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德華·王鼎鈞篇作品導讀

王鼎鈞對文學觸角多伸,寫詩、寫評論、寫小說、寫劇本、寫作文理論,但他最鮮明的標誌仍是散文,他也把自己「最後定位於散文」,一九七七年曾獲選「當代十大散文家」。王鼎鈞寫作逾半世紀,著作冊數直追創作年數,創作力十足豐沛。他的人生三書以幾百字雋秀迷人的小故事,包孕耐人尋味的人生哲理,是七○年代膾炙人口的暢銷書,校園內幾乎人人必讀,被譽為「最短的文章,有最多的讀者」。

王鼎鈞有「散文魔法師」之稱,在寫作世界永遠年輕永遠有試驗精神。他一再挑戰文體的新貌,跨越文類,融各種技法於一爐,擴大散文的藝術能量;比如他有時在你面前說理,有時在文字的背後說理,你只看文字就會錯過深意,比如他的說理一向指引人性光明面,但是他也豁出去似的,寫出一本以他畢生經歷、體驗解出「人生黑暗面定律」的書,比如他創寓言體哲思散文,也可以用文學語言教人認識宗教境地,比如他寫詩化散文,也用小說戲劇的敘事技巧融入散文的格局,比如他理性說明的作品締造了佳績,過幾年,感性抒情的作品又能再造高峰。隱地說他:「登上天梯,把散文視野又拉大了天地」,張騰蛟則說他:「把中國文字的功用發揮到了極致」。


王鼎鈞的語言風格以曉暢凝鍊為基調而展其千姿百態,已過世的作家黃武忠曾以「從容中有嚴密,精鍊中有變化」二句形容王鼎鈞的文章。從容,因為視野寬闊;嚴密,因為講究章法;精鍊,因為運用文字的純熟;變化,因為他不拘格套。讀王鼎鈞的作品,感覺是一位洞明世事的長者,以慣看秋月春風的意態,正娓娓對你叮嚀囑咐或教誨指引,當他在說故事;尤其是訴說自己故事的時候,經歷特殊、意象鮮活、情感真切深沉,令人盪氣迴腸。


〈對聯〉一文選自《左心房漩渦》。「左』,暗指左派,象徵故國;「漩渦」,指翻攪、掙扎,指他對故國山河的情思越漩越深,難以自拔。這本書是王鼎鈞抒情散文的代表作,一九八八年出版即獲許多獎項,雖是散文集,但「從頭到尾是一篇文章」,只有一個主題──去國懷鄉。書中的「我」鮮明強烈,「我」的心路歷程就是全書進展的脈絡,但這個「我」並不是作者個人,而是遭逢離亂世代,千千萬萬背井離鄉中國人集體的辛酸與堅毅,那是一個「大我」。《左心房漩渦》由一己際遇的悲愴反映巨大的時代苦難,營運出悲壯蒼涼史詩一般的意境。〈對聯〉屬書中第四單元的作品;也就是心路歷程由酸楚、憤懣、疑惑轉為篤定寧靜之後的「澈悟」階段;文中的黃河具象徵作用,透過對黃河的批判表達對中國的思索與情感。不負責的黃河帶給中國人這麼大的苦難,我們還需歌頌它嗎?作者設下一個深沉無比的質問,再經由冷靜清明的思辨,給予一個真理性的答案──「偉哉黃河,豎高了是天柱,鋪平了是地維」,每個民族都有自己命中注定的天柱地維,經歷民族大難血的洗禮,及傷痛後理性的爬梳反省,「我」超越傷痛與尖刻,獲得信念的重建。「對聯」是本文引子,也一向是「中國」的象徵,老夫子以小個人疊映著大時代,三幅下聯象徵三種還鄉的心情,多用排比類疊句式使情感深刻、行文富節奏感,幾處形象化描寫,使意象分外分明,這篇文章充滿藝術表現手法。


〈崔門三記〉選自《看不透的城市》。王鼎鈞定居紐約,以異鄉人的心眼細微觀看這個豐富多元城市的種種,本文透過華人子弟的就學,顯露中西文化的差異及美國校園內關於種族膚色的對待問題,王鼎鈞依然用他的「談話風」在敘述,但不難由他冷靜幽默的筆調中,感受到一片蒼涼辛酸。在異鄉,都是流浪,流浪者總有其不同形式的茫然,王鼎鈞一生漂泊,他說會離開家鄉的人都因為背後有根刺,大陸有刺,臺灣的那根刺更長,而美國是他想遺忘以往的「空門」,他慣看世事的恢宏豁達底層,仍有抹不去的一絲淒冷。

王鼎鈞曾說,時代像篩子,篩得每一個人流離失所,篩得少數人出類拔萃,八十歲的他,站在自己這句話之上。 

Views: 7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