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之動:心智與詩思的交談(5)

(二)思考之「相互性」與公民哲學

接著介紹包括體現(Embodied)、嵌合(Embedded)、擴展(Extended)和引動(Enacted)等的「4E 觀點」。Andy Clark(1957-)在其著作 Surfing Uncertainty: Prediction, Action, and the Embodied Mind 敘述的故事―外星人探索宇宙時,發現人類是一種「會思考的肉」―由碳水化合物構成,卻能與環境互動,形成心智活動。此亦即鄧教授所理解的「生之動」―「生之動」並不僅限於神經網絡自身,還包括與環境裡所有事物互動的過程。比如要如何丈量筷子長度?原始時期,人類倚靠的並非幾公分幾公尺的度量衡,而是將筷子一端齊頭放在桌上,就能夠知道誰更高、誰更短的環境智慧。外在事物的理解和認知過程,同樣是推進心智認知的元素。

接著鄧教授談及曾是他的指導教授 Mark Johnson(1949-)和 George Lakoff(1941-)兩位哲學家合著《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Metaphors  We  Live By),兩人合作多篇論著,觀點深入淺出,卻使人茅塞頓開。他們由語言及譬喻入手探索思考歷程。鄧教授再次強調,所謂「思考」或「生之動」的歷程,並非僅僅依靠神經系統的孤立運作,也不是靠身體器官就能徒以自行,而是與外界、與他人互動的過程裡累積出的經驗與相互理解,也在這套強調相互性的方法視野下, 後續亦可展開「心智多樣性」的討論可能。

目前鄧教授正發展「公民哲學」理論,在心智多樣性的基礎上,思索「怎麼看、怎麼反思、怎麼感覺,以及怎麼活在多元紛爭的世界」。「公民」提供尊重每個不同心智狀態個體的視角,讓所有人可完整公平地開展其不同價值論述。另外關於「心智多樣性」,鄧教授亦扼要提供幾位學者的觀察。Joshua Greene 述及人類知道必須與他人合作與溝通,可能是一種部落道德的演化。Jonathan Haidt(1963-)則提出「多向度道德維度」之說,指出人的道德觀有不同維度,有的強調公平,有的重視聖潔。假設各自對道德的尺度和先後順序不同時,是否將發展出不同取捨權衡的哲學思考與價值判斷?

 

四、綜合座談:對話、激盪與討論

 

座談下半場為主講人和與談人對談及回應,精采多元,擇要摘錄。

 

(一)梁庚辰教授回應「認知科學中關於『創意』之討論」

梁教授首先回應關於「創意」的提問。他指出「創意」是心理學的重要話題,但認知神經科學領域裡有關「創意」的探討還有待開發。目前認知神經科學中對「創意」的研究,則一致性表明「創意」和腦內海馬迴(Hippocampus)部位高度相關。當腦內用來整合經驗、形成記憶的部位和創意有關,便指向所有創意之產生,都可能來自過去經驗的積累。梁教授也向聽眾解釋海馬部位的神經連結呈現矩陣正交形式,這意味任何輸入的事物,都足以啟動另一個輸出的過程,亦即任一個舊經驗、舊知識的存在,都可能成為啟發新創意、新知識的契機與依據。

 

(二)鄭毓瑜教授回應「抽象與具象、詩與時間」

鄭教授呼應鄧教授述及人們怎麼通過與環境互動,以形成抽象概念的說法。她以教導小孩「紅燈停,綠燈行」的經驗為引,指出父母心中對「紅」的概念有固定認知,但小孩卻回應「那是什麼紅?」。具體事物要形成抽象概念已是一個認知過程,但形成抽象概念後,如何將抽象概念再具體化,又是另一層次的越界。因此情緒裡的懊惱與憂傷,公民哲學裡的善與惡,價值觀裡的平等、公理或正義,如何具體為他人可理解的事物,是值得探討的。鄭教授也用歌德

(1749-1832)所寫的〈流浪者之夜歌〉作結語,提醒種種關於「時間」的情境脈絡。該詩是歌德早歲登山時在獵人小屋用鉛筆題寫,他在四十八年後又再次一步步登上山頂,在故地看到自己多年前筆跡而痛哭流涕。曾是作者的歌德經過時間催化,也變成了自己的讀者。很多時候,文學的創作和體驗要能形成意義、產生意義,也需要「時間」這個有力的催化劑。

 

(三)鄧育仁教授回應「再探『生之動』」

鄧教授回應扣緊「生之動」。他說明嬰兒剛出生時,還不懂如何揣度他人心理,卻能根據他人動作與之進行交流―這就是「生之動」的歷程。孩童學習行動,其實是在與他人互動中累積體會並學習模仿。到了更年長時,人則開始揣度他人的思考,逐漸形成哲學。哲學思考和文學有不同側重與關注,哲學家極力去揣度、重建和探索人類心智思考的模式。也許這些從外在行為往內回推至其內在思考邏輯的工夫,就哲學家對於「生之動」的追尋而言,將持續不懈。

 

五、尾聲

座談尾聲,科技部人社中心周素卿副主任總結談論一系列活動舉辦的初衷。一開始創造這一對話平臺,是為了提供跨領域研究的前瞻性論題,但在實際與會過程裡,反而體會到學術共鳴與追尋之熱切,實乃跨越學科彼此間的界限。科學是探索未知,哲學是重新定位,文學是解放心靈;學科劃分,並非阻撓彼此認知的高牆,而是促進彼此更認知對方學思歷程的橋梁。



(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 21 卷 4 期.109 年 9 月,111頁至120頁,# 本文由邱怡瑄博士記錄整理,經三位主講人審訂。)

Views: 3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