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重構中國史敘事:普遍政治秩序與區域歷史的互動(1)

海外中國學對傳統中國史敘事的挑戰:以東北區域史為例

在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家論的視域中,東北是一個具有特殊性的區域。中國歷史的重要脈絡之一是遊牧族群與農耕族群之間的抗衡與協作關係。匈奴、烏桓、鮮卑、柔然、突厥、回紇、契丹、女真、蒙古、滿族等族群,無不對中國歷史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在這些族群中,有相當部分發源於東北,其中契丹、女真、滿族更是直接以廣義的東北地區為龍興之地,分別建立了強大的遼、金、清王朝。因而東北古代史在某種程度上是與東北民族史相重疊的。另一方面,與西北、西南等地相比,東北現今已不再是民族問題突出的地區,地方社會的邊疆性也在減弱,這是東北區域歷史與中國整體歷史漸趨同步、共振發展的結果。若從政治史的視角觀察,隨著遼、金以來北京成為中國的政治中心,東北地區的政治地位接近於「王畿」,並且由於鄰近朝鮮、日本的地緣位置,其歷史又與東亞國際史相關聯。

正因東北歷史牽涉中國的民族邊疆史、政治地理與東亞國際關係,所處論域較一般地域史更廣。國外學者敏銳地抓住東北歷史的特殊性,他們或從內亞史、或從東北亞海域史、或從中朝交叉與重疊歷史的視域出發,將東北歷史納入自己的敘事邏輯,由此在宏觀上形成了對東北史乃至中國史敘述模式的挑戰。


從內亞史觀出發敘述東北史,主要是將里海以東看作一個相對完整的地域,並將中國東北看作這一地域的東方起點。狄宇宙(Nicola Di Cosmo)歸納這一敘事模式時說:

因為現在的著作多數都是與歐文·拉鐵摩爾(Owen Lattimore)所稱的「中國亞洲腹地邊疆」(Inner Asian Frontiers of China)相關的,所以對於歐亞大陸板塊上東方這部分,我通常就采取「內亞」或「亞洲內陸邊疆」(Inner Asian Frontiers)這樣的名稱。實際上,它包括三個地理區域:在東方,是滿洲(中國東北);中部,蒙古,包括甘肅省的幾部分、陜西北部和山西北部;在西方,不僅包括今天的新疆,還包括米努辛斯科(Minusinsk)盆地和阿爾泰山脈的北部。


毫無疑問,這一地域觀關注的是「內亞」或「亞洲內陸邊疆」,東北是作為一個部分被納入其論域中的。拉鐵摩爾的東北論述主要基於他所撰寫的三份「邊疆節略」,其中將東北與新疆、外蒙古同列。拉鐵摩爾的理論不僅成為西方學者論述東北的起點,而且影響到現代中國邊疆話語的生成。在拉鐵摩爾的基礎上,巴菲爾德系統地考察了北方民族政權與中原王朝的對應關係,他將契丹遼朝、女真金朝均視作滿洲勢力,並將其納入內陸亞洲遊牧世界的整體視野中予以闡述。狄宇宙的研究則進一步闡述了滿洲與內蒙古在生計方面的同一性,由此為東北的內亞性論述提供了經濟基礎方面的說明。

如果說秉持內亞史觀的研究者們是從西向東追溯東北的內亞性,那麽日本學者則是自東向西追溯東北之於日本史乃至東亞史的意義。這是值得關注的第二種歷史論述。1970年代以來,日本學者對以北海道為中心的日本北方地區與東北亞大陸之間的文化聯系予以更多關注,在諸如鄂霍次克文化與靺鞨文化之間的近親性關係等議題上積累了一定的學術成果。作為這一研究視野的擴展,日本海東西兩岸地區的航路狀況與交涉關係也被視作重要的研究對象。在這一歷史論述中,從中國東北到庫頁島,到北海道,再到日本本州、九州,環日本海地區構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海域世界,中國東北是作為東北亞海域之一部分而存在的。與內亞史觀凸顯大陸性不同,海域史觀凸顯的是中國東北海洋性的一面。


第三種歷史論述則以朝鮮半島為敘述主體。朝鮮半島位於中國東北地區的東南面,其歷史發展與東北密不可分,因而有韓國學者主張將中國東北視為一個獨立的地理單元,並將其命名為「第三歷史共同體」。近來有學者將這一敘事與拉鐵摩爾等西方學者的「滿洲」敘事相聯綴。在這一視域中,中國東北成為中國與朝鮮歷史交叉重疊的空間。

Views: 2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