目,遠遠大於創意產品分銷商,業務活動可能變成只對後者有利。McRobbie也點出了,如是的工作生態,對於某些族群、社群產生不利:也就是遠離倫敦這些文化都會的養成中心(Incubator),較少或不參與青年俱樂部的文化社會性(Club Culture Sociality),多是有小孩的婦女、少數民族、年級大者、殘障人士和居住於大都會以外的男女。
陳明發補充,這一點提醒了我們,青年的俱樂部文化社會性,在團隊的概念上,如1980年代在八打靈所推動的青年運動,租借市議會的民眾會堂,如舊區的那間,準備簡單的食物,一粒水晶燈,一些彩色燈,一些唱片和普通的音響設備,向警方打個招呼,開個晚會。發些傳單、拉些布條,向會員和社會人士賣入場卷。這是年輕人的精力與創意所向。
陳明發補充,這一點提醒了我們,青年的俱樂部文化社會性,在團隊的概念上,如1980年代在八打靈所推動的青年運動,租借市議會的民眾會堂,如舊區的那間,準備簡單的食物,一粒水晶燈,一些彩色燈,一些唱片和普通的音響設備,向警方打個招呼,開個晚會。發些傳單、拉些布條,向會員和社會人士賣入場卷。這是年輕人的精力與創意所向。也鼓勵了一些年輕人定時聚會唱唱歌,創作歌曲。此外,團隊精神要能貫徹進那些遠離養成中心的族群,讓他們的創業生產力有所去向。多元的、多點的文化中心,有助於催長“小即是美“、“慢即是美”的另類文化。
陳明發也補充,“文化領域”向來是“被支援”、“被津貼”的一個角色。似乎富而優雅、行有余力之後才談的事情。將團隊精神使用於“邊緣族群”,不是救濟他們、將他們納進“社會福利”的部門,而是釋放社會的創造力。豐富加速本土的文化產業。另一方面,文化、藝術與文物部財務支援文化人、創意人,當然很重要,同樣重要的,是設法打造更健全的產業結構,例如行銷策略與營銷管道,將創意人才資本納入社會及結構資本。前英國文化部長克里斯史密斯(Chris Smith)親自率團到美國籌資拍英國片子片(見《創意英國》,中文版,2005,78頁,臺北五觀藝術管理)。
Terry Flew (John Hartley, 2005, Creative Industries, pg.351) 也觀察到,有些學者已經綜合出,創意產業的工作生態就是藝術家及其它創意人的高度自主權,分工程度松散,在創意生產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是隨意得多。它還有一個特色,市場上存在著大量的人才儲量,以項目或合約的方式工作。Miege (1989:44) 看見創意產業存在著“永恒的創意危機”(a permenet crisis in creativity)、創因為生產者需要不斷找尋新的創意形式與人才。
Davis and Scase(2000)形容創意產業的分工主要有三種:(一)創意人;(二)創意生產的技術人員;(三)負責控制與協調創意生產過程的經理與行政人員。二人也理解到,現代的創意生產過程是一種詮釋活動,最大價值來自有能力在不斷變動的世界上,有效地透過創作去向世界傳達思想與情緒(陳明發按:這點可發揮於“哲學”部分的研究)。故此,創意工作者的角色和職業,與上述創意功能息息相關“反思、互動和直觀過程,而對於結果卻是模糊、不確定。”社會組織內的工作職責,是內隱;而不是外顯的。工作結果的評估不是靠數量的指標,而是同行的、行內評論人和受眾的評審、評估。這和傳統公司采用標準的人士管理程序是不一樣的。(陳明發按:這段可補進McRobbie談到的“公關”。公關是一個開始,但行家、同僚的評價卻是結果、重點。)
Davis and Scase (2000,see John Hartley, 2005, Creative Industries, pg.352) 也談到,文化創意機構傳統上是個官僚體制,如公家文化單位及大型創意企業,都是以正規管理來推動工作,就像一般的官方和私人企業組織。但是新一類的工作形式如網絡組織,日益變得重要。由專業創意人串聯起來的工作生態,由個人或小型團隊透過合約或項目方式組成。它享有非常高的自由,非正式、隨意的,又目標意義凝聚起來的臨時組織。互動協調靠的是內在的人際動力,而不是明文規定的條例。彼此的關系是市場關系,不是雇傭關系。傳統上,出版業和唱片業,都是類似的合約而不是控制形態
近年來,競爭的結果,許多大型的創意企業,為了更大的伸縮性,減少固定開支,更廣泛地接觸到所需要的人才,透過兢標的方式獲取更好的創意,都將內部的創意工作外包給外面的創意團隊。最好的例子是,從1990年代開始,英國廣播電視臺讓外面的獨立制作單位,與自己內部的制作單位,一起兢標其新計劃的預算。網絡組織的存在也使到創意人才有生存、流動的空間。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