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玩邊拍邊寫詩 游吟女攝影家 AGNES CHONG·思念

《愛墾營銷慕課》推薦精彩文獻,歡迎學習:


Rating:
  • Currently 4.75/5 stars.

Views: 45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Suyuu on March 25, 2021 at 10:50pm


陳明發《資訊疲勞、故事缺席》

我們正面對“資訊疲勞、故事缺席”的吊詭。對新聞報道這回事,班雅明在《說故事的人》(1936)中是這樣批判的:“每天早晨都把全球的新聞帶給我們,卻缺少值得我們注意的故事。” 這些消息往往只意味著“今天發生過的其中一件事”,它無關乎生活;在個人的成長脈絡中,它占不到邊,沒有其特別意義與位置。而且,都是一條信息很快就蓋過另一條消息。其實,時間就是生命,我們往往讓這些信息浪費了自己的生命。故事不一樣,故事與我們有關,它往往是在地的,關連到我們或身邊的人,以記憶的形式聯系著講故事的人和聽故事的人。本雅明在他的年代已經在感歎大眾傳播的干擾,我們今天的處境恐怕要嚴重千倍了。
(25.3.2021)

延續閱讀 》陳明發《資訊疲勞、故事缺席》

Comment by Suyuu on March 25, 2021 at 1:47pm


陳明發《從文化研究出發投進疫後振興》


根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2021128日所發佈的數據顯示,新冠疫情導致全球旅遊人數大幅減少,2020年全球旅遊業收入損失1.3萬億美元,成為“旅遊業歷史上最糟糕年份”。所損失的收入是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所損失的“11倍多”,1億至1.2億個與旅遊業直接相關的工作面臨風險。

回顧2019年及之前的連續8年,旅遊業所取得的GDP成長,一直大於全球整體的GDP成長。每十份工作中,就有一份與旅遊業有關。實際上,在過去十年,全球所創造出來的新就業機會,五分之一落在旅遊業。它是最大的經濟領域,不止關係到服務業,也帶動了國家的出口貿易與民生福祉。


但是,在我們繼續看好觀光業前景的同時,旅遊體驗需求越來越多元;越來越創新,這給業者帶來越來越艱巨的求變挑戰。


其中,文化旅遊是多元、創新最重要的大趨勢之一;怎樣把馬來西亞素來深感驕傲的豐饒文化資源,轉化成旅遊業者更上層樓的新動力?從文化研究出發,有何地方創生與文化創意的概念與技藝,把一個地方的文化旅遊潛能釋放出來?這會是我們社會疫後振興的一個大題目。
(23.3.2021)

平時出入泰國國際機場的旅人多如過江之鯽,在冠病疫情時期,冷清情景令人淚下。這是全球機場的共同命運。Police captain Nicha Nitinavakarn works at the Arrival Immigration Bureau in Suvarnabhumi Airport in Bangkok, Thailand. Photo: UN Women/Ploy Phutpheng UN Women/Ploy Phutpheng

Comment by Suyuu on March 20, 2021 at 3:24pm

陳明發《感性刺激》

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的經濟思想有助於政府的短期管理,如景氣循環;而管理長期的經濟成長政策,19世紀法國供給派大師賽依(Jean-Baptiste Say,1767~1832)則認為,不是消費決定論-供給會自動的去創造需求(Supply creates its own demand) ;東西賣不出不是消費不夠,是供給的創造性不夠,需要刺激的是革新而非消費。在這世界上,有形資產已接近飽和。資訊社會感性社會知識社會影響了消費口味。


詹宏志:感性消費時代

符號消費(SYMBOL CONSUMPTION)

魔課師手札·品牌體驗

從“消費人”到“審美人”的精神涅槃

“體驗”與“品味”: 誰的審美化?

體驗行銷:行銷對話

微電影營銷:體驗經濟時代的品牌傳播新思維

娛人得利

作為文化變遷標識的“後現代”

故事場景摩天樓 STORYSCAPING

突破故事行銷的迷思

《不賣東西賣體驗》推薦序

黃厚銘:風格、名牌、與符號消費

進入消費的“身體敘述”:一個符號倫理學分析

品牌神話 靠消費者加油添醋

Comment by Suyuu on March 19, 2021 at 9:07pm

陳明發《感性調適》

數字化的年代,隨時随地可上網。發訊、收件、互動與留言,無論是文字、圖像或影音,都不成問題。人們不管生活在地球那一个角落,全球化看来已實現了它的承諾:天涯若比鄰。隔閡在解除中。

可是,這樣的景觀,傷害了人們的想像力。對内容的過度消費,已造成了倦怠感。

過度的內容生産,真正的區別模糊了。感性分配與感性調適無法協調,所產生的厭倦感,造成更大的冷漠甚至疏離感。


從感性營銷的角度說回來,許多人心目中所謂的悠遊、“尋找自我”,其實只是熱鬧街道上、高級咖啡座裡,觀光客的自拍;無法面對生命體驗的一種自戀式躲藏。

文學可以是一一帖療愈。

寧願回到特朗斯特羅姆1954年。那種孤寂,才是真正刻骨銘心的流放,除了詩,無以救贖。

文學不只是閱讀與寫作,更關乎我們怎樣對待自己的閱讀與寫作。

這要從哲學去找尋思考的路徑與方法;從而唤醒我们的感性。

愛墾MOOCs慕課講堂和創意人交流,生活感受得夠深刻,故事才說得好。

(2015年11月8日)

Comment by Suyuu on March 1, 2021 at 11:29pm

熱門直播:非遺2020年助中國成功脫貧 (2)

2020一整年,全球讓冠毒-19鬧得天翻地覆,中國卻不僅迅速克服疫情恢復正常,而且還如期全國脫貧。秘訣?

6月13日,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將如期而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助力文化扶貧、實現鄉村振興過程中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如何讓非遺融入百姓生活?光明智庫以一堂特別的“非遺公開課”,約請專家及非遺傳承人與您共同探討。

                                                     湖北武漢面塑手藝人劉潔在展示麵人制作技藝。新華社發


嘉賓: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劉魁立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主任 陳岸瑛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貴州赤水竹編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楊昌芹

2.變“輸血式”幫扶為“造血式”發展

 

光明智庫:非遺發展不能僅靠“輸血式”投入,更要增加“造血式”收入。非遺扶貧就業工坊作為產業扶貧的重要抓手,在促就業、增收入方面發揮了哪些作用?


劉魁立: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各地區創造了大量有效經驗。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培育扶貧對象本身的造血機能。過去有很多關於手藝的民間諺語,如“無藝如貧”“手藝是活寶,走遍天下餓不倒”“學藝終身福,是藝不虧人”等。非遺扶貧,是讓貧困人口掌握非遺技藝,並且以藝致富。

而這些非遺技藝,是他們以往就了解的、熟悉的,或者是曾經從事過的,所以做起來相對容易,能夠很快見效。我知道有很多非常成功的實例,比如非遺能人帶領農戶加入合作社的形式,在很多地方取得了很好成績,有效改變了一些農村的面貌。

陳岸瑛: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是繼傳統工藝工作站之後的又一傳統工藝振興舉措,響應了決勝脫貧攻堅的國家號召。工坊通過開展手工技能培訓和產品設計研發,為困難群眾帶來訂單,為留守婦女創造居家就業機會,同時壯大了非遺傳承人隊伍。 

不少傳統工藝在走向復興的過程中,面臨產能低、勞動力不足的問題,非遺扶貧就業工坊一方面可以起到扶貧、扶志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為非遺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非遺扶貧就業工坊還可以增進民族團結。 

楊昌芹:作為赤水竹編傳承人,我在家鄉鎮上成立了一個集生產、銷售、加工、培訓為一體的產學研基地,面對面把竹編技藝教給本地農民。農民學會了技藝,產出了商品,帶動了就業,增加了收入,實現了脫貧致富。非遺產業不需要聽起來“高大上”,只要深挖傳統、有所創新,打破“千篇一律”的禁錮,打造出“小而精”的特色,就能具備市場競爭力,成為帶動鄉村造血、實現脫貧攻堅,乃至支撐鄉村振興的產業。我想,“授之以漁”的方式遠比“授之以魚”的方式好,比直接給貧困戶金錢更有意義。(来源:《光明日報》 2020年06月12日 07版)

前一篇: 熱門直播:非遺2020年助中國成功脫貧 (1)

后一篇: 熱門直播:非遺2020年助中國成功脫貧 (3)

Comment by Suyuu on January 31, 2021 at 3:22pm


網路主播金句 50

每天告訴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錯”。

糊口若剝去了抱負、胡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閃光並非日頭的專利,你也可以閃光。

獲致幸福的不二法門是珍視你所擁有的、遺忘你所沒有的。

你可以用愛獲得全球,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球。


延續閱讀 》《媒体愛墾》內容重點推薦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