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墾文創體驗慕課札記·主觀體驗與境界

“境、界這兩個詞本來是從佛教典籍裏面來的,中國先秦的典籍沒有這名詞,這是佛教新創的名詞。


“佛教說境,由境說界,境和界都是一個實有的意義。境是指著對象講的,境在佛教就是objects,就是external objects,外在的對象。界,也是佛教新造的名詞。我們說甚麼界,甚麼界,中國古典的典籍沒有這種詞語。照佛教的解釋,界就是因義,是ground或cause的意思。譬如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這個界便是因義。是原因的因,也可以說是根據(ground)一的意思。有這個因,就可以決定一個範圍,就可以成為一個界。這個界就是平常所了解的一個world一個範圍,例如十八界的界,這個界就是劃類,分類的意思。所以能成一個類,就有它的原因,按照我們現在的說法,就是按照一個原則,可以把這些現象劃在一起,成為一類,也就是成為一個界。

“界這個字,通因通果,從因到國合起來整個談。通因就是當一個根據來看,當一個原因看。通果呢?通過這個原因、原則,可以把這些現象劃歸一類,這是後果(consequence)。


“境是外在的對象,唯識宗講‘境不離識’、‘唯識所變’。這個境,就是對象,但它們不能離開我們的識,而且還進一步說‘唯識所變’。我們平常以為外境有獨立性,唯識把不依於主觀的外境,把它拉進來,把它主觀化,這就成為‘識變’。”(頁129)


“把境、界連在一起成‘境界’,這是從主觀方面的心境上講。主觀上的心境修煉到甚麼程度,所看到的一切東西都在往上升,就達到甚麼程度,這就是境界,這個境界成為主觀的意義。”(頁130)


“這心境是依我們的某方式(例如如道或佛)下的實踐所達致的如何樣的心靈狀態。依這心靈狀態可以引發一種‘觀看’或‘知見’(vision)。境界形態的形上學就是依觀看或知見之路講形上學(meta-physics in the line of vision)。這個看法所看的世界,不是平常所說的既成的事實世界(如科學所說的世界),而是依我們的實踐所觀看的世界。這樣所看的世界有升進,而依實踐路數之不同而亦有異趣,而既成的事實世界則一定而不可移,此則名曰定性世界。………而所謂有升進有異趣的世界,屬於實踐方面之精神價值的;而若在此實踐方面的精神價值之最後歸趣總是定在自由自在,則有升進有異趣的世界總歸是一,雖有升進亦有終極之定,雖有異趣而亦有同歸之同,而此世界中的萬物即是‘物之在其自己’之物,此則為終極地決定者,亦即是絕對的真實者或存在者,而不是那可使之有亦可使之無的現象。依次,普通所謂定者實是不定,而依上說的觀看或知見而來的普通視之為主觀而不定者,終極地言之,實是最定者,最客觀者,絕對的客觀者――亦是絕對的主觀者――主客觀是一者。”(130、131)(《中國哲學十九講》,牟宗三著,臺北學生書局,1983年)

陳明發博士註:Ground 可參考洪席耶的 “場所”

Views: 8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