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玩邊拍邊寫詩 游吟女攝影家 AGNES CHONG·高雄岡山文賢菜市場

《愛墾在地慕課》推薦精彩文章、照片請瀏覽以下網頁:



Rating:
  • Currently 4.75/5 stars.

Views: 43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Suyuu on January 31, 2023 at 7:30pm


陳崗〈西湖:旅遊者符號〉(3)
2.1 親身體驗

旅遊者符號實踐建立在其臨場身體體驗的基礎之上。

時任杭州通判的蘇軾在親身體驗的基礎上,感悟到杭州西湖的晴天水光瀲灩,好比濃妝的西子,而雨天則山色空蒙,好比淡妝的西子,於是才創作了《飲湖上初晴後雨》。

親身體驗不僅是杭州西湖“西子”符號產生的根源,而且也是後來旅遊者符號實踐的前提,包括兩層含義:其一是臨場感。離開慣常環境,身臨杭州西湖現場賦予了旅遊者特殊的心理感受;其二是具身化體驗(embodied experience)。旅遊者能夠綜合運用身體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甚至第六感) 感知杭州西湖,為杭州西湖“西子”符號的進一步檢驗、深化和再創造做好準備。


2.2 符號檢驗


旅遊者並不總是符號的被動接受者。追求真實性的旅
遊者,通過親身體驗對旅遊符號進行檢驗。盡管蘇軾詩已經深入人心,歷代西湖遊覽者並不是被動地接受杭州西湖的“西子”符號,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將其運用到實踐中去,以檢驗其真實性。正是因為如此,南宋江湖詩人武衍才發出感慨:“除卻淡妝濃抹句,更將何語比西湖?”點出了蘇軾將西湖比作西子的恰到好處。同時代著名詩人陸遊更是對雨天淡妝西子的比喻大加贊賞,其在《真珠園雨中作》中指出“坐誦空蒙句,予懷玉局仙 ”,並認同微雨中西湖是“猶得西施作淡妝”(《湖中微雨戲作》)。當然,符號檢驗也有不通過的時候。南宋詞人盧炳《驀山溪》中詞句“淡妝西子,怎比西湖好”,則點出了作者與蘇軾的不同觀點。


2.3 符號深化


旅遊符號實踐者在符號檢驗的基礎上進行符號深化。
符號深化是指旅遊者通過親身體驗,挖掘出符號能指與所指(如本文案例中的西湖與西子) 之間的更多相似性。南宋詞人劉過在《沁園春·寄稼軒承旨》詞中,“坡謂西湖,正如西子,濃抹淡妝臨照臺”詞句增加了“照臺”要素,進一步強調西湖之美堪比正在化妝中的西子。明代詩人聶大年詩作《西湖十景》中也提到“雨宜晴宜晚更宜,西湖端可比西施”,指出不僅雨天和晴天,傍晚的西湖比作西子更加合適。明代著名西湖詩人張岱《西湖》詩中“追想西湖始,何緣得此名。恍逢西子面,大服古人評。冶艷山川合,風姿煙雨生……。問誰能領略,此際有髯蘇”詩句更是深度刻畫了杭州西湖與西子的相似之處。

上一篇 》

Comment by Suyuu on January 31, 2023 at 7:29pm

2.4 符號再創造

旅遊符號實踐者對旅遊符號進行再加工,賦予其新的內涵。經過歷代文人墨客持續的符號檢驗和深化,“西子”符號已經成為古今中外無數旅遊者關於杭州西湖的重要文化想象。然而,在特定時空背景下,旅遊者特殊人生經歷必然賦予杭州西湖以特別的文化內涵,從而導致“西子”符號的再創造。通常,“西子”符號代表了中國古典美女形象。晚清打趣詩“欲把西湖比西子,於今西子改西衣” [2]則描述了特殊時代背景下,杭州西湖“西子”符號增添的新文化內涵。


2.5 動態演進


旅遊者符號實踐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建立在符號記憶基礎上的動態演進過程(圖1):① 符號想象由不同主體(政府、開發商、媒體、旅遊者、居民等)、不同途徑(宣傳手冊、廣告、報刊、書籍、網絡、博客等)、不同方式(話語、圖片、影像、身體等) 的符號敘事社會建構而成;② 通過符號想象,旅遊者形成一定的符號記憶;③ 旅遊者依據其符號記憶開展符號實踐,產生新的符號敘事(如遊記、口碑);④ 借助敘事更新,符號想象實現再生產,並引發新一輪的旅遊者符號實踐。

雖然古代傳播媒介發達程度,
遠比不上現代社會,杭州西湖的“西子”符號想象,由蘇軾等人的詩詞社會建構形成以來,也正是通過一代又一代旅遊者,不斷的符號敘事和符號實踐,才形成今天豐富而深刻的文化內涵。

圖1 旅遊者符號實踐的動態演進過程
Fig.1 The Dynamic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Tourist Semiotic Practice


註[2] 吳晶.西湖詩詞[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5:11-18.

Comment by Suyuu on January 31, 2023 at 7:25pm


3 旅遊者符號實踐的理論支撐

旅遊者符號實踐,是典型的跨學科研究領域,涉及到旅遊學、社會學、符號學、地理學、文化學、歷史學、管理學等諸多學科的相關理論。本文只探討與旅遊者符號實踐直接相關的三大理論支撐:符號學理論、實踐理論和(身體) 現象學理論。


3.1 符號學理論


通常認為現代符號學的兩大流派,分別是索緒爾的語言
符號學(結構主義符號學) 和皮爾斯的一般符號學,前者側重符號的意指與交流層面,後者側重符號的認知與思維層面[39]

索緒爾把語言符號分為能指(signifier)所指(signified)兩部分,前者指符號的音響形象,後者是指符號所表達的概念[40]。後來經過羅蘭·巴特等人的推廣,索緒爾的符號學被廣泛用於文化現象的分析,其中“能指”可以理解為符號載體,而“所指”可以理解為文化意義[41]

如圖2 上
部分所示,在比較杭州西湖與西施之美的相似之處時,“西湖”和“西子”均可以運用索緒爾符號學加以分析:杭州“西湖”符號的能指為西湖的物質載體,所指為西湖之美;而“西子”符號的能指為西子本人,所指為西施之美。

方面,西湖與西施同有一個“西”字,在音響形象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另一方面,西湖的水之美與西子的女性之美的關聯,也符合人們對自然的審美意趣。正是由於西湖與西施之間的這種相似性和關聯性,杭州“西湖”符號與“西子”符號之間就天然地存在一定的符號聯系。


皮爾斯將符號分為代表物(representamen)、對象(object)
和解釋項(interpretant) 三部分,三者之間的關係也被稱為符號三角(semiotic triangle)

根據錢德勒(Chandler)
的解釋,皮爾斯符號的“代表物”和“解釋項”,分別類似於索緒爾符號的“能指”和“所指”,因而可以看成一個索緒爾符號[42]。其符號中的“對象”則可以看成一個線索,提示“代表物”與“解釋項”之間的聯系。

自從蘇軾
將杭州西湖之美與西子之美聯系起來以,杭州“西湖”便與“西子”一同構成了皮爾斯“符號三角”中的兩角(圖2下部分)。其中,“西湖”用來指代“西子”,即旅遊者對杭州西湖(代表物) 的美學特征(解釋項) 的獲得可以借助於西子(對象) 的形象。

Comment by Suyuu on January 31, 2023 at 7:25pm

相比索緒爾的語言符號學,皮爾斯的一般符號學具有循環解釋的能力,這也是該符號學更加具有靈活性和一般性的原因之一。也就是說,由於蘇軾詩的緣故,不僅可以用“西湖”來指代“西子”,同樣也可以用“西子”來指代“西湖”。這樣,“西子”就成了關於杭州西湖的品牌符號。

隨著杭州西湖在國際範圍內影響力的不斷增大,“西子”也成為各大商家(特別是杭州本土商家) 奮力爭奪的品牌資源。據筆者的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有酒店、電梯、時裝、攝影、門窗等行業的企業單位,註冊並運用了“西子”相關品牌。

                 圖2 旅遊者符號實踐示意圖 Fig.2 Schematic Plot of the Tourist Semiotic Practice


旅遊者符號實踐可以看成是,索緒爾符號與皮爾斯符號
之間的溝通和聯系(圖2 中間部分)。索緒爾符號學分別解釋了,杭州“西湖”與“西子”符號,二者因為所指(即西湖之美與西施之美) 的相似性從而具有天然的聯系。

皮爾
斯符號學將“西湖”與“西子”符號聯系在一起,用西子之美來解釋西湖之美。旅遊者符號實踐則是指旅遊者在親身體驗的基礎上,充分比較“西湖”符號與“西子”符號(索緒爾符號) 之間的相似之處,從而驗證並重新闡釋二者之間的可解釋性(皮爾斯符號)。

原題〈旅遊者符號實踐初探——以杭州西湖“西子”詩詞為例〉

(本文作者陳崗單位:杭州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杭州311121)

原載 2015 年第5 期總第145 期人文地理

Comment by Suyuu on January 31, 2023 at 7:23pm


陳崗〈西湖:旅遊者符號〉(5) 3.2 實踐理論

通過對當代實踐理論的系統考察,尼可里尼(Nicolini)發現很多實踐理論的巨擘,都沒有直接給出實踐的定義,也並不存在一種統一的實踐理論。他在馬克思、海德格爾、維特根斯坦、吉登斯、布迪厄等人的基礎上,將實踐理論的主要觀點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

①實踐是話語和物
質行動,成為可能並獲取意義的領域;
②實踐本質上是因實際
情況而變,以物質作為中介的。理解實踐不能離開具體的時間、地點和歷史脈絡;
③實踐是社會成就,即使歸因於個
體時也不例外;
④實踐的完成依賴於人類的反思能力,人類
行動能力的獲得,源於參與社會物質實踐;
⑤實踐是相互聯系
著的,共同構成一個關係網絡 [43]


其指
導意義:

①符號實踐具有反思性。旅遊者不會被動地完全接
受杭州“西湖”與“西子”符號之間的固有聯系;
②符號實
踐具有創造性。旅遊者傾向於在前人基礎,在實踐中不斷地將符號之間的固有聯系加以檢驗、深化和再創造;
符號實踐在一定的社會關係網絡中開展。杭州西湖的旅遊者並不是單獨行動,他們與相關利益群體一起共同完成符號實踐;
④符號實踐因時、因地、因人而不同。不同時代背
景、地理位置、行為習慣的旅遊者關於杭州“西湖”與“西子”符號之間關聯性的理解不同,從而其符號實踐也呈現不同的特征;
⑤符號實踐也是相互關聯著的。基於杭州
“西湖”與“西子”符號的共同關注,不同時代的旅遊者,雖然不是共同在場,他們的符號實踐行為卻是緊密聯系。旅遊者符號實踐既建立在前人的實踐成果之上,也為後人的實踐活動提供依據。


3.3(身體)現象學理論


作為一種重要的研究方法,現象學已經構成旅遊學研
究的方法論基礎之一[44]。現象學方法“面向事實本身”,“直觀本質”,從“經驗事實的一般性向本質一般性還原”,強調方法上的“懸擱”,“普遍地質疑”,將任何先在的即使是科學的觀念加以暫時的擱置[45]

看来旅遊者符號
實踐本身是一現象學考察歷程,旅遊者需具備普遍質疑精神,暫時懸擱一切已有符號聯系,重新審視事實本身,致力挖掘符號之間的本質聯系。


身體是旅遊者符號實踐的中介,符號實踐不能回避旅
遊者的身體感覺。因而,梅洛·龐蒂等人的身體現象學,對旅遊者符號實踐就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他認為知覺已經是體驗中一個充滿意義的層面,單詞(符號) 實際上是表達這個世界的身體姿態(gestures) [46]

對他而言,符
號不依賴於概念獲取意義,因為符號本身就承載和孕育著尚未概念化的意義 [38]。即作為概念存在之前,符號依靠身體的知覺獲得意義,且本身就是一種身體姿態。身體現象學理論將旅遊符號學研究拉回到身體的知覺層面,有助於進一步解釋旅遊者如何運用身體這一“工具”,借助身體知覺能力重新體驗旅遊現象,對已有符號聯系進行檢驗和重構。

以杭州“西子湖”旅遊者符號實踐為例,現象學理論的指導意義在於承認旅遊者的主觀能動性,承認其有能力暫時擱置已有的符號關聯,回到現象本身,並通過親身的符號體驗,重新發現杭州“西湖”與“西子”之間的符號關聯。

Comment by Suyuu on January 31, 2023 at 10:50am


陳崗〈西湖:旅遊者符號〉(6)

4 旅遊者符號實踐的研究價值

4.1 理論價值

4.1.1 進一步凸顯旅遊者在旅遊吸引物符號建構中的主體性“文本”分析一直是旅遊符號學實證研究的重要領域。

學者們通過對旅遊廣告、宣傳手冊、紀錄片等傳播“文本”的符號學分析,試圖挖掘關於旅遊目的地的現代“神話”。然而,如果不能充分認識到旅遊者在符號建構中的主體性,必然會得出旅遊目的地“神話”完全由資本、媒體和權力操控的偏激結論。

盡管資本、媒體在現代社會中,發揮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與權力的結合也越發緊密,旅遊者符號體驗中主體性和獨特性的日益增強,也同樣是不爭事實。因而,加強對旅遊者符號實踐的研究,有助於深入挖掘旅遊者,在旅遊吸引物符號建構中的主體性,進一步豐富和深化旅遊符號學的理論內涵。


4.1.2 深入探討旅遊體驗中的諸多二元關係,符號實踐發揮著“橋梁”作用,溝通旅遊者符號體驗中的如下矛盾關係:

主觀與客觀。通過臨場的符號實踐,旅遊者將主觀狀態的符號記憶與客觀狀態的旅遊吸引物聯系了起來;

過去與現在。一方面以往旅遊者符號實踐的成果建構了旅遊者的符號記憶,另一方面旅遊者人生經歷內化為旅遊者的行為習慣,二者均深刻影響著旅遊者當下的符號實踐;

已知與可能。符號實踐同時也是旅遊者發揮主觀能動性,重構符號關係的過程;

我者與他者。符號實踐為旅遊者與當地居民,旅遊者與旅遊從業人員,旅遊者之間的進一步符號互動提供了可能;

代表物與對象。通過親身的符號實踐,旅遊者不斷重新發現代表物與對象(如“西湖”與“西子”) 之間的符號關聯。


4.2
實踐價值


4.2.1 深入挖掘旅遊者行為背後的文化動機,當前國內部分旅遊者的亂拍、亂塗、亂刻、亂摸、亂爬、亂騎等不文明行為,已經嚴重影響到相關旅遊景觀的建設與維護,甚至破壞了我國公民的國際形象。符號實踐的觀點認為,不文明行為並非完全由旅遊者素質低下導致,更加深層次的原因是文化動機。對旅遊者符號實踐的深入研究,有助於深度挖掘旅遊者文化訴求,合理引導旅遊者符號化行為,提升公民文明素質,倡導文明旅遊新風尚。

4.2.2 進一步促進旅遊目的地的合理定位符號實踐的觀點認為旅遊者具有反思和創新能力,是旅遊目的地“神話”建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與者。也就是說,旅遊目的地的形象並非完全由政府、企業和媒體等按照自身意願“生產”出來,而是同時也需要接受一代又一代旅遊者的持續檢驗、深化和再創造。因而,加強對旅遊者符號實踐的實證研究,探尋其真實符號體驗,有助於促進目的地的合理定位,提升旅遊者的體驗質量,推動旅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5
結論與討論


5.1
主要結論

以杭州西湖的“西子”詩詞為例,本文對旅遊者符號實踐的基本內涵、理論支撐與研究價值進行初步探討。符號實踐觀念認為,旅遊者,不是旅遊吸引物符號的被動接受者,而是將其符號記憶運用到旅遊實踐中去加以檢驗、深化和再創造的符號實踐者。

符號學理論、實踐理論和(身體) 現象學理論為旅遊者符號實踐研究提供了有效理論支撐。旅遊者符號實踐研究不僅有助於進一步凸顯旅遊者在旅遊吸引物符號建構中的主體性,深入探討旅遊體驗中的諸多二元關係,而且有助於深入挖掘旅遊者行為背後的文化動機,促進旅遊目的地的合理定位。

上一篇 》》

Comment by Suyuu on November 9, 2022 at 12:06pm

陳崗〈西湖:旅遊者符號〉(7)

(續上)5.2 研究展望

旅遊者符號實踐是一個新的概念,尚有諸多內容值得進一步深入探討,這里僅提出一些筆者認為比較重要,和亟需解決的方面加以說明。


5.2.1 旅遊者符號想象與符號實踐的關聯性研究


本文僅對旅遊者符號想象與符號實踐之間的關係進行
初步探討,接下來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二者之間的互動過程與機制,主要內容包括:

①旅遊者符號想像如何通過不同
類型的符號敘事建構而成並形成旅遊者符號記憶;
②旅
遊者如何依據符號記憶開展符號實踐,並形成新的符號敘事;
③旅遊者新的符號敘事如何實現符號想象的再生產。


5.2.2 旅遊者符號實踐中符號記憶與符號創造的關係研究


符號記憶與符號創造,是旅遊者符號實踐中的一對主要
矛盾:符號記憶是符號創造的前提條件;符號創造以符號記憶為基礎,並形成新的符號記憶。需要進一步展開討論的相關問題包括:

①旅遊者如何針對符號記憶開展符號檢
驗,符號檢驗的標準是什麽;
②什麽場合、事件或動機,導致
了旅遊者的符號創造;
③符號創造與符號記憶有何異同,原
因何在;
④符號創造如何塑造旅遊者新的符號記憶。


5.2.3 旅遊者符號實踐的形式、內容與特征研究


旅遊者符號實踐的常見形式包括景物拍攝、留影、人
物或情節模仿、即興表演、文化附會、情感流露、旅遊話語、人際互動等。通過深入考察不同形式的旅遊者符號實踐,有助於深入研究旅遊者符號實踐的內容與特征。

旅遊
者符號實踐內容的研究包括活動與意義、身份與關係、立場與策略、符號與聯系等方面,特征的研究包括體驗特征、行為特征、情感特征、時間特征和空間特征等方面。

Comment by Suyuu on November 9, 2022 at 12:05pm

5.3 討論

無論是理論闡釋,還是實證分析,旅遊者符號實踐研
究均處於初步探討階段,有待後續研究的進一步補充和深化。首先,古代詩詞人的西湖遊覽可能並不完全符合現代市場經濟背景下的旅遊概念。然而,從離開慣常環境和從遊覽中獲得愉悅的特征看,古代詩詞人倒也在一定程度上與現在旅遊者保持一致。一方面,西湖很難稱得上是古代遊覽者的慣常環境。


古代杭州城區並不大,五代吳越國以
來就以湧金門(一直到民國初期才被拆除) 與西湖相隔,在空間上相對獨立。遊人遊覽西湖常常因城門關閉等原因, 被限定在一定時間以內,且出遊方式以步行和馬車為主,在交通上較為不便。

另一方面,古代詩詞人一般並不以遊
覽西湖作為謀生的手段。相反,他們多以遊山玩水,吟詩作詞為樂。

其次,本文中旅遊者符號實踐的三大支撐理論,
由筆者依據理論指導的關聯性和重要性而提出,可能還不夠全面。旅遊者符號實踐是典型的跨學科研究領域。相信隨著不同學科知識體系的不斷融合,新的理論視角的不斷出現,旅遊者符號實踐研究也必然能夠獲得更多的理論關照。

最後,旅遊者符號實踐研究離不開現實中的旅遊實
踐。本文中對旅遊者符號實踐概念,基本內涵的探討尚需通過不同年代、不同情境、不同類型旅遊者符號實踐行為的實證研究加以不斷檢驗、修正和深化。


註釋:


①“玉局仙”在這里借指蘇軾。蘇軾曾任玉局觀(傳說是老子講
過經的道觀)提舉,並自稱玉局翁。

②“髯蘇”為蘇軾的別稱。

③如申葆嘉先生就認為旅遊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參見申葆嘉:《旅遊學原理》,中國旅遊出版社,2010 年版,第40-50 頁。

(原題〈旅遊者符號實踐初探——以杭州西湖“西子”詩詞為例 / 作者陳崗單位:杭州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杭州311121 / 原載 2015 年第5 期總第145 期人文地理)

Comment by Bayrut Alhabib on November 9, 2022 at 11:57am

陳崗〈西湖:旅遊者符號〉(7)

(續上)5.2 研究展望

旅遊者符號實踐是一個新的概念,尚有諸多內容值得進一步深入探討,這里僅提出一些筆者認為比較重要,和亟需解決的方面加以說明。


5.2.1 旅遊者符號想象與符號實踐的關聯性研究


本文僅對旅遊者符號想象與符號實踐之間的關係進行
初步探討,接下來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二者之間的互動過程與機制,主要內容包括:

①旅遊者符號想像如何通過不同
類型的符號敘事建構而成並形成旅遊者符號記憶;
②旅
遊者如何依據符號記憶開展符號實踐,並形成新的符號敘事;
③旅遊者新的符號敘事如何實現符號想象的再生產。


5.2.2 旅遊者符號實踐中符號記憶與符號創造的關係研究


符號記憶與符號創造,是旅遊者符號實踐中的一對主要
矛盾:符號記憶是符號創造的前提條件;符號創造以符號記憶為基礎,並形成新的符號記憶。需要進一步展開討論的相關問題包括:

①旅遊者如何針對符號記憶開展符號檢
驗,符號檢驗的標準是什麽;
②什麽場合、事件或動機,導致
了旅遊者的符號創造;
③符號創造與符號記憶有何異同,原
因何在;
④符號創造如何塑造旅遊者新的符號記憶。


5.2.3 旅遊者符號實踐的形式、內容與特征研究


旅遊者符號實踐的常見形式包括景物拍攝、留影、人
物或情節模仿、即興表演、文化附會、情感流露、旅遊話語、人際互動等。通過深入考察不同形式的旅遊者符號實踐,有助於深入研究旅遊者符號實踐的內容與特征。

旅遊
者符號實踐內容的研究包括活動與意義、身份與關係、立場與策略、符號與聯系等方面,特征的研究包括體驗特征、行為特征、情感特征、時間特征和空間特征等方面。

 

Comment by Bayrut Alhabib on November 9, 2022 at 11:56am
5.3 討論


無論是理論闡釋,還是實證分析,旅遊者符號實踐研
究均處於初步探討階段,有待後續研究的進一步補充和深化。首先,古代詩詞人的西湖遊覽可能並不完全符合現代市場經濟背景下的旅遊概念。然而,從離開慣常環境和從遊覽中獲得愉悅的特征看,古代詩詞人倒也在一定程度上與現在旅遊者保持一致。一方面,西湖很難稱得上是古代遊覽者的慣常環境。


古代杭州城區並不大,五代吳越國以
來就以湧金門(一直到民國初期才被拆除) 與西湖相隔,在空間上相對獨立。遊人遊覽西湖常常因城門關閉等原因, 被限定在一定時間以內,且出遊方式以步行和馬車為主,在交通上較為不便。

另一方面,古代詩詞人一般並不以遊
覽西湖作為謀生的手段。相反,他們多以遊山玩水,吟詩作詞為樂。

其次,本文中旅遊者符號實踐的三大支撐理論,
由筆者依據理論指導的關聯性和重要性而提出,可能還不夠全面。旅遊者符號實踐是典型的跨學科研究領域。相信隨著不同學科知識體系的不斷融合,新的理論視角的不斷出現,旅遊者符號實踐研究也必然能夠獲得更多的理論關照。

最後,旅遊者符號實踐研究離不開現實中的旅遊實
踐。本文中對旅遊者符號實踐概念,基本內涵的探討尚需通過不同年代、不同情境、不同類型旅遊者符號實踐行為的實證研究加以不斷檢驗、修正和深化。


註釋:


①“玉局仙”在這里借指蘇軾。蘇軾曾任玉局觀(傳說是老子講
過經的道觀)提舉,並自稱玉局翁。

②“髯蘇”為蘇軾的別稱。

③如申葆嘉先生就認為旅遊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參見申葆嘉:《旅遊學原理》,中國旅遊出版社,2010 年版,第40-50 頁。

(原題〈旅遊者符號實踐初探——以杭州西湖“西子”詩詞為例 / 作者陳崗單位:杭州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杭州311121 / 原載 2015 年第5 期總第145 期人文地理)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