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蓓〈論文學情感地理學的可能性及其案例研究〉(4)

目前國內學界對於情感地理學的研究尚處起步階段,但是來自不同學科背景的研究者對於「情感地理」的發散性研究,為情感地理學的本土化提供了啟發性思路:例如雲南師範大學陳亞顰指導的碩士研究生們,在2014至2019年間相繼完成雲南少數民族村落(如傈僳族福貢子里甲村、金水河傣族村落、西雙版納曼烈村落和香格里拉小街子藏族村落)社會空間建構過程中的情感機制研究;再如分析遊客情感體驗的社會性特征、空間性特征和時間性特征的《情感地理學視角下紀念性恐懼景觀地遊客體驗特征分析——以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為例》(梁璐等,2018),以解構中國海外軍事行動題材影視作品如何影響「情感」在地緣政治關係的認知中發揮作用的《基於影視作品的情感地緣政治研究——以三部中國海外軍事行動題材的電影為例》(程國宇等,2019),以作家微觀視角和宏觀城鄉視角共同切入當代中國城鄉流動情感敘事的《從個體到世界:情感地理流動中的非虛構「透視」:讀〈大地上的親人——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村圖景〉》(樊星,2019)和揭示微博情感在地理時空域分布的多樣性和差異性的《利用中文微博數據的地理情感特征挖掘》(王海起等,2020)等。

 

三、建構文學情感地理學的可能性


縱觀文學批評史,情感及其同義詞的再次「復興」貌似復雜且令人費解,然而這種復興的潮流卻不容辯駁。大部分現代批評家常常忽略情感,但是,暫且不論文學情感是否具有邊緣合理性,它於近年來重獲學界的青睞卻是不爭的事實。客觀來說,關於情感的批評從未引起研究者的足夠重視。[19]作為國內致力於文學與情感史研究的代表,華東師範大學的金雯指出:近十多年來情感研究發展迅速,「它是一個跨學科領域,綜合心理學、人類學、歷史、文學和文化研究等領域的成果,發端很早,理論淵源眾多,2000年左右成為顯學,目前仍然蓬勃發展,並處於回顧自身歷史、進行學科整合的關鍵時期。文學與文化研究在情感史的建構中居功至偉,而情感史又反過來豐富了文學、文化研究中自威廉斯、福柯、德勒茲以來建立的討論情感形成及演變歷史的傳統」,「研究範疇包括『affect』(可譯為『感受』『感情』或『感觸』,指主體尚未意識到的強烈生理感應)概念,也涵蓋了日常情緒,使用『emotions』或者『feelings』這樣比較中性的詞指涉經過主體闡釋、定性的情感」。[20]金雯的文學批評實踐以文學史與情感史的互釋為基礎,致力探索文學背後的日常生活和生活經驗傳統。她將「馬克思主義批評傳統、精神分析、和福柯開創文化史研究傳統的方法結合起來,在文學和其他文化形式中發現『社會規範』和『意識形態』無法囊括的精神史線索和雲團。用情感史的視角,批評者可以將文學形式以及性別、階級等社會範疇的討論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對於崛起中的『意識』結構的考察,全面打開我們的批評維度」。
[21]

[19]Neal Oxenhandler,「The Changing Concept of Literary Emotion: A Selective History,」New Literary History, vol. 20, no. 1, 1988, p. 105-121.

[20]金雯:《理查遜的〈克拉麗莎〉與18世紀英國的性別與婚姻》,《外國文學研究》2016年第1期。

[21]金雯:《情感史與跨越邊界的文學研究》,《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2期。



作者:裴蓓;轉自:公眾號 DH數字人文,2021-08-21;作者單位:武漢體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文法藝術學院,原刊《數字人文》2021年第1期)

Views: 3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