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紅塵鬧熱白雲冷—台灣現代藝術節慶的本末與虛實 (1)

摘要:舉辦現代藝術節慶與文化發展沒有必然關係,藝術家(團體)的出現及其創作展演有多元的管道,未必要透過各現代藝術節慶,從政府、民間立場,現代藝術節慶亦沒有絕對必要,因為政府施政與民眾福祉息息相關,有輕重緩急與優先次序,浮華、熱鬧卻無文化內涵的活動對社會並無助益。換言之,一旦舉辦藝術節慶,就應充分利用、展現現代藝術節慶的時間、空間本質與節慶氛圍,否則,好好執行藝文教育、舉辦一般藝文展演活動反而實際。

從國外經驗來看,國際著名的藝術節慶皆具備一些特質與條件,例如城市空間環境、自然景觀,或有豐厚文化遺產與藝術資源,原本就是吸引國際旅遊業的重要「景點」,加上國民生活素質高,喜歡觀賞藝術、參與文化活動。理論上,現代藝術節慶應有其功能性,包括鼓舞藝術創作風氣、提升展演水準、提供市民生活休閒娛樂、藉藝術節慶活動整合社群情感、吸引國內外觀光旅遊人口、促進地方產業發展……。這些效益可能同時具備,也可能各有偏重。


從國際藝術節慶發展來看,舉辦節慶是果,城市空間環境、藝文資源與國民素
質是因,透過藝術節慶運作機制整合,使活動能持續進行,發揮更大的效果。台灣則是倒果為因,直接從舉辦藝術節慶切入,以為就能產生立即的效果,吸引大批觀眾,創造經濟效益,卻忽略經營藝術節慶的「因」—基本條件。如果具體其癥結所在—台灣現代藝術節慶最缺乏的不是空間、景觀與人文環境,而是可作全盤、長期規劃,累積藝文資源與國際聲譽的獨立運作機制。實質內容亦應著重文化思維與行動,展現節慶最基本的核心—空間感、節慶感與參與者的期盼感,並由此三種積極意涵與現代藝術節慶中的「藝文」特質呼應,亦即以「藝文」的事件,及其網路性、關聯性與公共性延伸節慶活動的空間與時間,凝聚在地氛圍,進而激發所屬社群與外界的主動參與意願。


一、前言


大約從 1980 年代開始,台灣逐漸在特定的藝文展演與傳統廟會之外,發展出一種展
演內容較多、時間較長、空間較大的包裹式藝文活動,並冠以「藝術季」、「文化節」、「國際雙年展」之類的活動名目。較早的藝術節慶,多屬藝術經紀公司的節目安排與行銷手法(如新象藝術公司的「國際藝術節」),或政府部門的文化推廣活動(如台北市政府舉辦的「音樂季」、「戲劇季」,文建會的「文藝季」……等等)。那時候的台灣文化行政進入新的階段,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成立(1981),《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布實施(1982),藝術文化多元概念、社區主義同時興起,國外藝文機制與活動經驗紛紛被引介,相關的文化研究日益普遍,企業贊助文化風氣也漸漸形成。

1997 年,文建會公布「輔導縣市辦理小型國際文化藝術活動計畫」與實施辦法,希
望以縣市為整體,培養地方辦理國際性活動的能力,各類結合地方人文藝術、自然景觀、產業經濟等元素的藝術節慶,紛紛在各地出現。從 2000 年起,政府實施周休二日制,國民休閒旅遊日益重要,觀光局強力執行行政院「觀光客倍增計畫」以及「二十一世紀台灣發展觀光新戰略行動執行方案」,民俗節慶活動是「提昇具備國際水準之觀光活動」的重要內容,接著客家委員會推出「客庄十二大節慶」,使得節慶活動益加熱鬧。1

各地的漁獲、農產與商業活動也以「季」、「節」、「展」、「祭」或嘉年華為名,也作為行銷的手段。2

各大學院校相關 EMBA、文化產業、藝術管理、公共事務、餐飲觀光、休閒遊憩研究系所與在職專班陸續成立,與節慶活動相互呼應。

每年台灣節慶活動總數不下三百個,有定期舉辦者,有一次即告終者或連辦幾年停歇,也有停辦若干年後又突然冒出者,這股熱潮至今未退。相關的研究論文暴增。從
1961 年到 2000 年四十年間,各大學與藝術節慶相關的學位論文不到十篇,而後短短十年增加到近三百篇。絕大多數論文都對各地藝術節慶讚揚有加,且賦予多重文化意義與經濟效益。如果單從活動量以及研究論文量來看,台灣可謂藝術節慶王國了。3

節慶是一種事件(event),一種社會現象,不論東方、西方,從傳統出發的節慶,
有其共通性。在傳統自發性節慶嘉年華之外,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興起的都市藝術節慶,多屬現代文化轉型期的產物,藉藝文展演凸顯其生活環境與文化價值,除了展演內容之外,也強調空間節慶感與民眾參與性。人類學家法拉西(A. Falassi)提到節慶中的審美概念不但色彩繽紛充滿戲劇張力,當地居民的參與和潛藏深層意義,這些因素在在吸引休閒遊玩的逆旅過客和文人雅士。(Falassi 1987: 1)

藝術節慶可以從中國、台灣社祭或西方狂歡節、嘉年華以及有關文化轉型的各種理論
觀察,但實質面卻是文化理念與藝術經驗的操作。台灣形形色色的藝術節慶,除了某些類型,如電影展、美術館所的策劃展,因為「展覽」型態明確,從創辦開始就建立運作機制,或有藝術科系的大學以校內展演為基礎而發展的藝術節慶,其他名目不一的節慶活動品質高下就難一概而論了。


瞭解台灣藝術節慶生態不難,問題在於對它的基本態度。當所有涉及文化的活動都稱
季稱節,良莠不齊,一味走向熱鬧化、觀光化,則原來節慶活動中的特質—民眾主動
參與、社區資源整合以及人材培育,或強調創作的部分,未必能彰顯。尤其在空泛的節慶概念中,藝文創作最基本的人材、作品,在熱鬧的活動也最容易被忽視。然而,藝術節慶活動卻又方興未艾,一個接著一個,它在台灣社會的作用值得觀察與探索。
筆者自 1980 年代起關注台灣傳統節慶、國內外藝術節慶議題,三十年來曾陸續寫過
若干相關報導、評論與論文,深感這個原本單純卻又極端複雜的問題業已混沌一片。即使有人瞭解藝術節慶問題所在,要改變它的生態體質也知易行難,因為它涉及諸多面向,包括政治生態與「頭人」的態度。本論文嘗試針對台灣藝術節慶活動的基本問題—為何一定要創辦藝術節慶所為何來,又為何不能發揮它的最大效果—作討論。由於近年節慶活動各冠以「季」、「節」、「展」、「祭」或嘉年華,或另立名目,品類蕪雜,已非藝術節(季、祭)或「藝術節慶」所能涵蓋,但為行文方便,各種型式、內容不一、但涉及藝術展演的節慶活動,一概通稱現代「藝術節慶」。


二、現代藝術節慶生態環境


台灣百家爭鳴的現代藝術節慶,多是一連串的藝術展演與空間活動串連而成,基本上

屬於非營利性質。與一般藝術展演活動的基本差別,在於藝術節活動主題、演出結構、空間環境與參與者(主事者、表演者、觀眾)所共同建構的節慶氣氛。西方對「節慶」有諸多定義,5 華人社會則容易從傳統、本土「迎神賽會」、「過年過節」得到啟發。傳統節慶文化緊密結合以「社」祭為核心,所屬社群形成生活空間與祭祀、表演空間結合的社會網絡,具有一定的時間長度與空間廣度。

文化運作機制,在台灣移民社會尤其熱鬧,民眾
主動或被動參與祭祀節慶,分攤經費,有強烈認同感與參與感。廟會節慶多定期舉行,就算三年、五年一輪,民眾也有期盼性。透過神衹遶境、各地表演團體(如子弟團)、江湖藝人的演出以及民眾之間的走動,使得祭祀空間充滿流動性與節慶感。(邱坤良 1997:33-52、429-33)歸納起來,傳統節慶的本質與價值在於下列面向:

(一)時空性:舉辦時間固定,有一定的祭祀圈(或信仰圈)。
(二)組織性:有依地方慣例、選舉或「神」意產生的常態性、臨時性組織。
(三)參與性:祭祀圈的民眾皆有「份」,共同出錢(丁口錢)、出力(扛神轎或其
他祭祀活動),甚至參與表演(出陣、演戲)。
(四)多元性:除了祭典委員會規劃的戲劇、音樂演出、遊行表演,各地藝人可能臨
時加入,並在各空間演出。
(五)期盼性:民眾都熟悉祭典與活動時間,屆時觀賞表演並接受親友招待。


台灣的現代藝術節慶除了少數企業主導,多由政府單位主辦或委由民間單位、媒體公
關公司、經紀公司、藝術團體、基金會或學校辦理,由上而下,少數人主導。活動型式與內容一味模仿、複製國際藝術節的表象和名稱,雖然開放外界參與,但表演者、主辦者與觀眾涇渭分明。較少考慮本地生態,未思考國際知名藝術節之所以成功的文化背景、發展歷史與脈絡,忽視需要長期養成的城市景觀、國民素質與成熟的運作機制,似乎認為冠上一個一樣的名稱,就能與國際藝術節,創造同樣的文化價值。

Views: 34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