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的,人體所需的營養素,最主要的是蛋白質。

大家也都知道,我們每天所吃的雞鴨魚肉,各種豆谷,都包含著或多或少、或完全的或不完全的蛋白質,攝取蛋白質,並不一定非自蛋不可。

但是,吃蛋是最直截了當攝取蛋白質的途徑,卻勿庸置疑。

“高蛋白,低卡熱”是減肥食譜的秘訣,有人一天吃三個白煮蛋,此外只飲不加糖、不加奶的咖啡或紅茶,隨意地吃些水果,每周可減輕三磅,而健康無損,精神煥發依然。

蛋類在烹煮之前,不必仔細洗濯、費時割切,最是幹凈省事,同時又煎炒烹煮蒸無所不宜。所以,我說蛋是人類恩物,更是主持竈下工作的主婦的恩物。

對此恩物,若只一切率由舊章,馬馬虎虎地吃吃算了,實在未免辜負於它,為此,我願不惜筆墨,寫出有關吃蛋的種種。

老一輩的人相信生雞蛋最滋補,晨起把蛋放在洗面盆的溫熱水中,等洗好了臉再把微溫的生蛋敲個小洞,一吸而盡,算作早點,是最原始的吃法。冰糖荷包嫩蛋、白糖麻油開水沖蛋花,則一脈相承而已。這在消化力強、吸收良好的人,其營養價值當然極佳,但也有人不喜如此。

白煮蛋常見於西人早餐桌上,我們則只有產婦才把它當做主要食品。煎荷包蛋放上兩片火腿,在我們稱做西式早點,炒蛋才算是餐桌上的菜。

炒蛋可以說最簡單不過,可是仔細講究,也還有很多花樣和技巧。

清炒蛋能炒成松松的圓餅一個,嫩而不幹,色黃味香,是最佳技術,主要的要火大油多、鏟炒恰當。

番茄炒蛋若把番茄切丁先加蛋打攪,然後入鍋,則以炒成嫩嫩的稠糊狀較適口;若先把蛋炒成塊,再加入去籽去皮的番茄塊,則色調極美。

韭菜炒蛋、香椿炒蛋都是北方人的鄉土吃法,蘿蔔幹炒蛋、大頭菜炒蛋,廣東人和本省人都視為配飯佳肴。但這必須把配料斬為細末,打勻下鍋,炒時火候略久,才鹹香下飯;若炒成蛋歸蛋,菜幹歸菜幹,各自為政,就完全不是意思了。

湖南人吃什麽都離不了大蒜、辣椒,炒蛋亦然。把青青的蒜葉、紅紅的辣椒都加以細切和入蛋中,油不必多,火候略久而不必烈,翻鏟炒成香辣的“蛋松”,也是另有風味的吃法。

四川人動輒魚香,炒蛋也不例外,蛋先入鍋炒成塊,加入切好的蔥姜辣椒碎末,再潑上適量的醬油、醋、糖,便告成功。

只是炒蛋,上列種種,並未完盡,其他吃蛋,容續篇再談。

吃在中國,我們真是可以當之無愧。只是一個炒蛋,在我這既非烹飪專家,又非庖中名廚的人就記憶所及,隨便數來,已寫了十余種花樣之多,而言猶未盡,現在還得接著再談。

屬於炒蛋範疇的還有:

蟹黃蛋,這是以姜、醋作主要配料,炒之前,蛋不加以打和,入鍋後,略加翻鏟,使蛋白蛋黃分別凝結,即刻撒上姜絲、潑上醋,使樣子猶如炒蟹粉,味亦亂真。為求其更像蟹黃,可以加入鹹蛋蛋黃,但其蛋白必須舍棄,否則含堿性的蛋白遇醋,便味苦難入口了。

溜黃菜,是以大量的豬油炒純蛋黃,訣竅在蛋白必須瀝盡,蛋黃在打和時加適量水(高湯更佳),鍋中重油大火,蛋黃傾入,略加翻炒,見凝為濃糊,即刻離火,再稍翻炒即成。其味濃腴可口,但不能多吃。烤鴨三吃時的這品菜,以鴨油代豬油更鮮美,若以素油炒之,則遜色殊多。炒時摻一點鮮嫩豌豆粒,或斬碎的荸薺丁,盛盤後撒點鮮紅的火腿屑,色味均增。

芙蓉雞片,其實可以無雞,只是純蛋白加點太白粉打勻後,在鍋中攤炒成片,略加蔥、蒜等調味即成,這也是要用豬油的,若素油炒,其色便難純白。當然在蛋白中和以打爛的雞蓉才名副其實,或以豬裏脊肉蓉代之亦無不可。

蒸蛋花色較炒蛋略少。把蛋打和,加適量水,入鍋蒸成一碗嫩嫩蛋羹,家常吃只澆上點醬油已很適口,若用以享客,蒸蛋的碗選美觀點的,蛋羹只占碗的一半,上面澆上海參、肚片、肉片等濃湯,色味均美。山西餐廳就有這樣一品菜,用以入席。

蛋白加雞蓉蒸成羹,上面加純雞湯配鮮豆苗,是名貴的豆苗雞糕。

蛋白加刮細的豬肝泥蒸成羹,是川菜珍品豬肝糕,應屬於蒸蛋。

蛋打和而不加水,蒸成豆腐狀,再切塊,加肉末蔥姜,照麻婆豆腐方法炒之,比豆腐鮮嫩。

蒸好的蛋糕切骨牌塊,蘸上蛋汁,入油鍋煎炸後,再加醬油、酒、醋、糖、鹽等略煮,名之曰溜雞酪。

也許有人認為煮蛋除了鹵蛋、茶葉蛋之外不可能另有花頭,其實事在人為,略用心思,便有不同。

把白煮蛋橫切成片,蘸點稀面糊,入油鍋炸成金黃小圓餅,蘸花椒鹽吃,是秦淮歌女曾以待客的“金錢蛋”。

把蛋敲小孔,傾出黃白,打和加鹽,裝入原蛋殼,以紙封其口,排列鍋中再煮,熟了便成“混沌蛋”。

用前法摻入肉末、蝦米、香菇等,煮成的則是“和合蛋”。

先塞一團小肉丸入蛋殼,再灌回蛋白,用力搖之,煮成了是“肉心蛋”。

最妙的還有把十多個蛋灌入一個洗凈的豬尿泡中,紮緊其口,垂入井中,過夜取出煮熟,就會變成個蛋黃集聚中心的完整的大蛋,而不是黃白間雜的花蛋。

Views: 13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