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貨珍藏's Blog – March 2025 Archive (3)

愛墾APP: 懷舊消費與擬象 7

  1. 勞倫·貝蘭特(Lauren Berlant):博物館如何制造「殘酷樂觀」,讓人沉浸於懷舊幻覺?

    關鍵詞:殘酷樂觀(Cruel Optimism)、歷史情動(Historical Affect)、停滯性未來(Stagnant Futurity)

    在《殘酷的樂觀》(Cruel Optimism, 2011)中,貝蘭特指出:

    博物館制造了一種「殘酷的懷舊樂觀」——觀眾誤以為通過觀看展覽,他們可以與過去建立真實的情感連接,但實際上,這種連接是受策展人操控的、被市場化的情感體驗。…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March 19, 2025 at 11:30pm — No Comments

愛墾APP: 懷舊消費與擬象 6

  1. 馬克·費希爾(Mark Fisher)——懷舊消費如何導致「懷舊資本主義」

    關鍵詞:資本主義現實主義(Capitalist Realism)、文化停滯(Cultural Stagnation)

    費希爾在《資本主義現實主義》(Capitalist Realism, 2009)中批判現代社會的懷舊風潮本質上是一種文化停滯:

    市場通過懷舊再生產,防止新的文化形式出現——人們消費復古電影、經典游戲,但這些只是舊文化的再利用,並未創造新的文化內容。…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March 19, 2025 at 9:30pm — No Comments

愛墾APP: 懷舊消費與擬象 5

現代品牌利用感官刺激、民族情感、修復性懷舊等手段,讓消費者「懷舊式消費」,但這種懷舊是人為制造的,而不是真實的歷史體驗。

反思:如何在懷舊消費中保持批判意識,而不被市場操控?

懷舊消費與擬象文化的擴張,確實模糊了真實生活的詩性敞開(poetic openness),使個體沉溺於市場化、媒介化的「擬似懷舊」,而非真正的存在經驗。對於這一現象,情動學(affective studies)的許多理論提供了深刻分析,尤其涉及時間體驗、記憶操控、資本主義情感治理等維度。以下是幾個關鍵理論:

1. 布賴恩·馬蘇米(Brian Massumi)——懷舊如何被操控為「擬象情動」

關鍵詞:強度情動(Affective Intensity)、感知政治(Politics of Perception)

馬蘇米在《情動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Affect, 2015)中認為,現代消費文化中的懷舊並非真正的個體回憶,而是一種預設好的、市場操控的情感體驗。

擬象懷舊(Simulated…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March 19, 2025 at 5:3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