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墾電影頻道》推薦精彩文章、照片請瀏覽以下網頁:

Rating:
  • Currently 4.66667/5 stars.

Views: 471

Albums: 愛墾欄目
Favorite of 1 person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TV Plus yesterday

視角變化:通過快速剪輯切換「旁白—主觀視角—特寫」,模仿柳敬亭「說書如畫」的技巧。

(3) 情境構建 —— 「沉浸感的講述」:TikTok 的成功在於讓用戶「感覺自己在故事裡」,這種沉浸感通常通過ASMR(沉浸式聲音)、音效、畫面細節來實現。

改良提升 —— 「評書如畫」+ 現代影像技術:柳敬亭善用語言創造畫面感,短視頻可以結合畫外音+字幕+動態視覺來增強沉浸感:講述「水滸傳」時,不只是說「武松打虎」,而是:

畫面:深夜森林,黑影晃動
音效:夜風呼嘯,老虎的低吼聲
旁白(低沉緩慢):「夜幕降臨,武松緩緩走上景陽岡……忽然,一陣腥風撲面而來!」
鏡頭+配音結合:關鍵時刻放慢鏡頭,加特寫,讓觀眾感受情緒變化。

(4) 強互動性 —— 讓觀眾參與劇情,TikTok 之所以粘性高,關鍵在於「用戶互動」:

互動問答(你覺得結局如何?)
投票選擇(你想知道哪種歷史真相?)
續集引導(想聽更多?下一集告訴你!)

改良提升 —— 「說書+直播」融合:柳敬亭善於觀察觀眾的情緒反應,隨時調整。現代短視頻可以結合互動評論、投票、直播問答,讓觀眾決定劇情走向。示例:
懸疑短視頻:「康熙皇帝真的賜死了鰲拜嗎?你猜,留言告訴我!」
劇情投票:「如果你是諸葛亮,你會用什麼計策?A.火攻 B.埋伏 C.詐降」

(5) 「短+連續」打造爆款系列,TikTok 讓用戶上癮的秘訣之一就是「系列化運營」,一集不夠看,就會忍不住繼續刷。

改良提升 —— 評書「連載」+ 分集短視頻。柳敬亭的評書從不一次講完,而是制造連續性:「且聽下回分解!」短視頻可以采用連續劇模式:

「揭秘三國未解之謎(上集)」
「揭秘三國未解之謎(中集)」
「揭秘三國未解之謎(下集)」

這樣能大幅提高觀眾的停留時間和復看率,甚至會讓觀眾「蹲點等更新」!

2. 未來創新:短視頻如何提升「評書式傳播」?

(1) 「AI+短視頻」:生成個性化評書內容, 未來可以利用 AI 生成個性化的評書內容,讓用戶根據自己的興趣「點單」聽書。

(2) 「沉浸式說書」:虛擬現實+互動劇情, 利用 VR/AR,讓觀眾「走進」評書世界,親自體驗故事場景。

(3) 「短視頻+線下評書」:打造文化體驗IP, 結合短視頻流量,打造「評書劇場」,在線上線下形成互動傳播。

結論:短視頻 × 柳敬亭評書藝術 = 未來傳播新趨勢!

借鏡 TikTok/抖音的核心技巧:

✔ 懸念開頭(抓住前三秒)
✔ 快節奏多角敘事(角色切換,層次分明)
✔ 沉浸感情境(配合音效和視覺)
✔ 互動驅動(讓觀眾成為內容一部分)
✔ 系列化運營(制造連續性)

改良提升:結合柳敬亭的評書藝術,通過懸念+節奏+留白+互動的方式,讓短視頻內容更具文化深度、情感溫度和傳播力度!

Comment by TV Plus on Tuesday

陳明發博士:理直氣爽面對AI~~昨晚剛從沙巴一個有關MA63協議的講座回來。前兩位主講人都是資深的律師兼政治領袖,我則從文化經濟的角度切入。因為今年是蛇年,我以《聖經》有關“那條蛇”的敘事開講。

來賓中有好幾位是正為"沙巴復邦"議程訴諸法庭的法界精英,其中一位會後問我:你是基督徒嗎?我其實不是。

我僅僅借《聖經》的一些典故說明一些事情而已。現實裡有許多事,面對這些事,我的情緒是什麼?情感是什麼?

而這些情感與情緒可能形塑我們接下來行動,那些是具有建設性,那些負面不堪?我的方法是從古老典故、啟示、傳說、軼事......,也就是從一般人所說的「故事」中去找尋(複數的)教誨。


今天一早,一位唸心理學出身的信教友人,發訊表達了他對人工智能是否會“終結人類”的憂慮。

我把“終結人類”理解為「末日」。我以非教徒對基督教義膚淺的認識,是這麼理解的:末日=審判=救贖

30年前寫過一篇文字,表達過我這方面的「情動記錄」(情緒+情感+新的能量的思路)。

面對“AI終結人類”這議題,我給自己的“情動答案” 有兩個結果——

一、AI帶來的不是「末日」,意思是我們都還在世上,生活要繼續下去就得怎樣調適?

二,AI帶來「末日」,那正好是讓上帝看見,你是一位義人,為人類福祉挺進宗教情懷到最後一刻;其他宗教的信徒,或有他們不同的「救贖方式」,像我就相信存在主義那一套,努力活得理直氣壯。不,是理直氣爽。(11.2.2025)

Comment by TV Plus on January 11, 2025 at 4:34pm

短視頻與實體零售的融合:O2O策略在新消費時代的創新應用

新消費時代,短視頻與實體零售的融合,成為推動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發展的重要動力。通過短視頻平台,實體零售商可以借助生動、直觀的內容展示產品和品牌,吸引線上用戶到線下消費,實現線上和線下的無縫連接。這種創新的O2O策略不僅提升了顧客的消費體驗,還為實體零售帶來了新的增長機遇。


一、短視頻與O2O的融合優勢

1.1 沉浸式產品體驗

短視頻能夠通過生動的視覺和音效呈現產品,帶來遠比靜態圖片更具吸引力的體驗,增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1.2 實時互動與用戶參與

實體零售通過短視頻直播等形式,可以與消費者進行實時互動,解答疑問,提供即時反饋,建立更緊密的用戶關係。

1.3 增強品牌曝光

短視頻平台的算法推薦機制,能夠讓更多潛在用戶看到實體店的產品或活動信息,從而增加品牌曝光率。

二、O2O策略的創新應用

2.1 短視頻廣告引流

實體零售商可以通過制作吸引人的短視頻廣告,引導線上流量進入線下門店,增加實體店的客流量。

2.2 短視頻導購

零售商通過短視頻平台展示商品使用場景、產品細節等,替代傳統導購模式,方便消費者進行快速決策,並直接在線預約到店服務。


2.3 短視頻+社交分享

利用短視頻的社交屬性,促使顧客通過視頻分享購物體驗和產品推薦,進一步擴大品牌影響力和線下流量。


三、短視頻與實體零售的成功案例

盒馬鮮生的短視頻推廣:盒馬通過短視頻平台展示其線上下單、線下配送的便捷服務,引發消費者對新零售模式的興趣,並成功將線上流量轉化為線下消費。

優衣庫(Uniqlo)的O2O策略:優衣庫通過短視頻介紹店內新品及搭配建議,並在視頻中附加線下優惠活動鏈接,吸引用戶到店體驗和購買。


四、O2O模式對實體零售的未來影響

線上線下融合趨勢:隨著短視頻內容與實體零售的進一步融合,O2O模式將不斷完善,線上互動將成為消費者線下購物體驗的前奏。

數據驅動的精准營銷:通過短視頻平台獲取的用戶數據,實體零售商可以分析消費者的喜好,進行精准營銷,提高銷售轉化率。

短視頻與實體零售的融合,正成為O2O模式發展的新引擎。在新消費時代,零售商通過短視頻平台與消費者建立互動、增強品牌曝光,並借助創新的O2O策略,提升顧客的線下購物體驗,創造更多商業機會。未來,短視頻將繼續引領實體零售的新趨勢,推動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原載:Omni Growth,19 September 2024)

Comment by TV Plus on January 10, 2025 at 10:54pm

胡小胖·短視頻的社區营銷學

短視頻對新零售最大的幫助,就是解決了新零售最後一公里的觸達問題。我問大家,新零售最好成交的人群在哪里呢?

在本地同城,很多大團隊長的發家史就是從自家小區開始的。以前想引流本地人群,我們一般是做地推,做實體店引流等一些常規的方式。但現在有了短視頻後,我們又多了一種新的引流方法。

做短視頻,你想把影響力做到全國,想做一個大網紅,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一年也就那麼幾個幸運兒。但如果你把野心收一收,把范圍縮小一點,你就不要想著全國出名,你就先從本地同城開始,或者先從你小區觸達開始,行不行?

這樣操作也會變得相對簡單很多,發短視頻的時候,順帶把地點選好就可以了。勾選地點發佈的情況下,本地的觸達率是非常高的。

我有一位社群會員,她是某品牌的代理商,她每次發短視頻的時候,都會勾選她小區的位置,堅持一段時間後,她小區的人都知道她了。有了影響力後,你再去做引流和成交,就會變得很輕鬆。

她的代理商和客戶,很多都是她小區的住戶。類似的案例,特別多,大部分團隊長的發家史,都是從自家小區開始的。我們現在操盤的品牌方中,我們都鼓勵代理商要學會用短視頻去打造本地化影響力。先從自家小區開始,慢慢拓展。

原題:短視頻解決了新零售最後一公里的觸達,短視頻助力本地同城傳播;作者:胡小胖,《品牌運營手冊》《微商操盤手冊》作者 2024-11-14)

Comment by TV Plus on December 22, 2024 at 9:23am

中國2024年流行語和網絡迷因:偷感

引申含義:「偷感」,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像小偷一樣「偷偷摸摸、畏畏縮縮、瞻前顧後」,進而被年輕網友用來描述一種心理狀態,即在工作和生活中謹慎小心,不希望被人關注,只想默默把事做好、達成目的。

社會評價:相比「偷」的貶義色彩,「偷感」更接近中性,既是事先不張揚默默成事,也是因在意他人目光和議論而試圖「隱身」。(百度百科)

草台班子

世界是個草台班子可縮寫為苔,是2023中國流行語和網絡迷因,有時「草台班子」前會冠以大型 (似乎受到了大咕咕咕雞的影響) 或巨大。「草台班子」一詞源自中國傳統戲劇,原意指鬆散拼湊、粗制濫造的劇場和劇團,後來泛指組織渙散和業務不精。

該迷因源自2023519日新浪微博作家河森堡發表的微博,稱世界並不像他曾經認為的一樣井然有序,在光鮮亮麗的表面下是「各種糊塗混子」在「耍猴戲」。似乎反映了曾經篤信精英主義和權威主義的人群思想的轉變。

(Source: https://yylives.cc)

截至2024年11月,該迷因仍在被大量使用。(維基百科)

愛墾評註:跟緊中華圈,與中國同步,在流行文化上,洞察民心所向的熱點,發揮南海一家的情動共振。

Comment by 超人偶爾飛 on December 22, 2024 at 9:20am

中國2024年流行語和網絡迷因:偷感

引申含義:「偷感」,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像小偷一樣「偷偷摸摸、畏畏縮縮、瞻前顧後」,進而被年輕網友用來描述一種心理狀態,即在工作和生活中謹慎小心,不希望被人關注,只想默默把事做好、達成目的。

社會評價:相比「偷」的貶義色彩,「偷感」更接近中性,既是事先不張揚默默成事,也是因在意他人目光和議論而試圖「隱身」。(百度百科)

草台班子

世界是個草台班子可縮寫為苔,是2023中國流行語和網絡迷因,有時「草台班子」前會冠以大型 (似乎受到了大咕咕咕雞的影響) 或巨大。「草台班子」一詞源自中國傳統戲劇,原意指鬆散拼湊、粗制濫造的劇場和劇團,後來泛指組織渙散和業務不精。

該迷因源自2023519日新浪微博作家河森堡發表的微博,稱世界並不像他曾經認為的一樣井然有序,在光鮮亮麗的表面下是「各種糊塗混子」在「耍猴戲」。似乎反映了曾經篤信精英主義和權威主義的人群思想的轉變。

(Source: https://yylives.cc)

截至2024年11月,該迷因仍在被大量使用。(維基百科)

愛墾評註:跟緊中華圈,與中國同步,在流行文化上,洞察民心所向的熱點,發揮南海一家的情動共振。

Comment by TV Plus on December 19, 2024 at 9:20pm

班味~~網絡流行語,出自熱搜上一個叫做「一旦上過班,你的氣質就變了」的詞條,指當代職場人一種常見的生活狀態:素面朝天,精神渙散,衣著寬鬆,眼中充滿疲憊。

引申含義

上班工作後,由於任務繁重、條件艱苦、關係複雜等,人們表現出眼神疲憊、面容憔悴、不修邊幅等狀態。這種狀態即「班味」。「班味」的走紅源自網文《一旦上過班,你的氣質就會改變了》:「只要上過班,就會沾染上了班味,再也去不掉了。那種上過班的疲憊氣質,真的是模仿不出來的。」網友熱議「班味」,既分享自己的「班味」表現,也分享告別「班味」、平衡工作和生活的種種努力,如旅游、休假、社交、文娛等。「去除班味」「洗掉班味」等說法因此也廣為傳播。 

社會評價

有網友自嘲,即便上班打扮再精致,也擋不住渾身散發出的疲憊之感,實在是太扎心了。

社會影響:2024年12月2日,入選2024年十大流行語。2024年12月12日,入選2024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榜單。(百度百科)


那咋了

網絡流行詞,通常用於表達一種不解、質疑的態度。意味著對之前提到的內容,持有一定的保留意見或疑問,希望對方能夠進一步解釋或澄清。

引申含義

這個詞如今在網絡上多被用來表達對試圖質疑、批評、說教、誹謗自己的人的不屑。同時也被網友們戲稱為一種「不在乎」的人生態度。

引用示例

比如有人對你說「你穿這個不好看,下次別穿了」時,就可以用「那咋了」進行回覆。

社會影響

2024年12月12日,入選2024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榜單。(百度百科)

搞抽象

「搞抽象」具備反常規、反規則、注重個性表達的特點,使用者傾向於用荒誕的、戲謔的、非線性的方式來表達情緒或者信息,可以有效地釋放情緒、緩解壓力、促進社交破冰。

2024年12月,「搞抽象」入選《語言文字週報》部正式發佈的2024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榜單。

詞語來源

「搞抽象」一詞源於某游戲主播的口頭禪:「真是太抽象了!

「搞抽象」主要有兩種具體的方式: 一是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即廢話文學; 二是「抖機靈」,即通過援引當下的娛樂熱點或娛樂事件,利用詞語本身的多義性以及表達的含混性,產生一個出人意料但又似乎在情理之內的答案。如:「人生的陰影太多了……嘿嘿嘿,好涼快。

社會影響

2024年12月,「搞抽象」入選《語言文字週報》部正式發佈的2024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榜單。

(百度百科)

Comment by TV Plus on December 19, 2024 at 9:25am

2024年度流行語の古希臘掌管XX的神~~古希臘掌管xx的神是一個網絡流行語、網絡交際語。最開始出自於某個古希臘歷史文化知識的普及帖,畢竟在古希臘神話中,眾多神仙都有各自分管的領域,比如宙斯掌管天空,波塞冬掌管海洋。

詞語來源:
最開始出自於某個古希臘歷史文化知識的普及帖,畢竟在古希臘神話中,眾多神仙都有各自分管的領域,比如宙斯掌管天空,波塞冬掌管海洋。

引申含義:
在互聯網莫名走紅之後,現在這個句式跟古希臘的神其實已經沒有關係了,更常用於表現「某個人擅長某事」,掌管的領域也更加接地氣。

引用示例:
比如說,「古希臘掌管檸檬茶的人」、「古希臘掌管猜拳的人」等等。

所獲榮譽:
2024年12月12日,入選2024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榜單。 (百度百科)


「包的」

網絡流行語,是指來自某地方言,用於表達「保證」或者「肯定」的意思,經由一位游戲博主的口頭禪火遍全網。


詞語來源:
來自某地方言,用於表達「保證」或者「肯定」的意思,經由一位游戲博主的口頭禪火遍全網。


引用示例:
這個梗可以拆成「包XX的」句式,比如「包有梗的」、「包無敵的」。也可以作為整體使用,比如「這個事情我包的」,或者直接用作肯定的答覆,比如「你中午就吃這麼點啊?」「包的。」現在多用於形容一件事情保證能完成。

社會影響:
2024年12月12日,入選2024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榜單。(百度百科)


紅溫

網絡流行詞,最初來自游戲《英雄聯盟》角色蘭博的「紅溫」機制,即溫度上升後獲得技能的屬性加強。後來,這個詞用於形容游戲玩家因狀態不好而掛臉、神情尷尬的樣子,逐漸出圈。
現在的互聯網語境中,「紅溫」可以廣泛理解為「破防」的意思,在大部分情況下能夠交替使用。

語言釋義:
一個人十分生氣,氣到臉色漲紅。表示一個人情緒激動,氣急敗壞的狀態、現多被運用在一個人情緒十分激動的時候,以及游戲玩家十分破防的時候。

社會影響:
2024年12月12日,入選2024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榜單。見:百度百科


水靈靈

詞語來源:
「水靈靈地XXX」出自一位韓國女歌手在展示照片拼貼畫時說的話:「我就這麼水靈靈地在中間,周圍都是可怕的姐姐們。」網友們紛紛效仿造句,將「水靈靈地」與各類詞語搭配,形容某種行為生動、鮮活或值得稱道、引人關注。其使用語境逐漸擴大,可用於強調、突出,如「咱們一起水靈靈地出發吧」,也可用於調侃、自嘲,如「他(我)就這麼水靈靈地被開除了」。

引申含義:
「水靈靈」多用來形容人漂亮而有精神,也用於形容動植物等潤澤、有生氣。

引用示例:
如「咱們一起水靈靈地出發吧」,也可用於調侃、自嘲,如「他(我)就這麼水靈靈地被開除了」。

社會影響:
2024年12月2日,入選2024年十大流行語;  2024年12月12日,入選2024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榜單。

Comment by TV Plus on December 17, 2024 at 2:02pm

陳明發〈日本沉沒〉

若抱著看科幻片的期望看日劇《日本沉沒-希望之人-》(Japan Sinks: People of Hope,TBS,2021),會大失所望。換個角度,則會發現它是極好的社會教育片。

即使有了最尖端的科學家觀察、分析的結果,從正副首相、內閣成員、企業界、跨部門最權威的智囊單位、媒體到草根各階層的男女老少,反應不一是理所當然的。

但對於其錯綜複雜、難於預測的演變,連科學家本身也因為利益關係而各有立場;甚至同一位科學家前後都有所的逆轉,這又恐怕不是一句「為了戲劇效果」可以涵蓋。

若說敘事是文創中最重要的要素,《日本沉沒》敘事提供了一個極真實的模擬作業,讓觀看了並深思過這個影劇的觀眾,在面對真實的災難時,有個很實在的心理准備與演練。

把《日本沉沒》當成一個可以完整敘說的「事件」,我們就可以從這樣的心智過程中,看出具體的「物象」。一旦面對類似的真實情況,詩性想像力即可能有個萌生的基礎。當然,它遠遠不是最後答案。即使作為其中的一個參考,也好讓我們無需枉然地盲人摸象。其中,包括了各種相關的知識管理方法與考量的哲學範式。

其中,也包括了人文「事件」如何對應科技「物象」的問題,為人們的思維提供了極大的張力空間。

憂患意識與社媒浪潮糾纏的時代,把《日》劇當成娛樂、消閒類文創,無妨;但文創敘事也有它的學習——包括集體教育——價值。不管從那個角度剖析,文創都是社會言說、文化再生產的重要成分。(17.12.2024)

Comment by TV Plus on December 15, 2024 at 12:47am

施晨露〈文化觀瀾〉

2024,你玩「抽象」了嗎?你「接」了什麼?

你或許不是「古希臘掌管時尚的神」,但也會用新鮮的熱梗表達態度、記錄生活。又或許,網絡節奏太快,你是從流行語的發佈中,才get了這些梗。

那咋了?鬆弛一點。

12月12日,上海《語言文字週報》部最新發佈2024十大網絡流行語,入選的包括:

偷感(很重)、草台班子/世界是一個巨大的草台班子、班味、那咋了、(就這麼)水靈靈地XX、古希臘掌管XX的神、city/city不city、包XX的/包的、紅溫、搞抽象。

每到年末,盤點流行語、回眸過往一年的「語文面孔」,成為人們回顧一年的標志誌事件之一。

12月2日起,多家中外機構就這麼水靈靈地發佈了年度流行語、關鍵詞。

老牌年度流行語發佈機構——上海《咬文嚼字》雜誌社率先評選出的2024十大流行語為:

數智化、智能向善、未來產業、city不city、硬控、水靈靈地×××、班味、鬆弛感、銀髮力量、小孩哥/小孩姐。

同一天,小紅書綜合社區內用戶筆記、閱讀量和評論互動等指標,發佈了2024年度關鍵詞——「抽象」

「玩抽象」正從小眾文化演變成一種生活態度和處事方式,越來越多人在面對意外和困境時選擇以輕鬆、反轉的方式「一笑而過」。2024年在小紅書與「抽象」相關的筆記超過1000萬條。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