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識 庫's Blog (363)

唐德剛《晚清七十年 1》第3章·外交學步與歷史轉型

我們對中國近現代目錄學有興趣的朋友們,大致都不會否認一個現象,那就是國人以漢文治國史最弱的一環,便是近代中國外交史。筆者本人甚至不知輕重大放厥辭的說過。若論在外交史上的成就,中文著作中,簡直沒一部可讀之書。這雖是個人不學而又長個右派大嘴巴的胡言亂語,例如數十年老友王爾敏教授這本新著《晚清商約外交》便是一本極為可讀之書,但在下這句信口之言,也是出自多少年在海內外教書的經驗,有感而發。因為我們在外國大學裏教授中國外交史(尤其是中英、中美外交史),或東亞國際關系史一類課目的參考書目(syllabus)中,有時為文化自尊心所驅使,實在想列入若幹“中文著作”以光門楣,但是有時除一些史料書之外,勉強列入的中文著作,實在有違心願。其原因就是,你把勉強選入的書目,和同一類的西文書目並列,二者之間的功力與火候,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就談晚清外交史吧,有哪一本“中文著作”和摩爾斯那三大本的《大清帝國國際關系史》相比,不是個娃娃呢?…

Continue

Added by 史識 庫 on January 4, 2016 at 6:55pm — No Comments

唐德剛《晚清七十年 1》第2章·中國國家轉型論提綱

在海外教授文史數十年。單在大學本科所授的史學課程便有“世界通史”、“世界文化史”、“亞洲史”、“中國通史”、“中國近代現代當代史”等十余種之多。在教學期中,個人對美日各時期所用各種教科書,總嫌其不合己意。有時竟隨教隨評之——縱是近年所用最權威的著作《劍橋中國史》,亦無例外。這種既教之、復批之的論學方式,在科舉考試中,可能就構成“罵題”之謬說。伹為學若有主見,不願人雲亦雲,實自覺亦無可厚非也。加以學生以及知友,亦每多好之者,這往往就是鼓勵了。以致樂此不疲者數十年。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縱是全校必修科如“世界通史”、“世界文化史”,校中當權派雖強力幹擾,務期統一教學,余亦每以補註方式,增抒己見。雖每犯眾怒,而終不盲從也。至於自授各課,講義則多自編:“教科書”就是附庸了。如此數十年,初不意講義及所編之參考史料,裝於紙箱中竟意高與身齊也。…

Continue

Added by 史識 庫 on January 2, 2016 at 10:39am — No Comments

唐德剛《晚清七十年 1》自序:告別帝制五千年

《晚清七十年(一):中國社會文化轉型綜論》

這部拙作是作者在退休以後才執筆編寫的。作為一個以歷史為專業的教師,我個人自二十四歲開始在大學教授歷史以來,至此已四十余年。在此將近半個世紀的教學生涯中,什九是在美國紐約的兩所大學裏度過去了。在哥大研究院專授兩門課,整整地教了七年。一門可說是包羅經史子集、詩詞歌賦的漢學概述,另一門則是包含中國近現代史的史料學。上課時往往是推著整書車“史料”進課室的。在紐約市立大學則前後教了近四十年。前二十年在市大各分校兼課,後二十年則在市大本部的市立學院作專任。其中十二年則兼亞洲學系的系主任,並負責設計和教授多種課目。在紐約市政府和聯邦政府所主辦的中學教師訓練班中,也曾擔綱教授多種課目。總之,四十年中在紐約市大所設計和教授的課目幾近二十種之多。作為一個“課目設計”…

Continue

Added by 史識 庫 on December 31, 2015 at 10:00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