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墾文創體驗慕課札記·佛羅里達的創意階級

創意是無所不在的,但如何引成經濟的動力,是需要強大的制度結構作為支撐。佛羅裏達稱之為“創意的社會架構”(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reativity)。該架構由三部分組成:第一是適合科技創意與企業的新體系(例如,熱衷於創意產業投資的金融體系、高科技的開發公司、持續成長的研究費用等);第二是創新以及更為有效的貨品與服務生產模式(例如,讓員工能夠發揮創意的工作環境、彈性的生產方式等);第三是有利於創意的社會、文化與地理氛圍(例如,吸引創意人的生活形態或鼓勵前衛藝術的文化制度等)。(劉維公,導讀《一本創意經濟的遊記》,中文版IX頁)

在這樣的觀點下,佛羅裏達更進一步歸納出對創意經濟而言相當重要的所謂“經濟發展的3T”(The 3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科技(Technology)、人才(Talent)與包容(Tolerance)。創意經濟發達的地區往往是創意人才群聚、高科技產業集中,同時也是一個表現出包容的性的地方。一個地方想要吸引創意人、帶動創新與經濟成長,這三者缺一不可。(劉維公,導讀《一本創意經濟的遊記》,中文版IX頁)

人是創意經濟的根本資源,如何營造環境吸引創意專業工作者,就成了決定要素。一個地方必須建造出適切的生活圈(milieu),讓創意工作者選擇親近這個地方,而不是避之唯恐不及。(劉維公,導讀《一本創意經濟的遊記》,中文版IX-X頁)

在許多方面,創意階級的生活方式是渴求生活經驗。他們的理想也就是我,經常提到的主題“充分體驗生活”――充滿強烈、高品質而多元經驗的生活,而他們所追求的多種經驗,又反應並加強了身為創意人的自我認同。在我的訪談中,許多人說他們寧可選擇活動力強、需親自參與的休閑活動,而不喜歡只觀看運動比賽,喜歡有地方特色、充滿咖啡館、街頭音樂家、小畫廊與小酒吧的街頭文化。在那裏很難區分誰是觀察者誰是參與者,甚麼是創意,誰是創意人,他們渴求創意刺激而不是逃避生活。(中文版 241頁)

約瑟夫派恩(Joseph Pine)與詹姆斯吉爾摩(James Gilmore)在其發人深思的《體驗經濟》(The Experince Economy)中寫到他們的觀察心得:消費者喜歡消費‘經驗’,更甚於傳統的貨物與服務。“經驗是四種經濟產物之一,它與服務的差別,一如服務與貨物那麼不同。……經驗這產品老早存在,但消費者、商業與經濟學家把他們歸為類似幹洗、汽車修理、批發與電話服務等無甚變化的服務。人們購買服務時,買的是加諸於身上的無形活動;但購買經驗時,則是花錢去享受一段值得記憶的活動――像是一場戲劇演出――以個人的方式融入其中……。(中文版241頁)

“當公司刻意以個人為對象、以服務為舞臺、把產品當道具,‘經驗’這個剛有新定義的產品就誕生了。一如商品是可以取代的,貨物是有形的,服務是無形的;那麼經驗就是讓人難忘的。經驗的買主――我們就學學迪斯尼,稱呼他們是客人吧――很重視公司在這段時間所提供的東西,就像人們減少產品花費,用來購買服務,現在人們會減少花在服務上的時間與金錢,而想要體驗更多難忘的經驗。”(中文版241頁)


有一點可以肯定,經驗正取代貨物與服務,成為創意人的主要消費,因為它可以刺激創意,增加創意能力。當創意經濟的架構與機構逐漸開展,這種生動而體驗型的生活方式,也將愈發流行。(中文版242頁)

一九五零年代,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Carl Rogers)已經開始呼籲大家,注意創意與經驗之間的關系。在他著名的《成為一個人》(On Becoming a Person)一書中,批評那個時代僵化官僚社會的窒息效果,呼籲社會對創意的需求:“我們的休閑活動,充滿被動的娛樂與嚴格管制的團體行動,很少有創意性的活動。……不管是個人或家庭生活都是如此,我們的衣著、食物、想法都很一致,表現出創意或有所不同,就被當成是“危險的。”(中文版242-243頁)

當經濟對創意的需求增加,創意式或體驗式的生活形態,是對這種困境的直接回應。在描述創意過程的面向以及創意的基本理論後,羅傑斯詳述創意與經驗之間的關聯。“當人們‘敞開心胸’歡迎各種經驗時……他的行為就會有創意,他的創意也會具有建設性……。每一個刺激都能自由傳達……不會因任何抗拒而扭曲,不管那些刺激是來自於環境或神經所感知到的形式、顏色或聲音……都可以被知覺到。經驗的開放意指在觀念、信仰、認知與假設上,不僵化而有滲透性,容忍模糊地帶,願意接受沖突的信息,不會強打結束討論。……我相信,這種知覺的開放對建設性的創意是很重要的。”(中文版243頁)

諾貝爾獎得主經濟史學家,羅伯福傑爾總結這種現象:“今天,一般人用自由時間去買一世紀前富人才能享有的優雅舒適生活。……這些活動的成本不是以金錢來換算,而是時間。“由於生活本身以變成稀少而珍貴的商品,許多人是以他們享受到的經驗界定生活素質。(中文版244頁)

它不是單一的場景,而是復數的“許多”:音樂藝術影片,戶外休閑活動,夜生活等等,彼此互相加強。我去過美國各城市這種地方,它們都充滿著創意人。我的訪問對象告訴我,這種“場景中的場景”提供了另一種視覺與聽覺,是他們想要工作與生活的地方。許多人也參加高檔的藝術文化活動,至少偶爾會參加,也參加大眾文化活動,如好萊塢的電影、搖滾或流行音樂活動,但對他們而言,街頭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中文版260頁)

想想看實際的原因,高檔的文化活動通常已排好檔期,只有在一周中的幾天演出,而街頭活動卻是流動而持續的。我的訪問對象說,對一個經常工作到晚上九點、十點,或是周末得工作直到星期一才有空的創意人而言,這是很大的好處。此外工作忙碌的創意人希望“善用”他們的文化時間,參加一個大活動如音樂會或是職業籃球賽,是獨自而單一面向的經驗,耗費許多休閑資源,又花錢又花時間。但參加街頭活動,你可以一次做許多事,可以整合加強你的經驗。可以參加消耗體力的活動,例如在街上或到俱樂部跳舞到黎明,或是找一個舒適的角落邊飲白蘭地邊聽爵士樂,或是在咖啡館來杯義式咖啡,或是遁身到安靜的書店。(中文版260頁)

想想街頭活動所提供的東西,文化就像商業一樣,最激進、最有趣的東西都是從後院與小地方開始。……許多獨白藝術家都未成名,你得到街頭上去找他們。……街頭文化是過去甚少演出或是不為人知作品的最佳發表場所。(中文版261頁)

街頭是兼容並蓄的,這是它另一個吸引力。今天許多藝術形式都是兼容並蓄的,1970年代的哈林區夜總會的DJ開始做“混聲”音樂,拮取各種唱片的音樂,放在不同的轉盤上,讓來賓跳舞。還有像是非洲塞爾特的混聲音樂的流行,以及安迪沃荷和勞森伯格(Rauschenberg)之後一大票的視覺藝術家,拮取來自照片、漫畫幾食品包裝等的影像,兼容並蓄以發掘創意並不是新做法;畢加索借用非洲藝術以及希臘羅馬的古典形式;搖滾先鋒取法藍調與R§B;我們也可以說文學上的DJ艾略特才是混聲的先鋒,他的《荒原》(The Wastland)借用了世界各種文學的引語與文句。今天,不管怎樣,兼容並蓄已成空前普及,它是街頭文化的的主要元素,可用以區別創意者。在文化互相交織中,如果做得好,是強有力的創意刺激。(中文版262頁)

此外,街頭文化不只是表演與看藝術,也是一種社交與互動。你可以和朋友會面、閑逛、談天,或只是坐在那兒看當晚的喜劇演出。對許多人而言,社會環境是街頭文化主要的吸引所在。有時候聽起來有些乏味與表面,確實是如此,因為這不是高檔藝術,是業余的。坐在人行道邊的咖啡館,並不能發出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精致感與藝術強度。對某些人而言,街頭文化也只是單一的場景,而且就算體驗文化是你的目標,但如果你只會選擇藝術家與人們常去的店,你獲得的只是些無用的東西。你可能變成膚淺的業余愛好者,裝模作樣的人、文化流氓或是空談家。(中文版262頁)

同時,也別小看街頭文化的社會面向。對話本身就是一種生動的藝術:桃樂西派克(譯註:Dorothy Parker, 美國二十年代文化精英)與王爾德和他人的機敏對話經常為人引用,頻率之多勝於他們所寫的書;蘇格拉底所留下來的就是他的對話錄。我不是說你在淩晨兩點的阿當斯摩根酒吧,可以經常聽到有如蘇格拉底對話的智慧。雖然不一定會有不朽的警語,但好的對話可以產生創意。……創意人與各種創意心靈的人交談而獲得養分。(中文版262頁)

觀看人群,也可以是文化交流的有效形式……。第一個震撼你的是街上各式各樣的人:各色人種,以及不同的年齡、長相和體形,光這點就能啟發思想,感受到人生的種種可能。(中文版263頁)

經驗對創意過程是很重要的,我們是人不是上帝,無法無中生有,創意對我們來說是一種綜合。為了要創造、綜合,我們需要刺激,將零碎的東西拼湊成新的形式,講現有的框架解構、超越。我也發現,創意人都想要有更多的選擇與機會,永遠想找新的東西,因為在愛因斯坦所說的組合遊戲裏,這可以讓你發現新奇的組合,當越多人獲得創意,就持續創造,這種經驗也被人所重視。(中文版263頁)

體驗生活似乎有許多好處,看來生氣勃勃,生活也比較合乎人性。多參加活躍的參與式休閑活動,看起來對身心健康都很好,也比看電視要令人感到滿意。如果做得恰當,是很好的生活經驗,但其中的缺點是甚麼?(中文版264頁)

首先,包裝好的經驗往往不是真實的。……經驗的商業化會使得原創內容蕩然無存。成衣零售商從香蕉共和國到Prada,試圖經由經驗建立品牌認同,只要穿上他們的服裝你就變得很酷。許多創意人……因而避開快餐廳、夜總會與體育館這些過度商業包裝的“通俗化”場地。他們希望去更真實、更有地方特色、更有活力的地方,讓他們的選擇可以更有創意。(中文版264頁)

要發現那種地方可能越來越難,因為通俗化已滲透到各地,連原來還可以找到一些原汁原味的音樂場所都少了。以前夜總會是多元且具街頭文化,可以享受“真正”的音樂,但現在都被深夜版的多媒體表演取代。你不只是置身於吵雜的音樂、幹冰和數位的燈光效果裏,在音樂的高潮還會噴水降溫,凡事都又酷又熱。(中文版264頁)

有些夜總會已經變成連鎖店,原本是街頭上的有機發展,變成迪斯尼的復制品――安全而且可被期待,不再是體驗不同音樂的多元表演,而是每天復制同樣的經驗。(中文版264頁)

因為渴望經驗,人家就把經驗賣給我們,結果我們發現自己買了不少貨物。最後的陷阱是,雖然我們力圖避免包裝出售的經驗,但因為我們把生活填得太滿,不知不覺就過火了。當我們嘲笑整天坐在電視機前的“沙發馬鈴薯”(couchpotatoes)的同時,對體驗與刺激的不斷渴求,也很可能讓人上癮。但,沒有一種生活方式是完美的,而且此一趨勢無可避免。體驗型的生活不只是休閑時尚與行銷花招的綜合體,如我前面所述,它是創意精神的產物。(中文版266頁)

創意人總是被某些社區所吸引,例如巴黎左岸或紐約格林威治村,這些社區提供刺激,多樣豐富的經驗,是創意的泉源。現在越來越多人追求這樣的社區,………這個地方應該可以讓我們加強或反映身為創意人的自我認同,可以找到想做的工作,而且已經擁有多樣化的生活生態。比起緊密結合的都會,或是怪異而屬性鮮明的郊區,我們寧願選擇有個性的社區。這些社區的人際關系是暫時且結構松散的,可以讓我們過著半隱匿的生活,而不是強迫我們接受它的一切。(中文版23頁)

當然,工作是為了賺錢,但這個理由並不夠充分。(美國)納斯達克指數(在2000年)崩跌時,許多高科技公司跟著裁員。一位在沙賓特網路顧問公司工作、剛躲過一輪裁員的人以電子郵件說:“我認識許多被裁的人,找新工作都沒有困難。但是,有許多優秀人才都是因為公司文化而希望在沙賓特工作。他們被睬時,簡直就像失去了家人。”他又說:“沙賓特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樹立公司文化和只雇傭最好的人。組織故意不付高薪,因為這樣一來只會吸引唯利是圖的人,而這種人發展不出文化。(中文版125-126頁)

•  人的確需要足夠的錢去過自己喜歡的生活。


•  即使薪水已夠付帳單,但若發現自己值得更多,例如覺得自己做得太多或同事的薪水比較高,他們仍會不高興。


•  賺不夠當然令人不開心,但光是金錢並不會讓大多數的工作者開心、投入或受到激勵。(中文版126頁)

《教堂與市集》(The Chaderal and Bazaar)說一書的作者,也是開放原始碼的領導權威艾瑞克雷蒙(Eric Raymong)認為,“你無法以金錢激勵最優秀的人,金錢只是記錄得分的一種方法,任何領域的優秀人才都是因熱情而被激勵。”不過,那究竟是甚麼樣的熱情?這個問題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答案,因為熱情因人而異。(中文版126頁)

“工作上,你最在意的甚麼?”即使經濟環境改變,資訊科技人所重視的因素,在排名上也沒有甚麼變化。為了證明此點,我們比較了2000與2001年的調查。前者是高科技業衰落前所做的調查,當時認股熱還很熱門,後者是在納斯達克指數崩跌,夢想破滅之後所做的調查。三個相同的特性――工作的挑戰性、工作場所的彈性、工作的穩定性――兩年都同居前三名。每一次調查中只有百分之十的人認為認股重要。(中文版129-130頁)

不分先後的十項激勵因素如下,多數人重視其中一項或多項:挑戰與責任;彈性;穩定的工作與相對安全的工作;薪金;專業發展;同僚的尊敬與認可;能激勵他人的同事與主管;有趣的工作內容;組織文化;地點與社區。(中文版130-131頁)(佛羅裏達,2003,《創意新貴:啟動新經濟的精英勢力》,臺北:寶鼎出版 /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and Why it’s transforming Work, Leisure,Community and Everyday Life, 2002, New York: Basic Book)

Views: 8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