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ing:
  • Currently 4.5/5 stars.

Views: 20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Sindumin on May 7, 2024 at 4:05pm

《文字即垃圾:危機之後的文學》總序

一個文叢的起源往往是一段無意識的文本聚集的歷史。

在寫作的漫長漂泊中,過去和未來的文本,已被時間的洪流所席捲,散佈於浩瀚書海的各個角落。總有人徜徉於這書海的兩岸,拾撿思想的殘片,或揚帆遠航,追趕寫作之餘波。這些閱讀者、評論者、闡釋者,或有某種收藏的癖好,在心中秘密地繪制寶物的地圖,以便進行一場無止無盡的文本打撈工作。就這樣,他們的冒險再次成為了一部作品,一本回憶錄,一座博物館。那裡的每一張紙頁,都是被遺忘之物的神秘面容。斷片、圖譜、蒙太奇、檔案……如此之多名字命名的只是同一門古老的藝術。然而,比這記憶的藝術更為古老,且在書物的終結之後繼續存在的東西,乃是構成星座的無形之線,造就地貌的深層力量,世代相傳的隱秘譜系。或許,正是這些東西在被挖掘的文本發出召喚之前,讓它們以一種若即若離的方式,發生了聚集。而今天所謂的「文叢」的使命,不過是探索那一次次聚集的未知的邊界罷了。

在這個意義上,文叢代表了邊界的生產和開拓:不僅是劃界的行為,更是極限的運動。它要求從界限的一邊越向另一邊,從此岸到達彼岸。

卡戎就誕生於兩個世界之間的這場越渡。

但卡戎是誰?擺渡者。擺渡什麼?來自別處的理論,陌異的思想。為什麼擺渡?因為總有一個聲音持續而急切地要求著它:「帶我過這急流」(Fahr mich durch die Schnellen)。可這聲音屬於誰?屬於語言本身。它是什麼樣的?或許是最詭異的;無疑是最為切心的私語,一個難以言說的秘密,同時又被他者所持有,飄於杳不可知的外部;總在夜裡悄悄地襲來,如同一個亡魂。亡魂?是的,擺渡發生在一個被詛咒了的邊界,它所攜帶的正是靈薄的語言,第三類語言。這裡難免會有危險?是的,會有迷津和船難,但請相信卡戎,相信其眼中之火會照亮前頭。可沒有赫拉克勒斯的神力,又如何擺渡呢?一槳一棹,一筆一劃,唯有漫漫的勞作,這是書的命運。

誠然,一個時代總有它的讀物。卡戎之書所懷有的欲望,絕不只是被這個健忘的時代閱讀。這不是說書以某種超越時間的方式謀求永生(永生的幻覺由來已久,但火焰見證了它的破滅),相反,書總必須准備好面對它的缺席,把自身化為蹤跡的速朽。然而,蹤跡的消失裡仍有一絲不可抹除的剩餘,速朽的記憶裡或有一個飄蕩的回音,那恰恰是書留下的問題。在根本上,每一本書都是名副其實的問題之書。卡戎之書必將攜著問題到來,通過一次次的擺渡,發起對邊界的追問,而如此的追問,乃是思的虔誠。

白 輕
2015 年9 月

目錄

總序

編選說明

擺渡者

文學的危機 /羅歇·凱盧瓦

文學中的恐怖 /讓·波朗

文學如何可能? /莫里斯·布朗肖

論作為斗牛術的文學 /米歇爾·萊里斯

幸福、情色與文學 /喬治·巴塔耶

文學與語言 /米歇爾·福柯

從科學到文學 /羅蘭·巴特

文字涂抹地 /雅克·拉康

逃逸的文學 /吉爾·德勒茲

文學的觀念 /茨維坦·托多羅夫

文學之物 /肖薩娜·費爾曼

文學與精密科學 /米歇爾·塞爾

為了一種文學再生產的理論 /皮埃爾·馬舍雷

論文學共產主義 /讓-呂克·南希

文學思想之思 /茱莉婭·克里斯蒂娃

文學在思考什麼? /阿蘭·巴迪歐


(《文字即垃圾:危機之後的文學》,作者: 米歇爾·福柯 / 德勒茲 / 拉康 / 布朗肖 / 巴特 / 巴塔耶 / 巴迪歐 / 南希 / 等;出版社: 重慶大學出版社;出品方: 拜德雅;出版年: 2016-8-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