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 非可怕's Blog (134)

阿城《哈爾濱人》哈爾濱人的個性之 ABC

這座城市人們的某些生活作風,與自己先祖始終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雍正皇帝曾經這樣評價過這兒的人:

……多有以口腹之故,而鬻房賣產者,即如每

飯必欲食肉,將一月所得錢糧,不過多食肉數次,即

罄盡矣,又將每季米石,不思存貯備用,違背禁令,

以賤價盡行糶賣,沽酒市肉,恣用無餘,以致闔家

匱乏,凍餒交迫,尚自誇張,謂我從前食美物,服

鮮衣,並不悔悟所以致此固窮,乃以美食鮮衣故也。…

Continue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January 30, 2017 at 8:14pm — No Comments

阿城《哈爾濱人》中央大街與歐式建築的命運

哈爾濱是一個年輕的城市,這一點是勿庸置疑的。

在各個方面都很年輕。俗話說「人是年輕的好,城市是老的好」。這種年輕的城市狀態,也多多少少導致了這個城市市民的某種自卑感:感覺自己賴以生存的這個城市太年輕了,太嫩了,遠不如古長安的西安,古金陵的南京和古燕京的北京,也不如天府之國的成都,高原之都的拉薩,沙漠之國的烏魯木齊。便是與國內的那些新興的城市相比,也多有遜色。那些古老的城市都有很長的文明史,很豐厚的文化歷史積澱,出過那麼多傑出的歷史人物,對中華民族的發展產生過那麼多的重大影響。而年輕的哈爾濱呢?…

Continue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January 24, 2017 at 11:50am — No Comments

阿城《哈爾濱人》模仿與自卑

哈爾濱這個城市值得批評的地方,或者值得熱愛而批評的地方,不僅僅是扒掉了城市的某些著名建築這一點。

其中最讓人大惑不解的,就是凡三四十年來,哈爾濱人一直莫名其妙地不喜歡本地生產的產品,而且,尤以服裝、鞋帽、日用品、自行車等等為最。哈爾濱這座城市多年來似乎形成了一個令人費解的共識,認為:凡時髦的人、新潮的人、有檔次的人、有文化的人,是不穿本地產的任何服裝和任何鞋帽的。這一怪異的景觀,如果你是一個有心人就不難發現,走在街上的中、青年人,穿的服裝,絕大多數產於外地。…

Continue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January 21, 2017 at 10:20pm — No Comments

阿城《哈爾濱人》當代人的土災與火炕

雖說當代的哈爾濱早就很城市化了,但在哈爾濱市所屬的區縣,偶爾也能夠見到我們先祖生活過的那種「地穴」。

我這人沒事總愛下去走走,下面有幾個哥們、朋友,吃飯、睡覺、喝酒之類基本沒有什麼問題。只要是凡事別要求過高,又耐得住寂寞和冷清就行了。端端正正地說,城市裡也沒我什麼位置(您別看一個城市很大,人口眾多,其實沒位置的人是佔多數的),一個小當差的,整天仰人鼻息,聽人家發火,咱還得羞怯著眼神兒聽管你的頭頭滔滔不絕地訓話(只要你一頂嘴,一輩沒好果子吃了。要不孔聖人怎麼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呢)。反正,在一些人的眼裡,手裡沒有大哥大,腰裡沒有BP機,你就不是城裡人了(像從革命老區來的)。你會覺得自己是這座城市的邊緣人物——多餘人——在哈爾濱,不以自己是城裡人而自居,或者沒有光榮感與責任感,甚至搞不清自己作為一個哈爾濱人有什麼意義的人,也是頗有人在的。…

Continue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January 20, 2017 at 7:35pm — No Comments

阿城《哈爾濱人》「城市薩滿」

與城市的「業餘牧師」不同的,是「城市薩滿」。

「城市薩滿」也多是源於一些理想破滅的中青年人。在「城市薩滿」中,女性相對比較少。這些人在經歷過奮鬥,經歷過打點,經歷過失敗後,他們決定放棄以往的理想和以往的追求,開始研究八卦、氣功,或者其他什麼神秘的東西。他們在開始的時候,真的是為了尋求自我解脫,獲得一種心理上的安慰,心理平衡。不料,在這一過程中,他們發現了一個新的世界。在這個世界當中,自己同樣可以贏得尊敬。於是,他決定往深研究了,同時他們還決定走出家門雲遊全國,尋訪一些有名的氣功大師,拜在他們的腳下,做他們的弟子,學習修行練功的方式方法,學習如何發氣、排氣、接氣、運氣等等,學習如何同宇宙接通,接受來自天外的信息,並學習氣功治病,氣功破案,氣功排憂等等。

逐漸成為一些人物了。…

Continue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January 19, 2017 at 9:16am — No Comments

阿城《哈爾濱人》「城市薩滿」

與城市的「業餘牧師」不同的,是「城市薩滿」。

「城市薩滿」也多是源於一些理想破滅的中青年人。在「城市薩滿」中,女性相對比較少。這些人在經歷過奮鬥,經歷過打點,經歷過失敗後,他們決定放棄以往的理想和以往的追求,開始研究八卦、氣功,或者其他什麼神秘的東西。他們在開始的時候,真的是為了尋求自我解脫,獲得一種心理上的安慰,心理平衡。不料,在這一過程中,他們發現了一個新的世界。在這個世界當中,自己同樣可以贏得尊敬。於是,他決定往深研究了,同時他們還決定走出家門雲遊全國,尋訪一些有名的氣功大師,拜在他們的腳下,做他們的弟子,學習修行練功的方式方法,學習如何發氣、排氣、接氣、運氣等等,學習如何同宇宙接通,接受來自天外的信息,並學習氣功治病,氣功破案,氣功排憂等等。

逐漸成為一些人物了。…

Continue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January 17, 2017 at 2:38pm — No Comments

阿城《哈爾濱人》「城市薩滿」

與城市的「業餘牧師」不同的,是「城市薩滿」。

「城市薩滿」也多是源於一些理想破滅的中青年人。在「城市薩滿」中,女性相對比較少。這些人在經歷過奮鬥,經歷過打點,經歷過失敗後,他們決定放棄以往的理想和以往的追求,開始研究八卦、氣功,或者其他什麼神秘的東西。他們在開始的時候,真的是為了尋求自我解脫,獲得一種心理上的安慰,心理平衡。不料,在這一過程中,他們發現了一個新的世界。在這個世界當中,自己同樣可以贏得尊敬。於是,他決定往深研究了,同時他們還決定走出家門雲遊全國,尋訪一些有名的氣功大師,拜在他們的腳下,做他們的弟子,學習修行練功的方式方法,學習如何發氣、排氣、接氣、運氣等等,學習如何同宇宙接通,接受來自天外的信息,並學習氣功治病,氣功破案,氣功排憂等等。

逐漸成為一些人物了。…

Continue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January 15, 2017 at 12:29pm — No Comments

阿城《哈爾濱人》老年婦女·江邊的遊魂

哈爾濱的中青年婦女,大多有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希望得到愛。

這一點,同哈爾濱的老年婦女略有不同。哈爾濱的老年婦女對愛情之類,已不再很當一回事了。愛情在哈爾濱老年婦女的心中,只不過是回憶中的一份兒精美、苦澀、動人,又多多少少有那麼一點兒不盡如人意的甜點心了。愛情之於她們,早已淡漠了,遙遠了。…

Continue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December 31, 2016 at 9:47pm — No Comments

阿城《哈爾濱人》中青年婦女·時裝欲·主力軍

哈爾濱的中青年婦女狀態,當然與老年婦女截然不同了——這一點,各個城市都如此。

哈爾濱的中青年婦女,大多數長得人高馬大,亦不乏亭亭玉立者。而且,女人都長得很美、很洋,一般的特點是:多大方而少嫵媚,多冷艷而少溫柔,多平俗而少文靜。只要您一進入哈爾濱城,她們就會絡繹不絕地進入你的眼簾,逼著你去欣賞她們,掂量她們,分析她們。

哈爾濱這座城市裡的中青年婦女,文化層次比較高的,或者說真正有知識的,有是有,但並不十分眾多。多數人,只受到初中或者職業高中的教育。哈爾濱考上高等學府的女性,似乎也不及南方多。因此,在這個城市裡,通俗的婦女刊物,美容刊物,大眾化的、市民情調的報紙,都很有銷路,很有市場。…

Continue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December 21, 2016 at 11:47am — No Comments

阿城《哈爾濱人》知識分子與金錢

哈爾濱人對錢、對官、對諸如倒運之類的事,曾幾何時,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反應方式和價值標準。

比如說錢。

在哈爾濱有句口頭禪:「別談錢,一談錢感情就遠了。」儘管話這樣說,儘管這句話在哈爾濱這個城市裡還很流行,在各種各樣的場合你都可以聽到這樣的話,但是,幾乎沒有一個哈爾濱人相信這是一句真誠的話。大家都認為這只是一句無任何意義的客套話而已。

錢在哈爾濱人的心目中,也是一條誘人的鎖鏈。每一個人幾乎終生也擺脫不了它的束縛。甚至有些人,一生都被它像囚犯似的乖乖地牽著走。

我在這裡只談談哈爾濱的知識分子對金錢的態度。…

Continue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December 21, 2016 at 11:46am — No Comments

阿城《哈爾濱人》官運·倒運

哈爾濱的知識分子對「官」的反應狀態,也各有不同。

一類知識分子,將官看做是一種至聖、至美、至全的事。這一類知識分子要達到做官這一目的,常常在心中有一個計劃。一方面,他們注意張揚知識分子的身份和作用,當然更是自己的作用。一方面,他們也特別注意發現和研究當代官場的某些規律性的東西。這樣可以使自己的計劃和行為,更加科學化、實用化。…

Continue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December 21, 2016 at 11:46am — No Comments

阿城《哈爾濱人》流人文化

當哈爾濱這座城市進入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時候,從哈爾濱去全國各地、甚至去海外謀生謀發展的人越來越多,而且也越來越火了,以致形成了一股潮流。

在哈爾濱這座年輕城市的歷史上,僅僅有一次市民外流的舉動,那就是在日寇侵入東北三省的時候,大批的仁人志士,大批的學生,大批的愛國同胞,背井離鄉,遠離自己的骨肉同胞,流向關內、流向北京等地。在當時,曾有一支很著名的歌,《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支歌記載了這些東北人(當然也包括哈爾濱人)當年被迫離開家園的心情,吶喊著他們渴望收復失地,迫切回到自己故鄉的悲憤情緒……

在這之後,哈爾濱總是作為接納各種各樣的流人(甚至還包括外國的流亡者)、罪人的一個大驛站。…

Continue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December 14, 2016 at 10:34am — No Comments

阿城《哈爾濱人》走出城市的哈爾濱人

眼下哈爾濱人出走大潮的形成,當然和全國的大氣候有關了。但更重要的,也同某些形形色色的誘惑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繫。

有一部分年輕的男人或女人,在哈爾濱這座城市裡生活、工作,一直覺得自己的才幹和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感到前途無望,再加上工資低,沒有住房,個人生活平庸而桔據。這種滯重而又一成不變的工作和生活,終於讓他們忍無可忍了,才下決心出去闖蕩江湖,做一番大事業。

哈爾濱的這些外出闖蕩的年輕人大多藐視傳統,唾棄固定的工作,厭惡陳規陋習,崇尚個性自由和個人價值。在他們的身上體現著城市中的一種全新的人文主義精神。…

Continue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December 10, 2016 at 3:12pm — No Comments

阿城《哈爾濱人》走出城市的哈爾濱人

眼下哈爾濱人出走大潮的形成,當然和全國的大氣候有關了。但更重要的,也同某些形形色色的誘惑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繫。

有一部分年輕的男人或女人,在哈爾濱這座城市裡生活、工作,一直覺得自己的才幹和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感到前途無望,再加上工資低,沒有住房,個人生活平庸而桔據。這種滯重而又一成不變的工作和生活,終於讓他們忍無可忍了,才下決心出去闖蕩江湖,做一番大事業。

哈爾濱的這些外出闖蕩的年輕人大多藐視傳統,唾棄固定的工作,厭惡陳規陋習,崇尚個性自由和個人價值。在他們的身上體現著城市中的一種全新的人文主義精神。…

Continue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December 7, 2016 at 10:52am — No Comments

阿城《哈爾濱人》「城市薩滿」

與城市的「業餘牧師」不同的,是「城市薩滿」。

「城市薩滿」也多是源於一些理想破滅的中青年人。在「城市薩滿」中,女性相對比較少。這些人在經歷過奮鬥,經歷過打點,經歷過失敗後,他們決定放棄以往的理想和以往的追求,開始研究八卦、氣功,或者其他什麼神秘的東西。他們在開始的時候,真的是為了尋求自我解脫,獲得一種心理上的安慰,心理平衡。不料,在這一過程中,他們發現了一個新的世界。在這個世界當中,自己同樣可以贏得尊敬。於是,他決定往深研究了,同時他們還決定走出家門雲遊全國,尋訪一些有名的氣功大師,拜在他們的腳下,做他們的弟子,學習修行練功的方式方法,學習如何發氣、排氣、接氣、運氣等等,學習如何同宇宙接通,接受來自天外的信息,並學習氣功治病,氣功破案,氣功排憂等等。

逐漸成為一些人物了。…

Continue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December 6, 2016 at 9:18am — No Comments

阿城《哈爾濱人》讀報與說話

這座城市的另一個引人注目的景觀,就是每天有幾百萬市民一天不落地買報紙,看報紙。

大清早,你會看到星羅棋布在這座城市裡的數以千萬計的報攤,忙個不亦樂乎。你甚至會誤認為,這座城市的某一隅正在發生著瘟疫,或者戰爭的衝突,因此,這座城市的幾家報刊天天都有重大的新聞向全市人民公佈。

在這座城市裡,看報紙的人比看書的人多好多倍。而且從讀者們的骨子裡看,這座城市裡廣大的、亢奮的、如饑似渴的讀報族不僅不分年齡與職業,而且也不分所謂的文化層次與修養品位。…

Continue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December 3, 2016 at 10:33pm — No Comments

阿城《哈爾濱人》城裡人的死亡儀式

在哈爾濱這座城市,死了人,從死者停止呼吸的那一天開始算,一般只停放三天。當然也有停放五天或者七天的。不過,這種現象現在已十分少見了。甚至有當天就送往火葬場的。基本上都是速戰速決——城市人已不願將悲痛的戰線拉得太長。形式也不希望過於繁瑣。

當今對亡者的壽衣也在變化。先前都是那種自古而來的衫大褂式的壽衣。這種壽衣當然現在還有,但買家不多了。本上人死了之後,都穿當代人的服裝了,而且是亡者生前喜歡的那些服裝、鞋子。總之,死者的本體形象已經當然地進入現代化了。…

Continue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December 2, 2016 at 10:37pm — No Comments

阿城《哈爾濱人》雪與西餐的城市

Continue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November 26, 2016 at 12:11am — No Comments

阿城《哈爾濱人》哈爾濱的洋氣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哈爾濱人終究也是具有開放性格的北方群落,不可能面對眾多流亡在哈爾濱的僑民,一點改變也沒有。如果說哈爾濱人將基督教當成是外國人自己的事情,那麼,對外國人的生活,以至於飲食習慣,就不可能一點也不受到熏染了。在我的一部長篇小說《馬屍的冬雨》的「後記」中,我曾這樣說過:這個城市不少的生活用語,也都是「舶來品」,像「為多羅」(水桶)、像「力道斯」(紅腸)、像「列巴」(麵包)、像「比瓦」(啤酒)、像「巴交母」(走)——這一句還被哈爾濱人改造成了一句歇後語:七交母加一交母,他就巴交母了。等等。就是在現在,不少年齡稍大一些的漢子,還這樣對自己的孩子說:「去,小崽子,去食雜店買兩瓶比瓦和半斤力道斯去。」就是在今天,俄式「蘇波」(湯),仍是這個城市的人們最喜歡喝的湯,他們做得也很在行,味道也很純正。…

Continue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November 25, 2016 at 12:03am — No Comments

阿城《哈爾濱人》雪的城市·不怕冷的人們

哈爾濱是中國離西伯利亞最近的大城市之一。因此,它也是一座寒冷的城市。

這座城市剛剛構建的時候,城裡最低的溫度達一40」C,況且這一帶是平原——松嫩大平原。從西伯利亞吹來的寒流,到這裡,真是無遮無攔。當時,這個新城市的樓房還很少,便是有幾幢,大多也是一些低矮的小樓(一個區才有幾幢小樓,特別顯眼)。因此,低矮而又稀少的城市的建築本身是無法為自己的市民御寒的。哈爾濱的雪很大,那真是鋪天蓋地的大雪。這一點。對南方人來說是難以想像的。雪極大極密的時候,行人連眼睛都睜不開,得弓著身子走——因此有人稱這座城市是「雪城」。而且,天愈寒冷,雪粒兒就越硬,加上呼號有力、甚至可以把洋鐵房蓋吹得像哨子一樣響的西北風,吹到人的臉上像刀割似地疼。…

Continue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November 23, 2016 at 8:44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