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有人說,以上種種都出自中共文宣,中共改造了或者汙染了國民黨治下的意識形態。如果中共真有偌大能耐,咱們也服了,他也許像破壞鐵路一樣,自己起個頭,拔掉幾顆釘,以後靠鐵軌枕木本身的壓力自動進行。那時候我也對新式軍服有“看法”,年輕人當然喜歡新衣服,我用今天的語言述說當年心情,新式軍服受美軍影響,設計比較“人性化”,但是它“顛覆”了國軍陸軍的形象。陸軍的光榮史是北伐和抗戰,戰史留下許多照片,英雄健兒頭戴窄邊帽(野戰小帽),身穿中山裝改造的上衣,打著綁腿,這個造型和戰史一同深入人心,上面附著多少人勝利的信心和英雄崇拜。忽然換成大盤帽,好像一陣風隨時可以吹掉,窄腰身大褲腳,帽子上繡著嘉禾,上校帽檐有金色梅花,將官帽上有金箍,三分像征衫,七分像戲裝,從服飾上看,陸軍和它的光榮史脫離了。再看眼前的戰爭,陸軍自從穿上這套明盔亮甲以後,怎麽總是打敗仗,有時全軍覆沒,有時全軍投降,人們對這套新衣服很難產生敬意好感。
我覺得這些都是寫文章的好材料,可是我的文章一篇一篇寄出去無人采用,我的作家夢受到嚴重打擊。那時我的心思全在如何寫成一篇文章,我的喜怒哀樂全由文章是否見報所左右,時而欣然,時而茫然,時而興致勃然,時而生趣索然,情緒極不穩定,長官同人常用好奇的眼神看我。那時他們不知道我心裏想什麽,我也不知道他們心裏想什麽,他們不知道我做什麽,我也不知道他們做什麽,用今天的新詞說當年事,我和別人嚴重“疏離”,彼此沒有情感關係,沒有道義關係,沒有利害關係,以後的變局怎麽應付,我完全沒得到別人的關心指點,我也完全不能關心別人。一個人怎麽能那樣度過戰亂,回想起來,那也是我很危險的時候。
我讀到一句話:“好文章是好的意見說得好。”好意見是內容,說得好是形式,有些文章並非論說,這把尺可以稍稍鬆動一些:“好的材料寫得好。”以我的閱讀經驗,有些文章的技巧平常,只因材料難得,或者有些文章材料平常,只因技巧出色,也都能站得住,我有好材料為什麽就不行!我把這些材料藏在心裏,帶到臺灣,臺灣文網嚴密,我是驚弓之鳥,不敢泄露隻言片語。後來帶到美國,打算寫自傳,這些見聞未曾輕易使用。一九九九年給紐約《世界日報》寫定期小專欄,受截稿線煎熬,偶爾吐露些許。眨眼之間,於今五六年了。
那時國民政府的公信力跌到谷底,無論政府說什麽,老百姓總是不相信。那時英國人諷刺倫敦的氣象預報,“如果他說今天是晴天,你出門時一定帶一把雨傘。”中國人就拿這句話來諷刺自己的政府。這時候發生川島芳子的生死問題,全國關心,擾攘不休,我也在一片嘈雜聲中有幸發表了一篇文章。
川島芳子的中國名字叫金璧輝,滿族肅親王之女,日本政客川島浪速收為義女,日本特務頭子土肥原把她訓練成一名重要的間諜。抗戰時期,她是許多傳奇故事的主角,抗戰勝利被捕,關押在北平第一監獄,一九四七年十月以漢奸罪判處死刑,一九四八年三月執行。川島芳子受審和處死,都是轟動全國的大新聞,中外記者前來采訪,旁聽席滿座三千人,庭外還有幾千人擁擠,法院一度延期審理。
川島芳子的死刑是在夜間執行,刑場設在監獄裏,不准中國記者進入監獄實地采訪,法院稱為“秘密執行”。眾家無冕皇帝守在監獄門口看了一眼屍體,子彈射入頭部,血跡模糊,長髮散亂,無法辨認臉孔。於是謠言四起,記者大作反面文章,川島沒死,死者是一名替身。報紙擴大發掘,種種內幕出籠,替死的代價是一百根金條。有女子出面自稱是她的姐姐替死,她家只拿到三十根金條。死刑執行多日之後,有人收到了川島芳子一封信。有一家報紙在四月一日登出愚人節消息,記者深夜與金璧輝見面,第二天這家報紙雖然登出更正啟事,但前一天造成的轟動效應繼續滾雪球。中央政府派員調查,所有的傳說都是憑空捏造,但民眾只相信傳說,不信政府的調查報告。
當時各報質問的重點在“秘密執行”,為什麽秘密執行?有何不能告人之處?我對這個問題略有了解,死刑本是公開示眾以儆效尤,“看殺頭”何止是“中國人的劣根性”?法國斷頭臺四周不也萬頭攢動?後來法律觀念進步,發現公開執行可能出現兩種後果:如果犯人恐懼戰栗(有時不能舉步,必須由人擡進刑場)。觀眾會覺得法律太殘忍,損害政府的形象,也助長社會大眾滋生殘忍心。如果犯人很勇敢,昂然上路大喊小叫,那又打擊法律尊嚴,助長悍然不顧一切的風氣。因此現代法院處死犯人不再讓大眾參觀,所謂“秘密執行”不過如此。如果“秘密執行”代表黑幕舞弊,怎能掛在法官嘴上?又怎會明文寫在法律條文裏?
這篇文章登在天津的《經世日報》上,川島芳子死了,我的信心活了。但是川島仍然沒死,幾十年來,多少人談論她的故事,仍然用買方替死結尾。到了八十年代,大導演李翰祥在香港寫回憶錄式的專欄,還咬住“秘密執行”不放。九十年代,李碧華以川島的素材寫小說,還暗示這位大間諜在日本終其餘年。我那篇文章沒人注意,有人即使看了也不肯吸收,成見是銅墻鐵壁。“秘密執行”從日文譯來,中文“秘密”一詞有負面含義,當年翻譯家或者不知語言“染色”之說,或者不信一粒沙裏面有一座山。以後多年我一直尋思,怎能另外想一個詞句代替“秘密執行”,我也沒想出來。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