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在采訪罷工的工人時,他發現,往前他在學校學習的那些革命理論,在這里完全不適用,工人們的罷工沒有黨派領導,更重要的是,在缺乏黨派領導時,工人們並沒有顯現得無序化和無政府化,按照巴迪歐的說法,「他們已經徹底重建了鄉村的社會生活,他們建立起一種新的大眾體制。他們甚至發行了一種新鈔。」[1]罷工工人們的自發的組織已經說服了年輕的巴迪歐,從此,他不再信任任何現有的既成理論可以用於指導革命的實踐,相反,真正的理論只能在革命的過程中形成。
這里已經醞釀了阿蘭·巴迪歐同阿爾都塞決裂的種子,其根本在於,阿爾都塞過於重視理論鬥爭,重視科學知識在革命中的作用。相反,巴迪歐的態度是鮮明的,在其1975年的《矛盾理論》中,他已經徹底轉向了毛主義,而將批判的矛頭對準了自己的老師——阿爾都塞。阿爾都塞的問題在於,他的左翼態度是一種隔岸觀火的虛偽的左翼,他以一種靜態的理論來框定活躍性的現實,從而導致了其在實踐上的保守性。
巴迪歐反對任何先入為主的理論形式,他堅持認為,任何理論都必須是從實踐之中生成的,即理論來源於實踐。在他的《矛盾理論》中還就此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即如果理論是在實踐中生成了,這勢必取消了任何知識分子在革命中的核心作用,而真正的理論創造者是革命的大眾。因此,阿蘭·巴迪歐格外欣賞毛澤東那種提出讓人民群眾直接跨越官僚和知識分子進行造反運動的方式,他認為,在列寧主義模式中,知識分子以先入為主的理論來領導無產階級,而在毛主義中,無產階級自己就是自己的領導者,革命的理論只能在人民群眾自己的革命實踐中生成。[3]P18
事實上,在整個七十年代,左翼的陣營在經歷了1968年的狂歡之後也走向了分化。巴迪歐在七十年代看到的不是毛主義激進迎來一個明媚的春天,而是往日和他相伴走上街頭的同志一個接著一個變成修正主義,最終威脅了整個革命。巴迪歐一方面看到在七十年代初期,曾經作為左翼的喉舌的《泰凱爾》雜志的右傾化,更加讓阿蘭·巴迪歐不可接受的是,他曾經的親密的毛主義的夥伴——安德雷·格魯克斯曼(André Glucksmann)突然調轉槍頭,對準毛主義進行批判。格魯克斯曼的轉變的確深深地觸動了巴迪歐,迫使巴迪歐在這個時期重新思考革命問題。
另一方面,巴迪歐積極地將矛頭指向他所在的巴黎第八大學(文森尼大學)中的兩位早已聲名鶴起的思想家德勒茲和利奧塔,尤其對於前者,巴迪歐視之為毛主義最危險的修正主義敵人。巴迪歐自己回憶道:「隨後到來的是紅色歲月,在1968年的文森尼大學,當時我還是一個毛主義者,而德勒茲正是我們需要針鋒相對的所謂的『無政府-欲望』的哲學的靈魂人物,更讓人後怕的是,德勒茲直接參與到『運動』之中,實際上,他的課程是這個大學中的一個焦點。我在這場鬥爭中絲毫不會退縮:妥協不是我的專長。我甚至用那個時代最為猛烈的言辭來攻擊他。有一次,我帶了一隊人馬幹擾了他的課堂。」 [4]P2。
巴迪歐在七十年代另一個主要工作是深入到黑格爾的哲學中進行研究,尤其是毛主義之下的黑格爾哲學。他的1978年的著作《黑格爾辯證法的核心》正是解決這一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巴迪歐對黑格爾的哲學的研究不是就黑格爾來論黑格爾,更不是從戰後科耶夫式的《精神現象學》式的解讀切入到黑格爾之中,他對於黑格爾的解讀毋寧是通過毛主義來折射黑格爾的辯證法思想。
為此,巴迪歐還專門翻譯了中國哲學家張世英的幾本關於黑格爾的著作[5]。巴迪歐發現,與法國片面強調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不同,中國的黑格爾研究很重視《邏輯學》,更重要的是,中國的研究沒有將黑格爾作為一個可鄙棄的遺產,從馬克思主義中刪除掉(其中最激進的例子就是阿爾都塞),而是將黑格爾分解為唯心主義和辯證法,並且肯定了黑格爾的辯證法的功績。
[1] Alain Badiou, Philosophy as Biography, [EOL], in http://www.lacan.com/symptom9_Articles/badiou19.html.
[3] Alain Badiou, Théorie de la Contradiction, Paris: Maspero, 1975.
[4] 巴迪歐自己在《德勒茲:存在的喧囂》一書中指出了這一點,可以參看Alain Badiou, Deleuze: La Clameur de l‘être,[M] Paris: Hachette, 1997, p.116. 德勒茲對巴迪歐的的類比思維的批判可以看他的《差異與重復》的第三章「思想的影像」,Gilles Deluze,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M], P. Patton Trans. New York: Colunbia University Press, 1995.
[5]這里翻譯的張世英的著作包括《論黑格爾的哲學》(1956年),《論黑格爾的邏輯學》(1959年)《黑格爾的哲學》(1972年)。現在沒有證據表明巴迪歐懂中文,這里所謂的「翻譯」很有可能是從英文翻譯成法文。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