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自己天分在策劃展覽?看臺灣策展達人謝易成的說法:“從管理角度去看設計,操作起來更加單純容易,如果能以管理背景跨修設計課程,能收到更多的補強效果。” (Do you want...#4 by Dongyup Shim)

Rating:
  • Currently 4.8/5 stars.

Views: 25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arcasamani人才系 4 hours ago

KSSM华语-华文文学工程,先从学习的原动力开始~~2011年开始,大马教育部开始推行全新的KSSR教育课程。到了2017年开始推动KSSM初中课程。2000年进入KSSM高中课程。那些预备在念完中四与中五后报考大马教育文凭(SPM)的学生,若能回头去了解KSSM华语/华文文学两门选修课的既定背景,必有助于学好、考好这两科。

若能从生命呼唤原理(Theory of Calling)切进去帮助应考生,则能起到真实提振的作用。先让我们来理解有关背景如下——

在马来西亚,教育是一项持续性的事业,它致力于全面与综合地发展个人之潜质。在信奉和遵从上苍的基础上,塑造一个在智力、精神、 情感和体魄方面都能平衡与和谐的人。其目标在于造就具有丰富的学识、 积极的态度、崇高的品德、责任感,并有能力达致个人幸福的大马公民, 从而为家庭、社会与国家的和谐与繁荣作出贡献。(来源:1996年教育法令[第550条])

导言:马来西亚教育课程的制订向来以《国家原则》和《国家教育政策》为依归,以《国家教育哲理》的意愿为目标,旨在塑造智力、 精神、情感和体魄都能平衡发展的人,培养具备爱国意识的国民, 以期建设一个文明和谐、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 《学习:内在的财富》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两个重要观点,一个是 “终身学习是 21 世纪的通行证”;另一个是“21 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和学会共处。报告中指明了“终身学习”将通过“四大支柱”来实现,换句话说,这“四 大支柱”也是每个人一生的学习支柱。马来西亚向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看齐,也以“四大支柱”作为教育改革的基础。 课程发展司成立至今,中学课程已历经数次修订。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课程制定是一项需长期积极进行的工作。课程的修订、 改革往往与时代的嬗变和社会的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

为配合21世纪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部推出了《教育发展大蓝图 2013-2025 年》,其中一个目标是制定一套具稳定性的课程。为达致此目标,课程发展司重新修订各科课程,并推行“中学标准课 程”。中学各科目的课程标准皆以模块为形式,着重内容的整体性,强调符合中学生的程度,且极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华文文学是马来西亚中学标准课程的其中一个科目,让具有中三华文基础的学生在中四和中五修读,以使学生在学习华文之余能 进一步提高文学素养。

《华文文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以下简称 《课程标准》)是以文学体裁的分类来制定的,课程着重让学生掌握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四种文学作品鉴赏的基本方法,以丰富学生对鉴赏文学作品的审美观点,并培养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兴 趣,从而达到提高文学素养,促进文化传承的目标。

修读华文的学 生可以同时修读华文文学,两个科目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必要时, 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华文和华文文学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方式和时 间分配上作出适当的调整。 本课程也强调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华族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爱国精神。

总目标中学华文文学课程的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能力,丰富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观点,提高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也让他们通过阅读领悟作品中所传达的人生观,加深他们对文学作品反映的历史、文化、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并理解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精神生活,加深学生对华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促进文化的传承。 课程目标 修完中学华文文学课程后,学生能:

1.借助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了解各类作品的主题思想,体会作品的内涵、情感和社会意义。

2. 借助基本的文学知识,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

3. 解读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4. 品味散文的语言特色,品味作品的意境,分析作品的篇章结构。

5. 分析小说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6. 分析戏剧情节的安排,解剖台词和人物角色的形象,了解戏剧冲突的作用。

7. 培养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热爱语言文 化的情感,提高爱国情操和文学素养。

中学标准课程架构 《国家教育哲理》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在智力、精神、 情感和体魄各方面都能达致平衡与和谐的人。为了体现《国家教育哲理》,培养具有丰富学识和积极态度的人力资源,“中学标准课程”把教育的各个主要层面归纳为互补互利的六个领域,那就是:交际,精神、态度和道德价值,人文,科学与工艺,体健与美育, 个人才能等六大领域。

(见:大马教育部,2019,中学标准课程(KSSM)“交际华语-华文文学”中四/中五内容标准、学习标准和评价标准文件; Dokumen Standard Kurikulum dan Pentaksiran Tingkat 4 & 5 —Bahasa Cina Komunikasi 交际华语 / Kesusasteraan Cina 华文文学)

Comment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November 19, 2024 at 10:16am

愛墾APP:海德格爾與實有論-實存論~~在海德格爾的哲學中,「實有論」(或稱「現實主義」)並不是一個明確的術語,而是可以從他的整體思想中探討的一種「存在論」視角。海德格爾更傾向於質問存在的本質,而非關注某種直接的、獨立的現實性。愛墾網現從海氏的核心概念和文創領域的應用出發,分析「實有論」的定義及其意義:

實有論在海德格爾哲學中的定義

(1)對「實有」的理解:海德格爾關注「實有」(Vorhandenheit,字面意為「在手的存在」)與「此在」(Dasein)之間的關係。 

實有:指事物的客觀性或作為客觀存在者的狀態。例如,桌子、石頭、機器作為物質性對象,它們獨立於人的感知或行動存在。 

此在:指人的存在方式,是一種對「存在」的敞開狀態。此在不僅僅是存在著的人,而是能意識到自己存在並探問「存在」意義的人。

海德格爾的批判在於,他認為傳統形而上學過於關注「實有」的存在,將一切存在物視為「客體」(object),卻忽略了「此在」對這些存在物意義的生成。

「實有論」並非中心,而是「存在論」核心

海德格爾強調「存在論」優先於「實有論」。他關注的不是事物「是什麼」(實有論的問題),而是事物「如何顯現為存在」。  對他来說,「實有論」更多是傳統的、科學的、客觀化的視角。

海德格爾通過提出「工具存在」(Zuhandenheit,「在手性」)來說明事物的意義更多是通過人類的實際使用和體驗而顯現出來的,而非僅僅是作為獨立客體存在。

實有論對文創領域的意義:海德格爾的哲學為文創領域提供了一個從「意義生產」而非「實物生產」出發的視角。這種視角尤其強調人類與物、與空間的交互關係,以及這種關係如何影響意義的生成。以下為具體意義的解讀:

從「實有」到「在手性」:體驗式創意的設計

文創領域經常涉及到將「物化的文化」變為「體驗化的文化」。  根據海德格爾,「實有」的事物僅僅是材料或載體,其文化價值和意義只有通過「在手性」(人對物的使用和互動)顯現。例如:  傳統工藝品:一件陶器並非僅僅是裝飾物,而是蘊含著手工藝人與土壤、火候的關係,甚至體現了特定地方文化的歷史記憶。

文創活動:通過創意設計,消費者不僅看到一件藝術品,還能在活動中與它互動,例如DIY手工坊或沉浸式展覽。

「實有論」與敘事轉向:從物到意義的故事化

海德格爾強調「存在」並非孤立,而是嵌入於一個更大的關係網絡中。在文創設計中,這種網絡可以通過敘事展現:    一個物品本身作為「實有」存在的意義有限,但通過賦予其情感化的故事或文化意義,它可以激發更深層次的體驗。例如:一個普通的毛筆可能因為被賦予某位書法家的使用背景而獲得文化價值。

從「此在」的角度設計文化內容

文創創作者可以關注消費者的「此在」,即他們如何在特定情境下與文化產品交互: 

虛擬現實(VR)體驗:設計不僅是關於再現「實有」的世界,而是如何引發觀眾的存在感和意義體驗。

地方文化復興:通過設計活動(如傳統節日體驗),賦予人們與地方環境、文化傳統的直接互動機會,從而使地方文化不再只是「實有」的遺產,而成為人們「在場」的活態體驗。

「實有論」與「新存在」:可持續文創的探索

對於自然資源和文化遺產的創意利用,海德格爾的思路可以激發對文創可持續性的思考: 

  一種材料(如竹子或粘土)並非僅僅作為實物存在,而是被視為自然-文化的連接。通過文創設計,可以喚醒人們對自然材料、手工技藝背後深層生態關係的理解和尊重。

海德格爾並不專注於「實有論」,但他的哲學可以通過強調「存在論優先性」來重新定義文創實踐中的意義生成過程。在文創領域,這種視角啟示我們:  文化創意的核心並非物品本身,而是人類與物品、情境、時間之間的互動和關係。  實物(實有)必須通過設計和體驗,轉化為意義的載體(在手性)和情感的媒介(存在感)。  文創的未來可以通過挖掘人與物的存在關係,激發更深層次的文化認同和情感連接,從而實現更廣泛的社會價值。 

Comment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November 18, 2024 at 3:03pm

「實存論」(existentialism)與「實有論」(substantialist realism 或 Vorhandenheit,根據語境不同可能翻譯略有差異)在哲學中有不同的側重點和基本關切。兩者的核心差別在於對存在的理解方式以及所關注的哲學問題。

定義與重點

實存論(Existentialism)

核心概念:  強調個體存在(existence)的優先性,注重人類自由、選擇、情感體驗以及對自身存在意義的探尋。在海德格爾哲學中,實存論集中於「此在」(Dasein)作為對存在意義的敞開。海德格爾的存在論(ontology)也可以被視為一種對實存論的深化。

關鍵詞:自由、選擇、意義、時間性。

哲學背景:受薩特、海德格爾、加繆等影響,實存論反對傳統形而上學的「本質優先於存在」的觀念,轉而主張「存在優先於本質」。

關注的問題:  人如何面對存在的荒謬、不確定性和自由的責任?如何通過具體的選擇賦予自身存在以意義?

實有論(Substantialist Realism / Vorhandenheit)

核心概念:關注存在物作為客觀實體的「實有性」或「在場性」(presence)。在海德格爾的語境中,「實有」(Vorhandenheit)指的是一種對事物的傳統認識方式——即事物作為獨立於人的、可被客觀研究的存在狀態。

關鍵詞:客體、獨立存在、物質性。

哲學背景:實有論多見於傳統形而上學和科學哲學,認為存在物具有本質性特征,與人類的認知和經驗無關。 海德格爾批評這種觀念過於狹隘,因為它忽略了人與存在物之間的關係和互動。

關注的問題:事物是否獨立存在於人類認知之外?事物的本質是否可以通過科學或理性揭示?

主要區別

文創領域的應用與意義

實存論的應用

強調人類個體的感受與選擇,適用於以體驗和意義生成為核心的文創設計。例子:沉浸式體驗設計、個性化敘事的文化產品,這些通過呼喚人的情感和選擇,為用戶提供深層次的意義感。

實有論的應用

強調文化產品的客觀性、材料性和功能性,適用於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產品開發等領域。例子:設計中的工藝品分析、地方性文創的物理特性研究,如竹制品或陶器的制作技藝。

實存論偏重「人如何存在」,強調時間性、情感和選擇,是創造性設計中探尋意義生成的重要工具。實有論偏重「事物如何存在」,強調獨立性和功能性,適合對文化資產的物質和技術屬性進行分析。兩者結合可以在文創領域找到平衡:既關注產品的物質屬性,也關注其引發的存在體驗,從而創造出兼具功能性與情感吸引力的文化產品。

Comment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November 11, 2024 at 9:45pm

愛墾APP:George Kelly 的「個人建構理論」~~2000年以來,George Kelly 的「個人建構理論」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簡稱 PCT)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尤其是在心理學、教育學和認知科學等跨學科領域。盡管 PCT 最初是個體心理學框架,但近年來的研究拓展了其應用,特別是在認知和文化研究方面。

與認知科學的整合:近年來,PCT 的概念逐漸融入認知科學,研究者探討了個體如何通過建構理解外部信息的過程。例如,研究表明,PCT 可以用於解釋個人如何通過記憶和聯想創建經驗的心理框架,這與當代認知科學對「心理模型」和「概念框架」的研究方向有相似之處。一些研究還進一步將 PCT 與神經科學相結合,試圖探索腦部活動如何支持人類的建構過程。這些研究展示了 PCT 在認知建構方面的適用性,同時也為建構理論提供了生物學上的解釋支持。

量化建構系統的分析:雖然 Kelly 的建構理論強調個體的獨特性,但近年來的研究探索了量化評估建構系統的新方法。研究者在 Kelly 原本的「角色建構複本測試」基礎上,開發了更多計算模型和測量工具,以捕捉建構系統在不同情境中的表現。此外,研究者利用社交網絡分析法,將 PCT 應用於網絡關係的結構分析,探索個人建構如何通過社會網絡和關系結構得以表達和調整,這使得 PCT 不僅限於個體水平,也可用於研究群體關系和組織行為。

跨文化建構的研究:PCT 的跨文化應用也成為了近年來的一個研究趨勢。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能擁有不同的建構系統,尤其是在關於社會身份和價值觀的理解上。近年來的研究開始關注這些差異如何影響人們的思維、情感和行為。一些研究表明,建構理論有助於理解文化如何通過特定的價值觀和信仰塑造個體的世界觀。例如,PCT 被用於解釋跨文化適應、移民心理健康以及文化沖突中的角色建構差異。

情緒和建構的交互研究:隨著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的興起,PCT 開始更加關注情緒與建構之間的關系。研究者發現,情感不僅是建構的結果,還可以影響和塑造建構系統。不同情感狀態可能會激發不同的建構方式,這種觀點得到了一些實驗研究的支持。一些學者探索了情感建構的可塑性,指出當個體在情感困境中重新調整建構系統時,可以幫助其獲得新的心理視角並增強適應力。

在教育和職業發展中的應用:教育心理學和職業發展領域也在應用 PCT 來幫助個體認識自我和職業角色。例如,通過建構理論,教育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其在學習、社交等方面的獨特建構,這樣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職業發展方面,PCT 被用於職業輔導和職業發展規劃中,幫助個體通過建構調整應對職業壓力或職業變遷。近年來,研究表明,理解個體的職業建構系統可以幫助其更有效地應對職業上的轉變和職業發展需求。

在精神健康和心理治療中的應用:PCT 在心理治療中的應用也取得了進展,特別是在認知行為療法(CBT)和人際關系治療中。研究者應用 PCT 幫助患者理解和調整他們的自我建構和應對策略,以減輕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近年來,建構理論的自我重構技術(self-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被進一步探索,用於幫助個體在經歷重大變故後重建對生活的理解,這在創傷恢復、成癮治療等領域顯示出積極效果。

綜上所述,近年來George Kelly的個人建構理論在多個領域得到了顯著擴展和應用,顯示了其跨學科的適應性和理論價值。這些新進展不僅深化了 PCT 的學術基礎,還讓其在實際應用中變得更具影響力。

Comment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October 25, 2024 at 5:21pm

高達美(Gadamer)的詮釋學~~″一首詩的生命不是作者一個人所能維持住,也要讀者幫忙才行。讀者的想像與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詩的生命也是生生不息的,它並非是一成不變的。″ [朱光潛<談美> ]

壹、詮釋學與Gadamer

一、詮釋學:源起及其演進

詮釋學(hermeneutics)一詞源於希臘神話中的天使Hermes,他是天神宙斯的使者,負責傳遞宙斯的訊息,並「主動地詮釋」宙斯的意思。

詮釋學的發展歷史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指詮釋<聖經>的原則,認為詮釋聖經應該以原文為主,找尋其「隱藏的」意義。第二階段是指F. E. D. Schleiermacher(1768-1834)的心理主義與W.Dilthey(1833-1911)的歷史主義的詮釋學。他們共同的思想基礎是客觀主義,主張詮釋者應擺脫自己的偏見及其時代的限制,而進入被理解對象的那個時代及其設身處地的立場。第三個階段是指M. HeideggerGadamer的詮釋學。他們把詮釋學從方法論轉向本體論(ontology),從而使詮釋學成為一門真正的哲學理論。

二、Gadamer的生平

H. Gadamer(1900-2002)出生於德國馬堡,就學於弗來堡大學;1923年拜HusserlHeidegger為師,受兩人影響甚大。Gadamer的學術生涯可分為三個時期:早期研究古希臘的政治和倫理思想,尤其著重於對柏拉圖思想系統性的闡釋。中期注重的是本體論,發展具有濃厚思辯色彩的哲學詮釋學體系。晚期則擺脫了學院式的純思辯色彩,將本體論用於現實社會的問題分析中,發展成一種實踐科學。

貳、<真理與方法>

Gadamer最重要的作品是六十歲時發表的<真理與方法>一書。其認為,自然科學的方法,不論是培根的經驗歸納法,或是笛卡兒的演繹法,都會造成控制意識。方法論時代是科學氾濫和科學控制加劇的時代。方法並不能保證人們獲得真理。<真理與方法>一書包括三個部分,分別開創出藝術、歷史和語言這三條通往真理的「非方法」大道,藝術與歷史是人們理解世界的兩種模式,這兩種模式終將統一於語言之上。語言並不只是符號工具而已,它還具有表現世界,使世界得以繼續存在的作用。

總之,科學的真理並不是普遍適用的,Gadamer的目的是要探尋一種超出科學方法論控制之外的對於真理的經驗。

一、藝術中的歷史意識

藝術經驗是對立於科學經驗的,藝術經驗是一種人生在世的經驗,它的內容是人主觀認識的真理;科學經驗則是人通過方法,實行對客體乃至於對他人的控制。Gadamer批判康德強調「主觀審美標準」的審美觀,不能把藝術鑑賞活動看做是如康德所說的,只注意到事物表面質量的經驗活動,而無須對藝術進行「歷史的考察」,便可以賞析作品之美。故Gadamer強調藝術的「歷史意識性」。

Gadamer繼承了Heidegger的藝術觀,主張藝術是存在真理的一種顯現,也因此藝術的產生有一定的社會及思想背景,藝術自身也表現和描述此一背景。如果抽掉藝術中的道德因素,主體僅僅沈浸於其審美的愉悅之中時,則藝術就已經喪失其原始的生命力。

Comment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October 25, 2024 at 10:03am

二、藝術與遊戲

Gadamer希望藉由「遊戲」此一概念來揭示藝術作品的存在方式。整體而言,遊戲的主要特徵有三項:

第一,遊戲活動的主體性:遊戲活動的主體,並不是從事遊戲活動的人,而是遊戲活動本身。同樣的,藝術作品亦是在進入人的理解之中,在彼此的交互作用當中,才獲得其存在。

第二,遊戲是活動者的自我表現:即遊戲是活動者自身意願的表現。遊戲活動者經由玩味某種東西,或表現某種東西,而達成其特有的自我表現。同樣的,在主體理解活動中,藝術作品所表現的意義,其實便是主體所理解的內容。

第三、遊戲必須依賴於觀看者:遊戲本身是由遊戲者和觀看者所組成的整體,必須由觀看者去感受。對於觀看者而言,遊戲是在觀看者之中進行的。同樣,藝術作品的意義也是相對於觀看者而存在的,只有進入到觀看者的理解活動當中,藝術作品才真正的存在,對於作品真正意義的實現,觀看者具有積極的參與作用。

總之,Gadamer的遊戲概念展現出其藝術真理的三大目標:一是親除主觀性,清除「主/客」觀的二分。二是強調遊戲中自我的表現,是藝術作品存在方式。三是引入賞析作品時,參與真理的特性。

參、歷史

Gadamer確認了歷史性是人類存在的基本事實,精神科學所研究的,是人類歷史的各種流傳物,它們在經驗歷史中流傳,它們所傳遞的,是必須參與其中才能獲得的真理。他一反西方詮釋學追求把握文本作者原意的傳統,全面肯定理解過程中產生差異的合理性,推崇讀者對作品意義的參與,推崇作品在現時的意義,使得詮釋學理論向前一步的發展。

一、理解與方法的「非中立」

理解與傳統密切相關,理解不是某種活動,理解是一種發生,是一種遭遇,一個事件;理解比方法更為基本,使用方法必然在理解之後。以為方法能與個人主體抽離,成為具有「中立性」的工具,是錯誤的假設前提,因為歷史間距是不可克服的。成見就是理解真理的先決的條件,故而源自個人的歷史成見,不可能完全消除。在Gadamer看來,成見並不是一件壞事,它是瞭解新事物必須的前理解。

二、前概念與傳統

Gadamer承繼了Heidegger關於理解的「前結構」概念,認為我們之所以能夠理解一篇作品(或事物、境遇)並非是以一種「空虛意識」面對當下;相反,我們我們早已具有一種面對境遇的意向、一個既定的視見方式和某些觀念上的前概念。惟有透過當下的意識,我們才可能觀察、理解歷史

依照Gadamer此觀點,傳統並不是與我們對立之物。事實上,我們是存在於傳統之中。傳統是十分透明的媒介,正如魚不能察覺水一般。

三、成見與視域

啟蒙運動後,西方理性主義者多認為「成見」(prejudice)是一種和理性對立的力量。Gadamer一反眾議,以正面方式,說明成見是人的歷史存在狀態,它與歷史相互交織,成為理解的基本「視域」(horizon)。「視域」一詞的字義是「地平線」,其涵意為:個人必須在其歷史的存在中,展開理解活動。由歷史所形成的「地平線」,決定了一個人的理解視野。

Gadamer認為重新肯定「權威」和「歷史」,是詮釋學的基本出發點。理性與傳統,並不是相互對立的力量;理性只有以傳統力量作為中介,才能發揮作用,更積極地說,傳統反而會為認識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多種的可能性。

Comment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October 24, 2024 at 12:31pm

四、視域融合與文化創造

當讀者帶著自己的歷史「視域」去理解某種歷史作品時,兩種不同的歷史「視域」必然會產生一種「張力」(tension)。讀者必須擺脫由作品自身歷史存在所產生的「成見」,但又不能以自己的「成見」任意曲解其理解的對象。只有在解釋者的「成見」和被解釋者的「內容」融合在一起,並產生出意義時,才會出現真正的「理解」。這種過程,Gadamer稱之為「視域融合」(fusion of horizons)

惟有在人以不同態度對傳統進行「過濾」後,才有可能創造出新的文化產物,這就是歷史真正的價值所在。

肆、語言與詮釋學

在Gadamer看來,「語言」這種工具是持續不斷地生活著,並發生作用的因素,也是人們與「現在」保持聯繫的中介物,惟有通過語言這種不斷更新的活生生的中介物,我們才能領會和認識歷史與藝術品。

一、語言與存在

藝術和歷史(本身、流傳物與開放性)一樣,其最終表現方式為語言。因此,Gadamer的轉向語言,是一種本體論意義的轉向,即語言是理解的模式,也就是人存在的本質與模式,惟有生活在語言中的人,才是生活在真理之中。相反地,科學所抱持的理想,是要標示精確明晰的概念,所以科學把「言詞」轉變成為「符號」,就剝奪了「言詞」的原始力量,使它們僅僅成為一種工具或標示者。

二、語言與生活世界

語言揭示出生活世界:世界與環境不同,語言創造了人可能擁有的世界。人只有一個生活世界,此一世界是由傳統流傳物、文本等文化遺產所構成。語言具有向人揭示世界的開放能力。「誰擁有語言,誰就擁有世界」,由此亦可看出,其實Gadamer所想要維護的,是具有內在性之思想與觀念的文化,而不是由現代科學所支撐起來的外在文明。

伍、總結:詮釋學的改頭換面-本體論與辯證「法」的加持

一、本體論的詮釋學

Gadamer的詮釋學把「理解」和「解釋」看做是人類在現實生活中從事世界之活動的「總經驗」。這種「總經驗」共同的精神基礎,就是「人的最基本感受」。哲學詮釋學的任務就是向這種感受回歸與靠攏,以便在人的內心深處,形成精神活動的彈性結構,把過去、現在和將來的許多種可能性,組合成既具有延續性、又具有超時空性的一種「場域」,供人們精神力量任意馳騁。

二、辯證法的詮釋學

Gadamer進一步將Heidegger理解的存有學發展成一種辯證的詮釋學,效法古希臘人,把思維看做是存在本身的一部分,他們所做的是是一種辯證的考察,並嘗試讓那些被理解的東西來引導自己。知識是他們參與其中的某物,而不是後天獲得的財產,甚至是讓知識來佔有自己。古希臘人的這種方法,是截然不同於現代人希望以「主/客」對立的思考模式建立確定性知識的限制。

Gadamer認為,真理之所以會被發現,並不是透過「方法」,而是透過「辯證」。惟有以不斷地提問作為回應事物的方式,才能趨近所要探究的事物。在此,必須指出Gadamer的辯證詮釋學與Hegel的辯證法,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在於Gadamer的辯證並不是建立在自我意識上,而是以語言學和存有學作為基礎,立基於人類在世存有的語言性上。這不是一種提升「正/反」命題的辯證法;它是一個人「自我」視域和「傳統」視域之間的一種辯證,Gadamer其辯證的詮釋學是以Heidegger後期思想中的存在結構以及理解的前結構為基礎,辯證的目的是一種現象學式的-讓遭遇到的存在者開顯事物自身。

總而言之,Gadamer的詮釋學提出了一種新的客觀性:他發展出一種提問的立場,超越「主/客」對立的圖式。在提問中開顯出的東西,並不是主體性的一種投射;它在呈現自身的同時,也影響並牽動著我們的理解。Gadamer認為,無論是在科學中,還是在人文學中,甚至在日常生活中,理解總是一種歷史性的、辯證性的和語言性的事件。理解的要件不是操縱和控制,而是參與和開放;理解並非知識,而是經驗;並非方法論,而是辯證法。(更多精彩内容在:https://www.nhu.edu.tw)

Comment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October 10, 2024 at 12:04am

愛墾APP:中國文史哲傳統的情動挑戰

中國的文史哲傳統是否受到「情動轉折」的挑戰,是一個複雜而有趣的問題。「情動轉折」源於西方學術界,尤其是在文化研究和人文學科領域提出,意在重新關注情感、感性、身體與社會結構之間的互動。因此,探討它如何影響或挑戰中國的文史哲傳統,需要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來分析。

情感與理性的傳統觀念衝突

中國的文史哲傳統:自古以來,中國思想中的情感與理性關係複雜。例如,儒家強調情感的理性化和節制,如《論語》中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提倡情感的合理化,而「中庸」思想則追求情感的適度表達。儒家文化將情感與社會責任、道德規范聯系在一起,使得情感在社會生活中具有重要但被規制的地位。


情動轉折的挑戰:情動轉折主張情感具有獨立的社會作用,關注情感如何在文化、社會和身體中流動,而不是單純地受理性調控。這種視角可能對中國傳統中情感與理性平衡的觀念提出挑戰,尤其是在儒家強調「禮」對情感的規范化作用時,情動轉折理論則強調了情感的自由流動和自主作用。

潛在影響:情動轉折為重新審視情感在中國傳統社會中的角色提供了新視角,可能促使人們重新思考情感是否需要完全被理性或倫理道德所規制。特別是在當代中國社會中,隨著個人主義和情感表達的多樣化發展,情感的自發性和身體性逐漸受到重視,這與情動轉折的理論有一定契合。

身體性與情感的重新定位

中國的文史哲傳統:
在中國哲學傳統中,身體與情感同樣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其理解方式與情動轉折理論有所不同。道家思想強調「天人合一」和身體與自然的和諧,認為情感和身體的平衡可以通過與自然的交融來實現。道家的身體觀傾向於強調無為、自在和與宇宙的和諧,而非情感的過度表達。


情動轉折的挑戰:情動轉折關注身體作為情感的承載體,認為情感通過身體感知和社會實踐來運作,並有時反抗外在的規范或道德約束。這一理論可能對中國文史哲中關於身體的道家和儒家理解形成對比,尤其是當情感和身體的社會性超出個體控制或傳統倫理時。

潛在影響:情動轉折理論或許會促使我們重新思考中國哲學傳統中對身體與情感的規范,特別是在當代社會中,情感不再被單純看作私密的個人體驗,而是集體體驗、身體體驗和社會文化的一部分。現代中國的文化變遷中,情感和身體的自我表現越來越明顯,這可能促使學者以情動轉折的視角審視當代情感和身體實踐與傳統思想之間的互動。

「情」與「性」的辯證關係

中國的文史哲傳統:
在中國傳統中,「情」與「性」的辯證關係受到儒釋道三家的深入探討。儒家將情感看作天性的一部分,但認為它需要通過教育和禮儀來進行修身和修心。道家則更加注重情感的自然流露,佛教則主張通過修行來擺脫情感的困擾,以達涅槃超脫。


情動轉折的挑戰:情動轉折研究重視情感與身體作為一種集體性、社會性的動力,這與中國傳統中的個人修身理念形成一定的對比。在現代社會中,情感被視為一種社會力量,甚至具有政治性,能夠影響集體認同與社會運動。這一觀念與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個人修為、禮制規范和道德訓誡有一定的衝突突。

潛在影響:情動轉折的視角可能促使中國學術界重新評估傳統「情」與「性」辯證關係的現代意義,尤其是在全球化和數字時代中,情感如何通過媒體、技術和社交網絡得到新的表現方式。這可能為傳統思想注入新的解釋路徑,探索情感與社會規范之間的張力。

情感與社會文化的互動

中國的文史哲傳統:
中國傳統文史哲關注情感如何融入社會文化,如在文藝作品、歷史敘事和哲學反思中,情感常常通過禮儀、道德和美學得到表現。例如,古代文學中的抒情詩歌(如唐詩宋詞)既表達了個人情感,也承擔了對社會道德規范和人倫關係的維系。


情動轉折的挑戰:情動轉折理論關注情感的社會文化作用,探討情感如何塑造個體與社會的互動,情感如何通過文化實踐、身體感知和社會關係得以傳播。在這種理論下,情感不僅僅是個人體驗,還具有文化和政治意義。這種視角對中國傳統文學、藝術和歷史中的情感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戰,要求重新審視情感作為文化實踐的社會影響。

潛在影響:情動轉折理論可能為中國傳統文學和藝術中的情感表達提供新的分析框架。例如,重新思考古代詩詞中情感的社會性和集體性,或者在當代文藝中,情感與社會、文化變遷之間的動態關係。它可能推動學者在分析中國文藝作品時,超越情感的個人表達,更多關注其社會文化意義。

現代社會的情感表達與傳播

中國的文史哲傳統:
在傳統中國社會中,情感的表達方式往往受到禮教和社會規范的制約,而這些規范隨著時代變遷也在不斷演變。在當代社會,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情感的表達更加開放和複雜,特別是在社交媒體、流行文化和影視作品中,情感成為集體表達和溝通的重要元素。


情動轉折的挑戰:情動轉折理論探討了現代技術如何改變情感的表達和傳播,尤其是在數字化和全球化背景下,情感不再僅限於私密空間,而成為公共領域的一部分。中國的社交媒體平台(如微信、微博)在情感的傳播中起著重要作用,這種情感文化的轉變對傳統文化中的情感理解提出了新的挑戰。

潛在影響:情動轉折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框架,可以分析現代中國社會中的情感傳播模式,特別是在面對全球化、科技進步和文化多樣性的情況下。它可能促使學者重新思考情感如何通過這些新興的傳播方式影響社會結構和文化實踐,並對傳統文史哲的情感理解進行再評價。


情動轉折為重新審視中國文史哲傳統中的情感觀念提供了一個新穎的框架。它挑戰了傳統中理性與情感的平衡觀念,重新聚焦於情感與身體、社會和文化的複雜互動。在當代中國,情感表達的多樣性和自由度日益增加,情動轉折理論可能推動中國學術界在全球化和現代化的背景下,重新探索情感的社會文化角色和影響。這種理論的引入可以為中國文史哲傳統提供新的思考路徑和研究工具,同時也引發對傳統情感規范和社會角色的再討論。

Comment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September 30, 2024 at 1:30am

愛墾APP: 無器官身體の企業大學

在去中心化的教育體系中,民間團體(如非營利組織、社區團體或企業)主導教育,會帶來一種靈活性和多元化的教育生態。這種模式可以參考Corporate University企業大學)的運作方式,結合德勒茲「平面」和「身體」理論,民間團體本身辦教育將促成一種更具生成性和去中心化的學習方式。以下是這種模式的具體情況:

去中心化的教育結構

去中心化意味著教育不再由傳統的國家或官方機構單一控制,而是分散到社會各個層面和群體,民間團體作為獨立教育實體加入教育體系。不同組織根據其特定的需求、價值觀和資源來設計和提供教育項目,從而形成多元化的教育生態。

多樣化的教育供給:每個民間團體(如公司、社區組織、NGO等)根據其特定領域的專業知識、社會需求或文化價值觀,定制教育課程。這種模式下,教育資源不再由單一權威掌控,而是由多方力量共同供給,形成去中心化的教育市場。例如:一家科技公司可以開設編程和技術培訓課程,而一家非營利組織可以開設環境保護或社區發展課程。不同團體的教育供給方式不再局限於標凖化的學科體系,而是結合實際需求和特色資源。

開放性與靈活性:與傳統的學校系統不同,去中心化的教育體系更具靈活性。課程設置、學習時間、學習方式等可以根據個人或團體的需求調整。這意味著教育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而不受限於固定的地點或時間表。例如:在線教育平台或合作學習中心可以提供彈性學習路徑,學習者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或職業需求選擇學習內容,而不是遵循傳統學科的剛性框架。

企業大學模式的參考

社會大學是一種由企業或組織建立的教育機構,旨在培訓其員工或為外部人士提供相關領域的專業教育。在去中心化的教育體系中,民間團體可以借鑑這一模式,不僅為其內部成員提供學習機會,也可以對外開放資源。

以實踐為導向的教育:企業大學強調實踐性學習,課程設計通常與實際職業需求或企業目標緊密結合。類似地,民間團體主辦的教育也可以強調實踐經驗、技能培訓以及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例如:環保組織可以開設社區環境治理課程,讓學員通過參與項目直接學習如何解決地方生態問題。企業可以開設創業、創新管理等課程,幫助學員在實際工作中運用所學。

個性化和專業化教育:不同的民間團體可以根據其專業領域提供高度專業化的教育。例如,科技公司可以重點培養技術型人才,藝術團體可以提供創意和文化產業的教育。這種專業化能夠更好地滿足社會和市場的多元需求,學員也能夠獲得更具針對性的教育和培訓。例如:一家影視公司可能會開設電影制作或數字媒體課程,而一家健康產業的公司可能會提供營養學或心理健康課程。

結合德勒茲的平面與身體理論

德勒茲的「平面」與「身體」概念在去中心化教育體系中能夠發揮關鍵作用,塑造學習方式和教育體驗。

平面的生成:多元的學習場域:去中心化的教育體系類似於德勒茲的「平面」,它沒有固定的中心,而是多樣化的教育場域。學習不再是從中心向邊緣的單一傳遞,而是由多個節點(民間團體、學習者、資源)共同生成。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需求在不同團體主辦的課程中游走,在各個平面上生成個性化的知識體系。如:一個學習者可以同時參加一家科技公司主辦的編程課程、一家NGO的社會創新課程,以及一家藝術組織的創意寫作課程,在不同平面上生成多樣的學習體驗。

身體的個體化學習體驗:學習者作為德勒茲的「身體」,在去中心化教育中不再是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而是通過自身的體驗、實踐、感知與各類平面(課程、團體、經驗)互動,自主生成學習成果。無器官身體的概念在這里體現為學習者不被單一功能或角色束縛,而是可以自由探索自己的學習路徑。例如:一個學生可以在技術培訓課程中不僅學習技能,還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在環境保護、社會創新等領域找到與職業生涯相關的新方向。這種學習是由學習者的興趣和需求驅動,而非傳統的預設課程。

Comment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September 30, 2024 at 1:29am

民間團體主辦教育的優勢與挑戰

優勢


靈活性和適應性:民間團體更具靈活性,能夠迅速調整課程內容,以應對社會需求和市場變化。與傳統的教育機構相比,民間團體可以更快地開發出新課程,推動創新教育。


實踐導向與專業性:民間團體通常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將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提供更具應用性的教育。這使得學習者能夠獲得直接應用於職業或社會實踐的技能和知識。


多元化的教育供給:去中心化教育允許不同團體根據其特定領域和需求提供教育內容,這帶來了教育資源的多樣化,打破了傳統教育的單一性。

挑戰

質量控制與認證問題:由於教育供給的去中心化,如何保證教育質量成為一個問題。傳統的學位、證書認證體系可能不再適用,需要建立新的評價標凖和機制來評估不同團體提供的教育質量。

教育資源的不平衡:不同團體之間可能存在資源和能力的差距,某些團體的教育資源較為豐富,而另一些團體可能缺乏足夠的教育資源。這可能導致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衡。


學習路徑的整合:去中心化教育帶來的多元化學習路徑可能難以整合為一個統一的學習體系,學習者如何在不同團體和課程之間平衡其學習進程,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學習經驗之間建立聯系,可能需要新的學習指導和支持機制。

未來展望:共創教育生態

這種民間團體主導的去中心化教育體系,可以通過合作與網絡化發展成為一種共創的教育生態。不同團體之間可以通過合作形成互補關係,共同為學習者提供多元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

跨組織合作:民間團體之間可以建立合作網絡,允許學習者跨團體進行學習。一個學生可以同時參與多個團體的教育項目,甚至可以通過跨組織的認證體系獲得綜合的學位或證書。

平台化教育:去中心化教育體系可以通過數字平台實現整合和資源共享。一個在線平台可以匯集各類民間團體的教育資源,提供統一的學習門戶,幫助學習者根據興趣和需求選擇合適的課程和路徑。

總結來說,去中心化的教育體系借鑑社會大學的模式,通過民間團體主辦教育,將帶來靈活、多元和實踐導向的教育形式。在德勒茲的「平面」和「身體」理論框架下,這種教育模式強調開放性、生成性和個性化學習體驗。盡管面臨質量控制和資源分配的挑戰,這種模式具有創新潛力,可以推動更加多元、適應性的教育生態,以供“新文創”所需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