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凱麟·傅柯哲學中的文學布置與摺曲(10)

文學透過語言的越界(「每一真實詞彙都是越界」)折返回自身, 在文學的去與返之間,「傅柯時刻」出現(語言越界);文學只能折返文學自身(「文學不再能被給予它本身之外的任何客體」),但那個使其得以廻返自身的轉折點卻是越界的語言(薩德 600 程序)。換言之,如果文學以自身為客體,如果對於「何謂文學?」的答覆只能是「文學是文學」,或者,如果對任何從事文學書寫的人而言,文學僅能透過一種「自我參照」或「自我再現」所給予,這絕不意味文學只是同一的自我複製;文學的返廻自身(自我的再摺曲)必需歷經越界折返,換言之,文學的自我再現總是在一種嚴格的越界條件下才可能。在傅柯的文學布置中,吾人見識了差異與重複的繁複運作:一方面,文學由語言越界(差異存有)作為基底,另一方面,越界的語言只為了文學的自我再現(重複存有)。一種由傅柯所給予的文學內在性定義由是產生:文學一方面因為界限與越界的雙生運動導致絕對的荒蕪(「沒有任何內容能連結於它,經由定義,任何界限都不能束縛它。」,Foucault, 1994a : 238),另一方面,自我再現或自我參照運動實現了由內在性所說明的豐饒形式,一種由無數摺曲所集體構建的巴洛克疊層。這就是到目前為止,傅柯的文學布置所呈顯的思想影像。

文學的內在性定義

越界所致使的絕對荒蕪

摺曲所致使的純粹豐饒

由犯行、死亡、瘋狂…構成的死亡論 (mortalisme)

由創造性給予的生機論 (vitalisme)

域外思想

內在性生命

 

差異

 

重複


然而,這是什麼影像,或什麼風景?一邊是不斷朝向域外、且碰觸殘酷底限的差異化(越界),另一邊則是不斷向內裡凹摺的重複(自我再現);文學誕生在這種內外反相或頡頏的錯亂中,既是對自家語言的分筋錯骨,也是對一切文學的法輪逆轉;似乎愈朝域外思維,就愈蜷縮成內在性生命,或反之;這兩種運動共構了作品的堅實性平面(plan de la consistence)。這是何以傅柯弔詭地說:「文學,並不是語言貼近於自身直到其熾熱顯現之點,而是語言置身於最遠離自身之處」(1984c : 520)。文學一方面是語言最遠離自身的「外自身」(hors de soi) 27,但同時卻又只是純粹的自我凹摺、去而復返。這個怪異的雙重形象闢拓了一種特屬於文學的「虛擬空間」28

虛擬這個詞在傅柯這裡的意思首先應該是較古典與亞里斯多德的,意即能量滋生的來源或蘊涵的藏所,但虛擬在此恐怕還有另一個重要的意思,傅柯或布朗修式的,指向一種由缺席、空無所說明的特異空間,一個由語言所得以舖展、且不斷自我滋生的魔界:「話語在此尋獲其自身影像的不定來源,且其能無限地自我再現,在它自身之後已經在此,在它自身之外仍然在此。一件語言作品的可能性在此倍增中尋獲其摺曲。」(Foucault, 1994b : 251-252) 書寫繞經域外折返,在自我再現的系列運動中包覆最異質的「外自身」。

Views: 4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