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哈爾濱人》中央大街與歐式建築的命運

哈爾濱是一個年輕的城市,這一點是勿庸置疑的。

在各個方面都很年輕。俗話說「人是年輕的好,城市是老的好」。這種年輕的城市狀態,也多多少少導致了這個城市市民的某種自卑感:感覺自己賴以生存的這個城市太年輕了,太嫩了,遠不如古長安的西安,古金陵的南京和古燕京的北京,也不如天府之國的成都,高原之都的拉薩,沙漠之國的烏魯木齊。便是與國內的那些新興的城市相比,也多有遜色。那些古老的城市都有很長的文明史,很豐厚的文化歷史積澱,出過那麼多傑出的歷史人物,對中華民族的發展產生過那麼多的重大影響。而年輕的哈爾濱呢?

說真的,在這座城市裡幾乎沒有什麼古跡可言,似乎產生的歷史名人也屈指可數。至於歷史的文化積澱更是薄如帛紙,讓人一覽無餘。反倒是一曲《太陽島上》吸引了眾多的中外遊客到這個城市觀光旅遊。無奈,太陽島上也並無古跡可觀,島上的那幾處現代化的建築小品,與全國園林建築的佳品相比,也略遜一籌。許多外地遊客,常常是身置太陽島,還不得要領地向當地人詢問:「打擾了,請問,太陽島在哪裡?」當得知自己已經身置太陽島上的時候,不禁愕然,也不免大失所望。

由於城市年齡小,自然沒有什麼古跡可圖可點,中外遊客似不好求全責備。好在哈爾濱人還可以向外地人介紹一下哈爾濱的「中央大街」;好在這條街是一條純粹歐洲風格的大街,街道兩旁有許多歐式建築,走在這條街上,甚至能窺視到整個歐洲建築歷史和審美的變化;更好在這條大街上還有一些有名的商家,像秋林公司,馬迭爾賓館,華梅西餐廳,以及一座監獄等等,可以引起一些外地人的興趣。可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可以向外地人介紹的呢?

然而,就是這樣一條幾乎能濃縮哈爾濱百年文明史的大街,現在也每況愈下。這條街上的不少有特點的歐式建築,出於各種各樣的理由被無情地扒掉了,蓋上了一些模樣新潮、目前還看不出史學價值與審美價值,包括哈爾濱建築特點的新建築。而且這些新建築絕大多數都是一些商家之類。而先前這條街上的那些有史學價值與審美價值並能突出哈爾濱特點的歐式建築,卻又被上天入地的廣告牌補丁似地遮個體無完膚,讓觀者無法得見廬山真面目。

像秋林公司這樣的著名歐式建築,也被一些「塗鴉者」弄得面目皆非,整幢大樓的外牆,被刷上了極其難著的黑灰色。大櫥窗上的老式遮陽傘已作古多年了。先前的旋轉門也早已無蹤無影了。現在,外地人和當地人走到這條街上,闖入你眼簾的是:廣告、廣告、廣告,商店、商店、商店。歐式建築風格的一切,不僅不再是主導地位,甚至連次要地位也不是了。

我在上海的外灘觀看了一次夜景。上海外灘上的歐式建築,像哈爾濱的中央大街一樣,鱗次櫛比,體現著歐洲建築藝術的氣派和上海人的某種開放精神以及城市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文明水準。那些建築均被各色的聚光燈打上了好看的顏色,看上去,富麗堂皇,豪華氣派,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客在那裡遊玩、照像、休閒……

我想,這一點,應當值得哈爾濱人深思一下的吧?

我也常常有趣地想,應當將扒掉中央大街上歐式建築的那些主要責任者,都搞一個塑像,矗立在被扒掉的建築旁,並在塑像的下面刻繪上被扒掉的原建築物的圖畫供後人欣賞,——畢竟是一種文化遺產啊。另外,扒與建,任後人評說,也借此展示一下哈爾濱人的自省精神和豁達的襟懷——當然,這是不可能實現的。說說而已,以博一笑。

其實批評這個城市的某些不盡如人意的行為,實際上是愛這城市的緣故。如果我們連愛這個城市的熱情都沒有了,就談不上什麼批評——愛怎麼樣怎麼樣去吧,管它呢。

聽說,這種扒城市著名建築的行為,在全國其他一些城市也有。如此說來,這就不是一個城市的過錯了。

Views: 10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