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鴻 詹慶生:中國獨立影像發展備忘 (1999-2006)(2)

中國獨立影像發展歷程

 在通常情況下,判斷一個作品產品是否“獨立制作”可以有三種方式:

 (1)在“身份”上是否獨立於主流體制之外。即制作人(或制作公司)與主流體制之間是否存在行政或法律意義上的隸屬關系,或股權上的關聯關系。按照這一標準,“單位的人”、公司的簽約雇員或子公司從事的相關職務(業務)行為都不是“獨立”。反之則可成立。

 (2)在制作資金的來源上是否獨立於主流體制。由於投資人有權決定作品(產品)的內容走向,最重要的是還享有作品(產品)的版權,因此由資金來源來判斷獨立與否是最常見的一種方式,這即是說,主流體制投資的作品通常就不是獨立制作。

 (3)在拍攝和播映上是否具有“合法性”。中國的影視制作的合法性可以簡單歸結為兩點:制作資格和流通資格。自建國以來,中國對於影視制作的各個環節——從生產的資格到劇本申報與審批立項,從成片審查到發行、放映/播出以及出國參賽/參展的許可——都有嚴格的政策要求。

 通常人們提到中國的“獨立”制作影像,往往是依據第三種標準,即在各個特定時期內沒有履行相關申報申請程序或申報申請因各種原因未獲得批準許可的主流體制之外的作品,它們或者沒有出品權而自行拍攝(缺乏“制作資格”),或者沒有通過審查或未經批準便擅自出國參賽參展(缺乏“流通資格”),或二者兼而有之。當然,隨著DV和其他影像制作技術的普及,1990年代以後,大量的個人民間影像作品出現,甚至舉辦各種校園的、社區的、網絡的影像展映活動,更是根本沒有進入主流的廣播影視行業的生產和流通體制,也成為一種更加廣泛的獨立影像現象。


1. 獨立影像的興起(1990—1993)


中國獨立影像的開山之作一般公認是吳文光的獨立紀錄片《流浪北京》(1990)。這部只有70分鐘的紀錄片記錄了先鋒戲劇導演牟森,作家張慈(女),攝影師高波,畫家張大力、張夏平(女)在北京的生活片段以及大量的訪談。這個作品直到今天還被許多人看作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最有代表性的紀錄片之一,突破了此前中國專題片的創作模式,開創了一種新的紀錄片風格。

 吳文光的《流浪北京》於1991年參加了香港電影節、日本山形紀錄片電影節等多個電影節,並產生了一定的影響。1991年12月,時間、王光利等人組成的“結構·浪潮·青年·電影實驗小組”(即SWYC小組)在北京廣播學院組織了一場“北京新紀錄片作品研討會”,放映並討論了《流浪北京》、《天安門》、康健寧的《沙與海》等作品,這些作品又直接影響了當時與會的段錦川、蔣樾等人。

 1993年,在日本山形紀錄片電影節上,一下出現了前來參賽的六部中國紀錄片:《1966:我的紅衛兵時代》(吳文光)、《大樹鄉》(郝智強)、《我畢業了》(時間、王光利)、《天主在西藏》(蔣樾)、《青樸—苦修者的聖地》(溫普林)、《藏戲團》(傅紅星),在這六個作品中,除了最後一個作品,其它全部是獨立紀錄片。最後,吳文光的《1966:我的紅衛兵時代》獲得了“小川紳介獎”。這次電影節是中國獨立紀錄片的第一次集體亮相,它不僅初步展示了中國獨立紀錄片的作品,而且通過與小川紳介、懷斯曼等國外紀錄片專業人士的交流與接觸,中國獨立制作人的紀錄片創作開始由朦朧的探索走向理論上的自覺。小川紳介及其紀錄片拍攝從價值觀念上影響了這些制作者,而懷斯曼的“直接電影”理論則對段錦川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並直接催生了他後來的《廣場》(1994)和《八廓南街16號》(1996)。

 在獨立電影方面,同樣是在1989年,剛剛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的張元拍攝了他的第一部作品,也是“第六代”導演的處女作《媽媽》,這部作品由張元自籌20萬元資金拍攝,完成後購買了西安電影制片廠的廠標並通過了審查,進行了發行和放映,雖然僅僅賣出了3個拷貝,但應該還是體制內的作品。《媽媽》講述了一位單親媽媽撫養患有大腦損傷疾病的兒子的感人故事,本片在全球共參加了近百個電影節,僅有的幾個拷貝幾乎被放爛,獲得了法國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柏林電影節青年論壇影評人獎等國際獎項。但是影片出國參賽事先未經相關部門批準,因違反廣電部規定而受到處罰。後來有不少所謂獨立電影都經歷了“自籌資金——獨立制作——出國參賽並獲獎——國內未獲放映許可”的循環。

 1993年,張元再次自籌資金拍攝了他的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體制外”作品《北京雜種》,影片描述了當時北京的一些處於社會邊緣的青年人的生活:友情、性、背叛、搖滾樂……本片獲得了瑞士盧卡諾電影節評審委員會獎。

 同一年,張元的同學王小帥自籌10萬元資金拍攝了體制外的處女作《冬春的日子》,影片講述了冬與春兩個青年人灰色的愛情、婚姻故事。這部影片同樣擅自參加了多個國外電影節,並獲得希臘塞索斯尼克國際電影節金亞歷山大獎以及意大利托米諾藝術電影節最佳導演獎,1995年還入選了英國BBC評選的世界電影史百部影片代表作。同期獲獎的獨立電影還有何建軍的《懸戀》(荷蘭鹿特丹電影節影評人獎)。“第六代”導演作為一個獨立的群體開始在國內外都引起了關注。


2. 獨立影像的發展(1994—1998)


1994年2月,鹿特丹電影節舉辦了中國電影專題展映。一個月後,3月12日,廣電部下發《關於不得支持、協助張元等8人拍攝影視片及後期加工的通知》,處罰名單包括:田壯壯、張元、王小帥、吳文光、何建軍、寧岱,其中,“《我畢業了》一片主創人員待查後通報”。當時張元正在籌拍的電影《一地雞毛》由此中止,他的妻子寧岱拍攝了關於這一場停機事件的紀錄片《停機》,之後,廣電部公布了對《藍風箏》、《北京雜種》、《流浪北京》、《我畢業了》、《停機》、《冬春的日子》、《懸戀》七部有違規行為的影片導演的禁令。

 但獨立影像制作仍然在地下繼續發展。1994年,張元與段錦川合作,用16mm黑白樂凱膠片在天安門廣場拍攝了一部紀錄片《廣場》,這部作品受到懷斯曼的《動物園》的啟發,並采用了相同的“直接電影”的懷斯曼式的創作手法,“廣場”成為了一個隱喻。本片在多個國際電影節上獲獎。

 在這一階段,獨立紀錄片創作者進行了一定的調整,為了生存的原因,他們開始嘗試與電視台合作。事實上早在前一年這種合作就已經開始了。1993年5月,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開播,其中的版塊《生活空間》一開始只是一個類似《為您服務》的節目,它的第二任制片人盧望平(曾擔任《流浪北京》的攝影)將蔣樾拍攝的《東方三俠》、《上班》、《票友》等幾個短紀錄片放到欄目內播出,出人意料地獲得了許多好評,幾個月後,新任制片人陳虻將《生活空間》正式定位為“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一舉在體制內確立了平民化的紀錄片,此後紀實風格便風行全國。這可以看作是獨立紀錄片與體制最成功的一次互動。1997年,中央台社教中心紀錄片部出資300余萬元,籌拍《時代寫真》系列紀錄片。在圈定的十位導演中有多位獨立制作者,其中包括段錦川和蔣樾,他們後來拍出了《沈船》和《三峽》。另外,中央台的《半邊天》、《美術星空》等欄目,也一度成為獨立制作者的聚集地。

 這一階段,幾部在國內外比較有影響的獨立紀錄片先後問世。

 首先是蔣樾的《彼岸》,作品從1993年開始拍攝,於1995年完成。作品一開始只是對先鋒戲劇導演牟森帶領一群孩子排練實驗戲劇《彼岸》的記錄,在這一排練以及最後的成功演出過程中,牟森、孩子們以及作為拍攝者的蔣樾都被一種理想主義的激情所震撼,但是在演出完成之後,牟森和孩子們都面臨著殘酷的生存的威脅,理想在現實面前顯得如此不堪一擊,孩子們的藝術夢想被現實擊得粉碎。如果說《流浪北京》是為上世紀80年代的理想主義留下了最後的身影,那麽《彼岸》則最終為那個“烏托邦的時代”畫上了一個句號,它因此而具有了無限的蒼涼意味,它是一個時代的悲劇性史詩。

 1996年,段錦川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八廓南街16號》,這個作品由中央電視台和西藏文化傳播公司共同投資,實際上是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40周年的一個套拍項目,對於創作者沒有任何題材的要求或拍攝限制。八廓街是西藏拉薩最重要的街道之一,南16號是當地居民委員會所在地。本片貫徹了“直接電影”理論的精神,攝影機毫無介入地,以冷靜、客觀的鏡頭記錄了在居委會里大量的各種不同的會議、調解糾紛、審小偷等工作和生活場景。段錦川曾在西藏電視台工作8年,對西藏的生活有深切的理解,本片僅用了4∶1的片比就得以完成,並於1997年獲得法國真實電影節大獎,這是迄今為止中國紀錄片在國際上獲得的最高獎。

 1997年,康健寧以自籌資金的方式完成了他最重要的作品《陰陽》。作品拍攝了寧夏“苦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區一個叫陡坡村的小村莊,以一個陰陽先生徐文章為貫穿主線,通過打井、算命等故事,用一種批判精神審視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及由此塑造的民族性格。

 這一階段其它重要的作品還包括:吳文光的《四海為家》(《流浪北京》的續集,當年幾個主人公在海外的生活狀態,拍攝於1995年),李紅的《回到鳳凰橋》(1994—1996),季丹與沙青在西藏拍攝的《老人們》、《貢布的幸福生活》,胡傑的《圓明園畫家村的藝術家們》(1995)、《遷徙》(1995)、《遠山》(1995)、《媒婆》(1996),馮艷的《長江之夢》,以及汪建偉的《生活在別處》(1999)等等。

 在獨立電影方面,張元的紀錄片《廣場》(1995)、《兒子》(1995)、《東宮西宮》(1996)、紀錄片《釘子戶》(1997)繼續著他國外獲獎和國內沒有獲得放映許可的慣例。1998年,他拍攝《過年回家》,在這期間張元得到了威尼斯最佳導演獎,回來之後又得了一個“禁拍令”。不過這次危機得到了圓滿解決,《過年回家》成為他繼《媽媽》之後,第一部進入體制內放映的影片,此後張元的影片基本上都在體制內制作了。

 在這個階段,何建軍和王小帥仍然在體制內與體制外時沈時浮,章明在創作出《巫山雲雨》(1996)之後也陷入了沈寂。而婁燁則在兩個體制內作品《周末情人》(1996)、《危情少女》(1996)之後,憑借獨立制作《蘇州河》(2000)獲得多項國際電影節大獎,影片被《時代》雜志評為“2000年十佳影片”之一。

 1997年,賈樟柯的《小武》制作完成。1997年從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畢業的賈樟柯,此前已經憑借《小山回家》獲得1995年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故事片金獎。盡管比“第六代”導演晚幾年,但賈樟柯卻是新一代導演中作品最成熟,最具有“大師相”的導演,他的《小武》(1997)與《站台》(2000)在國際上獲得多個獎項,這些作品之間相互勾連,隱然創造出了一個自成體系的反映山西農村、小城鎮下層人艱辛生活的“賈樟柯的山西世界”。

 這一階段的獨立制作還包括:楊福東的《陌生天堂》(1997),呂樂的《趙先生》(1998)、《詩意的年代》(1999),劉冰鑒的《男男女女》(1999),康峰的《誰見過野生動物的節日》(1998),王全安的《月蝕》(1999)等等。

Views: 5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