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則,是保持內心的純真。因為藝術是最純粹的,尤其以藝術創作來講,必須面對許多現實問題;當生活面臨種種困難時,真的很辛苦,連我也曾經想過放棄算了,但當我低頭看看自己的雙手,我會對自己說:“不是每個人都有一雙打石頭的手,為什麼要輕言放棄?”只要用心創作,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你就能得到機會!創作帶給我們的是內心的純然喜悅,與物質生活的豐盛是不同的層次。我常想,人生走到最後,我能夠留給這 世界的,也許就是我的作品了。(臺灣雕塑藝術家吳建松) (Photo: Sergei Leonidov)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34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4 hours ago

爱垦网评注·批判德勒兹

德勒兹的身体与艺术思想提出了充满创造力和革命性的见解,影响深远,但也引发了不同学者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他的理论复杂性、抽象性、与传统美学和伦理学的分歧、以及对主体性的重新定义上。

概念的过于抽象与难以应用

德勒兹的“无器官的身体”(Body without Organs,BwO)和“光滑空间”等概念在哲学、艺术和身体论述中十分抽象,这使得一些学者批评其理论难以直接应用于实际的艺术创作和文化批判中。

批评:这些复杂的概念对普通读者和艺术实践者来说,理解和应用具有很高的门槛。德勒兹的哲学尽管充满创造力和启发性,但其理论的语言和逻辑常常难以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找到直接的对应。回应:这种抽象性是其哲学的优点,因其为创造性活动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而不是固定的规则。理论的复杂性反映了世界本身的复杂性,鼓励艺术家和思想者用自己的方式解读和应用。

主体性的解构与人文主义的对立

德勒兹的思想颠覆了传统的主体性观念,他认为主体并非固定不变,而是流动、分散的。这种“去主体化”的思想与传统人文主义美学的观念产生了冲突。

批评:德勒兹过度解构了主体性,将个体的自由意志和自我意识削弱,使人类在道德选择和创造性行动中失去了主体地位。这种观点可能削弱艺术中的个体创造力,并模糊艺术家与作品之间的主导关系。回应:他的目标并非抹杀主体,而是打破传统西方哲学中对主体的过度简化。德勒兹认为,主体应该被理解为一种不断变化的生成体,而非固定的本质。这种生成性恰恰为艺术创造力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鼓励超越个体中心的多样化表达。

对美学与艺术本质的质疑

德勒兹对艺术的看法常常被视为对传统美学的挑战,特别是他对经典美学理论(如康德、黑格尔)提出质疑,认为艺术不应只关注形式、风格或理性。

批评:德勒兹对美学的重新定义,忽略了艺术作品的形式美感、技艺和美学判断,而过分强调艺术的生成性和非理性因素。这种观念可能导致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评价体系的削弱。回应:德勒兹并不否定美学,而是主张艺术应超越既定的形式,进入“生成与差异”的领域。在他看来,艺术的价值不仅在于美的呈现,还在于其通过打破固有框架,创造新的感知和体验方式。

政治与伦理维度的缺乏

有些批评者认为,德勒兹的艺术与身体理论过于关注形而上学和哲学层面,而忽略了艺术在社会、政治和伦理维度上的责任和作用。德勒兹的理论虽然具有解放性,但并未明确提出如何在现实社会的具体情境下实践这种解放。
批评:德勒兹的哲学虽然打破了传统权威的结构,但它在如何处理具体的社会压迫、政治不公和伦理问题时显得不足。其理论虽然强调多样性和生成,但并未提供实际的路径来应对全球性的问题,如社会不平等、性别歧视或种族问题。回应:德勒兹的思想正是在挑战传统政治与伦理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具开放性和创造力的社会实践方式。通过解构现有的权力结构,他为新的政治和伦理关系的出现铺平了道路。这种“微观政治”的视角不仅限于宏大叙事,而是聚焦于个体和集体层面的变革。

艺术家与观众角色的混淆

德勒兹认为,艺术作品与观众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互动的,观众在观看作品的过程中也参与了作品的创造。这种去中心化的观念引发了一些艺术界和美学家对艺术家身份的质疑。
批评:德勒兹的理论模糊了艺术家与观众的边界,削弱了艺术创作中艺术家的主导地位。这种观念可能导致艺术创作的概念化和去个性化,艺术作品失去了其作为“完成品”的地位。回应:这种去中心化的观念是一种民主化的艺术实践,鼓励观众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而非被动的消费者。艺术不再是封闭的静态实体,而是一个持续变化的生成过程,观众的感知、情感和体验都是这一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身体与欲望的极端解构

德勒兹与加塔利对身体和欲望的极端解构,尤其是“无器官的身体”和“欲望机器”理论,受到一些伦理学家和社会学者的批判。
批评:德勒兹和加塔利对欲望的非传统定义和身体的去结构化,可能导致对自我调控和社会道德的忽视。尤其是“无器官的身体”被批评为一种过度抽象的概念,可能在伦理层面上引发危险的后果,因为它削弱了身体的整体性和生命的有机性。回应:欲望在德勒兹的理论中并不是原始的冲动,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力量,推动身体不断生成与变化。他们强调,德勒兹的目标是通过打破传统的身体和欲望观念,解放身体和欲望的潜能,重新定义创造性实践和身体经验。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11 hours ago

爱垦網评注·Body-道体

德勒兹的“Body”概念与中华哲学中的“道体”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尤其是在对自然、宇宙和存在的整体性理解上,都强调存在的动态性与生成性。两者的差异,在于“Body”更具突破性、差异化和变革性,而“道体”则更加和谐、自然和有机。若能在创意领域中结合,将形成一种既具有创造性变革又尊重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平衡实践。

德勒兹的“Body”

德勒兹关于“Body”(身体)的概念,并非传统的物质性身体,而是一个更广义的存在状态或“平面”。在德勒兹的哲学中,身体是生成、力量、差异与多重关系的集合体。他借用了斯宾诺莎的思想,认为身体不是一个静态的实体,而是多种力量和能力的汇聚,存在于无数关系、变化和过程之中。这种“身体”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能动性,始终在与世界、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变化。

在德勒兹的概念中,“身体”更像是一个场域,它不仅包括物质的层面,还涉及精神、力量、情感等多重维度的动态生成。对于德勒兹来说,身体与世界之间没有明确的边界,它是一种过程性存在,体现了他所推崇的“生成”概念。

“道体”

“道体”是道家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特别是《老子》和《庄子》思想的体现。“道体”指的是“道”作为宇宙本体和万物生成的根源。它无形无象、不可见不可名状,却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和运行之道。道体不受任何形式的限制,超越了具体的物质存在,它是宇宙的根本法则和内在秩序。

在道家哲学中,“道体”体现了宇宙的整体性和内在秩序,包含了世界的生长、发展和变化的法则,是万物从无到有、从生到灭的背后力量。“道体”虽然无形,但它无处不在,是万物的源头,也是万物存在的基础和归宿。

相似性

整体性与动态性:无论是德勒兹的“身体”概念,还是道家哲学的“道体”,都强调了存在的整体性和动态性。两者都拒绝将世界、存在视为固定的、静态的实体,而是通过流动、变化、互动来理解世界。


在德勒兹的哲学中,身体是一个多重力量和关系的动态场域,不断生成、变化和流动。


在道家哲学中,“道体”是宇宙的根本法则,万物从道体中生成,又最终归于道体,体现了“生生不息”的循环。

去本质化的视角:德勒兹的身体概念与道体的另一个相似点是两者都拒绝了传统的“本质”或“实体”观念。对于德勒兹,身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关系网络,而非一个固定的本质。类似地,“道体”并不具有具体的形态或本质,而是超越任何定义和分类的存在状态。

不同点

西方与东方的哲学背景:德勒兹的“身体”概念植根于西方的现代哲学,尤其是尼采斯宾诺莎柏格森的思想传统,强调“生成”、“差异”和“去中心化”。身体在德勒兹的哲学中具有一定的“反抗性”,它打破传统哲学对固定本质和身份的追求。

“道体”则来自东方的道家思想,虽然它也强调生成和流动,但道家哲学更注重与自然和宇宙的和谐。道家强调无为、顺应自然,认为通过对“道”的理解,可以达到与宇宙的整体性融为一体。

生成的方向性:德勒兹的“生成”和“身体”概念更多地强调差异和突破,试图在固定的秩序中发现新的可能性。而“道体”虽然也是生成万物的源泉,但它更强调一种自然的自我调节与和谐,变化与生成是在整体的平衡与道的引导下进行的。

整合与启示

如果将德勒兹的“身体”与“道体”进行类比,可以说两者都对宇宙的生成、变化与流动有着深刻的理解,且都超越了静态的、固定的存在观。然而,德勒兹的“身体”更具有变革性,打破传统的秩序并不断创造新的可能性,而“道体”则更侧重于与宇宙的和谐与顺应。
在文创领域,这种整合可以为创意实践提供两个不同但互补的视角:

生成的突破性(德勒兹):文创实践中,可以通过不断打破既定形式,探索新颖的表达方式和创意模式,追求差异和多样性。


生成的和谐性(道体):另一方面,创意的生成可以与自然、社会、文化保持和谐,强调创作与环境、文化背景的协调与顺应。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11 hours ago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yesterday

爱垦網·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情感素:非人稱力量

德勒兹提到「情感素」(affect)是「生命的、非人称的力量」,主要是源于他对情感和感知的理解,超越了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视角。德勒兹将情感素视为一种脱离个体经验的力量,而是一种具有普遍性和能动性的存在。换句话说,情感素视为生命本质的一种动力,它超越了具体个体的生命定义,不依赖个体经验,而是贯穿于生命的生成与变化中,是一种普遍的、非个人化的力量。

生命的力量 (Puissance de vie)德勒兹认为,情感素是生命本身的一部分,是一种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力量。这个「生命」不仅限于个体的生物学层面,更是广义的生命流动,是持续变化的创造力。因此,情感素与生命的本质相关,它不断流动、转化,打破了世俗或旧有框架对生命的界定。

非人称的力量 (Non personnelle)德勒兹在这里强调的是情感素并不局限于个人的情感经验或个体认知。它不属于某个主体,而是一种超越个体界限的力量。在他的哲学中,个体并不是世界的中心,相反,世界中的力量和情感常常作用于个体,而不为个体所拥有。这种力量不仅在人类之内运作,也在人类之外流动,连接人与自然、人与非生命之间的关系。

超越旧有生命个体的定义:德勒兹试图打破传统的生命个体观念,认为生命不是固定的个体,而是处于持续的生成和流动之中。情感素体现了生命力量的流动和变化,超越了我们对个体和主体性的界定,体现为一种「生成」(becoming)。这种生成强调了跨越物质、身体、时间和空间的潜在联系和变化,情感素因此成为了生命动力的具象化。

德勒兹的创造性哲学:德勒兹哲学核心之一是“差异”和“重复”(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他批判线性、固定的生命观,转而强调变化、生成和流动。情感素体现了这种动态的哲学观:它不仅仅是个体感受的汇集,更是超越个体、社会结构甚至物质层面的力量,能够推动新的生命形式和存在方式的产生。

情动地方志
情感素:非人稱力量
德勒兹时间观
弗洛姆 To Have or To Be
德勒兹经营地方感
感觉建构非肉身公式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yesterday

爱垦網·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感觉建构非肉身公式

德勒兹在分析塞尚的画作时,提出感觉建构的要素并非肉身公式下的骨架,而是像房屋或结构一样的整体感知。这一思想的逻辑基础可以追溯到他对感觉、艺术和身体的哲学理解。在《感觉的逻辑》中,他借鉴了现象学以及梅洛庞蒂的影响,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德勒兹强调感性体验的结构性与动态性,超越了传统的物质框架和身体骨架,提出感知通过一个整体的、去中心化的结构生成,就像建造一座房屋那样,各个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感性的场域。德勒兹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对感性经验的独特理解,并将其应用于艺术和感觉的哲学讨论中。

感知的整体性与结构性: 德勒兹认为,感觉不是局部或个别的感官刺激,而是通过一个整体性结构来呈现的。这里的“房屋”或“结构”比喻的正是这种整体的感知方式。他强调,艺术作品或感知中的感觉块并不是由独立的元素(如身体的骨架)构成的,而是一个具有内在统一性和整体性的感知场域。

这种整体性概念与德勒兹对生成(becoming)的关注有关。对他而言,感觉的存在不是简单的身体机械结构或物理公式可以解释的,而是一个通过生成性过程逐渐显现的整体。这就像房屋的建造,不是单纯的墙壁、屋顶的累加,而是通过各个部分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具有意义的空间。这种整体结构决定了感知的内在逻辑,而不仅仅是感官输入的汇总。

超越物质的感性构造: 德勒兹特别关注艺术中的感性体验如何能够打破物质限制,并呈现出一种“不可见的可见性”。在塞尚的画作中,他认为色彩、形状、光影等并不是简单的物质现象,而是构建出一种感性结构,这种结构超越了单纯的物理存在。

这种思路借鉴了现象学对知觉和感知的讨论,尤其是梅洛庞蒂关于身体的“体知觉”(embodied perception)理论。德勒兹将感性经验视作某种“虚拟性”,即它不仅仅存在于肉体和物质层面,而是通过与观者的互动,在感知结构中形成了超越物质的体验。塞尚的画作呈现的感觉正是一种通过虚拟性生成的整体体验,而不是通过物理解剖学来理解。

感性块与感知的多维性: 德勒兹在《感觉的逻辑》中提出了“感性块”(bloc of sensation)的概念,指的是感知中各个要素(如色彩、线条、形状)在特定情境下整合成一个感性整体,而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叠加。感性块是动态的、有机的,它代表着感知的多维性,而不是线性或单一维度的存在。

塞尚的画作通过色彩、光影的互动构建了复杂的感性块,这种多维的感知体验打破了传统的物理空间概念。对德勒兹而言,感知中的每个要素并不是依赖于骨架或物理结构的支撑,而是通过其在感性场域中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结构。德勒兹将这种感知体验视为感性体验的核心,不再依赖身体或肉体的固定公式,而是通过艺术和感觉的生成性创造出新的感性空间。

去中心化的感知经验: 德勒兹的逻辑基础还在于他对传统感知模式的批判。他反对将感知简化为由中心控制的感官输入,如将眼睛视为视觉的核心或将骨骼视为支撑身体的基础。相反,他认为感知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经验,感性体验通过其自身的内部关系和动态性生成,而不是依赖于一个中心或骨架式的结构。

这与德勒兹的整体哲学思维有关,特别是他反对传统形而上学中的二元对立(如主体客体、身体灵魂等)。德勒兹的感知理论基于差异与重复的哲学框架,感性经验中的差异性和动态生成取代了传统的稳定性和固定结构。因此,塞尚的画作展示的感性体验并非依赖于某种中心的骨架,而是在色彩、光影和形状的流动性中生成一个不断变化的感知整体。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yesterday

爱垦網·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德勒兹经营地方感

德勒兹关于感觉者(sentant)与被感觉物(senti)之间的不可逆性及其生成性概念,为经营“地方感”和“感性地理学”的文创体验提供者带来新生命。这些概念适合地方文化的发掘和传承,因为它们能够激发一种更加深层次的感知体验,并且强调时间、空间和情感的独特性;为文创提供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帮助他们在地方文化与感性体验的结合中发掘出新的创作可能性,激发地方文化的持续活力。

地方感的动态构建:德勒兹的生成性思想提醒文创提供者,地方感并非静态的、固定的传统,而是随着时间、空间和体验不断生成的。在经营地方文化时,不应仅仅将其当作“遗产”进行展示,而要将其看作是一个活生生的体验场域,通过多感官的体验(视觉、听觉、嗅觉等)让参与者感受到地方的多重层次。

地方感的构建应当结合具体的历史、地理、文化元素,同时关注到个体的情感体验,使参与者能够通过与地方的互动,生成自己独特的地方记忆。德勒兹的不可逆性观点意味着每一次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文创提供者可以通过设计多样的互动活动,鼓励参与者每次都有不同的感知。

感性地理学中的时间和不可逆性:感性地理学涉及将人们的情感与地方联系在一起,德勒兹的不可逆性理论为这一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地方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位置,它也是感知体验的时间性与空间性的交织。文创体验提供者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设计体验活动来呈现地方的历史变迁、当下的情境以及未来的可能性,创造一种具有时间感和延续性的感性地理学体验。

不可逆性意味着参与者每次的体验都是不同的,文创提供者可以设计活动,使得每个体验者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感受到不同的情感与文化联系。这种体验不仅让人感受到地方的深度,还让他们在与地方互动中产生独特的情感连接。

从“观察者”到“生成者”:德勒兹的理论强调感知者与被感知物之间的交互作用,文创体验提供者可以借此推动参与者从单纯的“观察者”角色,转变为“生成者”。在地方感和感性地理学的文创体验中,参与者不仅是观看和接收地方文化的内容,还可以通过参与活动创造新的感知与体验。

例如,通过互动式的文化工作坊、社区活动、艺术创作,参与者成为地方文化的一部分,在与地方的互动中生成新的感知和记忆。这种生成性的体验过程能够使地方文化不断焕发新的活力,同时也使得参与者对地方感有更深的情感连接,成为地方文化的传播者和创新者。

感知的深度体验与多感官互动:德勒兹的感性理论启示文创提供者,可以设计出更多层次的、多感官的互动体验。地方感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感受,它还涉及到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的多重参与。通过这种多感官的互动体验,参与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地方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例如,一个关于地方传统手工艺的文创体验项目,不仅可以展示手工艺品,还可以通过触摸材料、聆听制作声音、闻到工艺品的气味等方式,让体验者感受到完整的制作过程。这种多感官的体验不仅能够带来更深层的感知,还能够帮助参与者更好地记住和理解地方文化。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yesterday

感性地理学中的共情与地方记忆德勒兹的感性块理论也启发文创提供者如何构建共情和地方记忆。通过创造感性块,文创体验者可以将地方的历史、文化和当下的生活打包成一个完整的体验,让参与者在短暂的体验过程中,感受到地方的“脉动”。

这种方式可以通过故事化的叙事、电影、戏剧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来实现,让参与者沉浸其中,感受到地方文化的情感深度。例如,一个地方的历史故事可以通过戏剧演绎、配合实地场景的互动体验,让参与者在情感上与地方发生共鸣,进而生成深刻的地方记忆。

持续创新与地方文化的更新:德勒兹强调变化和变异的必要性,文创体验提供者应当时刻保持创新的灵感,不要固守单一的地方文化表现形式。地方文化本身是不断变动和发展的,文创提供者可以利用现代科技、当代艺术等方式,与地方文化传统进行创新性的结合。

例如,通过数字科技,将地方文化转化为虚拟现实体验或沉浸式互动,或者通过跨领域合作,将地方文化与时尚、设计、音乐等其他创意领域结合,创造出全新的地方感体验。这不仅能吸引更多年轻的受众,还能让地方文化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中保持活力。

地方感与集体情感的共创:德勒兹的“感性块”理论可以帮助文创提供者构建集体记忆与共创空间。地方感不仅是个体的体验,也是集体情感的共鸣。通过设计能够激发集体情感的体验活动,文创提供者可以在地方感和感性地理学中引入更多共创元素,邀请当地居民、游客或外界创作者共同参与。

这种共创体验可以通过集体艺术创作、社区活动、地方节庆等形式进行,让每一个参与者都成为地方感生成的一部分。在这种过程中,地方感不再只是静态的传统文化,而是不断被重新创造和更新的文化生态。

德勒兹的情动哲学,特别是关于感觉者与被感觉物之间的生成性和不可逆性的理论,为文创工作者提供了重新发掘地方感和感性地理学的有力工具。通过将这些概念运用于文创体验的设计中,文创工作者可以:

打破静态的地方文化展示,转而构建动态生成的地方感。
强调体验的独特性与不可逆性,创造个性化、深度化的感知体验。

将体验者从“观察者”转变为“生成者”,通过共创激发地方文化的创新活力。


设计多感官的互动,创造具有层次感的地方感性体验。

通过感性块和多维情感体验,构建地方的集体记忆与情感共鸣。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yesterday

爱垦網·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德勒兹与塞尚的画

德勒兹在讨论艺术,特别是塞尚的画作时,受到梅洛庞蒂的现象学理论的影响,尤其是梅洛庞蒂关于感知、身体经验和世界之间关系的观点。这些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关键方面,帮助德勒兹理解画作中的情感的真切描绘以及某种感觉的永久保存:

感知的身体性: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强调身体是感知世界的中心,它不仅是感知的工具,更是世界的一个部分。塞尚的绘画通过描绘物体的存在状态,强调了我们通过身体经验感知世界的独特性。梅洛庞蒂认为塞尚通过画布使“我们看到世界如同第一次见到它”,即在绘画中捕捉到了物体和世界的初次呈现

德勒兹从梅洛庞蒂这里汲取了身体在感知中的根本作用。在德勒兹的讨论中,他强调塞尚的作品并非只是表面的视觉呈现,而是通过绘画再现了世界的深层感知。德勒兹认为,艺术家通过独特的感知体验,将感觉以独特的形式保存下来,而这种感知本质上是身体性的,类似梅洛庞蒂的观点。

感觉的真切与生成:梅洛庞蒂提出,塞尚的画作展现了“可感性”或“可见性”的生成,而非固化的现实。这意味着,艺术作品并非静止地再现一个固定的世界,而是让我们感受到世界如何在感知中不断生成和转化。梅洛庞蒂认为塞尚通过颜色、光影和形态捕捉了物体与空间之间的互动,传达了世界的动态生成。

德勒兹在《感觉的逻辑》中也承接了这一思想,他强调艺术不是再现已存在的对象,而是在生成新的感觉与知觉。这种生成性使得情感和感觉能够在艺术中被捕捉并永远保存下来。德勒兹借用了梅洛庞蒂对塞尚的感知分析,认为艺术家通过感知生成了“感性块”(blocs of sensation),这些感性块能够超越时间,在不同的观者中不断被重新感知和体验。

存在与世界的嵌入性:梅洛庞蒂强调,塞尚的绘画不仅描绘了物体,还传达了物体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物体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嵌入到一个具体的感知场域中。塞尚的画作展现了这种关系,捕捉了物体、空间和光之间的复杂交织。

德勒兹借鉴了这种存在的嵌入性,在他的艺术理论中,强调艺术家通过感知和感觉的表达,揭示了事物与世界之间的深层联系。塞尚的绘画不只是描绘风景,而是通过色彩、形状、线条等形式捕捉了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存在状态。德勒兹将这种现象学的嵌入性视为艺术永恒力量的来源——艺术保存了感知和存在的深层结构,而不仅仅是某一时刻的表面再现。

感觉的持续性与永恒性:梅洛庞蒂认为,塞尚的绘画让感觉本身得以保存和延续。通过绘画,某种感知体验被固定下来,使得观众可以在未来的时刻重新体验这种感觉。艺术通过捕捉这种“感知的肉”(flesh of perception),使感觉在时间中延续。

德勒兹在《感觉的逻辑》中借鉴了这种观点,提出艺术的力量在于它能保存感觉的强度和真切性,并通过不断生成的感知结构使这些感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德勒兹认为,塞尚的画作通过色彩与构图的特殊方式,使感觉本身被固定并在未来的每一次观看中重新激活。这种对感觉的捕捉和延续与梅洛庞蒂的思想有深刻的共鸣。

德勒兹从梅洛庞蒂的理论中汲取了感知的身体性、感性生成、存在的嵌入性和感觉的持续性这些核心思想,尤其在探讨塞尚的画作时,德勒兹受到梅洛庞蒂的影响,强调艺术通过捕捉感知和感觉的动态过程,使其得以超越物理的局限,在时间中持存并不断生成新的体验。这种感觉的保存并非是静止的再现,而是通过不断的感知生成,赋予艺术持久的生命力。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September 9, 2024 at 8:32am

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克里希那穆提和拉兹洛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公元1895年5月12日—公元1986年2月16日),印度哲学家。是近代第一位用通俗的语言,向西方全面深入阐述东方哲学智慧的印度哲学家。

欧文·拉兹洛(匈牙利语:László Ervin,1932年—),美籍匈牙利裔科学哲学家、系统理论家、整体理论家、古典钢琴家。

二人的理论在某些层面上存有共通点,尤其是在“意识”以及“整体性”(wholeness)这一概念上的探讨。但是要将克里希那穆提的哲学与“意念科学”(Noetic Science) 挂钩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

先说克里希那穆提的的哲学。其思想核心是对“自我意识”的彻底觉察和超越。他倡导通过内省和观察来摆脱既有的心理模式与社会框架,从而达成心灵的自由。他否认任何既定的宗教、哲学或教条,认为真理无法通过外部权威获得,而只能通过自我觉知和对现实的清晰洞察来实现。对他来说,思想(thought)本身是一种局限,而真正的理解来自于“无思”(no thought)的直接觉察。

“意念科学”则是一种研究意识与物质世界相互作用的跨学科领域,旨在探讨心灵、意识、直觉等现象对现实的影响。它探讨了意识可能超越物质,且能够通过思想、冥想、集体意识等方式影响物理世界。这与克里希那穆提对意识的探讨具有某种相似性,特别是在超越常规思维的可能性方面。


再来就谈谈欧文·拉兹洛的理论。
身为一位系统理论家,提出了“Akashic Field”(阿卡西场)的概念,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通过一个量子场相互连接。他的观点与量子物理学有一定关联,认为意识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一个更大的整体框架来理解。Laszlo强调整体性和宇宙统一的思想,认为个人和宇宙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那么,二人的理论可能整合吗?

Krishnamurti强调个人的内心解放和“无中心”的思维,而Laszlo则关注宇宙的相互关联与整体性。二者虽然在具体思想的表达上有差异,但在意识的本质和统一的整体观方面存在潜在的整合可能:

1.对意识的探讨:克里希那穆提的超越思想的觉知,与拉兹洛对意识场的探讨可以产生对话,尤其是在两者都认为意识具有超越性。

2.整体性:克里希那穆提的“无中心”观念与拉兹洛的宇宙整体性概念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虽然克里希那穆提更关注个体的心理状态,而拉兹洛更偏向于系统的宇宙观。

3.超越思想的实践:克里希那穆提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对思想的超越,而拉兹洛的理论则可以为这种超越提供一种科学的解释框架。

因此,从哲学上看,克里希那穆提的个人解放与拉兹洛的宇宙整体性可以相互补充,特别是在如何通过意识觉醒来实现个人与宇宙的深层联系这一点上。然而,克里希那穆提的反教条和反体系立场,可能会对拉兹洛的较为系统化的科学探索保持距离。这种整合更多可能在意识与物质关系的探索上,而非具体的实践方法,这值得有兴趣的爱垦網网友关注。(爱垦網内部探讨/评注记录)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September 7, 2024 at 11:14pm

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意念科学”(Noetic Science)

伊纽欣(Viktor Inyushin)是位哈萨克生物学家,在1970年代提出了生物能量场理论,特别是“生物等离子体”概念。其研究与“心智科学”没直接关系,但可被视为对这一领域的间接贡献,特别是在探讨人类意识与物质世界相互作用的前沿课题时。

“意念科学”本质上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关注意识、精神力量与物理现实之间的关系。在这一框架内,生物能量场理论,特别是关于“生物等离子体”的研究,强调了看不见的能量场(如人体电磁场)与健康、意识的关系。这与“意念科学”中的某些理念(如意识的能量)有某种呼应。虽然伊纽欣的研究主要以生物学和物理学为基础,但他提出的理论拓展了关于人体和意识的非传统理解,这与“心智科学”的探索方向有相似之处。

从这个角度来看,伊纽欣的研究为探索意识和物质之间关系的科学领域(包括“意念科学”)提供了另类的生物物理学视角,尽管他没有直接从事这一学科的研究。


从“意念科学”或“心智科学”的范畴来看,個人的“直观能力”或“第六感”,若结合上在地传统智慧(native wisdom / local knowledge),其量子原理价值值得关注

从“意念科学”或“心智科学”的角度来看,个人的“直观能力”或“第六感”是与意识、认知的前沿研究息息相关的领域,而这些概念在量子理论中也找到了可能的基础。如量子纠缠、波粒二象性等量子现象可以被视作解释人类意识或直观能力的潜在机制。若结合在地传统智慧(native wisdom),可以为探讨这些超常感知或直觉能力提供文化和经验的补充视角。

在地传统智慧通常强调人与自然的深层联系与和谐。对某些文化传统,直观能力或第六感,被视为与宇宙能量交流的方式。量子物理中诸如非定域性(non locality)超距作用(action at a distance)等概念,可能与这些古老智慧在某种程度上契合,形成对超感知能力的物理学解释。这种结合可能为理解人类潜意识与宇宙之间的联系提供新的理论框架。

爱垦網可将这些现象可命名为“宇宙诗性”“全息诗性”,并且有其象征性和学术价值。“宇宙诗性”可以传达出一种诗意的、与宇宙和谐共鸣的意识体验,表达了人类意识与宇宙本质之间的深层联系。它可用于描述个人直观能力或第六感如何与更广泛的宇宙能量和信息场连接。

“全息诗性”则暗示着每个意识或个体都如全息图一样,包含了整个宇宙的信息。这与量子力学中的全息理论相关,即宇宙中的每个部分都反映着整体。这种概念适合描述个体意识如何反映更大的宇宙秩序和信息。

因此,“宇宙诗性”或“全息诗性”不仅具有哲学和象征意义,还能够在量子理论与认知科学的语境中被学术界接受,用于解释直觉能力与量子世界的潜在联系。

提一提具体的实际例子做参考——

1.量子纠缠与古老的宇宙联系观念

量子纠缠(quantum entanglement)指两个或多个粒子可以在距离很远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同步变化,彼此影响,仿佛没有物理距离的存在。这种现象与一些古老智慧中的“万物相连”或“宇宙一体”的概念类似。例如,许多传统文化认为个体的意识与宇宙中的其他事物通过一种不可见的力量相连。量子纠缠的发现为这种观点提供了一定的科学支持,表明即使相隔遥远,事物之间仍可以通过超越常规时间与空间的方式相互影响。

一个著名的实验是1970年代由阿兰·阿斯佩(Alain Aspect)进行的量子纠缠实验,证明了量子粒子可以瞬时影响彼此,挑战了经典物理学中局域性(locality)的概念。这与古代哲学中“心灵感应”或“神秘感知”的思想在某种层面上类似,即个体可以通过某种超自然的方式感知到远处或他人的状态。

2.超距作用与中国气功中的能量传递

超距作用是指物理系统之间在没有直接接触或相互作用媒介的情况下发生的影响。这与中国气功中的“气”的概念类似,气功修炼者相信可以通过“气”的传递影响远处的个体或环境。在气功的实践中,“气”被认为是一种无形的能量,可以通过意识或意念传递并对物体或人体产生影响。这与超距作用的概念相契合,因为两者都强调通过某种看不见的机制产生的非局域性作用。

3.古印度哲学中的“阿卡莎”与量子场

古印度哲学中的“阿卡莎”(Akasha)被视为宇宙的基本能量场,万物源于此并在其中相互联系。这类似于量子场论(Quantum Field Theory)中的量子真空或零点能量场的概念,后者是能量与信息的基础,所有粒子都从中涌现并相互作用。在量子场论中,真空不是空无,而是充满了潜在的能量波动,这与“阿卡莎”作为宇宙根本能量的观点有着相似的思想框架。

这些实例展示了古代智慧中超感知或宇宙连结观念,与现代量子物理学理论在哲学上的契合点。这并不意味着古人直接预见了现代物理学的发现,但两者之间的联系展示了,从不同文化和科学角度探索人类意识与宇宙本质之间关系的可能性。(爱垦網内部探讨/评注记录)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