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瓦樂希《純詩:一次演講的劄記》(下)

……在這裏,詩人就得吃力地應付這個多種多樣的、十分豐富的特性的雜燴——事實上是太豐富了,因此不能不混淆;詩人必須從這樣一個東西,選取材料來製造他的藝術品,他的產生詩情的機器。這意思是說,他必須強迫這個實際的工具,這個由每個人創造的拙劣工具,這個為當前的需要而使用並經常由活著的人修改的日常工具——強迫它……成為他所選擇的一種情感狀態的材料……。


人們可以不加誇張地說,普通的語言是共同生話雜亂的結果……。而詩人雖然必然使用這個雜亂狀態所提供的語言材料,他的語言卻是一個人努力的成果——努力用粗俗的材料來創造一個虛構的、理想的境界。

如果這個矛盾的問題能夠完全被解決——那就是說,如果詩人能夠設法創作出一點散文也不包括的作品來,能夠寫出一種詩來,在這種詩裏音樂之美一直繼續不斷,各種意義之間的關係一直近似諧音的關係,思想之間的相互演變顯得比任何思想重要,詞藻的使用包含著主題的現實——那麽人們可以把“純詩”作為一種存在的東西來談。


但,事實上是這樣:語言的實際或實用主義的部分,習慣和邏輯形式,以及我早已講過的,在詞匯中發現的雜亂與不合理(由於來源多而雜,在不同時期語言的各種成分相繼被引進),使得這些“絕對的詩”的作品不可能存在。但是我們很容易看到,這樣一種理想或虛構狀態的慨念,對於欣賞一切看得見的詩來說,具有很大的價值。

純詩的概念是一個達不到的類型,是詩人的願想、努力和力量的一個理想的邊界。(豐華瞻譯)

Views: 7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