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北婆羅洲 03 丹南毛律人

好漂亮的丹南樸素村落照片!謝謝張文傑的攝影作品。

欣賞丹南的鄉村生活,當然會想起毛律人來。

丹南是沙巴原住民毛律人(Murut,亦譯姆律人)的主要聚居地。

從亞庇的方向來,離開丹南市區還有十公里,左手邊有條岔路拐進去,是一座毛律人文化中心。

(Beautiful Kampong Life,Shining Bright @ Sapong,Tenom by Engelbert 張文傑http://iconada.tv/photo/engelbert180

這組依據毛律人傳統房屋而設計的木頭建築,佔地不小,但除了每年的豐收節有些活動以外,平時就是擺著一些簡單的展覽品。

而絕大部分空蕩蕩的空間,很適合小孩玩捉迷藏。

Rating:
  • Currently 4.66667/5 stars.

Views: 19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May 2, 2021 at 10:52am


慢與記憶,快與遺忘

在慢與記憶,快與遺忘之間有一個秘密聯系。且說一個平常不過的情境:一個人在路上走。突然,他要回想什麼事,但就是記不起來。這時候他機械地放慢腳步。相反地,某人要想忘記他剛碰到的黴氣事,不知不覺會加快走路的步伐,仿佛要快快躲開在時間上還離他很近的東西。(米蘭·昆德拉《慢》)


如何獲得深切?去發現更多美好的瞬間;這樣的時刻,來自放慢的生活腳步。



人生的價值,並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列夫·托爾斯泰)


在電腦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幹活,會讓人對那些跟不上軟件速度的人產生不耐煩。這變成了一種網絡時代的常態。


疾馳的快馬,往往只跑兩個驛亭;從容的驢子,才能日夜兼程。(伊朗諺語)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December 28, 2020 at 12:36am


陳明發《青年疫後創業》


政府有很多提供给青年創業的援助。一帶一路倡议也有很多可争取的途徑。如何将二者體制化地结合上来,让青年社群能掌握相關資訊與網絡,这议题目前空前的重要。

聯合國預告,明年(2021)會是全球人道主義最黑暗的一年(註)。我們可以預測的是,因為我們原有的社會結構與文化關係,青年、學童、婦女與新生兒等社群,可能會是受沖擊最嚴重的一群。


雖說疫苗是出來了,可是病菌在變種中,在前線醫藥人員努力奮戰的同時,其他如經濟、人文與心理等領域,我們能否先知先覺做點什麽嗎?

在凡事馬來人優先的國度,華族原來就處境微妙;在財富分配也不均衡的華族內部,因為語文背景與文化水平分別,對事物的認識也難以一致。在種種“新常態”下,恐怕會因爲全人類各個層面的空前改變,而出現亟須預先規劃好的防範與推動。

此刻要著手管理學說的“干預”,任何口水戰與大道理,出了咖啡店都不管用,大家實實在在需要的,是一條critical path。我們的“區別”(Distinction)或可從這裏走出来。

註:You Thought 2020 Was Bad: UN Issues ‘Bleakest And Darkest’ Outloo...

聯合國:2021或更淒涼黑暗

Comment by Momogun 詩男 on May 17, 2014 at 10:31pm

要了解毛律人的真正傳統生活,還是要到離開丹南市區有一大段距離的部落去。

去到比我們在這張照片所看見的地方更深入的邊陲荒野。

要去到那些地方,必須乘四輪驅動車;開到柏油路的盡頭,是石子路;開完了石子路便是黃土路、泥濘路了。

屁股沒長點肉的人,千萬別去;否則那一路的顛簸、跳頓,很可能震裂坐骨。

當你看見車子兩旁的森林越來越濃密,路上偶見野獸的排泄物,你就很接近毛律人的部落了。

在那裡,用力丟一顆石頭,很可能就會飛過邊界線,落在印尼的國土。

不過,沒事別亂丟石頭,不小心打中巡守邊界的軍警,沒擊破他們的頭,也很可能嚇死他們。

他們會以為被毛律人的吹筒毒鏢射中。

你在電視也看過這種表演。

穿著傳統樹皮製成的衣服,頭冠有兩根孔雀彩翎的毛律武士,一邊隨樂起舞一邊吆喝,忽然只見他們將手中的吹筒一端往雙唇一放,一枚鏢頭噴出,天花板下的氣球噗噗噗被射破了,掌聲於是四下響起。

這樣的表演,常常出現在為外賓而設的晚宴,外賓看了通常都會說:wonderful, wonderful!

然後,我們的領導就會趁機說馬來西亞多幸運,多元種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多元社會,多麼應該珍惜,啦啦啦,啦啦啦。

(Feature Photo: Murut Hunter by C Y Tan, http://hdrcreme.com/photos/34646-Blowpipe-Hunter )

回到自己的部落,很多武士還是要拿著吹筒去打獵過活。

他們很多雖然都有獵槍,但他們還是喜歡吹筒;可能用吹筒更順心隨手吧。

一百米外大樹上的小鳥,也逃不過他們的眼睛和毒鏢。

很多白人喜歡翻山越嶺去這些地方走走,千方百計去收購人家的古舊吹筒、頭冠和藤籮,當著古董收藏。

特別喜歡問人家:這吹筒殺過人嗎?唸過咒嗎?

畢竟,在幾十年前,他們還是獵人頭的民族;誰家屋頂下的敵人頭顱越多越威風。

就像台灣原住民出草獵人頭之前,需要巫師的祈禱與祝福,所以那些今天留下來的武器應該還是有法力的。

不過,他們後來皈依了天主教,吹筒只能用來獵取山里的動物了。

屋頂下的頭顱都賣給了博物館當展覽品。

他們相信,砍下敵人的頭顱,也就控制了敵人的靈魂,任由他們指喚。

眾頭顱要送去博物館,靈魂也得跟著一道去博物館。

部落裡的巫師這時候便舉行作法儀式,告訴靈魂們乖乖跟頭顱上亞庇的博物館,不得惹是生非,干擾無辜遊客。

自從教會進來以後,鄉人不管男女老幼有病有痛,就步行大半天去鄰村白人的診療所看醫生拿西藥,送走了頭顱的巫師們開始失業了。

只有每年的豐收節出來主持一點傳統儀式,讓媒體和遊客拍拍照。

白人醫生的藥也未必每次都管用。那時,他們會偷偷瞞著神父去找巫師,巫師就搬出一些箱子下面的箱子,打開箱子再伸手摸進雜物底部,摸出一些符咒之類的東西來給病人拿回去。

信教以後為何還藏著一些“異教徒的玩意兒”?

他們會說,要是神在那一天不得空、沒留意到病人的禱告,祖上的方法還是得上場的。做人不能見死不救。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