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Your Eyes Only 0.9 她眼中的世界

(Top Photo Appreciation: The World in Her Eye by Eva Corral)

Rating:
  • Currently 4.8/5 stars.

Views: 93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堅持深博 on April 19, 2021 at 10:34am


陳明發詩想《趣味》

我們可以善良地讓心靈高雅起來,與自己所圈定並激動不已的朝代或個人搭上線,一道去看待與詮釋正在閱讀或創作的詩,並享有那份占據的喜樂。或,被那份喜樂所占據,就像一種無須辯證的迷信。但要求其他人也一樣善良與高雅,那是另一回子事。畢竟,日常趣味與生命認識之間,就算有一定的比例,但也極可能微不足道。再說,每個人所需的定義與份量也不一樣,對其他人都是一個例外。創作這回事讓人還有盼望的地方,也就在這一點上;讓人有一種遠離工廠、業務部與化驗室的自在。
(19.4.2021)

Comment by 堅持深博 on April 10, 2021 at 12:41am


(Germination, Organic Abstract Painting by Lisa Carney)


陳明發詩想《散文詩》3 發酵

話說研讀散文詩時,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有的作者把他的散文打扮得“漂漂亮亮”,好像讓自己两三歲的女兒看来更可愛些一樣。然後,叫它“散文詩”。

有趣的,當然不止這一個,此前已寫了些探討。未在社媒發表的部分,目前放下讓它發酵。


暫時擱下,對自己與在討論中的事情,應該是聰明的决定。我總不能老是那麼“信心滿滿”、“自以為是”;倒很期待以後的自己能打敗現在我。

畢竟,作為主體的“創作”,是我、概念與文字“三位一體”的跨界合作。老讓我的個人意識,配合文字,欺壓概念,以方便“表達”,那恐怕是一種“非法侵入”。


最根本的,什麽才是散文詩?


若從已出版的書籍,或已發表的論文裏,淘寶似地摘三两段出來,然後說 “是” 或“不是”,可能在短時間內就能解决這困惑。

但想想不管何人,對馬雲的“多才多藝”有多傾倒,阿里巴巴做中間人套利的那玩意兒,最近在中國出事了。這事對創作人,應該有點文化隱喻才是。

入口那些書或論文來代勞,把他們的努力轉成順手現成的腌漬物,坦白說,只是自大地把作者降為外勞,太對不起人家的心血啦。


更不符他們原來提倡的創造精神。

我不習慣吃淹漬物,此時還是選擇“不確定”吧。(28.2.2020 )

Comment by 堅持深博 on April 8, 2021 at 1:55pm

陳明發詩想《散文詩》2

先来看看以下九行文字——

無底的地面,
中間一切虛空:
剩飯殘羹,骨頭,殼。
請收拿
吃光你的溫暖,
吻乾皮中的你,
砍向你的手
你仁慈的聲音。
請問答我!


這九行,是詩嗎?


一般人大概都沒懸念,這是詩。即使像“無底的地面,中間一切虛空”;“剩飯殘羹,骨頭,殼。請收拿。”這樣的句子,和一般散文沒什麽分別;後来的句子,都闡明或延伸前句的用意;句與句之間並無複雜且炫目的跳躍,看得出前人所說的散文散步法。第一步過了緊接著是第二步。

一進入第五行句子,直到最後,舞姿就出來了,特別是這三行: “吃光妳的溫暖,吻乾皮中的妳,砍向妳的手”。感覺得到這看似散文的句法,有比字面深奧的想象空間。加上語調節拍,它被認可為詩的條件就沒問題了。

現在,我把李笠翻譯、瑞典阿爾纳·约翰森創作的這首〈藍藍,藍藍的呼吸 (第16節) 〉,還原成本来體裁如下——


無底的地面,中間一切虛空: 剩飯殘羹,骨頭,殼。請收拿。

吃光你的溫暖,吻乾皮中的你,砍向你的手
你仁慈的聲音。請問答我!

若說这是一首“散文詩”,属于詩的次文類,我们是可理解的: 用散文造句,詩的節奏;起初看似在散步,一轉身就腾空舞蹈起来,最後那一聲“請問答我!”完满回應了海德格爾對詩的祈求: 存在的去遮蔽、敞開與照亮。

話說回来,不少“散文詩”可不是這麽寫的,是否有更好的歸類方法;或且,根本就無需任何結構上的考量,創作就是? (2020年10月3日臉書)



Comment by 堅持深博 on April 7, 2021 at 9:36pm


陳明發詩想《散文詩》1

1 說詩,難說清楚,但似乎人人能懂;說散文,也難說清楚,人人照樣能懂。


2 說散文詩,大家似懂非懂,最難說清楚。


3 有人說,散文詩,散文其貌,實在是詩;也有人說,讀起來像是詩,實際上是散文。


4 有些作家夠聰明,知道這問題會越說越糊塗,乾脆說,是詩就入戶詩,是散文就入戶散文。散文詩? 不倫不類。持這看法的代表人物有誰? 余光中和紀弦。


5 在余光中和紀弦之前,其實還有一位林以亮。在1953年,他花了十四頁文字談散文詩,結論却只有一句: “散文詩並不是一種值得鼓勵的嘗試”。 (見《林以亮詩話》,43頁,臺北洪範,1976)


6 林以亮的信心來自梵樂希的一句話: “詩跳舞,散文走路。”要嘛,你就跳舞,要嘛你就走路。邊跳舞邊走路,不覺得擾人視線嗎?


7 我有個歷史疑惑,梵樂希詩藝深受馬拉美影響,而馬拉美是西方最早期的散文詩名家之一,難道他沒向馬拉美請教過,邊跳舞邊走路是怎樣的一種美學體驗?


8 馬拉美的散文詩不是自個兒從石頭裏蹦出來的,他受過波德萊爾的影響。史家追溯,現代散文詩要從波德萊爾算起。


9 我還有另一個歷史疑惑: 波德萊爾、馬拉美與梵樂希稱譽文壇的年代,正是現代文學從濫觴發展到波瀾壯闊的時代;接下來就是結構主義稱道,知識講求科學分類、理性規範,一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10 即使關係人的內在創造衝動與欲望,也在機械目的之限制下,上舞臺就不能走路,走馬路就不能跳舞?


11 從波德萊爾最早的創作算起,散文詩已是百餘年歷史的文體。相對於同時期出現的現代詩與現代散文,大家不覺得散文詩作品在數量與水平上,都落在其他文類後面嗎?


12 散文詩算不算一個文體;有自己獨立的一個身份與領地? 這個認同問題,是否影響了散文詩應有的發育與生成?


13 大哉問,下回分解。


2020年9月22日臉書

延續閱讀 陳明發談散文詩例證

Comment by 堅持深博 on April 3, 2021 at 5:42pm

陳明發的詩 2018《氣候》

火堆爆濺星花是肯定的

因爲山柴乾不透

乾不透是肯定的

因爲一直是陰天

陰天是肯定的

因爲山柴都夢見

一堆堆火

是一颗颗星

一朵朵花


(2018年8月24日)

Comment by 堅持深博 on March 19, 2021 at 12:26am


陳明發的詩《死亡》


今天,值得記上一筆

是我開始死亡的第一天

也是《餘生》的第一章第一段


封面已經設計好

看過的人都意見紛紜

印象改不了啦,還好

死也不是死給人家看

要操心就操心結束那一章


至於封底

留白給大家塗鴉

(2017年7月8日)

Comment by 堅持深博 on March 16, 2021 at 9:25pm

陳明發詩想《皺褶》

“皺褶”是我特喜歡的詞之一。我們欣賞任何原作油畫,可以理解“皺褶”深一些。油彩落筆在帆布上的起起伏伏,畫筆在各個細部的移走與佇步,看得入神,就感受到靈魂在山與壑、巒與谷之間攀峰涉水。“之間”就是“皺褶”。


是縮得很小很小卻有無限綿延的“V”,或一系列無休無止、不知始終的“W”。我們的創作欲望/衝動,就嘗試在這些細節裏找到一幅景觀/心象。這過程,在“V”沒現成答案的左角,看向未識所以的右角,“V”如河谷的底部/底角,構成我們在空洞與充實之間的張力。所謂創作,大概也就是消除這個張力。也或許是推動我們跳過去另一個“V”的激情。

不止油畫,其實所有的藝術創造,包括攝影,都可以是“皺褶”。即使是看似已經完成的“標本”,也可能滿是“皺褶”。因爲我們懂得記憶,懂得回憶。人問我:你去佛羅倫薩烏菲茲美術館,一整天的大部分時間,就只看三幅《寶座聖母像》,有何好看的?我現在會答:看“皺褶”去了。

延續閱讀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45》: 掙回創意人的地位


相對於真實的花朵來講,我畫的是花又不是花,更多是對於事物的認知由宏觀到微觀的探索,是從已知到未知的遊戲,同樣一件東西,當我們與以往的慣性保持距離換一個角度來觀察時,它會呈現出不同以往的模樣,我只是選擇了一種比較適合我對這個世界認知的表達方式。(楊雁翎的花系列繪畫《舒》)

Comment by 堅持深博 on March 11, 2021 at 5:47pm


陳明發詩想《皺褶缺席》

會寫詩,就能評詩嗎?或換個方式提問:看見寫詩與評詩兩回子事之間的縫隙,就可能解構清楚那是怎麼一回事的差異嗎?一時半下誰也不好妄下結論吧。倒是觀察到一件趣事,有的寫詩人因為平時傾向平面作業,當他賞詩時,也理所當然把別人的詩作也都看成平面。從文字打發的角度來說,這是一個符合效率的做法;能一槍打破一隻瓶子,豈不是神槍手?再來兩、三槍,未免顯得畫蛇添足。傷腦筋的是,在人的際遇和體驗越來越繁複的此時,看待事物豈是一套平面標準作業所能涵蓋?越來越覺得賞詩、評詩,不是錯讀,就是自作多情的一件事。(9.3.2021 / 圖:楊雁翎畫作《娉》紙本水墨 2018)

Comment by 堅持深博 on March 6, 2021 at 9:39pm

陳明發的詩:這個時代的孤獨

這個時代的孤獨是自找的

用以定位我對天地的詮說


字詞都報到了,句子還組不成


天地難產的無聲最烈


滋味萬般全湧上


時起時滅


(2016年6月28日)


Comment by 堅持深博 on February 26, 2021 at 10:06pm

陳明發詩想《緣份與廣告》

一對原來不認識的男女,在同一時間內,男的買了新車,女的添了幾套新裝。開著新車,男的產生了追求 異性的信心;在房裏把新裝試了又試,女的產生了約會的盼望。第二天開始,他們的眼睛睜得特別大,世界變成了狩獵場。很快的,終於有一天,兩對找尋的眼睛碰 上了,頓時天旋地轉,日夜無光 ,就只剩下兩塊磁鐵。後來,朋友問他們是怎麼認識的,他們說: “緣分嘛,很難說。 ” 其實,那種緣分,電視上的廣告,每天不知說上多少回。(2000)

                                                                                  (Source: www.stanislavmironov.com/)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