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與刀:獨特文化傳統造就日本矛盾性格 (四)

第二章 戰爭中的日本人
每種文化傳統都有它關於戰爭的慣例,盡管西歐各國各有特點,但也有他們的共性。因為這些國家的文化同根同源,包括戰爭在內。所以西歐的戰爭中,很多情況是可以預知的,例如,戰前動員士兵全力以赴,局部失敗時如何堅定信心,戰死者比例達到多少就該投降,還有戰俘的待遇等等。
  通過了解日本與西方在戰爭慣例上的差異,我們可以明白他們的人生觀以及對人應負的責任的看法。我們的目的是對日本的文化及行為進行系統的研究,去解答他們的行為所反映出得與其性格有關的許多問題。至於那些不符合我們信條的東西是否具有軍事意義,我們不必去管。

 日本對戰爭正義性的界定與美國恰恰相反,衡量國際形勢的出發點與我們也不同。美國認為戰爭的起因是,日本、意大利、德意誌三國非法冒犯並破壞了國際和平,他們無視了一條國際慣例,即"自己生存,也讓別人生存",侵犯了國際上對自由企業"開放門戶"的準則。他們不管是占領滿洲國、埃塞俄比亞還是波蘭,都已經證明,他們推行的是壓迫弱小的邪惡政策。日本發動戰爭的理由很特別,他們要結束世界上這種"自立為王"的無政府狀態,為建立等級秩序而奮鬥。當然,這一秩序只能由日本來主導,因為只有日本真正建立起了自上而下的等級制度,在國內平定了叛亂,實現了和平統一,建立了交通、電力、鋼鐵產業,可見"各就其位"是非常必要的。另外,據官方公布數據來看,99.5%的日本青少年都在公立學校裏接受義務教育。根據日本等級秩序的理論,"大東亞"諸國是同一種族,因此,它應該扶持拖後腿的小兄弟——中國,然後逐步將美國、英國、俄國從"大東亞"區域中驅逐出去,讓他們"各回各家"。各國只有在國際等級鏈條中找準自己的位置,各司其職,才能形成統一和諧的世界。在下一章,我們將探討這種廣受好評的等級制在日本文化中的含義。"大東亞"其實是日本民族幻想出來的,最符合國民口味,但是其最大的不幸就在於,那些被侵占的國家並不認同這一理想。盡管如此,日本在戰敗後仍然不承認"大東亞"這一理想是不道德的。就連那些在外交上最具弱勢的日本戰俘,也很少責難日本對亞洲大陸和西南太平洋地區的心懷不軌。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日本肯定不會輕易拋棄一些固有的態度,特別是對等級制的信仰和依賴。雖然這一點與熱愛平等的美國人截然不同,但我們還是要了解等級制對日本的含義,以及它的好處究竟在哪裏。
  日本人把勝利的希望寄托在精神上,他們叫嚷著日本必勝,精神必將戰勝物質。他們說:"我們早就知道,美國確實是個大國,軍備力量確實優越,但這算得了什麼,我們根本沒有把這些放在眼裏。"我們還可以從他們的一家發行量很高的報紙——《每日新聞》上讀到這樣一段話:"敵人有豐富的資源,但是卻不是這次戰爭創造的,我們要是害怕這些數字,當初就不會開戰了。"
  不管是日本打勝仗還是我們打勝仗,日本的政治家、領袖以及軍人們都反復申明:"這不是一場軍備上的較量,而是日本人的精神與美國人的物質之間的較量。毫無疑問,這場較量,勝利必將屬於日本。"但這一信條卻成了塞班、硫黃島潰敗時的托辭,雖然它並不是專門為失敗而準備的。早在偷襲珍珠港以前,它就已經深入人心。在日軍誇耀勝利的那幾個月,它更是充當了沖鋒的號角。日本前陸軍大臣、狂熱的軍國主義者荒木大將,曾在20世紀30年代的一本小冊子《告日本國民書》中寫道,日本的"天授使命"在於"弘揚皇道於四海,力量懸殊不足憂,船堅炮利不足懼"。
  日本與西方的差別並不是它不關心物質軍備,事實上,像其他備戰國家一樣,日本也心存憂慮。在整個20世紀30年代,日本國民總收入的一大部分都用於軍備,到了偷襲珍珠港的那年,國民收入將近一半用在了陸海軍的軍備上,而且這一比例還在急劇上升,而民用支出卻只占總支出額的17%。但是,日本人認為物質並不重要,"船堅炮利"就像代表武士道德品質的佩刀一樣,只不過是"日本精神"的表面象征而已。
  美國一貫註重強大的實力,日本則一貫重視精神。他們說,精神就是一切,可以永恒;物質雖不可少,卻是次要的,轉瞬即逝。所以日本雖然也像美國一樣開展增產運動,但這項運動卻是基於他們的這一獨特認知。日本的廣播電臺經常播放:"物質資源有限,終將覆滅,這是永恒的真理。"這種對精神的信賴也鮮明地反映在他們的戰術手冊中:"以吾等之訓練以抗敵軍之眾,以吾等之血肉以抗敵軍之固。"這句口號並非是為這次戰爭而特意制定的,而是他們的傳統,他們的軍隊手冊第一頁始終都印著"必讀必勝"四個大字。日本那支著名的"神風突擊隊",就是精神戰勝物質的活生生的例子。他們的飛行員會駕著飛機向我們的軍艦做自殺式襲擊,以此來表達對物質的蔑視。突擊隊命名為"神風",是因為公元13世紀,成吉思汗攻打日本時,船隊遇颶風而遭覆滅,這次"神風"拯救了日本。
  日本當權者在民間也不忘對老百姓進行"精神優越於物質"的教育。老百姓在工廠裏辛苦勞作了半天,又被通宵達旦地轟炸搞得筋疲力盡,他們就說:"勞累和疲勞是在鍛煉人的意誌,越是疲倦,就越能鍛煉人。"老百姓冬天在防空洞裏凍得瑟瑟發抖,大日本廣播體育文化學會就在廣播中讓大家做禦寒體操,說這體操不僅能代替被褥,保溫取暖,還可以代替糧食,維持老百姓的正常體力。他們說:"當然,也許會有人抱怨,現在缺乏糧食,連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還談什麼做體操。不,越是吃不飽,我們就越要想方設法來強身健體。"這就意味著,必須用額外消耗體力來增強體力,這是什麼道理。美國人對體力的認識,則要考慮睡眠、飲食、溫度等因素,先要看你昨天睡眠是否充足,飲食是否正常,是否寒冷,然後才看你今天有多少體力能消耗。日本人則從來不考慮這些因素,說那樣會陷入物質主義。

日本戰時的廣播甚至會灌輸"精神可以戰勝死亡"這種極端的說法,有家電臺就曾播過一個英雄飛行員戰勝死亡的神話:
  空戰結束後,日本的飛機編好隊飛回機場。一個大尉在最先一批回來之後,站在地上,不時用雙筒望遠鏡看著天空。他的臉色有些蒼白,但卻十分鎮定,一架一架地數著部下的飛機,看著他們返回。到最後一架飛機平安著陸後,他就到司令部向司令官去作匯報,剛匯報完,他就不支倒地了。在場的軍官們急忙跑上前去幫忙,經過檢察,發現他已經斷氣,並且軀體已經冰涼,而他的胸口上有致命的彈傷。按理說,一個剛斷氣的人,身體不可能是冰冷的。而大尉的身體卻涼得像冰塊一樣,大尉肯定是早就死了。大尉的精神支持著他看著部下平安著陸,並作了這次匯報,是他強烈的責任感創造了這次奇跡。
  在美國人看來,肯定會笑這是編造出來的鬼話,但是受過教育的日本人卻不覺得好笑。他們相信,日本的聽眾也肯定不會認為這是無稽之談。他們首先會強調這個廣播已經說了,這是"一個奇跡"。那為什麼不能有奇跡?既然日本人都相信"精神可以永恒",那這位以責任為己任的大尉為什麼不能在這幾個小時創造奇跡呢?日本人深信,靈魂是可以修煉的,通過特殊的修煉,精神可以創造奇跡。很顯然,這位大尉已經修煉到家了,因此創造了奇跡。
  作為美國人,我們完全可以不理會日本人這些極端的行為,把它當做窮途末路時的自我安慰也好,當成騙人的癡心妄想也好。但如果真的這樣做,我們就更猜不透日本人在戰時或平時都想些什麼,他們只會更難對付。我們一定要了解,他們的信條絕不是什麼簡單的怪癖,不是把一定的禁忌和避諱,灌輸給日本人,讓他們牢牢記在心上。只有了解了這些,我們才能了解日本人為什麼會在戰敗時承認"光有精神是不夠的","單槍匹馬守住陣地是幻想",為什麼會承認他們在戰爭中"完全是憑主觀意識",我們才能明白經過與美國人在戰爭和工業上進行的較量,他們承認"日本人的精神力量是不夠的"這些話的潛臺詞。
  除了等級制度以及精神力量高於一切,日本在戰爭時期的另外一些說法也值得比較文化研究者註意。一旦遇到災難,城市的空襲也罷,塞班島的潰敗也罷,菲律賓失守也罷,政府總是對日本百姓解釋:"這些早在預料之中,不用擔心。"收音機那些誇張的宣傳,也不過是安撫百姓之舉,他們大談安全、士氣等只不過是給百姓打精神預防針罷了。他們希望日本人繼續相信他們居住在可以預言的"烏托邦"之中。"美軍占領了基什加島,在我們的國土四周轟炸,而且肯定是海、陸、空軍三面夾擊。但是我們早就料到了,我們也準備好了。"美軍開始對日本城市進行轟炸時,飛機制造業協會副會長在電臺廣播說:"敵機飛到我們頭頂上空來了,但是我們從事飛機制造的人早就猜到了這種事會來臨,對此也做好了萬無一失的準備,所以不用擔心。"就連那些希望早日停止這場無望戰爭的日本戰俘也認為,轟炸是摧毀不了日本人的士氣的,"因為他們對此早有準備"。一切都在預料之中,未雨綢繆,並且萬無一失。似乎只有以此為出發點,日本人才能繼續堅持自己的信念——凡事都是我們主動期求的,不是別人強加的。"我們不要想著自己是被動挨打,而應該想著是我們引來了敵人。"他們會說:"敵人,你要來就來吧。""我們所期待的終於來臨了,歡迎它的到來。"而決不會說:"該來的終於還是來了。"對此,海軍大臣在國會演說中引用19世紀70年代的偉大武士西鄉隆盛的遺言:"世上有兩種機會,一種是偶然的,另一種是需要自己創造的。當舉步維艱時,我們必須自己創造機會。"另外,據電臺報道,當美軍突入馬尼拉市中心時,山下(奉文)將軍"微微一笑,得意地說,敵軍已落入我的掌握之中"。"果然不出將軍所料,敵軍剛登陸仁牙因灣,馬尼拉市即迅速陷落,接下來的事情就更能說明山下將軍的神機妙算了。"換句話來講,就是說,敗得越慘,就越說明山下將軍料事如神。

Views: 4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