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熊·時間、生命與直覺—論柏格森哲學(11)

所有這些有關實體的學說都不從當下來把握實體,都沒有看到實體就是綿延,都沒有正視永恒的變化和變化中的永恒,都沒有認識到實體就是生命的過程和生命的衝動,而我們自己特殊的生命綿延就包含在這種永恒的生命之流中。我們可以從自己當下意識的綿延中體認到生命實體及其綿延中的永恒性。因此,柏格森呼籲換一種方向看待實體和永恒性。他寫道: “如果我們朝向另一個方向前進,那就會達到這樣一種綿延,它越來越使自己緊張、收縮、強化,它的極端是永恒性。這已不是概念的永恒性 ( 概念的永恒性是一種死板的永恒性) ,而是一種生命的永恒性。這是一種活生生的、從而也是運動著的永恒性,我們自己特殊的綿延將包含在這種永恒性中,就像振動包含在光中一樣; 這種永恒性是一切綿延的集聚,就像物質性是它的擴散[5]( P29)的集聚一樣。”

 

柏格森認為,近代傳統哲學的主要缺陷是按照機械論的眼光看待世界,把世界看成是由一些不變的、空間中發生位移的元素構成的,世界仿佛只有量變而沒有質變,世界的變化被當作像小孩玩積木一樣固定的東西的拼湊、拆散和重新組合。這種機械論的觀點只能解釋鐘表之類的機械,不能解釋生命的有機體。它不能解釋如何從無生命的東西中產生有生命的東西,不能解釋生命的進化和創造。這種觀點是由以牛頓力學為範式的近代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發展特點所決定的。而現在,由於生物學等生命科學的發展,隨著人們對生物進化和心理意識的研究的深入,這種觀點的缺陷就充分暴露出來了。 

柏格森企圖依托他那個時代的生命科學來建立他的 “創造進化論”,以反對機械論的宇宙觀。柏格森的 “創造進化論”是通過改造和綜合新達爾文主義和新拉馬克主義來完成的。 19 世紀中葉,達爾文 ( 1809 - 1882) 通過環球考察搜集到的大量生物學資料表明,物種是可變的,生物之間存在生存競爭,適應環境者生存下來,不適者被淘汰,這就是自然的選擇。生物以 “物競天擇”方式進化,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複雜。在達爾文之前,法國博物學家拉馬克 ( 1744 - 1829) 已經提出了進化論的設想,但他認為進化的動力主要不在於自然選擇,而在於生物自己的 “努力”,生物有能力通過使用或放棄使用其器官而產生變化,有能力將如此獲得的變異傳給其後代,如長頸鹿努力吃樹上高處的葉子而使得自己的脖子變長,並遺傳給後代。這兩個理論都遇到一些問題。

Views: 5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