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睿智 董靚·農村生態旅遊景觀規劃研究

本文以彭州市董坪村為例進行實證研究。董坪村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邊緣的彭州市小魚洞鎮,典型的山地鄉村,也是“5•12”汶川地震中的典型受災村之一。其屬龍門山脈,平均海拔1100米,森林覆蓋率達到80%。


1場地要素及微氣候舒適度調研分析


1.1場地要素調研分析董坪村坐落在高山與河流之間的臺地上,臺地東面是湔江河,臺地西面和北面是高山,南面是狹長山谷。董坪村內無機動車道,只有人行泥路。受地震影響,大部分建築倒塌。土壤較貧瘠,不太適宜農業種植。受地形影響,降水不均。董坪村大部分植物分布在旅遊區周圍及山坡、河灘,如林木、果木、灌木、草本植物、濕生植物、農作物等,豐富的植被為生態景觀規劃提供低成本資源。


1.2場地微氣候舒適度評價2008年10月起在當地建立監測戶外氣象參數的站點,選取

12個點進行為期1年的觀測其微氣候氣象參數,采用WBGT指數和TS指數量化評價其氣候舒適度。同時,對董坪村利益相關者進行熱舒適度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春秋季是董坪村最適宜的季節,冬季TS指數平均為1.79℃,表明在適應環境的著衣習慣下,戶外舒適度是適宜的,但高齡老年人和部分遊客覺得冷。夏季戶外濕度極高,風速小,無風頻率大,WBGT平均值為34℃,極端最高值為36.7℃,體感很熱,非常不適宜開展旅遊活動。因此,董坪村戶外微氣候舒適度的改善主要是通過改善風環境,夏季規劃風道,將涼風引入場地,通風降溫除濕。冬季則規劃風障,阻擋冷風。


2景觀規劃上述分析表明,鄉村生態旅遊景觀需具備生態安全性、文化本真性、景觀美感性、環境舒適性的要求。董坪村生態旅遊景觀主要規劃設計三類。


2.1農業生態景觀農業生態景觀包括農業生產景觀和鄉村居民點景觀。農業生產景觀規劃: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優先發展關系國計民生和有利於提高綜合競爭力的產業項目——藥材基地和水果基地。保留原有糧食生產基地。鄉村居民點景觀:規劃建設“舒適、健康、高效、文明”的鄉村生態社區。即:保留或恢復傳統林盤,建設較完善的院落生態體系,農房一層變兩層,保護節約耕地及林地。建築景觀突出穿鬥、高出檐、灰磚青瓦等四川民居建築特點,保留地方特色。增加活動場地和文化站等社區公共文娛設施,保留傳統鄉村生活特色。


2.2雨水收集利用景觀構建“水—院落—鄉間道—群聚空間”的景觀格局。水基質環繞整個村落,穿梭於房前屋後,同時在下遊形成生態濕地,作為雨水凈化和村落生態服務、遊憩服務的重要節點,營造川西水鄉風情。收集的途徑為屋面路面和綠地。由此,沿建築物規劃雨水溝,沿道路和綠地規劃生態明水渠,下遊規劃生態小濕地,濕地中種植當地的香蒲對雨水中的汙染物進行過濾、沈澱、分解。由雨水溝、明水渠和生態小濕地構成董坪村雨水收集利用系統。


2.3戶外微氣候改善景觀董坪村戶外微氣候舒適度改善主要是通過改善風環境,夏季降溫除濕,冬季防風保溫。因此,運用建築景觀和植物景觀改善戶外微氣候舒適度。建築景觀:結合當地主導風向,建築采取斜列式和錯列式南偏東布局,形成通風道,利於夏季通風,冬季則成為西北風的風障。

植物景觀:運用本土植物,建立村落層次、院落層次和住宅層次的具有夏季導風遮陰、冬季防風功能的三級鄉村植物景觀體系。夏季將涼爽的河谷風引入場地,冬季則阻擋寒冷的北風。由此,改善戶外微氣候舒適度,創造交往空間,刺激戶外活動。道路景觀:規劃一條寬7米的鄉村道沿西南—東北向穿越村落,是董坪村的主道,與場地外道路相連;規劃建設3~4米的碎石路連接院落與鄉村道,院落內入戶道為1~2米寬的石板路。沿道路種植植物,形成風道或風障。


3規劃建設成效經過規劃建設,董坪村生態旅遊景觀初見成效。2011年6月~2012年6月,項目組成員重返董坪村,為期1年考察農業生態景觀、雨水收集利用景觀和環境微氣候舒適度。第一,獨具特色的鄉村景觀。村落層次、院落層次和住宅層次的三級植物景觀體系,初步形成傳統川西特色林盤。

保留了傳統農作物種植,建立藥材基地,進行藥材種植。高出檐、灰磚青瓦建築組合成川西特色的院落,院落中進行蔬菜、經濟作物或果木種植。建成景觀初步滿足村民生產生活需求,形成有別於城市的傳統鄉村景觀。

第二,雨水收集利用初見成效。屋檐下的雨水溝、環繞院落的明水渠和生態小濕地形成雨水回收利用體系,雨水收集方便村民生產生活,調節場地微氣候。

第三,董坪村微氣候舒適度得到改善。通過水系和植物體系建設,董坪村微氣候舒適度得到初步改善。由於植物遮擋太陽輻射並形成風道,董坪村夏季太陽平均輻射照度由800W/m2降為450W/m2,平均風速由0.5m/s增加到1.0m/s。植物和水系影響,平均氣溫由29℃降為27℃。因此,夏季WBGT均值由34℃降為29.5℃,與舒適度指標27℃相差2.5℃。冬季,植物落葉使場地接受陽光,常綠植物構成的風障阻擋冷風,平均溫度由5.1℃上升到7.5℃,平均太陽輻射照度由84W/m2上升到120W/m2,由此TS均值上升到2.13℃,達到冬季舒適標準。


討論和結論


鄉村旅遊中規劃建設鄉村生態景觀是低成本的可行環保方法。在實際應用中,以下技術策略與方法值得借鑒和思考。


1規劃前註重場地調研一是調研鄉村生態旅遊的利益主體,特別是當地居民,了解其需求。生態旅遊作為促進社區和諧的途徑之一,原因之一是其提高社區居民經濟收入、增強自信心和社會凝聚力及土地權。

調研當地居民需求的目的是規劃的鄉村生態旅遊景觀不誤農時,不廢農景,保障居民沿襲傳統農業生產生活及參與生態旅遊的權利。二是調研開發場地的地形、微氣候、土壤、道路、水體等景觀要素,結合這些要素規劃建設生態旅遊景觀。


2利用本土要素規劃鄉村傳統景觀特色鄉村吸引城市遊客的主要因素是鄉村景觀不同於城市景觀。董坪村規劃了獨有的林盤景觀:

第一,雨水溝圍繞住宅收集雨水,明水渠環繞院落,匯集到生態濕地。雨水收集利用景觀與道路、植物結合,重現傳統的鄉村景觀。

第二,董坪村種植當地的黃連、厚樸、杉木等有別於其他鄉村的植物景觀。

第三,采用當地的青磚灰瓦建築材料構築高出檐、院落式的川西傳統民居,為居民提供公共生活交往空間。居民集中居住,住宅由原來的一層變為兩層,節約耕地,便於村民就近種植,也方便遊客就近體驗真實的鄉村勞動生活。


3規劃生態景觀,創造舒適宜人的環境結合場地地形、微氣候、植物、住宅等景觀要素,從場地層次、院落層次和住宅層次構建農村住區兼具防風導風功能的立體生態景觀體系和雨水收集利用景觀體系,實現改善戶外微氣候舒適度和節能減排的目的。同時,綜合考慮景觀的地域性、實用性和美觀性,利於農村發展三產。因此,董坪村吸引了不少來自城市的遊客。本文討論山地鄉村旅遊景觀的規劃。盡管因為植物自然生長較慢,規劃建設成效還不十分明顯而需要時間證明,還不能確定生態旅遊是否是鄉村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方式,但從植物、水、道路和住宅等景觀要素來規劃鄉村生態旅遊景觀是相對簡單和低成本的有效方法和策略。當然,山地鄉村生態旅遊景觀規劃策略和方法應根據實際情況有所調整。
(作者:陳睿智 董靚;單位:中國西南交通大學 建築學院)

Views: 12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