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墾媒體頻道》推薦精彩文章、照片請瀏覽以下網頁:

Rating:
  • Currently 4.75/5 stars.

Views: 559

Albums: 愛墾欄目
Favorite of 1 person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Suyuu yesterday

丹納《藝術哲學》~~人類生活的第一個階段是,作為一種動物盡量抵抗同類和自然界的侵襲,因此我們組織家庭,國家,訂立法律。此後人類才開始一種高級的生活,靜觀默想的生活,關心人所依賴的永久與基本的原因,關心那些控制萬物,連最小的地方都留有痕跡的,控制一切的主要特徵。要達到這個目的,一共有兩條路:第一條路是科學,靠著科學找出基本原因和基本規律,用正確的公式和抽象的字句表達出來;第二條路是藝術,人在藝術上表現基本原因與基本規律的時候,不用大眾無法了解而只有專家懂得的枯燥的定義,而是用易於感受的方式,不但訴之於理智,而且訴之於最普通的人的感官與感情。藝術就有這一個特點,藝術是「又高級又通俗」的東西,把最高級的內容傳達給大眾。引自〈什麼是以及為什麼需要藝術〉)


這個病稱為世紀病~~這種形勢對思想和精神影響很大。由此造成的中心人物,就是說群眾最感興趣最表同情的主角,是郁悶而多幻想的野心家,如勒南,浮士德,維特,曼弗雷特之流,感情永遠不得滿足,只是莫名其妙的煩躁,苦悶至於無可救藥。這種人的苦悶有兩個原因。——先是過於敏感,經不起小災小難,太需要溫暖與甜蜜,太習慣於安樂。他不像我們的祖先受過半封建半鄉下人的教育,不曾受過父親的虐待,挨過學校里的鞭子,盡過在大人面前恭敬肅靜的規矩,個性的發展不曾因為家庭嚴厲而受到阻礙;他不像從前的人需要用到膂力與刀劍,出門不必騎馬,住破爛的客店。現代生活的舒服,家居的習慣,空氣的暖和,使他變得嬌生慣養,神經脆弱,容易衝動,不大能適應生活的實際情況,但生活是永遠要用辛苦與勞力去應付的。——其次,他是個懷疑派。宗教與社會的動搖,主義的混亂,新事物的出現,懂得太快,放棄也太快的早熟的判斷,逼得他年紀輕輕就東闖西撞,離開現成的大路,那是他父親一輩聽憑傳統與權威的指導一向走慣的。作為思想上保險欄桿的一切障礙都推倒了,眼前展開一片蒼茫遼闊的原野,只顧撲向絕對的真理與無窮的幸福。凡是塵世所能得到的愛情,光榮,學問,權利,都不能滿足他;因為得到的總嫌不夠,享受也是空虛,反而把他沒有節制的欲望刺激得更煩躁,使他對著自己的幻滅灰心絕望;但他活動過度,疲勞困頓的幻想也形容不出他一心向往的「遠處」是怎麼一個境界,得不到而「說不出的東西」究竟是什麼。這個病稱為世紀病,以四十年前(一八二零年代)為最猖獗;現在的人雖則頭腦實際,表面上很冷淡或者陰沉麻木,骨子里那個病依舊存在。
(丹納《藝術哲學》50頁)

Comment by Suyuu on September 30, 2024 at 9:55pm

愛墾APP: 無器官身體の新媒體

在去中心化教育體系(如企業大學式社團學習中心)中,新媒體可以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成為新文創教育資源的傳播、交互和創新平台。通過整合多種媒體形式(社交媒體、視頻平台、播客、在線社區等),新媒體能夠重塑教育內容的傳遞方式,拓展學習的渠道和體驗,並推動更廣泛的學習者參與。以下是新媒體在這種去中心化教育體系中可能扮演的幾大關鍵角色:

內容生產與傳播平台

新媒體可以通過其靈活性和多樣性成為教育內容的核心傳播平台,打破傳統教育內容傳遞的時空限制。它不僅能夠將教育內容以更生動和吸引人的方式展示,還能使學習者隨時隨地接觸到教育資源。

視頻平台:如YouTube、B站等視頻平台可以成為教育課程、講座、演示的傳播工具,提供圖文並茂的課程體驗。通過短視頻和直播等形式,教育資源可以以一種更直觀和互動的方式呈現。例如:科技公司可以通過制作編程課程視頻,NGO可以錄制環境治理的實地教學視頻,使學習者能夠實時獲取與實際操作相關的知識。

慕課、播客與音頻內容:通過播客等音頻形式,學習者可以在通勤、運動等碎片化時間里獲取教育資源。尤其是在語言學習、哲學思考等領域,音頻教育形式更為便捷。例如:社會創新類組織可以通過播客傳播有關社會問題、解決方案的深度討論,為學習者提供思想啟發。

社交媒體:通過微博、Twitter、Facebook、小红書等社交媒體平台,民間團體可以快速發布課程內容、活動公告等信息,吸引不同群體參與。社交媒體的即時性和互動性也為師生之間的交流提供了新的可能。例如:一個社區發展項目可以通過社交媒體發佈成功案例和活動動態,吸引更多學習者和志願者加入。

互動式學習平台

新媒體的交互性使得學習過程不再是單向的知識傳遞,而是學習者與內容、與他人之間的多向互動。它能夠推動以互動為核心的教育方式,幫助學習者通過參與討論、答疑解惑、分享經驗等方式深度參與學習過程。

在線論壇與社區:新媒體可以支持教育類論壇和在線社區的建立,供學習者在課程之外繼續交流、討論問題和分享見解。這種模式不僅可以加強同儕之間的互動,還能夠促成跨區域、跨文化的學習者共同體。例如:一個開設環保課程的NGO可以通過論壇或社交平台組建學習社區,讓學習者交流環境保護中的挑戰與解決方案,從而在實踐中相互學習。

問答平台與即時互動:像Quora、知乎這樣的問答平台可以作為學習者解答疑問的補充工具,促進知識共享。而通過直播、即時通訊工具(如Slack、Discord)等,新媒體還可以實現實時的師生互動和項目協作。例如:技術課程的教師可以通過即時互動平台解答編程中的疑難問題,幫助學生在動手實踐中快速獲得反饋。

Comment by Suyuu on September 30, 2024 at 9:54pm

個性化學習路徑與數據反饋

新媒體通過算法和大數據技術,可以為學習者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路徑建議,並基於學習者的行為數據反饋優化學習體驗。學習者可以通過這些數據追蹤自己的學習進度,並根據平台推薦的內容進行深度學習。

個性化推薦系統:新媒體平台可以根據學習者的興趣、過往學習記錄、學習偏好等,為其推薦更符合個人需求的學習資源。這種個性化的學習路徑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習者的自主性。例如:一家在線教育平台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推薦相關課程或資源,或基於他們的學習數據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計劃。

學習數據分析與反饋:新媒體可以通過對學習行為數據的分析,向學習者和教育者提供實時反饋,幫助學習者了解自身的學習進度與不足之處。教育者可以基於這些數據優化課程內容,提升教學效果。例如:通過在線測試和學習進度追蹤,學習者可以了解自己在哪些知識點上有不足,教育者可以針對性調整教學方法或內容。

創新教學形式的探索

新媒體不僅僅是傳統教學內容的傳播工具,它還可以創新教學形式,創造出更具吸引力和參與感的學習體驗。例如,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新興技術可以通過新媒體平台融入教學,提供沉浸式學習體驗。

沉浸式學習:通過VR/AR技術,學習者可以置身於虛擬環境中進行體驗式學習。無論是歷史、地理,還是科學實驗等領域,VR/AR可以讓學習者更具沉浸感地理解複雜的概念或情境。例如:在環保課程中,學習者可以通過VR技術「參觀」受污染的地區或可持續發展的項目,感受環境問題的現實與解決方案的效果。

游戲化學習:新媒體平台可以通過游戲化機制,增加學習的趣味性與激勵機制。比如通過積分、成就、虛擬獎勵等,激發學習者的動力,使學習過程更為互動和具備挑戰性。例如:學習者可以通過參與在線挑戰、答題競賽等活動獲得積分和獎勵,這種方式有助於提升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

跨界合作與社會影響力

新媒體還能夠通過其廣泛的傳播影響力,促成不同領域的跨界合作,將教育資源帶入社會的更廣泛層面。例如,媒體、娛樂、企業、文化機構等可以通過新媒體平台聯合舉辦跨界教育活動,形成社會影響力。

社會影響與倡導:新媒體為教育內容的傳播和影響提供了廣泛的社會平台。通過制作教育公益視頻、社交媒體活動或線上討論,新媒體能夠在更大范圍內推動教育議題的普及和倡導。例如:一個推廣環境保護的教育項目可以通過社交媒體發起全球性的環保活動,吸引公眾參與和支持,從而通過教育改變人們的行為。

跨行業合作與資源整合:新媒體可以成為跨行業合作的平台,企業、政府、民間團體和教育機構可以通過新媒體聯合發布教育項目,共同開發資源,實現更大范圍的教育效應。例如:企業可以與新媒體平台合作,推出職業培訓課程或實習項目,而政府和NGO則可以提供支持和認證,形成一種互利共贏的教育合作模式。

教育公平與普及

新媒體的廣泛覆蓋能夠打破地域、文化和經濟背景的限制,使教育資源能夠惠及更多的人,尤其是偏遠地區或弱勢群體。通過新媒體,教育可以更加開放和包容。

教育的普及與公平:新媒體為那些無法接觸傳統教育資源的人群提供了新的學習機會。通過免費或低成本的在線教育資源,更多的人能夠獲得學習機會,從而縮小教育差距。例如:發展中國家或偏遠地區的學生可以通過在線課程學習到最新的科技、文化等內容,不再受限於地域和經濟條件。


在去中心化的教育體系中,新媒體不僅是信息傳播的工具,更是構建互動、個性化、創新和包容教育生態的核心載體。通過其靈活的傳播形式、強大的互動能力、數據驅動的個性化學習和跨界合作的潛力,新媒體為未來教育提供了豐富的可能性,推動教育從傳統模式向更開放、多元和創造性的方向發展。

Comment by Suyuu on September 29, 2024 at 12:11pm

愛墾APP: 「組成平面」文化實踐

「組成平面」是指文化和教育身體在外在世界中的可觀察表現形式,具體體現在行動、組織結構和創新實踐等方面。

維柯的「文化再現與象征活動」

組成平面上,社團的教育實踐體現在各種象征性的文化活動和再現上。祭祖儀式、華文教育、節慶文化等,都可以視為維柯所說的「詩性智慧」在現實中的具象表現。社團通過這些象征活動,構建出一個跨時空的文化連接點,成為華人文化的再現場所。通過這些具象的文化實踐,社團不僅將歷史文化帶入當代,還通過新的方式不斷創新,構建出更具現代意義的「新文創」。

雅各布森的「符號互動與語言教育」

在組成平面上,雅各布森的語言功能反映在社團的教育與文化交流中。語言學校、文化講座、傳統戲劇等都成為符號互動的媒介。社團不僅教授語言,還通過語言傳遞文化價值和思想,體現了語言的多重功能。雅各布森的模型提醒愛墾網,社團的語言教育不僅僅是語言技能的傳遞,更是身份認同和文化記憶的構建。

克里斯蒂瓦的「文化創新與情感流動」

在克里斯蒂瓦的框架下,社團的組成平面包含了多層次的互文性和情感表達。華人社團通過文化創新(如新媒體、跨界藝術活動等)與本地文化進行對話,創造出新的文化符號和表達方式。與此同時,情感在這些創新過程中起到了驅動作用,社團成員通過參與活動,獲得情感上的認同與歸屬感。例如,跨文化藝術展覽或音樂會不僅是一種文化展示,還是情感的共鳴場域。

羅蘭·巴特的「符號再造與文化商品化」

巴特的神話理論在組成平面上的表現是文化符號的再造與商品化。華人社團通過節慶商品、文化旅游、華人特色商品等,將傳統符號重新塑造成具有商業價值的新文創產品。例如,龍的形象可能不僅僅是文化傳承的象征,還可能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的一部分,通過設計、影視等方式進入全球市場。這個符號再造的過程,既是文化創新,也是全球文化再生產中的一種經濟活動。

結論:內外互動的文化「身體」

在海外華人社團中,文化的「內在平面」是符號、記憶、情感的交織體,是傳統與現代、個體與集體的隱性關聯。與此同時,「組成平面」是文化活動、符號實踐與商品化的具象展現。這兩個平面共同構建了新文創生態中的「教育身體」,既承載了文化的記憶與感知,也通過創新實踐不斷推動文化的再生產與全球傳播。

Comment by Suyuu on August 24, 2024 at 5:33am

趙憲章:論民間書信及其對話藝術

【內容提要】民間書信是最具典型意義的民間文體之一,“私語真情”而不是“信息傳達”是它的基本屬性,修辭藝術而不是“文本禮制”使其同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書信傳達的時空隔斷衍生了書信的遠距離想像,悠遠而豐富的郵品世界便是它的藝術生成;書信的時空隔斷也是一種“臉面”,即對話之“笏”,使言說者的自尊和自衛成為可能。總體看來,民間書信作為私語言說的地下室,有著不同於公牘文的面目和文體安全,它那自由和自然的修辭,構建了可以躲避甚至消解主流話語的寓所。

【關鍵詞】民間/書信/對話/文體

一項民間寫作調查顯示,“書信”是普通民眾使用頻率最高的文體之一,僅次於“條據”但高於“日記”而位居第二。① 但是,“書信”並非“條據”之類純實用文體:盡管“信息傳達”是書信的基本使命,但它同時又是情感的寄托和對話,書信所傳達的信息往往表現為情感的傾訴和交流,或者說它所傳達的信息已被情感化了。就此而言,民間書信是典型的“情感對話”文體之一,②彪炳在中外文學史上的眾多書信名篇就是它的身份證。③它所傳達的濃情厚誼曾經撩撥起多少撕心裂肺的思念與憂傷,感動著一代又一代讀者難以釋懷。另一方面,隨著電信時代的來臨,以“信息傳達”為使命的傳統書信恰恰面臨著滅頂之災;與此相應,“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式的古典情思正被現代電信和網絡對話所湮滅;當人們為“書信處理系統”(E-mail)④的速度與效率而欣喜若狂和忘乎所以的時候,由文房四寶和綠衣使者所傳達的幽情已經蕩然無存……這種由科學技術所導致的情感載體的失落,就是人類謀求物質生活的便利所付出的沈重代價,也是我們今天研究民間書信的現實意義:快速堵截這一即將斷流的情感血脈,靜靜地感受這一情感脈搏即將遠逝前的微弱跳動,在它訣別人類情感世界之前傾聽其最後的訴說,品味“書信對話”這一特別的民間文體及其情感傳達的藝術形式。⑤

一、作為“藝文之末品”的民間書信

《左傳》所載《鄭子家與趙宣子書》、《子產與范宣子書》等是我國古代文獻保存下來的最早的書信文體。⑥這些書信主要是商議國家之間的政治事務,類似於後來的“國書”或“公函”。中國古代書信脫離公牘文性質而成為私人之間的往來,就現存文獻來看,當在秦漢之後,⑦例如司馬遷的《報任安書》(愛墾註:王國維鑑,寫於漢武帝太始四年(前93年)十一月)

史家通常將《報任安書》和《太史公自序》相提並論,因為闡發《史記》寫作的動因和宗旨是它們的共同主題,對於研究司馬遷的人生閱歷和史學思想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但是,由於二者屬於完全不同的文體,導致其敘事策略和言說方式大相徑庭。

其中,關於“李陵之禍”的表述最為明顯。⑧《報任安書》寫於作者遭遇“李陵之禍”以後,友人任少卿致信規勸他應該“慎於接物,推賢進士”。可能是這種好為人師的口吻撩起了司馬遷的滿腹牢騷,所以在回信中盡情地傾訴自己的遭遇和不幸,將滿腔的憤怒和屈辱向任安訴說,一吐為快,酣暢淋漓。書信開篇就感憤自己“身殘處穢,動而見尤,欲益反損,是以獨抑郁而誰與語”,⑨哀怨情緒溢於言表。書信的結尾仍然哀嘆自己遭遇此禍被鄉黨恥笑,侮辱了先人,已經沒有臉面祭掃於父母的墳前,以至於整日神情恍惚,不知所措,“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怎麼還能按照少卿所說的去“推賢進士”呢?也就是說,訴說自己遭受宮刑的冤屈、恥辱、悲傷和無奈,是《報任安書》的主要話題,“行莫醜於辱先,而垢莫大於宮刑……自古而恥之”是司馬遷刻骨銘心的情結。但是,這一事件在《太史公自序》中的表述卻完全不同。

《太史公自序》除去關於《史記》130篇的“內容提要”之外,主要涉及作者家世、司馬談《論六家要旨》、子承父志繼任太史令、儒家經典的主旨以及孔子寫《春秋》的意義等。至於自己遭遇的“李陵之禍”,只是一筆閃過,目的還是為了引出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有《國語》、孫子臏腳論兵法等“聖賢發憤之作”,以表達自己如何以史為鑒完成《史記》寫作的意志和決心,完全是正面的、積極的自我激勵之辭。

注釋:

①張鴻苓主編:《一般書信筆記日記•前言》,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第2頁。

②在名目繁雜的民間文體中,如果說日記是典型的自我“獨白”,那麽書信就是典型的雙向“對話”。關於日記話語的“獨白”性質,參見拙文:《日記的私語言說與解構》,《文藝理論研究》2005年第3期;《日記的形式誘惑及其第一人稱權威》,《江漢論壇》2006年第3期。上述兩文合並後更名為《日記的私語言說與變體》被收入《現代性視野中的文學理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③《文選》所列“箋”、“書”兩類相當於現在的“書信”,共31篇,數量僅次於詩、賦二體,可見昭明太子對於書信文體的關注和偏愛。另一方面,這種關注和偏愛又沒能在他為《文選》撰寫的序文中體現出來,於是引發後人的種種猜測(參見趙俊玲:《論<文選>所收建安時期書信》,《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在我們看來,這恐怕和正統的文體觀念有關,書信畢竟屬於“藝文之末品”(劉勰語)。

④“書信處理系統”即電子郵件,是E-mail的最早漢語譯名。參見《知識窗》1983年第3期。

⑤所謂“民間文體”,很難下一確切定義,只是相對學界慣常所論及的小說、詩歌、散文、戲劇和政論等“主流文體”而言。所謂“民間書信”,主要是指非官方的、非學術的,實用色彩相對弱化的書信,即親友之間的往來書信。無論是“民間文體”還是“民間書信”,它們的“民間性”主要表現為較少接受主流意識形態的影響和輻射。

⑥姚鼐在《古文辭類纂•序》中將《尚書•君奭》作為書信的源頭並未被學界普遍接受,認為那不過是周公的“告語”,還算不得是“書”(信)文體。參見葉幼明等:《歷代書信選•前言》,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頁。

⑦在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區秦墓中出土的木牘書信被認為是現存最早的書信原件(參見朱靖華等選注:《歷代書信選》,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9年,第4頁)。這是戰國末期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兩個出征戰士的家信。當然,書信被民間普遍使用當在紙張發明之後,在敦煌懸泉置遺址出土的簡帛文書中,發現了留有墨跡的殘紙,尚存30字,墨跡清晰可辨,當是迄今所發現的最早的紙質書信實物,時間當在東漢之後(參見《中國造紙》1992年第6期)。另一方面,我們在雲南民族學院民族博物館里還可以看到曾經流行於景頗族青年男女之間的實物書信,他們用樹葉、樹根、辣椒、火柴、大蒜和木炭等表達愛意、交流感情(參見《中國民族博覽》1998年第3期)。如果將這種古老的傳情達意方式視為人類書信的“活化石”,那麽它的最早起源應在文字發明之前。

⑧漢武帝天漢二年(公元99),西漢名將李廣的孫子李陵投降匈奴,司馬遷因在漢武帝面前為其辯解而慘遭宮刑,史稱“李陵之禍”。

⑨司馬遷:《報任安書》,見吳楚材、吳調侯選編:《古文觀止》,南京:鳳凰出版集團,2005年,第224—228頁。下引《報任安書》均出自該書,恕不另注。

⑩本文使用“公牘文”一詞是廣義的,不僅指相對民間私人書信而言的“公函”,也指相對所有“尺牘”而言的其他意在“公布於眾”的“文”,包括司馬遷為《史記》所寫的“自序”在內。劉勰《文心雕龍》中的“詔策”、“檄移”、“章表”和“議對”等都是關於書信文體的討論,但是只有“書記”篇中“書”的所指是民間書信。


(趙憲章:論民間書信及其對話藝術, 見:爱思想平台 2016-06-11)

Comment by Suyuu on August 20, 2024 at 2:53pm

這就是“書”與“文”的不同,即民間書信和公牘文⑩的不同:《報任安書》之所以是“民間書信”而不是“公牘文”,首先在於它是個人私情的充分傾訴,即所謂“函綿邈於尺素,吐滂沛乎寸心”;(11) 而在《太史公自序》中,對自己的身心造成重大創痛的“李陵之禍”,只能深深地掩埋在紙背文後,實則是轉換語氣,將“不幸”說成是“萬幸”,將“受辱”表述為“受挫”,以顯示自己永不氣餒、勇往直前的奮鬥精神。

另外,《報任安書》和《太史公自序》均有司馬遷的家世及閱歷的自述,以表達自己編修《史記》的緣由和動因,但其敘事的策略和語調卻大相徑庭:前者面對知己,從個人立場出發宣泄私人真情,直抒胸臆,慷慨激昂,無所顧忌;後者從公眾立場出發表達自己的修史大志,嚴謹得體,語氣平緩,措辭講究。這並非意味著作者寫作《太史公自序》時已經淡忘了“李陵之禍”,主要是它的“公牘文”性質決定了他不能將個人私情訴諸筆端,因為“公牘文”面對的是所有可能的讀者,必須有所忌諱、有所回避、有所遮掩,只能以國家和社會代言人的口吻凸現“公牘文”的公眾性和公益性,而不可任性直率和暢所欲言。這也是中國人文知識分子的基本操守和德性準則。

值得注意的是,司馬遷的《太史公自序》雖然名曰“自序”,實則是假借他人視角進行敘述,即采用第三人稱敘事。(12) 和“第一人稱敘事”相對而言,“第三人稱敘事”有效地緩沖了主觀情緒的任意宣泄,有益於掩飾作者個人的精神創痛,使得敘事語調顯得客觀而平緩。《報任安書》就不同了,作為致友人的書信,不可能采用第三人稱敘事,“第一人稱”是所有書信文體無以選擇的敘事視角,從而為宣泄個人感情預設了“無障礙通道”。

就此而言,民間書信作為最典型的“第一人稱文體”,“私語真情”是其區別於一切公牘文體之最顯著的特點。盡管我們不能在此妄斷劉勰為什麼將書信貶為“藝文之末品”,(13) 也無須評論孔尚任為什麼感慨人們只知“詞為詩之余”而不知“尺牘亦詩之余”,(14) 或貶或褒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書信的文學性已經達成歷代學人的共識。那麼,我們是否可以這樣推斷:“私語真情”當是民間書信之所以被文學史所接納的重要原因,是書信文體之“文學性”的主要標志之一。

“私語真情”之所以是書信文體之“文學性”的主要標志,就在於它的個人化和情感性,即“個體情感”本身的文學屬性。將“個體情感”作為文學的重要特質並不否認宏大敘事及其愛國家、愛民族之人類普遍情感的文學表達,問題在於,即使在這類作品中,人類的普遍情感也被個人化了,總是通過鮮活的個體得以表現。也就是說,文學中的情感必定是個人的、個體的,而不是普遍的、抽象的,後者是學術抽象的結果而不屬於鮮活的文學現實。“私語真情”正是在這一意義上使民間書信躋身於文學。更由於它不需要像宏大敘事作品那樣必須借助於普遍情感的“個人化轉換”,本身就是個體情感的直接顯露或自由宣泄,從而為民間書信進入文學世界開具了最便捷的通行證。

於是,同一個作者(或敘述同一個事物),在公牘文和私人書信中所顯示的就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面目。《報任安書》和《太史公自序》中就有兩個很不相同的司馬遷:前者充滿哀怨,牢騷滿腹,消極悲觀;後者搖身一變,成了一個自覺地以承傳史家薪火為己任的偉大士人,判若兩副面孔,這就是不同文體使然。人的兩面性、多面性和複雜性,需要通過不同的管道進行言說,於是造就了不同的文體類型;由於言說對象的不同、言說目的不同、言說語境的不同,也就決定了言說者選擇怎樣的文體“說什麼”和“怎麼說”。

總之,不同語境的不同言說造就了不同的文體類型,不同的文體各有最適宜表達的意義和不同的言說策略,從而展現出人的多面性和同一作者的不同形象。陶淵明這位以田園詩歌名世的詩人,“少無適俗韻,性本愛山丘”才是其公眾形象,但在他寫給兒子們的家信中(《與子儼等疏》),卻大談柴米之憂,坦陳內心的苦痛和矛盾,其隱逸和安適的境界蕩然無存。

這恐怕就是魯迅說過的私人書信不同於任何公牘文的重要區別:公牘文的本意就是“公之於眾”,於是也就難免“峨冠博帶”;私人書信盡管也要給他人看,並非獨自一人“赤條條的上場”,卻由於其傳播的範圍是限定的,傳播的對象是熟悉的,傳播的語境是安全的,即使“穿著肉色緊身小衫褲,甚至於用了平常決不應用的奶罩”,但是比起公牘文的“峨冠博帶”來,要簡單和自由許多。
(15)

(11)陸機:《文賦》,見郭紹虞主編:《中國歷代文論選》第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71頁。

(12)例如,“太史公遭李陵之禍,囿於縲紲”。事實上,《太史公自序》全篇基本上采用的是第三人稱敘事,諸如“太史公(此指司馬談——引者注)既掌天官,不治民。有子曰遷。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年十歲則誦古文……”等等。

(13)劉勰:《文心雕龍•書記》,見周振甫:《文心雕龍注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第278頁。

(14)孔尚任在《與徐丙文》中說:“蓋尺牘一體,即古之辭命。所雲使四方能專對者,實亦原本風、雅。人但知詞為詩之余,而不知尺牘亦詩之余也。”汪蔚林編:《孔尚任詩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503頁。

(15)魯迅:《孔令境編〈當代文人尺牘鈔〉序》,《魯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第414—415頁。

Comment by Suyuu on August 18, 2024 at 9:18pm

至於這種不同是否有必要像魯迅那樣繼續追問哪一種更加“真實”,恐怕不能簡單論定。因為,無論是“穿著肉色緊身小衫褲”還是“峨冠博帶”,都是文體語境使然,都是一種真實,如前所述,“兩面性、多面性和複雜性”本身就是人的客觀存在方式,在不同場合顯露不同的面目本身就是合理的,公眾場合“峨冠博帶”和私人空間“赤條條”都是特定語境中的真實,否則便有違於常規。如果一定要在這一問題上堅持“反潮流”,那就有可能“別有用心”,例如假借私人書信達到公牘文的目的等。(16)

當然,魯迅所認為的書信更加真實,並非僅就文體本身(文本語境)而言,更多的是相對特定的社會語境。正如張抗抗之所以稱當年在北大荒插隊“依賴書信維持生存”,是因為當時“常須躲閃避開周圍警犬般的耳目,使得書信的來去變得隱秘而鬼祟,那僅僅只因為小小的信封承載了最大的私人空間,是充滿敵意的生活中唯一的溫暖和慰藉,支撐我們度過苦澀難耐的時光。我們的眼睛一旦離開那幾頁信紙上含蓄的真話,面對的將是鋪天蓋地的赤裸裸的謊言和虛偽”。

在這篇回憶文章中,張抗抗詳細而生動地記述了因大雪封山兩個月之久而斷絕了親友通信時的焦躁心境:“寂靜和寂寞讓人透不過氣,每個人都狂躁不安,快被逼得發瘋。暴風雪的夜晚,我們在微弱的蠟燭下瘋狂地寫信,寫給我們想得起來的任何人。一隻隻用米粒粘合起來的厚信封,在炕席下被壓成薄片,一隻隻薄片積成了厚厚一摞,硌的人腰疼,我們共同守望著冰雪,卻沒有郵遞員來把那些信接走。”終有一天,拖拉機的轟鳴打破了沈寂,載來了幾麻袋信件,大家一哄而上搶走屬於自己的信。於是,“整整一個夜晚,帳篷里鴉雀無聲,人人都在馬燈下安靜地讀信,就像享受一件天降的禮物,只聽見紙頁的翻動聲和姑娘們喜極的啜泣… …”。(17)

張抗抗回憶說,其實那些信里寫的是再平常不過的小事,但20多年前的那個夜晚他們沒能入眠,信中的每一個標點都使他們興奮不已。可見,書信之所以被魯迅稱為“更加真實”,不僅僅在於其中“說了什麼”,主要還在於它提供了一種“文體安全”(相對公牘文而言),書信具備自身特有的“安全言說”的文體形式。這就是馬斯洛所說的人類的“安全需要”,也是吉登斯所說的“本體安全”。民間書信作為一種對話文體,對話雙方的相互熟悉和信任,營造了一個在相對隔斷的有限時空中可以無所顧忌、暢所欲言的安全言說語境。

就此而言,書信的言說堪稱自由的對話和語言的狂歡。這也是書信之所以成為傳統社會日常生活中重要組成部分的原因之一,因為那是一個以血緣為紐帶、以情感為依托、以互信為準則的“熟悉人”的社會。“熟悉人”社會的日常生活是書信賴以存在的基礎,否則,它必將逐漸淡出人類交往的視野。就此而言,現代電信、E-mail和網絡對話只延續了書信的實用功能,作為“私語真情”的文體屬性已經稀釋或隱退。

這就是包括情書、家書等一切民間私人書信的情感形式:它所訴說的情感往往不能外言。“不能外言”的東西並非都是醜陋的、低俗的,僅僅因為它是一種“私密”而已。因為“私密”本身就是人的一種存在方式,甚至可以說是人的“本體存在”方式,就像弗洛伊德認定“潛意識”是人類心理世界的主體部分那樣。這也是民間書信作為情感載體之所以動人和誘人之處,它只是在特定的、熟悉的和知己的對象間的一種對話,先驗地預設了一種熟悉的、可靠的、安全的因而也是“不予告人”的語境。正是這一“不予告人”的言說使其成為文學,因為書信的言說實際上是在說“不可(與他人)言說之說”。而“說不可說之說”恰恰就是文學的言說,是文學言說的藝術特性。(18)

當然,書信的言說同文學的言說盡管都是“說不可說之說”,但是並非意味著可以將二者等而同之:前者是現實的、即時的,後者是虛構的、假想的。盡管文學是現實的影像,所有的文學參與者都會由此聯想到現實,但和書信所表達的現實的、即時的情感完全是兩碼事,這是其一。


(16)“假借私人書信達到公牘文目的”大體有兩種類型:一是寫信本來就是為了發表或者預想到將來有可能發表,例如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通信,魯迅和許廣平等的《兩地書》,或者本來就沒有真正的隱私,或者即使有些隱私,也是作為言說的背景而存在,僅僅預設了某種閱讀效果;二是有意識地假借書信的“私語真情”達到公牘文的目的,例如1949年6月19日毛澤東誠邀宋慶齡前來北平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信,並派鄧穎超親自前往上海送達,堪稱以個人書信處理公務、以“私語真情”打動受信人的典範(參見劉濟民:《公務書信的典範——讀毛澤東致宋慶齡的一封信》,《寫作》1994年第6期)。至於506年南朝梁國丘遲一紙書信勸降敵軍8000人,化干戈為玉帛,則是非常極端的例子(即丘遲《與陳伯之書》)。其中,“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已成千古名句。

(17)張抗抗:《逝去的書信》,《書城》2001年第3期,第99頁。

(18)“不可說”是佛家精神,也是文學的精神。文學作為語言的藝術,說出一般語言“不可說”或“說不出”的東西才是它的本義,即文學之“文學性”之所在。維特根斯坦和海德格爾等都涉及這一問題。

Comment by Suyuu on August 16, 2024 at 6:52am

其二,文學語言作為藝術符號,嚴格說來,只有在它表達一般語言所不能表達的東西時才是文學的,這就是雅格布森所說的文學的“文學性”,也是朗格所辨析過的“藝術符號”和“藝術中的符號”的區別:“凡是用語言難以完成的那些任務——呈現感情和情緒活動的本質和結構的任務——都可以由藝術品來完成。”(19)

同樣,藝術作品中凡能用語言明確表達出來的意義,都是“藝術中的符號”而不是“藝術符號”;並且,一般符號一旦進入作品就必然發生變異,它本身的意義必然在藝術化過程中被消解,或者僅僅是作為“技術”而不是作為“藝術”附庸在作品中。就這一意義而言,書信的“藝術性”並不等於說書信本身就是藝術,最多算是劉勰所說的“藝文之末品”;同樣是在這一意義上,書信也就具備了不同於文學的文學魅力:它以現實的私密性誘發了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以其現實的而不是虛構的真實贏得了類似於文學的動情力。所以,與其說它是“藝文之末品”,不如說它是“藝術類同品”。

當然,書信的“藝術性”還有其他諸多方面的成因,諸如語言修辭、行文格式、筆墨書法,以及信箋、信封和郵票的藝術設計等,甚至包括整個郵政事務在內的傳遞活動,都包含豐富的審美因素和藝術趣味,這些因素和趣味顯然遊離於書信的實用價值之外,是書信的藝術性之所在,我們將在下文詳細論及。但是毫無疑問,在書信的所有藝術性因素中,“私語真情”是其最具文學誘惑力的內在成因。正是在這一意義上,書信和藝術一樣,不會因為時過境遷而失去它的價值,往往是愈久愈可以散發濃厚的醇香。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書信實際上是一種情感的守望和期待。

二、“千里面語”及其“笏藝術”

在古代漢語中,“書”指函紮、書劄,即書信的“語言文本”;“信”與“訊”通,指送信的使者,即所謂“信使”。(20)後世“書”“信”並稱,即我們今天所說的“書信”,實際上是由兩個詞組合而成的,說明書信並非像其他文體那樣只是一張“白紙黑字”(語言文本),關於它的“傳達”也屬於書信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換言之,無論從詞源學還是從歷史的角度看,書信文體應當包括“文本”和“傳達”兩個方面,二者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缺一不可。可以設想,沒有歷代的郵驛製度,哪有書信文體的存在?黃庭堅在《望江東》中感慨“燈前寫了書無數,算沒個、人傳與”,這種無人傳達的書信文本並沒有實現發信人和受信人的“對話”,還能稱之為“書信”嗎?由此觀之,書信是一種非常特別的文體,它的前提應當是一種“對話的實現”,而“書信文本的有效傳達”就是書信作為一種對話文體最終得以實現的必要條件,也是書信有別於其他文體的重要屬性。

我國古代早在周朝就開始了郵驛制度。君臣之間、天子和諸侯之間,將涉及政治、軍事的信息寫成“書簡”,交由信使徒步傳達,稱之為“郵”或“置”;如果騎馬傳達,則稱為“驛”。“驛站”作為信使歇息和換馬的地方,到了唐代全國已達1600多處,由兵部負責管轄,主要是傳達官府的公文,民間書信則主要是委托親友、商賈等捎帶傳遞。直到明代永樂年間官方設立了“民信局”,民間書信的傳達才有了公共管道。1840年後,列強在中國沿海、沿江城市設立“書信館”,1896年清政府設立國家“郵傳局”(民國初年劃歸交通部),現代郵政體系開始在中國出現。20世紀中葉之後,由書信傳達而衍生出來的郵政事業已經四通八達,僅我國的從業人員就達數十萬,涉及航空、鐵路、輪船、汽車和助力車,以至騾馬馱送和徒步傳遞等幾乎所有的交通方式,就像密布於人體肌膚的血脈網絡將人際交往的世界相互聯通。就此而言,“書信對話”是一種依托“郵驛傳達”的“遠距離對話”,即通常所說的“千里面語”。(21)毫無疑問,書信對話的藝術性應當和它的這一特征密不可分。

(19)蘇珊•朗格:《藝術問題》,騰守堯、朱疆源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第7頁。

(20)關於“信”字何時分別具有“使者”和“書信”的含義,學界有不同意見。王力認為中古時期“信”字才有了“使者”的意義,另有學者認為早在漢代就有了此義;王力認為“信”字具有“書信”的意義起自中唐,另有學者則認為早在六朝(參見常立傑:《“信”字“使者”“書信”二字緣起時間小議》,《廣西大學學報》1987年第1期)。當然,最早起自何時不等於當時已被普遍使用。

(21)《舊唐書•房玄齡傳》載:房玄齡在秦王李世民手下十餘年,代李世民撰寫軍書表奏,文約理贍,駐馬立成。高祖李淵曾誇獎他說:“此人深識機宜,足堪委任。每為我兒陳事,必會人心,千里之外,猶對面語耳。”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千里面語”的出處。實際上,早在劉勰的《文心雕龍•書記》中,對於書信文體就有“辭若對面”的評語。參見周振甫:《文心雕龍注釋》,第277頁。

(下續)

Comment by Suyuu on August 14, 2024 at 10:14am

書信對話作為人與人之間的“千里面語”,它的藝術性首先來自書信人雙方對於對話能否最終實現的期待與渴望,以及由此所引發的“遠距離想像”。盡管現代郵政體系已經非常發達,但是,書信傳達環節中的各種差錯總是在所難免;更何況古代社會,簡單落後的傳達管道決定了書信對話的最終實現總是充滿了許多非確定性和未知因素。

如古代殷洪喬在去章豫做太守的途中,故意將為他人代捎的書信付諸水中,所以後人就有“書來莫附洪喬便,直到經年一字無”之說,將書信在途中的遺失稱為“付諸洪喬”。

即便並非殷洪喬之流故意為之,旅途的遙遠和艱難,或者經由多次輾轉而發生意外的書信傳達總是難以避免。因此,書信文本的有效傳達向來是縈繞在書信對話人雙方心理上的濃重陰影。

1493年,航海家哥倫布從美洲乘坐一隻破舊的帆船返回歐洲,因擔心自己途中遇險而不能回到西班牙,就給皇後伊薩伯拉寫了一封信報告自己發現新大陸的消息,連同一份美洲地圖用蠟布密封起來放在木桶里拋進大西洋。

直到1852年,這個奇特的“漂流瓶”才被一個美國船長在直布羅陀海峽發現。這封行走了359年的書信盡管充滿了戲劇性和傳奇色彩,只是書信傳達的特例,但是,它之所以常常被人提起並成為書信史上的趣聞,表現了人們對書信傳達過程及其有效性總是充滿了迷茫和不可預見性,說明了書信傳達的偶然性以及書信對話能否最終實現總使人牽腸掛肚。

正因如此,無論發信人還是受信人,書信傳達和書信文本一樣,都會引發書信當事人的無限想像。恰恰是這種“對話的距離”,使他們充滿了期待和憂患、盼望和焦慮,從而成為歷代文學的重要題材和描寫對象。


“遠信入門先有淚,妻驚女哭問何如?尋常不省曾如此,應是江洲司馬書”。這是元稹收到白居易的書信後,和家人一起激動不已的情形。元稹為什麽在尚未閱讀白居易的書信之前就已“先有淚”?因為是“遠信”,距離的遙遠和傳達的艱辛使友人的書信如此“不同尋常”,這足以使他們全家淚流滿面了,至於信箋上究竟書寫了什麽,似乎顯得無關緊要。

也就是說,書信的動情之處並非只是書信文本的言說,還在於它的有效傳達及其過程;受信人所期待的不僅是書信文本言說了什麽,還在於書信行為本身,包括信紙、書體、信封、郵票、信使及其傳遞過程等,甚至殘留其上的汗跡、水印和揉折都可能引起無盡的遐想。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劄。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長相思”是因為“久離別”,離別和相思的長久是因為距離的遙遠和書信傳達的不易。這也是杜甫和杜牧分別在其《書懷》和《旅宿》中所感慨的“自寄一封書,今已十月後”,“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更是古代之所以出現所謂“鴻雁傳書”或“鯉魚傳書”一說的原因:“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沈魚,終了無憑據”(晏幾道:《蝶戀花》)。“木落山空天遠大,送飛鴻北去傷懷久”(戴覆古:《賀新郎•寄豐真州》)。

黃庭堅的《望江東》在感慨書信之無人傳達之後,緊接著想到的也是借助於鴻雁。(22) 這些都是書信對話的“時空間離”觸發了詩人的藝術想象,於是被他們移情到“鴻雁”和“鯉魚”那兒去了。很清楚,書信的有效傳達作為書信對話得以實現的必要前提,蘊藉著所有書信人的思念和牽掛;它和書信文本一起,共同建構了書信對話的情感世界。這既是書信傳達之所以被歷代詩人吟詠的藝術根由,也是書信對話作為“千里面語”的藝術“格式塔”。


正是在這一意義上,書信傳達及其“時空隔斷”對於書信而言也就具有了藝術本體論的意義而不僅僅屬於它的傳達載體。由此我們也就可以理解,人們為什麽要在郵品上花費那麽多心思,從而製造出了一個氣象萬千的郵驛世界。


首先是書法。書信盡管是最自由的文體,但是對於它的文本書寫總是特別用心。陸機的《平覆帖》、王羲之的《奉橘帖》、王獻之的《鴨頭丸貼》等就是他們當年與他人的通信;還有李邕的《久別帖》、蘇軾的《致杜氏五劄》、司馬光的《寧州帖》、陸遊的《候問貼》等,都是中國古代書信留下來的書法精品而成為後人習字臨摹的範本。

書信書法不是為書而書,與當代人純粹的書法作品有所不同,它是人與人對話過程中個人性情的自然彰顯,即所謂“文如其人”、“字體隨性體”,是“千里面語”的自然表現,其中的真切和親近不言而喻,任何單純的書法作品在這一意義上都無與倫比。

(22)黃庭堅《望江東》詞系作者因黨禍遷徙南方時期所寫,“江水西頭隔煙樹,望不見、江東路。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闌住。燈前寫了書無數,算沒個、人傳與。直饒尋得雁分付,又還是、秋將暮”。前兩句描寫對遠方親人的惆悵情思,後兩句感慨無人傳達書信,縱使交付給鴻雁,秋天它要往南飛,也不能將書信傳給北方的親人了。

Comment by Suyuu on August 11, 2024 at 7:51pm

其次是信箋。中國書信歷來講究信箋,唐代有著名的“薛濤箋”,宋代有“蘆雁箋”,(23) 到了元代,趙孟等書法家開始用“觀音箋”、“清江箋”等新品種。明代出現了以《蘿軒變古箋譜》和《十竹齋箋譜》為代表的多色套印箋譜,立體感強,豐富艷麗,本身就是版畫中的傑作。

清代嘉慶、道光之後,文人學者自印箋紙成風,如翁方綱、俞樾等,根據自己的喜好定做箋紙,例如用金石、古玩或書法作品做圖案,形成了所謂“金石書箋流派”。晚清之後,江浙一帶出現了以名家書畫作品為圖案的箋紙,或將各種信箋圖譜編訂成冊,儼然成了專門供人欣賞的畫冊,以至於成了許多文人雅士相互傳閱和饋贈的禮品,足見其藝術性已經大大溢出它的實用性。(24) 由此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麽包括魯迅在內的那麽多現代文人,對於自己使用的信箋都是那樣的在意和情有獨鍾。(25)

再次是郵票。可以說,從郵票誕生之日起它就是一件藝術品而不僅僅具有實用功能。(26) 1840年在倫敦發行的世界上第一枚郵票印有英國女王的頭像,1878年(光緒四年)清政府發行的我國第一枚郵票則是龍圖案,只有實用標示而沒有任何藝術設計的郵票只在最早期偶爾出現。

可以這樣說,郵票的歷史就是一部藝術設計的歷史,不同國家、不同時代和不同設計師的郵票為書信傳達繪製了豐富絢麗的藝術畫廊,人物、動物、植物,政治、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神話,其題材之豐富難以數量。這些或複製或模仿或原創的作品被鑲嵌在信封的一角,不僅僅充當著書信傳達的通行證,而且也為書信對話披上了藝術的盛裝。它的“通行證”功能是一次性的,而被賦予的藝術想象和歷史記憶,卻永遠粘貼在審美的畫廊。

總之,書信傳達不僅僅是書信對話得以實現的流轉過程,也是書信對話的藝術過程。作為藝術過程,我們還可以從信封、郵戳、信瓤、署名印鑒,甚至專門為郵政設計的徽章標識、服飾用品和色彩等方面發現書信傳達始終充盈著藝術精神。

可以說,由書信傳達所衍生的郵品世界實則是一個被充分情感化和藝術化了的世界。這就是所謂“千里面語”作為藝術符號的世界:郵品的藝術化和藝術化的郵品建構了書信的“距離美”,使千里之遙的對話能夠超越空間距離而看到對方的表情和音容笑貌,使親友之間交流猶如當面對談。

另一方面,書信傳達的藝術意義不僅僅表現在對話距離的消弭,還具有另外的、甚至看似完全悖反的意義——將近在咫尺的距離延長。這就是斯蒂芬•茨威格筆下的那位“陌生女人”寫信給小說家P先生的長信。這位“陌生女人”作為P的崇拜者,不僅是P的鄰居,和P也有過不同尋常的親密接觸,為P生養了一個孩子;也就是說,她完全有條件並且可以和P約會面談,但是為什麽選擇寫信的方式向P傾訴?

原因正是這位“陌生女人”在信中對P所表白的:寫信就像“在黑影里同你談話,我不感到害羞”,(27) 書信充當了她和P進行交談的“遮羞的黑影”,屏蔽了對話雙方的面孔和表情,從而增強了她的自信和勇氣,回避了直面交談可能遇到的怯懦和尷尬。可以說,書信作為“遮羞的黑影”這一意義,在民間書信往來中可謂屢見不鮮。(28)

黃維華在考證書信的起源時溯及我國的“書之於笏”傳統,認為“上古時無論貴賤皆執笏從事”;“書之於笏,為失忘也”,將要說的東西寫在笏上以備遺忘。(29) 在我們看來,如果結合中國的禮制傳統,就不能將“笏”僅僅解釋成“備忘”功能,盡管劉勰在《文心雕龍•書記》的開篇也引用了大舜帝的話表明“‘書用識哉!’所以記時事也”。(30)

特別是從其後世的演變來看,“笏”的更重要的意義還在於它的“禮儀”性質,正像《禮記•玉藻》所作的解釋那樣:“凡有指畫於君前,用笏。”(31)“笏”實際上成了下臣向君主稟奏的“隔斷”,將自己的“臉面”用笏遮蔽起來以示微臣對於君主的敬畏,其“羞於言說”的謙恭意義便不言自明。

如果說中國書信的起源和“笏”確有某種聯系的話,那麽這倒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表徵。書信,作為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交往之“笏”,在其“記事”和傳達信息等實用功能之外,更有著“遮蔽臉面”之類的禮儀功能。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麽對話的雙方本來近在咫尺,卻要選擇通信的方式進行交談:書信作為人類對話之“笏”,遮蔽了當面和在場的表情,通過延長對話的距離和時間緩沖了即時反應的尷尬,從而給畏懼或羞澀的心理以自我衛護的功能,也為對方的回應預留了推敲斟酌的時間和自由。


(23)當時裘萬傾就有詠箋詩:“六七葉蘆秋雨里,兩三個雁夕陽邊。”

(24)“文革”期間,陶繼明偶然發現了100年前上海廣方言館一位學生的書信,信箋為浣花箋紙,一黃一藍兩張,桃花底紋,仁茂造紙廠製作,相當精美高雅(參見陶繼明:《一封百年前的學生書信》,《上海灘》2001年第1期)。上海廣方言館創辦於1863年,是我國最早的外國語學校,每年招收40名14歲以下的童子,1905年關閉,歷時42年,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精通外語、外交和洋務方面的人才,被稱為“外交家之鄉”。當時普通學子就已經使用如此精美的信箋,可見此風之盛行。我們從鄭振鐸和魯迅等現代學人對於藝術信箋的喜愛中也可窺見一斑。

(25)魯迅對於信箋的在意和喜愛眾所周知:他曾在一年之內和鄭振鐸往返書信30余封商量印製箋譜一事,他平時也非常注重箋紙的選擇,特別是和許廣平的往來信件更是如此,例如1929年5月下旬兩人曾就所用信箋及其寓意進行過很有意思的討論。日本阿部幸夫教授對這些問題進行過非常細致的專門研究,著有《魯迅書簡與詩箋•芥子園花箋與澄心堂箋》一書。參見王得後:《魯迅書信的箋紙》,《魯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6期。

(26)郵票的發明者是英國貴族羅蘭•希爾爵士。據說,他在一個偶然機會看到一位姑娘從郵遞員手里接過信件,但是,這位姑娘只是看了一眼信封就把信還了回去,理由是她沒錢付郵資。希爾為這姑娘墊付了郵資使她很是感動,於是說出了自己的秘密:來信人是她的未婚夫,他知道她沒錢支付郵資,就約定在信封上作記號傳遞簡單的信息,無需打開閱讀。希爾由此受到啟發,建議在信封上粘貼票據以示“郵資已付”。英國政府采納了他的建議,不論路程遠近統一郵資,將“郵資已付”預先印在封套上供人購買。這就是1840年5月6日在倫敦發行的世界上第一枚面值1便士的黑色、無齒孔的郵票,被稱為“黑便士”。

(27)參見斯蒂芬•茨威格:《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王守仁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9頁。

(28)例如在徐曉主編的《民間書信》(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0年)中就收錄了這類的書信:兩位朋友剛見面之後卻要馬上寫信,不是面談時忘記了什麽需要補充,而是將自己不便、不願或不敢當面訴說的意見用書信的形式進行表達。美國詩人艾米莉•狄金森極少與人交往,即使老朋友鮑爾斯前來造訪也避而不見,而是事後寫封信過去。她早在十幾歲就開始寫信,一生寫信無數,幾乎就是生活在日記和書信中,書信成了她與人交流的唯一方式。這種極端的生活方式顯然同她的幽閉性格有關,書信成了她那怯懦個性和幽居生活之“笏”。

(29)黃維華:《書信的文化源起與歷史流變》,《江海學刊》1996年第3期。

(30)周振甫:《文心雕龍注釋》,第277頁。

(31)《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903頁。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