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棟:論中西小說理論的哲學和美學根基(15)

中國傳統小說中多重敘述形式的複雜性的成因是什麽呢?大致說來,有如下兩個原因:一是哲學思想影響的原因,二是敘事形式的原因。哲學思想的影響可以用來解釋中國再現形式的多樣性源於世間萬物都是齊一的這一思想。在《齊物論》這一章里,莊子縱觀天下萬物,不論大小、美醜、善惡、親疏抑或生死等等,都在“道”中得到統一,又稱“太一”:“故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恑憰怪,道通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從形而上學的角度看,這一關於世間萬物的理解也許促成了多重敘述模式在再現中的運用,男男女女、各路神仙、妖魔鬼怪、動植精靈在“道”的世界里都是齊一平等的,因而都可以在複雜多維的人生大舞臺上扮演種種角色,參與人類的生活。 

浦安迪在其對中國小說的研究中注意到,中國哲學中的陰陽“二元互補”和五行“多重周期性”對中國小說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我認為,中國小說的終極哲學基礎是道家的“無”,我們可以將小說中多樣性統一的思想,追溯至“無”這一形而上學的核心觀點,這一核心觀點催生了中國傳統小說的敘事的多元視角、話語風格的多樣性和閱讀闡釋的開放性。在當代文學思想中,文學的多元性和開放性建立在文學文本作為一種由詞語構成的虛空的結構這一本體論構思之上,而話語不過是虛指某物的能指。一些當代理論家引用“空籃子”和“空架子”來描繪文本的虛構性。


在中國傳統的文學思想中,文本的虛構性來自本體性虛無的哲學基礎,這種本體性虛無與佛家的“空”和道家的“無”“太極”或者是“無極”十分相似。佛家的“空”指的是一切存在之物中皆無自體、實體、自我等,也就是說事物虛幻不實,“空”不是沒有,而是變化的意思,世間萬事萬物如川流不息的江河,總是在變化,今日和昨日不一樣,無時無刻不在變化。這種哲學思想幾乎就是包羅萬象的小說的形而上抽象。

道家的“無”也是如此,道的本體是“無”,就像小說雖然包羅萬象,其實是空無一物。道家的哲學思想認為道是生成萬物的“無”或“空”。《道德經》將難以言傳而又無法形容的道比作一個“空碗”。老子認為,“無”是道的本體,“有”則是其功用。雖然“無”和“有”是“道”的二元對立的兩個方面,“無”卻是先於“有”而存在的,正如《道德經》四十一章說:“世間萬物皆生於有,有生於無”。莊子同樣將‘無’視為‘有’的本源:‘惟初太始,道立於一’”。

Views: 2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