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拏雲:宋元泉州「文化特區」名士「頂級流量」 (4)

元時,泉州長期處於萬商雲集的狀態,不少歐洲商人在這里賺得盆滿缽滿。其中有一位富有的亞美尼亞婦人,建了一所「十分雄偉壯麗的教堂」,並自願將此教堂交給泉州主教傑勒德及其同伴修士管理,這就是泉州的第一所天主教堂。

意大利佛羅倫薩人、方濟各會修士馬黎諾里,於至元四年(1338年)奉羅馬教皇本篤十二世之命,出使元廷。他也是教皇派出的最後一位出使中國的使節。元至正二年(1342年),馬黎諾里抵達元大都(今北京),謁見元順帝,呈國書及禦禮,獻異馬1匹。回國時由泉州放洋。他的《馬黎諾里遊記》對泉州作了這樣的記載:「刺桐城,這是一個令人神往的海港,也是一座令人驚奇的城市。方濟各會修士在該城有三座非常華麗的教堂,教堂十分富足,有一浴室,一棧房,這是商人儲貨之處。還有幾尊極其精美的鐘,其中二鐘是我命鑄造的,在鑄成懸掛時,舉行了隆重儀式。其中之一,即較大者,我們決定命之為約翰尼納,另一命之為安頓尼納,皆置於薩拉森人居住地中心。我們於聖斯提凡祭日離開刺桐。」


雅各:在東方遇見 「光明之城」的人

籍貫:意大利安科納 流量指數:★★★

《光明之城》曾在國際學術界引起轟動

「在這里你可以聽到100種語言,外國人多得不得了。」

相比馬可·波羅、鄂多立克、伊本·白圖泰等人,13世紀意大利猶太商人雅各·德安科納顯得籍籍無名。但一本根據他的手稿修撰的《光明之城》,卻在近年引發世界學術界的廣泛關注。雅各的手稿是英國學者大衛·塞爾本教授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的,他覺得此書很有價值便將其譯成英文,取名《光明之城》。《光明之城》記載雅各·德安科納經海路來華,1271年8月至1272年2月間居住於刺桐城(泉州)的見聞。

雅各·德安科納,直譯就是來自安科納的雅各。安科納距馬可·波羅的故鄉威尼斯不遠,亦是意大利港口城市。當雅各抵達傳說中的「光明之城」——刺桐城時,被這座「國際化」的城市驚得目瞪口呆:城中遍布各類商品作坊,大者擁有上千工人;街頭隨處可聞各國語言,「在這里你可以聽到100種語言,外國人多得不得了。很多蠻子也學會了歐洲和中東的語言,而且有不少人信了基督教。在這個城市里,各種宗教都有……仿佛不是中國人而是整個世界的城市」「實際上構成這個城市的居住區與周圍的村鎮看上去是聯為一體,建築物的數量由於非常多,以至彼此挨得很近,城墻形同虛設。城里人和鄉下人的住所混在一起,就好像他們是同屬一體的」;雅各還稱他在泉州周圍采購七天,買了600件像玻璃的酒壺,「是世界上最美的瓷器」,又買了很多生姜、良姜,看到很多靛藍、明礬、油漆、紙張、草藥。《光明之城》記錄了南宋末年泉州的港口貿易、城市景觀、市場、風俗、外國僑民、宗教和商人、士大夫階層的生活等,可以說涉及泉州的方方面面。尤其對當時泉州城市之繁榮、商品之豐富、貿易之發達,都有具體的記錄。書中描述的諸多場景已被證實可信,尚有部分仍待考證。如果《光明之城》完全屬實的話,無疑又向世人展示了古泉州的別樣風采。

在英國出版的《光明之城》一書封面上寫道:「在馬可·波羅之前,一位意大利猶太商人冒險遠航東方,他的目的地是一座中國都市,稱作光明之城!」


蔡襄:深得民心的一代名臣

籍貫:興化軍仙遊縣(今福建仙遊) 流量指數:★★★★★
洛陽橋橋南的蔡忠惠公祠內有蔡襄塑像

「日照溪山生翠光,春深花草雜幽香。登臨誰會遲留意?門外塵埃去路長。」

泉州市舶司設置於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是國家政權設置在泉州管理海洋貿易事務的行政機構,其設置標誌著泉州正式成為開放的國家對外貿易口岸,對宋元泉州的經濟繁榮、文化交流以及海洋貿易各參與方的共同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反映出泉州港口依托於龐大帝國的獨特屬性。就在市舶司落戶泉州之前,還有一條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石橋在泉州剛剛建成,它就是洛陽橋。洛陽橋位於泉州城東北方向約10公里的洛陽江入海口處,原稱萬安橋,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落成。它是泉州北上福州乃至內陸腹地的交通樞紐,也是官方主導、全民合力建造大型交通設施的典範,體現了官方、僧侶等社會各界對商貿活動的推動和貢獻。洛陽橋之所以能建成,當時主持建造的北宋泉州郡守蔡襄功不可沒。

Views: 2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