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蓓〈論文學情感地理學的可能性及其案例研究〉(5)

無獨有偶,情感問題不僅受到以金雯為代表的文學情感研究者的高度關注,文學地理學研究者同樣注重對於文學內部景觀的發掘與引伸。曾大興在論及「地理環境影響文學的途徑與機制」時特別強調文學家情感體驗的重要性。他認為地理環境作為一種物質現象,通過文學家的精神層面來影響作品,而精神層面的具體內容即是文學家的生命意識,其側重人類對於生命所產生的一種自覺的情感體驗。因此,中國古代文論中的「應物斯感」和「緣事而發」,適好用來概括地理物象和事項、文學家的生命意識和文學作品三者間所存在的兩種生成機制。緣情(如劉勰的「七情」[22]和班固的「哀樂」[23])而發的觸發機制對於文學家來說既是一種思維習慣,更是一種審美傳統。[24]

在西方新地理學(New Geography)迅速崛起和廣泛傳播時期,傳統地理學家對於文學的關注度微乎其微。直到1960年代末,在人本主義地理學的大力支持下,地理學家與文學的「聯姻」才變得名正言順。[25]當文學的感知被歸還給地理學,地理學者對不同類別文學形式的興趣不斷增加,他們把這些形式看作是研究地理景觀意義的途徑。文學作品的詩歌、小說、故事和傳奇都對空間現象進行了描述,並試著作出解釋和說明[26]。然而,普遍存在的偏見一時之間難以徹底逆轉,地理學家眼中的文學作品慣被視為主觀性的資料和數據,它們可疑且經不起檢驗,甚至與可由數據確定的現實截然相對。克朗(Mike Crang)的《文化地理學》(Cultural Geography, 1998)一定程度上校正了這種偏見。他認為客觀數據無法表達地理景觀的含義,這種「失語」源於數據所描繪出的地理缺少了由人親身感受的豐富內涵。文學作品不是一面單獨的透鏡或鏡子折射或反射的外部世界,它對於地理景觀的深情描寫提供了認識世界的不同方法,揭示了一個包含地理意義、地理經歷和地理知識的廣泛領域。[27]故而無論是文學還是地理學都在嘗試開辟一種理解景觀或風景的新方法,而它們不應該被視為兩種截然不同的知識系統,即一種是虛構的,而另一種則是真實的。達比(H. C. Darby)關於哈代「威塞克斯系列」小說的研究業已論證了文學作品內在的地理屬性:任何一部文學作品均可能提供不同形式,甚至相左的地理知識。[28]正如布羅索(Marc Brosseau)所言:「許多地理學家一直將小說視為『死物』、無效且『現成的社會科學資料』。然而,如果將小說視為一種能夠獲取『相關』空間要素的地理文本,我們就能以此衡量這位小說家是否是一位優秀的地理學者。」[29]因此,國內學者關於「情感與文學」的討論與批評實踐[30]、中國文學地理學對於文學家生命意識(即作家的情感體驗和理性思考)的追問,以及地理學與文學研究之間的天然聯系,為文學情感地理學的誕生創造了條件,使文學情感地理學雖借光於其他學科、領域的研究原理和方法,卻能圍繞「人—地—情」關係的討論在開拓中不斷縱深,友情鏈接乍看之下貌似不相關的其他學科。從研究對象來看,文學情感地理學可以借鑒和征用文學地理學和情感地理學的相關論題。

[22]王運熙、周鋒:《文心雕龍譯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42頁。

[23]班固:《漢書·藝文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596頁。

[24]劉勰《文心雕龍·明詩》篇雲:「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誌,莫非自然。」按照劉勰觀點,「七情」(即喜怒哀懼愛惡欲)是生命意識,「物」是媒介,「應物斯感」是生成機製,「感物吟誌」的結果就是文學作品。班固《漢書·藝文誌》曰:「自孝武立樂府而采歌謠,於是有代趙之謳,秦楚之風,皆感於哀樂,緣事而發,亦可以觀風俗,知薄厚雲。」完整地解釋了文學作品的生成過程。情感(「哀樂」)是生命意識,「事」是媒介,「緣事而發」是生成機製,「歌謠」(「代趙之謳,秦楚之風」)是生產結果,即文學作品。參見曾大興:《文學地理學概論》,第70—85頁。

[25]J. Douglas Porteous「, Literature and Humanist Geography,」Area, vol. 7, no. 2, 1985, pp. 117-122.

[26](英)邁克·克朗:《文化地理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54頁。

[27](英)邁克·克朗:《文化地理學》,第71頁。

[28]H. C. Darby「, The Regional Geographical of Thomas Hardy』s Wessex,」Geographical Review, vol. 38, no. 3, 1948, pp. 426-443.

[29]Marc Brosseau,「The City in Textual Form: Manhattan Transfer』s New York,」Ecumene, vol. 2, no. 1, 1995, pp. 89-114.

[30]除金雯的文學批評實踐外,近年來金雯所在的華東師範大學文學院多次組織「文學與情感研究」相關論壇和工作坊活動。2019年10月召開的「文學與情感研究:視野、方法與可能」工作坊引發學界熱烈反響。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分別於2019年5月和12月舉辦「情感理論」工作坊,與會者聚焦古典、中世紀、近代和現當代相關文本,就「情感」理論相關問題進行討論。同時,由《外國文學》編輯部和延邊大學外國語學院聯合籌辦的「情感與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於2020年8月底舉行。

 

作者:裴蓓;轉自:公眾號 DH數字人文,2021-08-21;作者單位:武漢體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文法藝術學院,原刊《數字人文》2021年第1期)

Views: 3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