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筆,馬來西亞現代詩作者,作品曾收入《大馬新銳詩選》等合輯。

Rating:
  • Currently 4/5 stars.

Views: 29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Virunga 8 hours ago

愛墾APP:沉默與他者化~~韓江在《素食者》中通過女主角英慧的沉默,明顯地運用了極具創意的敘事手法。這不只是書寫上的選擇,也是深層次的主題表達。英慧雖然是整部小說的中心人物,但她幾乎沒有直接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或通過第一人稱發聲,所有的敘述幾乎都是通過其他人物的視角——她的丈夫、姐夫、姐姐——對她的行為、思想和身體進行的描述和解讀。這種敘事上的沉默凸顯了她作為「他者」的存在,同時反映出她的身份被不斷物化和邊緣化的現實。

沉默的意義

英慧的沉默不是簡單的缺乏聲音,而是一種有力的抵抗,是她對社會、家庭和性別角色的一種隱秘反抗。在她拒絕進食肉類、逐漸退出家庭和社會責任的過程中,英慧實際上通過行動而非語言表達了自己的拒絕和抗議。她用身體的沉默反抗外界對她的壓迫,但她的沉默卻被外界解讀為病態、瘋狂,甚至是自毀。她的沉默成為一種難以言說的力量,無法被其他人完全理解或操控。

身體的沉默:英慧拒絕以語言溝通,她的沉默與身體上的反抗(拒絕進食、性冷漠、遠離社會)相結合,這種非語言的表達使得她無法被規範、控制。她不再依靠語言來回應他人的期待,而是通過疏離自己來完成反抗。

被物化的他者:小說中的其他人物不斷試圖通過他們的敘述來理解或解釋英慧,但他們大多是在把她物化。丈夫把她視為一個順從的妻子,姐夫則將她當作藝術的靈感,而她的姐姐仁惠則把她看作自己的負擔和鏡子。這些敘述都把英慧當作「他者」,從他們的立場和欲望去理解她,而非真正看到她的內心世界。

敘事上的沉默與他者化

這種敘事安排其實是韓江的創意書寫藝術之一。通過讓英慧保持沉默,韓江巧妙地讓讀者體驗到了旁觀者的視角,讓英慧成為一種「空白」或「鏡像」,通過他人的敘述不斷被建構和解構。

多重敘述的碎片化:全書中,讀者只能通過英慧周圍的人物來拼湊她的形象。她的丈夫、姐夫、姐姐的視角不僅展示了他們對她的不同解讀,也反映了他們各自的欲望和困惑。韓江沒有直接提供英慧的第一人稱內心獨白,而是通過其他人的敘述來形成英慧的形象。這種多重敘述的碎片化反映了「他者」如何被社會不斷建構和消費。

女性主體性的失聲:英慧作為一個女性角色,沉默成為她的一種像徵。她無法通過語言來主動表達自我,而她的身份、身體和生活則成為了社會和他人的話語場。這個選擇表明,女性在父權制社會中常常被剝奪了表達自己真正需求和欲望的機會,而是通過他人的話語被定義。

反抗與精神解放的像徵

韓江通過英慧的沉默和身體化的反抗,實際上表達了一種反抗社會壓迫的獨特形式。她對肉食的拒絕以及身體逐漸趨於植物性的轉變,像徵著一種向內的、精神性的逃離。在這個過程中,語言變得無力,而她通過沉默和對身體的操控,逐漸脫離了家庭、社會和人際關係的掌控。

身體作為反抗的場域:英慧將自己的身體變成了反抗的最後一個場所。通過拒絕食物和社會接觸,她拒絕了身體作為父權社會中女性角色的工具性功能。她的沉默不僅是一種消極的抗拒,也是一種積極的解放。

自然與靈性:英慧最終的沉默和對植物世界的痴迷,像徵著她試圖找到一種純淨、無害的生命形式,遠離人類社會的暴力與欲望。她的沉默可以被視作對一種更高層次的靈性追求,或者是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向往。

詩性散文的體現

韓江通過這種敘事的沉默和他者化的手法,將其作品的詩性散文風格進一步推向極致。她的語言簡練、富有像徵性,情感的表達通過隱喻和身體化的行為體現,而非直接通過對話或內心獨白。這種方法不僅增加了小說的張力和複雜性,也使得讀者在閱讀時不斷審視英慧的處境和周圍人物對她的解讀。

像徵與隱喻:英慧的沉默和她對肉食的拒絕,以及最終對植物的依戀,充滿了隱喻和像徵意義。通過這種方式,韓江將身體、心靈、自然等主題深度交織在一起,使得小說具有詩意的層次感。

韓江在《素食者》中通過英慧的沉默、他者化的敘事手法,展現了一種獨特的創意書寫藝術。這種敘事上的沉默既是英慧對壓迫的抗拒,也是對她作為「他者」被社會、家庭和性別期待物化的像徵。這種敘事創新不僅為小說賦予了複雜的情感深度,也使得韓江在處理身體與心靈、社會與個體的關係時,展現了她的詩性散文風格。

Comment by Virunga on November 3, 2024 at 9:35am

文|讀書君: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我對你的思念之情,一天不見,仿佛過了三年。

青年男女很喜歡用「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句話來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殷切。這裡的「三秋」,很多人認為是「三年」。因為從字面上理解,「三秋」簡單地理解即為三個秋天,按一年一個秋季,也就是三年的意思。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還真不是。

「三秋」的出處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句話最早其實出自於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這部書於公元前6世紀就已經成書。這句話的「完整版」應該是這樣:

《詩經·王風·采葛》如此唱道: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什麼意思呢?葛,即葛藤,蔓生的植物,可以用來織布,做衣服;蕭是蒿的一種,即青蒿,也叫香蒿,一種有香味的植物,在古代被用來祭祀;艾,一種菊科類植物,沒有婀娜多姿的花朵,但有著淡雅的清香,往往被摘來用作宗廟等祭祀用品;此處的艾也有解釋為艾草,可以用來治療疾病。

詩中唱道,姑娘在山上采集葛,一天沒有見到她了,好像是隔了三個月那麼久;那個在姑娘在山上采艾蒿,一天沒有見到她了,好像是隔了三個秋季一樣漫長;那個在山上采艾草的姑娘啊,一天沒有見到她了,就好像是隔了三年那麼漫長。

Comment by Virunga on November 2, 2024 at 1:46pm

(接上)文中采用了遞進的方式來抒發了強烈的思念之情,表達了僅僅只是一日不見,但在自己心中好像是過了「三月、三秋、三歲」那麼漫長,形象地表達出了人們在思念戀人時那種分秒都是漫長煎熬的心路歷程。

熱戀中的情侶,無時無刻不希望黏在一起,朝夕廝守,短暫的分離,也會讓他們感到時間如此漫長煎熬。對你如此思念急切,仿佛是歷經了漫長了四季,滄海桑田的輪回。正所謂「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啊!」

讀《詩經·采葛》發現,原來古文可以那麼美,在歷經了幾千年的光影歲月,這段美麗的文字,以及美麗的愛情,如今讀起來依舊美得讓人陶醉,讓人感動不已。那個站在香草青叢中采葛的姑娘,被遠方的小伙時刻牽掛著,多麼美好的場景畫面,生動地刻畫了青年男女熱戀時的心境,這或許就是《詩經》在歷經了千年後,依舊被視為經典的魅力所在吧!

《詩經》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書」,大家熟知的「關關雉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出自於此。

圖片

《詩經》共計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中期,即公元前11世紀(或更早)到公元前6世紀,約15個諸侯國和眾多地區大概五百多年的詩歌,其中大部分是民間的歌謠,共305篇,後人也將其稱為「詩三百」。在先秦時期,《詩經》被稱為《詩》或《詩三百》,到了漢朝時,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與儒學關係密切的《詩書禮易春秋》的地位也跟著提高,詩被正式列入五經之一。

作為中國最早的第一部詩歌總集,其出現在孔子、孟子時代的前後,它的重要性和威權可以說不亞於荷馬的兩大史詩對基督教徒和希臘作家等的影響,很多文人、思想家、政治家等都喜歡引用其中的一兩句來抒發情志。

「三秋」到底有多久?

美麗的詩文,美麗的句子,在感受這濃郁的思念之情的同時,我們也不禁想問,「三秋」到底表達的是多久呢?

從文中可以看出,「三秋」並不應該指三年,因為從遞進的關係來看,從「三月」「三秋」再到「三歲」,「三歲」即三年,三者之間應該是層層遞進的,其中「三月」和「三歲」的時間很明顯,就是指三個月和三年。

所以,整體上看,中間「三秋」的具體時間,應該介於三個月和三年之間。否則,如果將三秋認為是三個月的話,那麼就與第一句話的「三月」重合了,如果表示為三年,那麼與最後的「三歲」也是重疊的,顯然不合適。

那麼,到底應該是多久呢?

說法有四:

第一種說法:「三秋」表示秋天的三個階段。

古人將秋季分成三個階段,具體為孟秋、伸秋、季秋。

在古代,一年就已被分為四季,每個季節分別佔有三個月,這三個月可以用「孟、仲、季」來表示。比如中秋也被稱為「仲秋」。

「三秋」分別為:農曆的七月為孟秋,八月為仲秋,九月為季秋。孟秋之月寒蟬鳴,仲秋之月鴻雁來,季秋之月霜始降」,說得便是如此。

春季,夏季、冬至也如此,比如「三春」指孟春、仲春、季春」。

在農業上,「三秋」指的是秋收、秋種、秋管。每年的這個時候,農民非常忙碌。

第二種說法:指九月。

有人認為,「三秋」指的是九月,因為九月代表秋天。但是,如此解釋的話,九月只是一個月,比三月還要短,並不符合詩意。

第三種說法:指整個秋季。

在古代,文人墨客們喜歡用三秋來表示秋季,比如柳永的《望海潮》中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這裡的三秋就是指秋天,秋天桂花飄香。

王勃的《滕王閣序》也曾寫道「時維九月,序屬三秋」,這裡的三秋就是指整個秋季,九月是秋季的一部分,「序屬三秋」。

不過,細想起來,如果「三秋」指整個秋季,那麼其行文就和前後的時間並不協調,因為前後都指具體的時間,中間指一個時間節點。

第四種說法:指九個月。

專家認為,三秋,應該是九個月,即三個季節的意思,剛好處在三月和三年的之中,讀書君認為這個解釋是比較合理到位的。從詩文的闡述來看,時間上應該是不斷遞進的過程,應該長於三個月,短於三年,解釋為九個月,更加切合本意。

當然,文學創作中的文字書寫,和許多因素有關,有些詞匯可能並不能完全按常理來理解,存在一定的誇大、比喻、借代等加工潤色的成分,甚至可能是創作者憑空想像,靈感一來隨便吟唱,不具有特別的分析意義。「三秋」到底指多久呢?或許只有創作者本人才能給出最官方的解釋。

從目前來看,很多人對三秋的理解是三年,從典故出處來看,個人覺得九個月是最合理的解釋。

中國的漢語文化博大精深,平時膾炙人口的一句詩句,一個典故,聽起來簡單,但其背後卻可能是我們不熟知的一段歷史或是深厚的文化講究。當得知「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出自《詩經》,或許我們會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印象,這就是文化帶給我們的魅力所在。讀經典,品文化,才能更好地了解歷史,熟悉中華民族的文化底蘊!

Comment by Virunga on October 28, 2024 at 3:44pm

漢斯·羅伯特·堯斯:接受理論~~漢斯·羅伯特·堯斯(Hans Robert Jauss)的接受理論(reception theory),是接受美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強調文學作品在不同歷史、文化背景下如何被讀者接收和詮釋。他認為文學的意義不止於作品本身,而是在讀者的理解與反應中得以顯現。因此,文學作品的價值隨著讀者的審美經驗和社會文化的變化而不斷重構。堯斯的理論突破了以往文學批評中「作者—文本—讀者」單向性的理解,賦予了讀者更為重要的地位。

 

接受理論的核心概念

期待視野(Horizon of Expectations)

堯斯提出每個作品都有它的期待視野,即讀者對文學作品的預設認知和審美期待。期待視野形成於讀者的文化背景、閱讀習慣以及文學傳統等方面,因此會隨著歷史變遷而不斷變化。作品是否突破或滿足讀者的期待會影響它在當時的接受度。

例如,十九世紀初的讀者對文學的「期待視野」可能是道德教育或啟蒙,而現代文學則更重視自我意識和內心矛盾的表達。比如,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初版時,因打破傳統的敘事模式而引發爭議,但現代讀者在後現代語境下可能更能欣賞其創新性。


美學距離(Aesthetic Distance)

美學距離指的是作品和讀者之間在理解和審美上的差距。作品可能會因其觀念或表達方式的前衛性而產生與讀者的距離,進而挑戰甚至改變讀者的期待視野。讀者在接受過程中逐漸拉近或彌合這種距離,推動審美經驗的提升。

例如,契訶夫的短篇小說《櫻桃園》在當時引起了觀眾的分歧,因為它的悲喜劇混合形式不同於傳統戲劇的清晰分類。觀眾一開始對這種形式感到距離,但後來逐漸接受並欣賞這種創新性,從而使契訶夫的作品成為經典。


視野融合(Fusion of Horizons)

堯斯借用伽達默爾的「視野融合」概念,認為在閱讀過程中,讀者的視野與文本的歷史視野相互碰撞、對話,形成新的理解。這個過程意味著讀者並非單向地接受文本,而是通過自我視野與文本視野的互動來生成新的意義。

例如,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在不同時代的解讀有顯著差異。文藝復興時期的讀者可能更多關注哈姆雷特的倫理衝突,而現代讀者則可能關注角色的心理深度和現代性危機。這種視野融合使得經典作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擁有持續的生命力。


文學經驗的歷史性(Historical Nature of Literary Experience)

堯斯認為文學體驗是歷史性的,強調讀者在不同歷史情境下對同一作品的接受會不同,且文學的社會功能在不同時期也不同。例如,作品在社會動蕩時期可能被解讀為對現狀的批判,而在和平時期則被視為純粹的美學享受。

比如,喬治·奧威爾的《1984》在冷戰時期被解讀為對極權主義的批判,而在當代,許多讀者則將其視為對現代數字監控社會的警示。這種歷史性變化使得作品的解讀在不同時期各具特色。

具體例子:堯斯的接受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

《唐吉訶德》的不同時代接受:塞萬提斯的《唐吉訶德》在最初問世時,主要被看作對騎士小說的諷刺。後來,浪漫主義時期的讀者開始欣賞其中的理想主義元素,認為唐吉訶德是追求理想的英雄。而在現代語境下,《唐吉訶德》則被解讀為探討人類存在和自我認同的經典。這種多重接受反映了作品的視野融合和期待視野的歷史變遷。

《紅樓夢》中的審美距離:在清代,許多讀者視《紅樓夢》為一種道德教化作品,關注於家族興衰和因果報應;但現代讀者可能更傾向於解讀其中的心理描寫和愛情故事。這種美學距離逐漸彌合,使《紅樓夢》成為探討中國文化和人性的寶貴文本。

堯斯的接受理論為理解讀者與文本的關係提供了深刻的洞見,通過期待視野、美學距離、視野融合和文學經驗的歷史性等概念,使文學作品在不同時期、不同文化中具有不同的生命力。這種理論使得讀者成為文本的活躍參與者,說明了文學作品在不同情境中的再創造性,以及它們如何通過不斷被接受和解讀來獲得新的意義。

Comment by Virunga on October 23, 2024 at 4:13pm

愛墾APP:情動vs意識流~~「意識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和「情動」(affect)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盡管它們都與情感、思維和感知有關。

意識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

意識流是一個文學術語,最早由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提出,後來被用於描述一種敘事技術。它通過捕捉角色的內心思想流動,展現不間斷的意識流。這種敘事方式模仿了人類思維的自然節奏,通常不遵循線性邏輯,體現了意識、記憶、感知、聯想的自發流動。

關鍵特點

語言驅動:意識流高度依賴語言和內在獨白,通過文字來呈現角色內心的思緒、感受和回憶。


主觀性:它捕捉個體主觀的心理體驗,常常是非線性和跳躍性的,反映了個體內心對外部世界的看法。


典型作品: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的《尤利西斯》(Ulysses)和弗吉尼亞·伍爾夫(Virginia Woolf)的《到燈塔去》(To the Lighthouse)等作品就是意識流寫作的典型例子,展現角色內心的復雜情感和想法。

情動(Affect)

情動是一個來源於哲學和心理學的概念,尤其在布萊恩·馬蘇米(Brian Massumi)等人的理論中得到了深入探討。情動指的是情感和感知之間的一個即時、預語言的過程,是一種身體的反應,而非意識或思想的產物。

關鍵特點

身體驅動:情動與身體的感知、情感強度有關,是一種發生在意識和語言之前的反應。它是無法完全通過語言來表達的,是瞬間的、非反思的感官體驗。

無意識性:情動是獨立於個體的有意識思維的,它是身體對環境的直接反應,而不是通過理性或語言來調解。


例子:馬蘇米在《虛擬的寓言:運動、情感、感知》中討論情動時,將其與情緒(emotion)區分開來,情動是非理性、非意識的感官反應,而情緒則是在情動之後的有意識感知和命名。

兩者的區別與聯系

語言 vs. 非語言:意識流是通過語言敘述內心的思想和情感,而情動是預語言的,無法完全通過語言表達。

主體 vs. 身體:意識流主要聚焦於個體主觀的心理流動,更多是基於主角的內心世界和思考過程;情動則更多地關注身體的非意識反應和感官體驗。

時間性:意識流通常涉及記憶、時間跳躍和內在聯想,展現了思維的非線性過程;情動則是瞬時發生的,屬於當下的感覺強度。

控制 vs. 無控制:意識流體現了個體對內心世界的意識感知,盡管是跳躍和復雜的,但仍然是一種主觀控制的體驗;情動則是自主的、無意識的反應,往往是個體無法控制的身體體驗。

例子對比

在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中,意識流展現了角色在日常生活中複雜的內心活動和思維聯想,而在馬蘇米的理論中,情動則描述了個體在面對感官刺激時,身體所產生的直接情感反應。例如,突然聽到一聲巨響帶來的身體反應,就是一種情動,它發生在意識層面之前。

這兩者的分析可以幫助理解不同類型的情感體驗在文學創作和哲學理論中的不同表現。

Comment by Virunga on October 18, 2024 at 11:52pm

愛墾APP: 情感、欲望與身體體驗~~喬治·巴塔耶的理論與「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之間,存在了某些共通之處,特別是在情感、欲望、身體體驗等方面的探討。因此,他的思想受到了某些情動轉折研究者的青睞。

「情動轉折」是社會科學和人文研究中一個聚焦於情感、情動和身體體驗的理論潮流。它重視個體與世界的感性互動,試圖理解情感如何影響社會實踐、文化結構和個人認同。而巴塔耶的理論中對於極限體驗、情感的深度以及身體與情感的關係的關注,與這一潮流中的一些核心問題相契合。——

身體與情感的緊密聯系:巴塔耶對身體體驗的探討,與情動轉折理論中對身體和情感交織的關注不謀而合。巴塔耶特別強調身體作為欲望、情色和情感的核心場域,認為通過極限的身體體驗,個體可以突破理性和社會規范的束縛,進入一種深層次的情感和存在狀態。

在情動轉折的研究中,身體被看作是情感的一個重要介質和表達方式。巴塔耶的思想揭示了身體如何通過欲望和情感與外部世界建立緊密聯系,這種關注為情動轉折中的身體性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

情感與禁忌的關係:巴塔耶在《情色》中強調了情感和欲望與禁忌之間的複雜關係。在他看來,情感往往在面對禁忌時被激發,並通過突破禁忌獲得更強烈的體驗。禁忌既是情感的邊界,也是情感的誘因,這種辯證關係在情動轉折的理論框架中,能夠解釋情感如何在社會文化結構中扮演複雜的角色。

情動轉折的研究者同樣關注情感在社會規范、權力和禁忌之間的作用,巴塔耶對於情感與禁忌的張力的分析,為理解情感如何與社會結構互動提供了深刻的哲學基礎。

極限體驗與情感的生成:巴塔耶認為,極限體驗(如情色體驗、暴力、死亡)能夠促使個體進入一種情感的極限狀態,這種狀態打破了日常生活中的情感限制,使得個體體驗到更為強烈和純粹的情感。這種情感生成的過程,與情動轉折對情感如何在個體與社會之間生成和傳播的探討密切相關。

情動轉折的研究者特別關注情感在事件中的生成過程,巴塔耶通過分析極限體驗揭示了情感生成的深度和複雜性,尤其是如何通過非日常的體驗使情感超越平凡,產生更深刻的影響。

欲望與情感的複雜性:巴塔耶對欲望的多層次分析也與情動轉折研究中的情感多樣性問題相呼應。巴塔耶不認為欲望僅僅是個體生物本能的表達,而是深受文化、禁忌和死亡等力量的驅動。在他的理論中,欲望常常與痛苦、禁忌、暴力等負面情感相交織,形成一種複雜的情感結構。

情動轉折研究者對情感的異質性和複雜性抱有極大興趣,他們強調情感並非單一的正面或負面,而是多維度的、動態的。巴塔耶的理論為理解欲望和情感的混合性,特別是負面情感如焦慮、恐懼、內疚與欲望的糾纏,提供了哲學上的支持。

打破理性與非理性的二元對立:情動轉折研究試圖打破傳統哲學中理性與情感、理性與非理性的二元對立,強調情感是構成人類經驗的基礎部分,無法被完全理性化。同樣,巴塔耶也批評啟蒙思想中對理性和邏輯的過分強調,認為真正的情感體驗常常是在理性無法控制的非理性、極限狀態中生成的。

巴塔耶的這一思想契合了情動轉折的核心理念,特別是在如何理解非理性、情感和身體的關係方面,兩者都重視情感作為一種不可被完全理性化的力量,能夠對個體和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喬治·巴塔耶的理論在情感、身體、禁忌、欲望和極限體驗的探討上,與情動轉折研究中的許多核心議題形成了對話。因此,巴塔耶的思想確實受到情動轉折研究者的青睞,特別是在如何理解情感的深層結構、情感與社會規范的互動以及身體與欲望的哲學方面。他的理論為情動轉折提供了豐富的哲學資源,幫助研究者進一步探討情感在個體與社會之間的生成、傳播和影響。

Comment by Virunga on October 3, 2024 at 11:32am

愛墾APP:意念的科學能量

意念力是什麼?

意念,是我們的思想、信念和情感所產生的一種能量。這種力量不僅影響我們的內心狀態,還能夠對身體、環境甚至物理現象產生影響。從科學角度來看,意念是意識的產物,既包括我們清醒的意識,也包括潛意識。意念力可以被認為是一種能夠影響現實的力量。

意念是如何產生的?

意念產生於我們的情感、認知和信念。它可以通過我們對外界的感知和情緒反應不斷形成和演化。在《易經》中提到:「德化情,情生意,意恆動。」這意味著人的美德和情感能夠催生出意念,而意念始終在我們的意識中流動。每個意念都可以驅動我們采取行動,影響身體的反應。

意念與意志力、潛意識的關係

意念力包含了意志力和潛意識的力量。當我們形成一個強烈的信念或想法,潛意識就會將其內化,許多時候還因為自我對話,而形成了影响深遠的故事,並影響我們的行為和健康狀態。意念力可以驅動我們的身體和心靈,產生不可思議的效果。

意念的力量有多大?

意念力可以通過影響我們的身體、情感以及外界環境來產生效果。以下是五個真實的科學實驗,展示了意念力的巨大影響:

冥想對大腦的影響

科學家Dr. Herbert Benson進行了一系列研究,發現冥想可以顯著改變大腦的活動模式,尤其是在應對壓力時。通過測量實驗參與者的大腦波動,他發現冥想能夠激活大腦的放鬆反應,從而降低心率、減輕焦慮症狀。這表明意念能夠直接影響生理狀態,幫助人體更好地調節情緒和健康。

遠程治愈實驗

Dr. William Tiller領導的實驗探索了「意念如何改變物理現實」。在他的研究中,實驗組通過冥想和祈禱的方式,將意念集中在一組遠程的實驗對象上。結果顯示,這些對象的健康狀況顯著改善,證明了意念力可能跨越空間產生影響。這支持了意念的非局限性,表明它不受物理距離的限制。

雙縫實驗中的觀察者效應

量子物理學中的著名雙縫實驗,尤其是由Dr. Dean Radin進行的版本,展示了意念如何影響物質的行為。在實驗中,當觀察者的意念集中於粒子時,粒子的行為會發生變化。這表明意念能夠影響量子層面的物質運動,揭示了意念的雙向性,即意識和物質可以相互作用。

Comment by Virunga on October 3, 2024 at 11:32am

心率變異性實驗

心理學家Dr. Rollin McCraty通過研究心率變異性(HRV),證明了情感和意念如何影響身體的心臟節律。他的研究發現,保持積極的意念(如感恩和慈悲)能夠顯著改善心臟的健康狀況。這表明意念與心臟之間存在直接的關聯,並支持了意念的不可簡化性,即情感與生理系統緊密相連。

Dr. Marilyn Schlitz開展了多項研究,探索了能量治療中的意念力。她的實驗表明,患者在接受遠程能量治療時,身體的自愈能力得到了增強。即使治療者與患者相隔甚遠,治療者的意念依然能夠通過某種未解的機制傳遞到患者體內,幫助他們恢復健康。這支持了意念的擴展性和自覺性,即個體的意念可以延展到自己之外,並在治愈過程中發揮作用。

意念與健康的關係

我們的健康與意念息息相關。正如Dr. David Hawkins的研究所揭示的,意念力不僅會影響我們的思想狀態,也會通過改變體內的振動頻率,提升或降低我們的能量水平。當我們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身體也會變得更強大。當我們的意念集中在愛、寬容和慈悲時,身體的振動頻率會提升,增強健康;相反,負面的意念則可能導致疾病的產生。

意念不僅僅是一種思想,它還是一種深刻影響我們一輩子的生活力量。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意念不僅影響我們的心理狀態,還能影響我們的生理健康、環境以及物理世界。因此,保持積極的心態和正面的信念,能夠為我們帶來更好的身心健康,並創造出我們所希望的現實。

這一切,也不僅僅是市場、網絡上有關激勵、成長的泛泛套語,愛墾網嘗試在學理上,安排德勒兹柏格森克里希那穆提對話“意念科學”(在陳明發博士的人力資源實踐上,則融入了“心質學”)的結果,誠如錢學森先生在1980年代就已經提出的“大成”智慧,顯示了“意念科學”存在的合理性。

Comment by Virunga on September 25, 2024 at 4:14pm

愛墾APP: 批判薩丕爾的語言文化載體

薩丕爾(Edward Sapir)認為語言是文化的主要載體的理論在語言學、人類學和社會學領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戰和批判。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挑戰和批判:


文化決定論與多元影響因素


挑戰:文化的多重影響因素:一些學者認為,將語言視為文化的主要載體過於簡化。文化是由多種因素共同構成的,包括經濟、政治、技術、宗教和環境等因素,而語言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這些學者強調,文化的形成和傳播不僅依賴於語言,還受到其他社會結構和制度的影響。


反駁:語言作為一個因素:儘管語言在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它不應被視為唯一或主要的決定因素。文化的複雜性要求從多個角度來理解,而不是僅僅依賴於語言的分析。


語言相對論的批判


挑戰:普遍語言學:Noam Chomsky 提出的普遍語法理論(Universal Grammar)挑戰了薩丕爾-沃爾夫假說的語言相對論觀點。Chomsky 認為所有人類語言共享一個普遍的結構,而這個結構是由人類生物學的普遍性決定的。因此,語言並不像薩丕爾所認為的那樣對文化有決定性影響,反而語言的基本結構是跨文化的。


反駁:語言的相對性仍然存在:雖然普遍語法提供了一個統一的語言結構,但這並不意味著語言對文化的影響不存在。許多研究表明,不同語言確實影響了其使用者對世界的認知和行為方式,這意味著語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視。


文化多樣性與跨文化交流


挑戰: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相似性:
一些批評者認為,薩丕爾對於語言和文化之間關係的強調,可能忽視了跨文化交流中表現出的文化相似性。隨著全球化和跨文化互動的增加,許多不同語言和文化之間的相似性變得更加明顯,這表明文化可能不僅僅是由語言塑造的,還受到普遍人類經驗的影響。


反駁:文化差異的持續性:儘管跨文化交流增加了文化的相似性,但文化差異仍然存在且深刻。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仍然在這些差異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別是在價值觀、習俗和社會結構等方面。


物質文化與非語言交流


挑戰:物質文化的作用:
一些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強調物質文化(如技術、建築、藝術品等)在文化傳播中的重要性,認為這些物質形式可能比語言更能直接表現和影響文化。例如,技術的進步可以改變社會組織和價值觀,而這種變化可能不僅僅依賴於語言。


反駁:物質與語言的交互作用:儘管物質文化具有重要影響,但它與語言文化密切相關。物質文化和語言文化經常互相交織,共同塑造和反映文化實踐。因此,語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視。


儘管薩丕爾認為語言是文化的主要載體的觀點受到了挑戰,但它仍然在語言學和人類學領域中具有重要影響力。批評者強調,文化是由多種因素共同構成的,語言雖然重要,但並非唯一的決定因素。然而,語言在塑造人類認知、價值觀和社會實踐方面的作用仍然得到廣泛承認。這表明語言與文化的關係是複雜且多維的,不能簡單地被一種理論所概括。

Comment by Virunga on September 24, 2024 at 9:03pm

APP Iconada: Horizon of Expectation

"Horizon of expectation" (Erwartungshorizont) is a concept central to Hans Robert Jauss's reception theory, which explores how readers interpret literary texts within their specific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Jauss, a prominent figure in the field of literary theory, argues that a reader's understanding of a text is shaped by their own "horizon of expectation," which includes their cultural background, historical period, and personal experiences. (compare with: The Dream Society)

In the context of poetic and cultural-creative experiences, the horizon of expectation helps us understand that each reader brings their own set of expectations and interpretative frameworks to a text. This horizon is not static; it evolves over time as cultural norms and societal values change. Consequently, the same literary work can be interpreted in various ways depending on when and by whom it is read.

For example, a poem written in the 19th century might be understood differently by contemporary readers compared to its original audience. Modern readers might bring new perspectives influenced by contemporary issues, which can shift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poem's themes, language, and aesthetics.

Jauss's theory emphasizes that this dynam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reader’s horizon and the text contributes to a richer and more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literature. It also highlights how cultural and creative experiences are not fixed but continually redefined by changing expectations and interpretations. This concept encourages a more flexible and historically informed approach to literary criticism, acknowledging that the value and meaning of artistic works are subject to ongoing reinterpretation.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