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墾《藝頻道》

獻給所有為找尋、傳播、深耕生涯技藝的年輕人,和他們的師長與父母。資訊爆炸,腦子超載,但是我們的心和雙手需要知道怎麼做,才能給自己開創平安喜悅的一生。

《愛墾藝頻道》推薦精彩文章、照片請瀏覽以下網頁: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481

Albums: 愛墾欄目
Favorite of 1 person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家 在這裡 on Wednesday

藝術源起興觀羣怨呼唤「碩鼠碩鼠,無食我黍」——《詩經·魏風·碩鼠》的用比技藝

【原詩】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三歲貫女,莫我肯顧。
逝將去女,適彼樂土。
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
三歲貫女,莫我肯德。
逝將去女,適彼樂國。
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
三歲貫女,莫我肯勞。
逝將去女,適彼樂郊。
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今譯】

大老鼠啊大老鼠,請不要吃我的黃米。
辛辛苦苦侍奉你三年,你卻從來不曾把我理。
我現在就要離開你,到那安樂的地方去。
那是個安樂的地方啊,它才是我的安身之地。

大老鼠啊大老鼠,請不要吃我的麥子。
三年辛苦把你侍奉,你卻沒有一分感激。
現在我就要離開你,到別的地方尋求安樂。
那是個安樂的地方啊,它才是我眞正的歸宿。

大老鼠啊大老鼠,請不要吃我的禾苗。
辛辛苦苦養活你三年,你卻從不給半點慰勞。
我現在就要離開你,到那快活的天國去。
那是個快活的天國啊,誰也不用悲傷與呼號。

【賞析】

賦、比、興是《詩經》作者常用的三種主要藝術表現手段。三者當中,賦與比、興區別較為明顯。即:前者為一種直接表現手段,可以直說,不一定需要藉助他物;後者為一種間接表現手段,不直說,必須藉助他物。而比與興則旣相同又有所不同。籠統地講,興也是比,也是以「他物」比喩「所詠之詞」,但具體運用就不一樣:興所用來作比的「他物」只是個引子,有「起興」的作用,並非歌詠的對象;比則往往可將「他物」(彼物)作為歌詠的對象。(愛墾評註對照雅各布森的“隐喻”(選擇軸)[對應:興] 與“轉諭”(組合軸)[對應:比])


《詩經》第一篇《關睢》為「興」的代表作,而《碩鼠》則為「比」的代表作。


詩篇用「比」的方法進行寫作,即「以彼物比此物也」。所謂「彼物」,即為「碩鼠」,而「此物」並未出現;照《毛詩·大序》的說法,「《碩鼠》,刺重歛也」,所謂「此物」應指當時的暴歛者,比如貴族或者地主。詩篇用「比」,直接將「彼物」(碩鼠)作為歌詠對象。

第一章說,侍奉碩鼠多年,盡心盡意,碩鼠則貪婪、殘忍,毫無顧念之意,因此決計離開它,到另一地方去尋求「樂土」。「三歲」,可確指,也可泛指多年。「貫」,侍奉。「女」,同汝。「顧」,顧惜、體諒。「莫我肯顧」,為倒裝句,相當於「莫肯顧我」。以下「莫我肯德」、「莫我肯勞」同此。「德」,恩惠,此用作動詞。「勞」,慰問、犒勞。此言碩鼠無情無義,祇顧橫徵暴歛。「逝」同誓。表示堅決之意。「去女」,猶言離開你。「適」,到。「樂土」,詩人想像之詞,與以下「樂國」、「樂郊」意同,均指理想中的天國。第二、三章意思與第一章大致相同,都是譴責碩鼠,謂其忘恩負義,自私、沒有人性,表示堅決離開它,前去尋找天國,以免為此長久嘆息、呼號。三章重疊在一起,反覆詠唱,頗有一唱三嘆之妙。

全詩自始至終所歌詠的僅是「彼物」(碩鼠),但因它與「此物」——未出場的剝削者,有著許多相似之處,比如不勞而獲、寄生等,而且,作者也善於將「此物」的一些特性,比如貪婪、殘忍等,賦予「彼物」,因此達到了一箭雙鵰的目的,這就是詩篇用「比」所取得的藝術效果。www.macaudata.mo

陳明發博士談文創感知能力

Comment by 家 在這裡 on December 28, 2024 at 3:04pm

愛墾APP:克里斯蒂瓦主張將語言分為兩種層面:

1. 符號性(the Semiotic):指的是語言中非理性、情感和身體驅動的部分,通常與無意識和本能相關。

2. 符意性(the Symbolic):代表語言中的邏輯和秩序,是符號的規則化使用,與社會結構和規範相關。

其他哲學家(如羅蘭巴特)則提及個體的言語(parole)及大眾的語言(langue)

符號性(the Semiotic)符意性(the Symbolic)與言語(parole)語言(langue),有何關聯?可否類比或等值?

克里斯蒂瓦的「符號性」(the Semiotic)和「符意性」(the Symbolic)與羅蘭·巴特提到的「言語」(parole)和「大眾的語言」(langue)確實存在一定的關聯,但它們並不能完全類比或簡單等值,因為它們分別屬於不同的理論框架,有各自獨特的側重點。以下是對其可能關聯和差異的分析:

1. 符號性與言語的可能關聯

符號性(the Semiotic):符號性指的是語言中非理性、情感、本能驅動的層面,常常關聯到身體的節奏、情感流動和無意識。這一層面被克里斯蒂瓦認為與個人的感性表達和內在驅動力相關,具有強烈的個體化和創造性特質。

言語(parole):羅蘭·巴特基於索緒爾的理論,將「言語」視為語言的個人化實踐,即個體在實際交際中的語言運用。這是動態的、具體的、且植根於特定場景的表達行為。

關聯:符號性和言語都強調個體性、創造性和實踐性。符號性中的情感流動和身體表達,常常通過言語得以顯現。例如,某人通過言語中的語調、停頓、隱喻等方式表達情感,這種表達可以被視為符號性的外顯。

區別:符號性更關注情感和無意識層面,而言語主要涉及個人如何實際運用語言來實現交流或創造意義。因此,符號性可以說是言語背後的驅動力或源泉,但言語的表達還受到社會語言規則的影響。


2. 符意性與語言的可能關聯

符意性 / 像徵性(the Symbolic):符意性代表語言的邏輯性、結構性和規範性,涉及到符號系統的組織和運作規則。它通常與社會規範、文化秩序以及語言體系的既定規則相關聯。

語言(langue):在索緒爾的理論中,「語言」是一個社會化的符號系統,是一種被集體接受的規範化結構,是個人表達的基礎和限制。

關聯:符意性和語言都關注語言系統的結構性和規範性。克里斯蒂瓦的符意性可以視為一種更廣義的語言觀,其本質上承認了符號的社會化和規範化過程。這種規範化過程與索緒爾的「語言」觀念有相似之處,二者均是個體表達(言語或符號性)賴以實現的框架。

區別:符意性強調的不僅是語言的靜態規則,還涉及其在文化和權力結構中的功能性維度,而索緒爾的語言則更多關注符號系統的靜態描述。此外,克里斯蒂瓦特別關注符意性與符號性之間的張力和互動,而索緒爾的語言理論中並未突出個體情感或無意識的作用。

3. 符號性/符意性與言語/語言的關係模型

我們可以將它們的關係看作兩對交疊的框架:

1. 符號性 言語:個體的創造性、情感性和實踐性表達,是個體將內在的符號性通過具體的言語行為顯現的過程。

2. 符意性語言:社會化和規範化的符號系統,為符號性和言語的表達提供了框架,同時限制了它們的自由度。

3. 交叉與張力: 符號性與符意性之間的張力~體現了個人表達與社會規則的對抗和調和。言語與語言之間的關係:表現為個體運用語言體系進行具體表達時的動態平衡。

4. 可否等值?

部分類比:

符號性 ≒ 言語:都強調個體性和實踐性。
符意性 ≒ 語言:都關注結構性和規範性。

不能完全等值的原因:克里斯蒂瓦的理論更關注語言與無意識、身體、情感的關係,以及符號性與符意性的動態張力。巴特和索緒爾的理論更傾向於語言作為符號系統的靜態描述和個體運用的區分。兩者的類比僅是一個切入點,但更深入地看,它們描述的現象和層次實際上是互補的,而非完全重合的。

情動作為創意的動力:個體的創意和想法(parole)通常源於情感驅動,如靈感的迸發、對問題的急切回應或對文化傳承的情感投入。在「文化創意體驗產業」中,這些情感往往成為創意內容的原動力,而語言(langue)則為這些情感的表達提供了結構。

Comment by 家 在這裡 on December 19, 2024 at 6:06pm

這一結合為探索聲音如何通過情動影響人類體驗提供了豐富的分析工具。

從情動的角度來看,這段內容揭示了以下幾個值得深思的層面:

1. 語言與情動的交互

索緒爾的「言語」(parole)與「語言」(langue)區分,為我們理解個體創意與社會規範的關係提供了基礎,而情動的視角可以深化這一關係:

情動作為創意的動力:個體的創意和想法(parole)通常源於情感驅動,如靈感的迸發、對問題的急切回應或對文化傳承的情感投入。在「文化創意體驗產業」中,這些情感往往成為創意內容的原動力,而語言(langue)則為這些情感的表達提供了結構。

情動與符號的共情化連接:社會約定俗成的語言不僅是一個理性的符號系統,它還承載著情動的集體化表達。比如,「Give Me Five」的手勢不僅僅是一個符號,更是一種像徵友好、支持或慶祝的情動行為。這表明符號的意義無法脫離情動體驗而獨立存在。

文化創意體驗產業中的符號協商與情動共鳴:文化創意產業需要在不同參與者之間建立共同的語言和評估系統,以減少符號隔閡。情動在這一過程中扮演了雙重角色:

情動作為符號協商的基礎:符號的接受不僅僅依賴其語義清晰度,更依賴其是否能夠引發情動共鳴。例如,在一個多元文化背景下,設計一個符號(如旅游標誌或藝術作品)時,能否引發不同文化群體的情動共鳴是其成功的關鍵。

情動驅動的共同體驗:「文化創意體驗」本質上依賴於情動的生成與傳播。在體驗過程中,不同角色(立法者、執行者、消費者等)通過符號系統共享情動,這種共享情動不僅縮短了符號的隔閡,也促進了產業的協作效率。

符號行為與情動的聯結:關於「Give Me Five」作為符號行為的例子,可以從情動的角度進一步分析:

符號行為的情動特質: 「Give Me Five」不僅僅是一個像徵性的動作,它同時也是一種情動的即時表達。手掌相擊的物理接觸觸發了身體的情動感受(如愉悅、支持感),這些感受又強化了符號的意義。

情動與身體參與

「Give Me Five」中,情動通過身體動作(手掌擊打)顯現出來,而這種身體化的情動表達可以被普遍理解,即使跨越語言和文化的界限。情動在這裡充當了符號行為的「意義翻譯器」,使得這種行為能夠在不同背景下獲得認可。

符號隔閡與情動的不對稱傳播:在跨文化或多角色的語境中,符號隔閡往往導致誤解,而情動的傳播則可能成為化解隔閡的重要因素:

情動的超符號性: 情動傳播具有跨越符號系統的潛力。例如,一個微笑或一段音樂可以直接引發情動,無需借助語言的中介。文化創意產業可以利用情動的超符號特質來減少符號隔閡。

符號隔閡中的情動失衡:然而,如果符號無法傳遞情動,就可能造成溝通失衡。例如,一個複雜或未被普遍接受的符號可能難以喚起預期的情動共鳴,從而加劇隔閡。因此,設計符號時,需要充分考慮符號與情動之間的匹配性。

總結:情動與符號系統的協作

語言(langue)為情動提供結構,而情動賦予符號活力。

在文化創意體驗產業中,符號的設計和推廣不僅關乎理性清晰度,更需要情動的觸發力。

情動共鳴是符號協商的關鍵。

無論是「Give Me Five」這樣的手勢,還是文化創意體驗中的多角色互動,情動都可以作為符號理解與接受的橋梁。

符號設計需要情動驅動的策略。

減少符號隔閡的關鍵在於,通過情動的普遍性與即時性,使不同文化和角色能夠共享符號意義與情動體驗。

這表明,情動不僅是符號系統的隱性基礎,更是文化創意產業成功的核心動力。

Comment by 家 在這裡 on December 18, 2024 at 7:35am

愛墾APP:聲音文化~~我們對于人類喉結官能的理解,可進一步應用於探討人類聲音的文化意涵及其在藝術與溝通中的作用,將生物學的思考融入情動與詩性之中,揭示一種跨越物質與精神的美學統一。

情動與聲音及人體官能的聯系在當前的情動研究中是一個跨學科的熱門領域,涉及心理學、神經科學、哲學、音樂學和表演藝術等多個領域。以下是一些相關理論和研究成果的概述:

詮釋學與現象學視角

梅洛-龐蒂的身體-主體性理論:強調身體是感知世界的媒介,而聲音是這種感知的重要形式。喉結作為聲音的生理源頭,是情動通過身體向外表達的一個關鍵節點。聲音不僅是技術性的結果,還蘊含著情感和存在的深度經驗。

馬丁·海德格爾的「傾聽」哲學:海德格爾認為,傾聽是一種深層的存在活動,聲音的意義不止在其表面信息,而在於它喚起的情感共鳴和存在性體驗。人體的聲音器官因此成為通向「真實存在」的橋梁。

認知科學與神經科學的進展

情動神經科學(Affective Neuroscience)Jaak Panksepp開創的情動神經科學,研究了情動系統在大腦中的基礎機制。他的研究表明,人類的聲音(如哭泣、笑聲)通過聲波頻率和聲調激活聽者的大腦邊緣系統,從而引發強烈的情動體驗。

聲音對交感神經的作用

聲音頻率和節奏會直接影響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平衡。例如,深沉的聲音和低頻共振(常由男性喉結引起)能使聽者感到安全和安慰,而尖銳的高頻聲音可能引發警覺和焦慮。

音樂與情動理論

蘇珊·蘭格的情感符號論:蘭格提出,音樂和聲音是情感的「像徵形式」,通過節奏、旋律和和聲表現人類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情感。聲音由喉結等器官產生,成為情動藝術中的原材料。

聲音生態學(Acoustic Ecology):聲音生態學研究聲音如何與環境、身體和情感互動。Barry Truax等學者指出,聲音環境不僅是一種物理現象,也是一種情動體驗。例如,喉結產生的聲音如何通過空氣的傳播,在聽者身上喚起情感聯想和共鳴。

情動表現與表演藝術理論

Judith Butler的表演性理論:Butler的表演性理論認為,聲音是一種文化和情動的表現形式。例如,歌唱或朗誦通過喉結和聲帶的運作,將內在情感外化為可以分享的社會經驗。

Grotowski的身體劇場(Theater of the Body):Jerzy Grotowski探索了聲音如何通過身體的具體動作(包括呼吸和喉結的活動)呈現「情感真相」。他認為,聲音的生成是身體與情感合一的結果,是一種直觀的表達方式。

跨文化與人類學視角

聲音文化理論(Sound Studies):Jonathan SterneSteven Feld的研究揭示了,聲音在人類文化中的多重意義。例如,許多傳統儀式(如祈禱和吟誦)將聲音與靈性、情動和社會秩序聯系在一起,而喉結則是這一聯系的物質基礎。

情感人類學(Anthropology of Affect): 人類學家如Sara Ahmed探討了聲音如何在不同文化中被用來喚起情動。例如,非洲和亞洲的某些部落將喉音和顫音視為表達哀悼、歡慶或神秘體驗的重要手段。

後人類與技術情動研究

聲音與情動的技術延展 : N. Katherine Hayles等後人類理論家,討論了技術如何延展了聲音的情動維度。例如,人工聲音合成技術能夠模仿人類喉結的功能,用以重現甚至增強情感表達。

情感計算(Affective Computing):Rosalind Picard的情感計算研究了聲音在情動識別中的作用。通過分析語音中的聲調、節奏和音量,技術可以捕捉並響應情感,為情動與聲音的關係研究提供了全新視角。

總結與啟示

情動與聲音以及人體官能之間的關係是一個多層次的議題。從哲學的存在論到神經科學的生理機制,再到文化和技術的情動表現,聲音和喉結的作用始終貫穿其中。這些研究共同揭示了聲音作為情動的物質與像徵性媒介的複雜性,同時也為探索聲音在藝術、治療和人際交往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論依據。

Comment by 家 在這裡 on November 22, 2024 at 10:25am

愛墾APP:韓炳哲的《敘事危機》~~韓國出生的瑞士裔德國哲學家韓炳哲(ByungChul Han) 在《敘事危機》(The Crisis of Narration)一書中,通過探討現代社會敘事的衰退及其影響,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哲學和文化批評觀點。這些觀點不僅分析了技術時代的心理與社會現象,也對人類存在的意義生成提出了深刻的反思。

書名叫《敘事危機》,其實指向了現代人存在危機的問題。書中警句頻出,往往一句話就解釋了一種現象。本書核心觀點是,資本主義將敘事故事化,依靠科技出於消費主義目的,販賣毫無營養的故事,供應海量信息,把世界透明化,這就消解了敘事賴以存在的「不可解釋」的基礎,結果就是動搖著人類延續數千年的敘事傳統,使人們在充斥著偶然性信息的海嘯中喪失感受能力,在無限的時間和空間坐標上隨波逐流,淪為深患孤獨症卻無法在講述與傾聽中獲得自愈的原子個體。

在作者看來,歷史上,人類有賴於「講述」去凝聚人心,創造社會共同體,個體也需要在「講述」的場域中找到安身立命的錨點。簡言之,人類的社會和文化、群體與個體的生存和發展,無不依賴敘事這種手段,比如宗教、節日乃至政治。

但是,在後工業化時代的今天,資本主義與現代科技把源於情感和目的的敘事,消解為服務於消費的冰冷的無意義的信息,這就大大加速了敘事的終結。最直觀的表現是,一方面,生活不再有節日感,有的只是工作與休閒、生產與消費,因此現代人往往覺得生活「沒味了」;另一方面,原本旨在拉近人際距離的智能手機,卻將人們變成一座座孤島,人人在網絡發自拍、發表見解,活在自我的世界裡,結果就是被原子化為鈍感十足的個體,在與手機屏幕的冰冷對視中,被信息的海嘯沖垮精神世界,成為茫然無所歸依的現代人。


以下是該書的一些核心章節及值得關注的理論概述:

敘事的衰落:後敘事時代的特征 The Age of PostNarrativity 

韓炳哲認為,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後敘事時代」,個人和社會通過宏大敘事來構建意義的能力正在喪失。他批評新自由主義和數字技術將人類體驗碎片化,使敘事被即時滿足和無意義的信息流所取代。  

宏大敘事(如宗教、歷史或文化故事)曾賦予人類以方向感,而現代社會的數字化生活傾向於即時性與孤立的微敘事。 

技術與消費主義推動的「數字自戀」破壞了敘事所需的深度反思與時間積累。

Comment by 家 在這裡 on November 21, 2024 at 10:08am

敘事與時間性:意義的喪失 Narrativity and Temporality 

韓炳哲將敘事與時間性聯系起來,認為敘事是一種將事件編織為意義整體的時間實踐。然而,現代社會的快節奏與即時性割裂了時間的連續性,破壞了敘事的結構。 

敘事的本質在於「時間的持久性」(durability of time),但數字技術時代強調「即時滿足」(immediacy)和「短期體驗」(shortterm experiences),導致敘事的斷裂。 

他引用聖奧古斯丁對時間的思考,指出敘事的時間感具有深層存在意義,反映了人類對未來的希望、對過去的記憶以及對當下的行動。

數字時代的孤獨與敘事危機 Digital Isolation and the Crisis of Narrativity 

他批評社交媒體塑造的「表演性自我」(performative self),認為這種現象進一步導致了敘事的崩潰。數字文化推崇快速而淺薄的互動,卻難以承載深度的敘述和情感連結。 

社交媒體中的「點贊文化」消解了深度對話的可能性,個體越來越無法通過敘事來理解他人或社會。

敘事本質上是一種關係的實踐,而數字化生活導致「孤獨的共存」(lonely coexistence),個體被隔絕於虛假的互動之中。

敘事的療愈功能 Narrative as Healing 

韓炳哲強調敘事具有「療愈性」,它能夠幫助個體和群體從創傷中重建意義。然而,在一個敘事危機的時代,人們變得越來越難以通過敘事修復受損的身份和社會關係。 

敘事是歷史性創傷和集體記憶的重要工具,它賦予痛苦以語言和形式,使人類能夠超越創傷本身。 

他批評現代社會對「正能量」和「快節奏修復」的推崇,指出這是對深層敘事療愈過程的扭曲。

詩性敘事的可能性 The Possibility of Poetic Narration 

韓炳哲提出了一種替代性的解決方案:通過回歸「詩性敘事」(poetic narration),重新發現人類與世界的關係。他認為,詩性敘事以緩慢、沉思和開放性為特征,與技術時代的快速、確定性形成對照。  

詩性敘事能夠超越消費主義敘事的淺薄,將人類的經驗與宇宙的整體性重新聯結。

這種敘事強調像徵與隱喻,能夠通過間接性和多義性承載複雜的情感和意義。


影響:
韓炳哲在《敘事危機》中通過對現代社會敘事消退現象的深刻分析,指出了技術、資本主義和新自由主義對人類存在的意義危機的加劇。他的核心理論不僅對文化理論、哲學和社會批評有重要啟發,也為應對敘事危機提供了重新思考敘事的可能路徑。

值得深究的問題:如何通過詩性敘事修復技術時代的意義缺失?在數字化和社交媒體中,是否存在新的敘事形式可以替代傳統的宏大敘事?

(《敘事危機》作者: [德]韓炳哲;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原作名: Die Krise der Narration.;譯者: 李明瑤;出版年: 2024-5)

Comment by 家 在這裡 on November 20, 2024 at 12:02pm

愛墾APP:文創對大數據的必要理解~~對 [德]韓炳哲的新著《敘事的危機》(The Crisis of Narration,2024),網眾的其中一項綜合讀後反應是:大數據揭示了事物之間的相關關係(Kordhation,作者本身就這麽說),屬於認知最原始的形態,屬於「就是如此」(Es-ist-so,讀者反應)的性質,並無法以新視野、新角度解釋任何事物;更無法產生任何概念上的理解,回答「為什麼」(Wieso),生成新意義。其後果是,平均主義計算出來的道德傾向與審美喜好,「趨利避害」的分布形態,在文創事業上產生了保險的、有利可圖的商品,結果犧牲了原創精神與個體風格。

愛墾的評議是——

這段論述以批判性角度探討了大數據在認知、文化創意和意義生成領域的局限性,涉及多個哲學和文化層面的思考。以下是針對這段論述的分析與評議:

大數據的「相關性」局限

原文:「大數據揭示了事物之間的相關關係(Kordhation),屬於認知最原始的形態,屬於『就是如此』(Es-ist-so)的性質,並無法以新視野、新角度解釋任何事物。」

優點

這部分準確地指出了大數據的核心特征:通過大量統計分析揭示相關關係,但不直接觸及因果性或深層機制。統計的「相關」並不等同於哲學或科學意義上的「因果」,也無法自動生成新的理論視角。

「Es-ist-so」(「就是如此」)的表述具有海德格爾式的存在論意涵,暗示大數據對世界的描述停留在一種「事實性」的表層,沒有觸及事物「為何如此」的本質性問題。

局限

此觀點可能低估了大數據在生成「新視角」方面的潛力。例如,基於大數據的模式識別和機器學習,已經在天文學、醫學等領域發現了許多人類無法直觀感知的規律。這些「規律」雖未必能回答「為何」,但能引導進一步的理論探索。

需要澄清「新視野」與「新意義」的定義:如果大數據揭示的模式能為特定領域提供突破性的工具或啟發(如AI藝術生成工具),是否可被視為「新視角」?

缺乏生成意義的批評

原文:「並無法產生任何概念上的理解,回答『為什麼』(Wieso),生成新意義。」

優點

強調了「相關性」和「意義」之間的區分,符合現象學和解釋學傳統中對意義生成的理解。比如,伽達默爾強調,意義生成需要解讀主體與世界之間的對話,而非僅僅堆積數據。

提出「回答為什麼」是概念形成的核心,暗示了對人類認知和文化生產中「因果性」與「價值觀」不可替代的需求。

局限

這種批評可能忽略了「意義生成」的動態性和主體性。例如,大數據雖然本身不能生成意義,但作為「原材料」可以被人類通過敘事或再解釋賦予意義。

在文化創意領域,大數據未必只能用於生成「保險的商品」,它也可以幫助創作者發現潛在的文化趨勢或未被滿足的需求,從而推動原創精神。

平均主義與文化創意的批評

原文:「平均主義計算出來的道德傾向與審美喜好,『趨利避害』的分布形態,在文創事業上產生了保險的、有利可圖的商品,結果犧牲了原創精神與個體風格。」

優點

這一論點揭示了數據驅動經濟中「平均化」的文化後果:為追求市場最優解而忽視小眾創意和個人表達。這樣的批評與阿多諾和霍克海默在《啟蒙辯證法》中對「文化工業」的分析有相似之處——追逐利潤的文化生產趨向標准化,導致審美趣味的平庸化。

指出「趨利避害」作為一種演化心理傾向,在文化領域可能扼殺冒險精神和真正的創新力,這在商業與藝術的張力中具有現實意義。

局限

「平均主義計算」並非必然導致創新的犧牲。一些數據驅動的文化創意實踐(如Netflix根據觀眾偏好開發創新劇集)表明,大數據也能激發原創性和個體風格,只是其路徑不同於傳統藝術。

過於強調大數據對個體風格的犧牲,可能低估了創作者主動與市場對話、平衡需求與創新的能力。

哲學與文化層面的擴展可能

這段論述未深入探討「保險商品」之外的文化創意可能性。如果結合德勒茲的「差異」理論,可以進一步提出:即便在大數據主導的平均主義分佈中,仍存在「微小差異」生成新的可能性。

從符號學角度看,大數據生成的審美喜好本質上是一種新的符號系統,與傳統藝術符號系統之間並非對立,而是可以產生混合模式。這種模式可能既服務市場,又保持原創精神。

總結

這段論述揭示了大數據在認知、文化生產和意義生成中的局限性,但其批判未完全承認大數據作為工具的潛在價值。如果將這一批評與哲學、符號學和文化工業的理論結合,或許能更全面地揭示大數據與原創精神之間的復雜張力。

(《敘事的危機》作者: [德]韓炳哲;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原作名: Die Krise der Narration.;譯者: 李明瑤;出版年: 2024-5)

Comment by 家 在這裡 on November 19, 2024 at 10:18am

愛墾APP:海德格爾與實有論-實存論~~在海德格爾的哲學中,「實有論」(或稱「現實主義」)並不是一個明確的術語,而是可以從他的整體思想中探討的一種「存在論」視角。海德格爾更傾向於質問存在的本質,而非關注某種直接的、獨立的現實性。愛墾網現從海氏的核心概念和文創領域的應用出發,分析「實有論」的定義及其意義:

實有論在海德格爾哲學中的定義

(1)對「實有」的理解:海德格爾關注「實有」(Vorhandenheit,字面意為「在手的存在」)與「此在」(Dasein)之間的關係。 

實有:指事物的客觀性或作為客觀存在者的狀態。例如,桌子、石頭、機器作為物質性對象,它們獨立於人的感知或行動存在。 

此在:指人的存在方式,是一種對「存在」的敞開狀態。此在不僅僅是存在著的人,而是能意識到自己存在並探問「存在」意義的人。

海德格爾的批判在於,他認為傳統形而上學過於關注「實有」的存在,將一切存在物視為「客體」(object),卻忽略了「此在」對這些存在物意義的生成。

「實有論」並非中心,而是「存在論」核心

海德格爾強調「存在論」優先於「實有論」。他關注的不是事物「是什麼」(實有論的問題),而是事物「如何顯現為存在」。  對他来說,「實有論」更多是傳統的、科學的、客觀化的視角。

海德格爾通過提出「工具存在」(Zuhandenheit,「在手性」)來說明事物的意義更多是通過人類的實際使用和體驗而顯現出來的,而非僅僅是作為獨立客體存在。

實有論對文創領域的意義:海德格爾的哲學為文創領域提供了一個從「意義生產」而非「實物生產」出發的視角。這種視角尤其強調人類與物、與空間的交互關係,以及這種關係如何影響意義的生成。以下為具體意義的解讀:

從「實有」到「在手性」:體驗式創意的設計

文創領域經常涉及到將「物化的文化」變為「體驗化的文化」。  根據海德格爾,「實有」的事物僅僅是材料或載體,其文化價值和意義只有通過「在手性」(人對物的使用和互動)顯現。例如:  傳統工藝品:一件陶器並非僅僅是裝飾物,而是蘊含著手工藝人與土壤、火候的關係,甚至體現了特定地方文化的歷史記憶。

文創活動:通過創意設計,消費者不僅看到一件藝術品,還能在活動中與它互動,例如DIY手工坊或沉浸式展覽。

「實有論」與敘事轉向:從物到意義的故事化

海德格爾強調「存在」並非孤立,而是嵌入於一個更大的關係網絡中。在文創設計中,這種網絡可以通過敘事展現:    一個物品本身作為「實有」存在的意義有限,但通過賦予其情感化的故事或文化意義,它可以激發更深層次的體驗。例如:一個普通的毛筆可能因為被賦予某位書法家的使用背景而獲得文化價值。

從「此在」的角度設計文化內容

文創創作者可以關注消費者的「此在」,即他們如何在特定情境下與文化產品交互: 

虛擬現實(VR)體驗:設計不僅是關於再現「實有」的世界,而是如何引發觀眾的存在感和意義體驗。

地方文化復興:通過設計活動(如傳統節日體驗),賦予人們與地方環境、文化傳統的直接互動機會,從而使地方文化不再只是「實有」的遺產,而成為人們「在場」的活態體驗。

「實有論」與「新存在」:可持續文創的探索

對於自然資源和文化遺產的創意利用,海德格爾的思路可以激發對文創可持續性的思考: 

  一種材料(如竹子或粘土)並非僅僅作為實物存在,而是被視為自然-文化的連接。通過文創設計,可以喚醒人們對自然材料、手工技藝背後深層生態關係的理解和尊重。

海德格爾並不專注於「實有論」,但他的哲學可以通過強調「存在論優先性」來重新定義文創實踐中的意義生成過程。在文創領域,這種視角啟示我們:  文化創意的核心並非物品本身,而是人類與物品、情境、時間之間的互動和關係。  實物(實有)必須通過設計和體驗,轉化為意義的載體(在手性)和情感的媒介(存在感)。  文創的未來可以通過挖掘人與物的存在關係,激發更深層次的文化認同和情感連接,從而實現更廣泛的社會價值。 

Comment by 家 在這裡 on November 18, 2024 at 2:59pm

「實存論」(existentialism)與「實有論」(substantialist realism 或 Vorhandenheit,根據語境不同可能翻譯略有差異)在哲學中有不同的側重點和基本關切。兩者的核心差別在於對存在的理解方式以及所關注的哲學問題。

定義與重點

實存論(Existentialism)

核心概念:  強調個體存在(existence)的優先性,注重人類自由、選擇、情感體驗以及對自身存在意義的探尋。在海德格爾哲學中,實存論集中於「此在」(Dasein)作為對存在意義的敞開。海德格爾的存在論(ontology)也可以被視為一種對實存論的深化。

關鍵詞:自由、選擇、意義、時間性。

哲學背景:受薩特、海德格爾、加繆等影響,實存論反對傳統形而上學的「本質優先於存在」的觀念,轉而主張「存在優先於本質」。

關注的問題:  人如何面對存在的荒謬、不確定性和自由的責任?如何通過具體的選擇賦予自身存在以意義?

實有論(Substantialist Realism / Vorhandenheit)

核心概念:關注存在物作為客觀實體的「實有性」或「在場性」(presence)。在海德格爾的語境中,「實有」(Vorhandenheit)指的是一種對事物的傳統認識方式——即事物作為獨立於人的、可被客觀研究的存在狀態。

關鍵詞:客體、獨立存在、物質性。

哲學背景:實有論多見於傳統形而上學和科學哲學,認為存在物具有本質性特征,與人類的認知和經驗無關。 海德格爾批評這種觀念過於狹隘,因為它忽略了人與存在物之間的關係和互動。

關注的問題:事物是否獨立存在於人類認知之外?事物的本質是否可以通過科學或理性揭示?

主要區別

文創領域的應用與意義

實存論的應用

強調人類個體的感受與選擇,適用於以體驗和意義生成為核心的文創設計。例子:沉浸式體驗設計、個性化敘事的文化產品,這些通過呼喚人的情感和選擇,為用戶提供深層次的意義感。

實有論的應用

強調文化產品的客觀性、材料性和功能性,適用於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產品開發等領域。例子:設計中的工藝品分析、地方性文創的物理特性研究,如竹制品或陶器的制作技藝。

實存論偏重「人如何存在」,強調時間性、情感和選擇,是創造性設計中探尋意義生成的重要工具。實有論偏重「事物如何存在」,強調獨立性和功能性,適合對文化資產的物質和技術屬性進行分析。兩者結合可以在文創領域找到平衡:既關注產品的物質屬性,也關注其引發的存在體驗,從而創造出兼具功能性與情感吸引力的文化產品。

Comment by 家 在這裡 on October 23, 2024 at 1:15pm

爱垦APP:喚起性物件與接受詩學~~在文化與創意實踐中,"喚起性物件"的方法與讀者反應批評和接受美學之間有著深刻的交集,重點在於物件或文物如何通過情感互動和主觀解讀來產生意義。這種方法與觀眾在創造和重新解讀意義中所起的核心作用高度契合,這也是兩大理論的關鍵原則。讓我們詳細解釋這些交叉點——

喚起性物件與讀者反應批評

讀者反應批評強調讀者與文本的個人互動,認為意義是由個體基於其情感、記憶和經驗主動建構的。同樣,文化與創意從業者設計或展示喚起性物件,以引發深刻的、個人的和情感上的反應。

主觀性解讀:正如在讀者反應批評中,讀者主觀地解讀文本,喚起性物件也以高度個性化的方式被體驗。不同的人將他們的個人歷史、情感和聯想帶入與這些物件的互動中,產生各種不同的意義。
例如:一個地方工藝品可能喚起懷舊、自豪或身份認同感,就像讀者在閱讀文本時可能會感受到特定的情感或記憶一樣。

情感與意義的建構:喚起性物件的方法與讀者反應批評都強調意義是情感驅動的。喚起性物件被設計為與個體的情感生活產生共鳴,觸發情感反應,進而形成獨特和個性化的意義。這與讀者反應批評認為讀者的情感反應在理解文本中的核心作用相呼應。

例如:像家傳物件或用來喚起地方文化身份的文物,類似於讀者反應批評中的「文本」,觀眾或使用者通過互動主動賦予其意義。

喚起性物件與接受美學

另一方面,接受美學聚焦於文本的集體、歷史性接受,及其意義如何隨著不同觀眾的出現而演變。在喚起性物件的語境下,這種方法強調文化與創意從業者如何設計物件,使其與歷史、文化和社會力量在時間長河中互動。

期待視野:接受美學引入了「期待視野」的概念,即觀眾基於文化和歷史背景與文本或物件互動的框架。喚起性物件通常充滿了歷史或文化意義,依賴於集體記憶和傳統,這些元素塑造了不同觀眾與之互動的方式。

例如:在博物館展示的古代文物在現代觀眾眼中可能會與其原始歷史背景下的解讀不同。物件的意義隨著歷史和社會背景的變化而變化,這與接受美學中關於文學作品隨時間演變的解讀相似。

文化與集體記憶:在喚起性物件與接受美學中,共享的文化記憶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文化從業者常常利用喚起性物件來觸及共享的記憶、價值觀或文化敘事,這些記憶和敘事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變,類似於接受美學中,文本在不同歷史時期和文化中的集體接受過程。

例如:一件民間藝術品可能作為喚起性物件,代表某個地區的身份認同。隨著時間的推移,文化價值觀的變化可能會導致該物件的意義發生變化,反映社區如何看待其自身遺產的轉變。

物件如文本

讀者反應批評和接受美學都將文本視為可供解讀的對象,且這種解讀深受觀眾的互動所影響。同樣,在文化與創意實踐中,物件本身可以被視為「文本」——作為文化文物,邀請人們解讀、參與,並隨著時間和社區的發展進行重新詮釋。

喚起性物件如多層文本:就像文學文本一樣,喚起性物件並不局限於一種解讀。一件傳統工藝品、珠寶或藝術品可以通過情感、社會和文化視角帶來多重意義。該物件對不同的觀眾以不同的方式「發聲」,這與在讀者反應批評或接受美學中分析的文本類似。

動態互動:兩種理論都強調讀者-受眾-文本/物件之間的動態互動。文化從業者往往設計物件以喚起多層次的意義,就像文學文本一樣。這些層次通過個體的情感互動(讀者反應)或通過集體的文化視角(接受美學)被逐漸揭開。

在文化與創意實踐中,喚起性物件的方法通過與觀眾的情感互動和主觀解讀產生豐富的意義,這與讀者反應批評和接受美學的原則緊密相連。喚起性物件不僅允許個體的多樣化解讀,還隨著時間和社會變遷在集體文化層面上不斷重塑其意義,形成一種動態的、互動的文化「文本」。

文创造物身体  德勒兹经营地方感  內容是Evocative Object   当符号呼唤象征   感觉者和被感觉物 情动地方志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