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冷門's Blog – August 2018 Archive (11)

倪志娟·小調十首(3)

5、守望

 

期待一場雪,無休止地落下

覆蓋一切尖銳事物的表面

覆蓋林間小路,像愈合的傷口

行走的人,表情疏淡

我們相望,隔著雪的簾幕

當雪無休止地落下,我們鬢角漸白…

Continue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8, 2018 at 8:48pm — No Comments

倪志娟·小調十首(2)

3、歷史

 

一首詩,太輕了

除非它跟隨時間回溯

回到過去

濃縮成一顆棋

沈吟的手,如雕塑

“必須忍耐這條道路的遼遠”…

Continue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8, 2018 at 8:47pm — No Comments

倪志娟·小調十首(1)

1、攝影師

 

在他的指間,消失的

會反復出現

他背負這個信念多年

每次摁動快門,像在切除

像清水中的螺絲

用多代替一

 …

Continue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8, 2018 at 8:46pm — No Comments

倪志娟·女性,如何創作詩歌而不是女性詩歌 (3)

三、女性詩歌中的詩歌

 

如西渡所說,女性詩歌與詩歌是兩個不同內涵的概念,後者意味著普遍、“去個人化”、“抽象”的詩歌,他只能在女詩人身上看到了這種傾向的萌蘗而看不到這樣的成果。那麽,事實真的如此絕對嗎?就我個人的閱讀和翻譯視域而言,我認為起碼有三個女詩人是符合這種詩歌標準的,她們是瑪麗安•摩爾、伊麗莎白•畢肖普和瑪麗•奧利弗。

 …

Continue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8, 2018 at 8:42pm — No Comments

倪志娟·女性,如何創作詩歌而不是女性詩歌 (2)

二、性別,對於女性意味著什麽?

 

這里,我想分享一點我自己的“個人化”經驗。

 …

Continue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8, 2018 at 8:41pm — No Comments

倪志娟·女性,如何創作詩歌而不是女性詩歌 (1)

從總體上而言,我認同西渡此文的觀點,他將女性詩歌與詩歌區分為兩個不同內涵的概念,在此基礎上,他比較客觀地呈現了一個事實:“從世界範圍看,無論古今,女詩人寫的也大多是女性詩歌”;女性詩歌“缺少一個絕對的視野,缺少一點無我的精神,也缺少一點抽象的能力”;“女性詩歌的讀者數量並不能彌補女性詩歌在質量上和價值上的某種損耗”。

但我對西渡此文總體性的認同並不代表我完全認同其中某些結論性的觀點,比如:“女詩人把世界想象成男性的;男詩人則既可以把世界想象成男性的,也可以把世界想象成女性的,還可以把世界想象成無性別的”;“女性詩歌不過是女性與世界的權力關系的又一個證明。那麽,女詩人得以寫出一種普遍詩歌的前提,就是這一權力關系的瓦解。”這些觀點顯然存在進一步探討的余地,不過我此文的目的並非探討這些結論,而是想在西渡所呈現的事實基礎上反身追問一個問題:女性,如何創作詩歌而不只是創作女性詩歌?…

Continue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8, 2018 at 8:40pm — No Comments

倪志娟·作為“一種否定的治療”——讀蔣立波的詩(3)

 

對立波詩歌的閱讀,也引發了我自己對現代漢語詩歌的一種思考。…

Continue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8, 2018 at 8:37pm — No Comments

倪志娟·作為“一種否定的治療”——讀蔣立波的詩(2)

 

立波的詩,具有明顯的敘事性特征,他常常以現實中的某個事件、人物或者場景為起點,遵循時間秩序,開始如實敘事。在敘事過程中,他運用獨特的修辭對現實——哪怕是一些微小的細節——進行必要的變形、偏移,搭建一個通道,轉向他常在的另一個時空:他的內心世界、他的回憶或者他對死亡的參照。也就是說,現實只是一個必要的起點,他的敘述一定別有所指,這時候,他所貫徹的恰如海德格爾所謂的“語言是存在的家”。他用修辭糾正現實的平庸和虛假,還原存在的本然形式。在他的修辭之下,很多事物都呈現出深長的意味與形式。比如月光,是“月亮透明的骨灰盒里,滾出舞蹈著 的銀骨針”;比如鳥鳴,是“圓潤的鳥鳴聲,端上一面破碎的鏡子”……

 …

Continue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8, 2018 at 8:35pm — No Comments

倪志娟·作為“一種否定的治療”——讀蔣立波的詩(1)

 

讀蔣立波的詩,我首先遭遇的是一段從未具體成型的記憶。這份記憶指向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個人與歷史忽然發生緊密的交集,又很快決絕地分割,身在其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種永遠的失落,青春期無法彌補的裂痕,但我們未必能分辨,這種失落和裂痕究竟意味著什麽,它構成了我們這一代人“無法被命名的部分”。立波的詩讓我看到,一個時代或者某個悲劇性事件,會有如此強大的滯留力,當時間裹挾著我們從青年向老年奔赴的時候,我們會越來越頻繁的向後張望,流連,惆悵。

這是一種囚徒困境,而現實又在不斷加劇這一困境。它是立波反復書寫的主題之一。

 …

Continue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8, 2018 at 8:34pm — No Comments

倪志娟·“別處”的不同意義——菲利普•拉金與瑪麗安•摩爾詩歌之比較(5)

可見,這首貌似與生活無涉的詩歌絕不是一首抽象的、不及物的詩,而是一首真實的反抗之詩,反抗一個異化的“別處”的束縛,努力回到此處——愛爾蘭在世界文明 中的真正在場與女性在文學傳統中的真正在場。它表達了一個被某種特定的文化(相對於愛爾蘭,它是英格蘭文化,相對於女性,它是父權文化)所遮蔽的國度或 (女)人渴望祛蔽、在世界中自我現身的鬥爭過程。

摩 爾和拉金一樣,也終身未婚,但其實際狀態完全不同。摩爾的獨身是對婚姻與情感的一並拒絕,她不曾和某位異性陷入情感糾紛,也不像拉金那樣對兩性之愛如此依 戀,因為她深知,情感與婚姻一樣都會讓一個女性陷入可悲的、不自由的境地。(這充分顯示了在情感問題上男女之間的差異。)就寫作而言,摩爾的獨身可謂她幫 助自己進入文學傳統的最徹底的努力。她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獨身及免除感情糾葛對於寫作的優勢,並且盡情享受了獨身所可能具有的人生之樂。她這種高度的自我克…

Continue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6, 2018 at 9:52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