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體溫表]
戈達爾吩咐我們給外祖母試體溫。有人拿來了體溫表,它的玻璃管幾乎是空的,看不見水銀,勉強能看見銀色的蠑螈臥在它的小槽里。它仿佛死了。我們把玻璃管塞進外祖母的口腔,不一會兒,小巫婆就給她算好了命。我們發現小巫婆停在塔樓的半中央,靜止不動,準確地向我們顯示出我們要她顯示的,我外祖母反復捉摸也沒有得到的數字:三十八度三。我們第一次感到了不安。我們使勁地甩動體溫表,想把這個決定命運的符號甩掉,仿佛這樣甩,不僅能使體溫表指示的溫度下降,而且也能使外祖母的體溫下降似的。唉!失去理智的小巫婆顯然不願意滿足我們的願望,因為第二天,體溫表剛插進外祖母的嘴里,女預言家縱身一跳就跳到了同一個度數上:三十八度三,堅定的信念和能憑直覺感到我們感不到的事實使她變成了一個美人。對我們的願望和期望、我們的要求,她都充耳不聞,毫不退讓,好像這是她最後的警告和威脅似的。為了使女巫婆改變反應,我們求助於另一個和體溫表屬於同一界的,但比體溫表更有威力,不僅能詢問,而且能指揮身體的創造物:退燒藥。……我們讓外祖母服了退燒藥,然後又把體溫表放到她嘴里。那位警覺的女巫婆這次一動也不動,宛若鐵面無私的衛兵,當有人把通過關係搞到的上級機關的通行證拿給她看時,她認為通行證符合規定,便答道:「好,我沒意見,既然如此,那就過去吧。」可她卻悶悶不樂,沒精打采,仿佛在說:「這對你有什麼好處?既然你認識奎寧,它可以命令我不動。一次,十次,二十次。可是,它會厭煩的,我了解它,走著瞧吧。好日子長不了。到時你會病得更厲害了。」
[音樂中顯示出來的錯亂]
……一部純正的的音樂作品本來就不包含任何邏輯關係,言語中邏輯關係的錯表明說話的人神經不正常,但他總認為在一首奏鳴曲中顯示出來的錯亂卻是跟一條狗或者一匹馬的精神錯亂(盡管當真可以觀察出來)同樣神秘的東西。
(摘自:《追憶似水年華》[法語: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英语:In Search of Lost Time: The Prisoner and the Fugitive],[法国]馬塞爾·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1871年—1922年] 的作品,出版時間:1913–1927,共7卷)
愛墾APP:不倫關係掲發後,既有性格加劇突進~~在韓江的《素食者》中,英慧與姐夫之間的不倫關係,發生于他和丈夫離異後,所以没交代她丈夫對這事的反應。但英慧的姐姐仁惠却在現場逮到了他們,她的反應是:「你和英慧,你們都需要治療。」良久,她的丈夫才回過神来說:「你是要送我進精神病院。」
英慧的丈夫的心理反應:英慧的丈夫在整部小說中表現出對英慧的冷漠和疏遠。在小說開篇時,他的敘述顯示他從一開始就對英慧並無深厚的感情,甚至把她視為一個「平凡無奇」的伴侶。這種冷漠的態度使他對英慧的逐漸變化和精神狀態崩潰缺乏敏感性。
在英慧拒絕肉食、開始「素食」生活並逐漸脫離社會規範後,丈夫雖然一度表現出困惑和不滿,但他更多的是感到個人生活的不便,而不是對英慧內在痛苦的理解。當英慧的行為變得越來越無法控制時,他對她的態度從最初的冷漠轉為厭倦,最終甚至放棄了與她繼續生活的努力。
"她越來越像個陌生人,我再也認不出她了。她不再是那個安靜順從的妻子,而成了我生活中無法控制的一個亂象。"
丈夫的心理掙扎主要表現在他的生活軌跡被英慧的變化打亂後所產生的厭煩情緒。他無法理解英慧的內心世界,更無法接受她的自我追求和精神解放。英慧丈夫的掙扎在於如何繼續維持一個正常的生活,而他最終選擇了放棄對妻子的關心,結束了他們的婚姻關係。
英慧丈夫如果發現了這份畸行,肯定會對這種不倫關係感到憤怒和羞恥,但這種憤怒很可能更多是基於男性自尊心的受挫,而非出於對英慧本身的關心。他已經對英慧的變化感到厭倦,如果再得知妻子與姐夫的關係,這將進一步加劇他對英慧的排斥和疏遠,甚至會認為這是英慧精神失常的又一表現。
姐姐仁惠的心理掙扎:英慧的姐姐仁惠則展現出更加複雜的情感和心理反應。作為小說第三章的敘述者,仁惠的視角使我們得以窺見她對妹妹英慧的關心、困惑和某種程度的嫉妒。仁惠在整部小說中扮演了一個試圖維系家庭和照顧妹妹的角色,但她內心對妹妹的變化和掙扎有著非常矛盾的情感。
仁惠對英慧的身體變化和精神崩潰表現出了深深的憂慮和責任感,但她同時也對英慧的自由追求感到困惑。尤其是在她目睹了妹妹在婚姻中的崩潰、拒絕肉食的行為後,仁惠感受到自己作為女性在社會和家庭中的壓抑與困境。她的心理掙扎不僅僅是對妹妹的擔憂,還夾雜著她對自身婚姻和生活的反思。
"我看著她,我知道她在掙扎,可是她那樣的堅定和堅決讓我害怕。或許是因為我自己從來不曾有過這樣的勇氣。"
這段描寫揭示了仁惠的心理複雜性。她一方面理解英慧在社會壓迫下的反抗,另一方面卻無法徹底放下自己對家庭和社會規範的依附。她在對妹妹的關心中隱隱透出對妹妹的某種嫉妒,因為英慧敢於追求自我解放,而仁惠卻始終無法擺脫她自身的束縛。
仁惠得知她的丈夫和英慧的關係,并從錄象带目睹他們“因為軀體藝術”而“水乳交融”的情景後,她的心理掙扎變得更加複雜。作為英慧的姐姐,她繼續為保護、照顧關在精神病院的妹妹英慧而深陷痛苦,但作為妻子,她怎麽也没法原諒丈夫的背叛。
離異後的丈夫從逺方公眾電話聨絡她說要見孩子一面,仁惠什麽也没回應就放下電話,還把電話線拔了。她後来的心底獨白是:
“沒有必要原諒和懇求原諒,因為我不認識你。”
愛墾APP:互唤韓江~~在韓江的《素食者》中,英慧姐夫(即仁惠的丈夫)是一個複雜的角色,他對英慧產生了極強的藝術衝動,這種衝動最終演變為對她身體的佔有慾。在小說第二章,姐夫的敘述充滿了關於藝術、欲望和道德掙扎的內在矛盾,他既沉迷於英慧的身體所帶來的美學想像,又在某些時刻感到內心的動搖和道德上的衝動。這些細節揭示了他的內在掙扎與矛盾,尤其是在他逐漸將對藝術的激情轉化為對英慧的欲望時。
最初的藝術衝動與身體欲望的萌芽:在姐夫開始關注英慧時,他最初的動機是出於藝術創作的需求。英慧的裸體、她如植物般的身體成為了他藝術衝動的源泉。這一段可以看作是姐夫試圖合理化他對英慧的欲望,將它掩飾為一種藝術的追求。
"她的身體仿佛是為我的藝術而生。每當我望著她,我便不由自主地想像如何將這具身體通過鏡頭凝固為永恆的美。"
這裡,他將英慧物化為一個純粹的藝術對象,而不僅僅是一個人。這種藝術衝動的描寫揭示了他內心逐漸被欲望所控制的過程,盡管他試圖以藝術的名義壓制這種欲望。
藝術欲望與道德掙扎:隨著姐夫越來越沉迷於英慧的身體,他的藝術衝動開始混合著性慾的暗流。他在多個時刻表現出對自己內心欲望的掙扎,尤其是在那些即將跨越道德底線的瞬間。盡管他嘗試用藝術的視角來看待英慧,但他的內心顯然充滿了矛盾。
"我告訴自己,這是為了藝術,為了我那部尚未完成的作品。但內心某個角落卻隱約提醒我,我已陷入一場無法挽回的欲望中。"
在這一段中,他承認了自己內心的矛盾。他一方面試圖壓制對英慧的性慾,另一方面又不斷為自己尋找借口,將欲望合理化為藝術追求的延伸。
不倫行為前的掙扎與動搖:在姐夫決定與英慧超越界限之前,小說清晰地描寫了他內心的掙扎。在這些時刻,他意識到自己正在跨越道德底線,並且對即將發生的事情感到某種恐懼和猶豫。然而,盡管有這些內在的動搖,他最終還是被欲望所控制。
"當我靠近她時,我能感受到自己的每一步都變得沉重無比。我知道我不該繼續下去,但我的身體已經不受控制。道德的聲音變得越來越微弱,而她的存在則像是一種無法抵擋的召喚。"
這段描寫清楚地展示了姐夫內心的衝動,他的良知在試圖阻止他,但他的身體和欲望已經佔據了上風。這種矛盾使他在行為發生前表現出強烈的情感波動,但最終他還是選擇了放棄抵抗。
不倫行為後的反思與自我辯解:在不倫行為發生後,姐夫內心的矛盾進一步加劇。他意識到自己已經徹底背離了道德,但同時他又嘗試為自己的行為尋找正當性,甚至再次借用藝術作為借口。這些反思不僅展現了他的內疚感,也揭示了他內心的虛偽與自欺。
"我應該感到羞恥,但我告訴自己,這一切不過是一次藝術的探險。她的身體如同一塊畫布,而我只是個藝術家,用我的方式創造屬於自己的作品。"
這段自我辯解是姐夫內心矛盾的延續。他一方面承認自己犯下了錯誤,另一方面又不斷試圖通過將一切合理化為藝術來逃避責任。這裡也揭示了他的自我欺騙——他知道自己錯了,但仍不願完全面對自己的行為帶來的後果。
通過這些關鍵情節,韓江描寫了英慧姐夫從藝術衝動到不倫行為的整個過程,展現了他的內在矛盾和掙扎。他的藝術欲望與性慾逐漸混合,最終演變為對英慧身體的佔有,而這一切背後則充滿了對道德、責任與欲望的複雜反思。韓江在這些情節中通過「詩性散文」的細膩筆觸,勾勒出一個人在面對欲望時的脆弱與自我欺騙,也進一步揭示了人類本性中的陰暗面。這些矛盾與掙扎使得姐夫的角色更加立體,也為整個小說的情感張力增添了深度。
愛墾APP:雪莉特克·人機關係~~之前讀過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的《Evocative Objects: Things We Think With》。雪莉.特克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社會學和科技研究教授,曾獲得該大學教授與學術貢獻獎。身為一位傑出的心理學家和社會學者,她是「社會學+技術」這一跨學科領域中的領軍人物,開創了許多關於人機互動的討論與理論框架;涵蓋了人與技術的互動、科技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以及數字時代自我認知與情感的變遷。除了社會學,其影响力還深入到科技哲學與心理學等多個學科。
她的主要學術成就包括
研究人與科技的關係:Turkle 的研究特別關注個人如何通過技術(如計算機、機器人、互聯網)與世界互動。她從心理學和社會學的角度探討這些技術對自我認知、情感和人際關系的影響。
《Alone Together》(2017,中文版《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由黃亦安翻譯):這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分析了在數字時代,人們雖然表面上通過社交媒體等科技工具保持聯系,但內心卻越來越孤獨。她探討了技術如何影響人類情感、交往模式和社會聯系。
《The Second Self》(1984):這本書是她早期研究的重要貢獻,揭示了計算機不僅僅是工具,它們還塑造了我們對自我的認知。她提出,計算機和人類互動時,實際上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身份認同。
《Evocative Objects》(2007):Turkle 編著了這本書,匯集了多位學者的文章,探討日常物品如何引發人們對生活、感情和身份的思考。她提出,物體不僅僅是物理存在,還承載著情感和記憶,成為人類與世界互動的重要媒介。
研究人機互動的倫理與未來:她的後期研究關注技術發展對社會倫理的挑戰,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機器人與人類生活的整合過程中,提出了關於技術對情感、倫理與人性深刻影響的質疑。
特克的研究促使人們重新思考技術在生活中的角色,特別是它如何影響個人的情感生活和社會互動。
Sherry Turkle 在研究人工智能、機器人和人類生活整合的過程中,提出了一些關鍵建議,尤其關注這些技術對情感、倫理、人與人關係的深遠影響。她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建議和警示——
情感代替與孤獨加深:Turkle 在《Alone Together》中特別強調了技術如何模糊人與人之間的界限,導致人們更加依賴機器(如社交機器人或虛擬助手)來代替人際關係。她警告,人們可能越來越難以區分人與機器的互動,並可能誤以為機器能夠提供真正的情感支持。她呼籲人們要重新思考與技術的關係,不要讓技術取代真實的人際互動。
倫理問題與責任:她強調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帶來的倫理問題,特別是當我們開始依賴這些技術照顧兒童、老人或病人時。她質疑:我們是否准備好接受由機器照顧和陪伴脆弱的個體?這種人機互動的倫理界限是什麼?她呼籲社會和政策制定者要慎重考慮這些技術的道德後果,尤其是在護理和陪伴類機器人快速發展的情況下。
人類自我認知的改變:Turkle 提出,隨著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的發展,人類對自我身份和情感的認知會發生變化。她指出,技術並不只是工具,它們會影響人們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她警告,人們在與智能機器互動中,可能逐漸失去對自我認知的控制,最終影響到人類的同情心、責任感和歸屬感。
對「過度依賴技術」的反思:特克建議,人們要反思對技術的過度依賴,特別是在教育、醫療、家庭生活等領域。她鼓勵人們重新審視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紐帶,避免讓技術主導這些本該充滿溫度的關係。她認為,雖然技術可以幫助提升效率和便利,但它們永遠無法取代人類間深厚的情感交流。
倡導批判性使用技術:Turkle 並不完全反對技術的發展,但她呼籲人們要批判性地使用。她提倡「有意的孤獨」(intentional solitude),認為人們需要有意識地在生活中為自己保留空間,避免被技術過度干擾。她鼓勵人們在面對技術的侵入時,要學會「拔掉插頭」,回歸到人與人之間的直接互動。
雪莉.特克的這些建議提醒我們,技術雖然給生活帶來了便利,但它同時也帶來了情感和倫理的挑戰。她呼籲人們更加謹慎地看待技術在生活中的角色,避免它對人類情感和倫理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愛墾APP:當社會制度給暴政護航~~曾在網路上讀到過這麽一個論點:「人可能殘酷到什麼程度,實際上就是暴政可能應用科技對付脆弱的個人到什麼程度!」這明顯深刻觸及了極端權力與科技之間扭曲的關係,可從歷史和文學作品的多個層面進行理解——
歷史與現實中的科技與暴政:從歷史來看,許多極權政府已經展示了如何利用科技作為壓迫的工具。例如,20世紀的極權主義政權(如納粹德國和蘇聯)都曾使用當時最先進的技術手段來監控、控制並打擊反對者。今天的例子包括一些政府利用大數據監控、人工智能、面部識別等技術來實施大規模監控,限制公民自由。
例如,有的社會信用體系被認為是科技與國家權力結合的一個典型案例。這一體系通過追蹤公民的社會行為和信用評分,來規范個體的行為,獎勵或懲罰不同的社會表現。類似的系統可能通過技術手段強化暴政的力量,使個體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行為都受到監控與干涉,從而大大壓縮自由空間。
科技與人類脆弱性的對抗:暴政可能應用科技來對付脆弱的個人,這在現代社會尤其值得警惕。暴政可以利用科技控制言論、信息傳播,甚至將這些手段延伸到對個體行為和情感的操縱。未來的技術,如神經接口、基因編輯,可能進一步突破對人類身體和思想的控制,暴政的殘酷性也可能因此達到新的高度。
正如喬治·奧威爾在《1984》中描繪的那樣,當科技成為權力的工具時,它不僅僅監視人的行為,還可能通過技術手段控制人的思想和情感,削弱人類的抵抗能力,使人陷入永恆的恐懼與順從。小說中的「老大哥」用無處不在的監視、語言控制、思想改造等手段讓個體完全失去自我獨立性,體現了科技在暴政中可能被利用到的極端。
文學作品中的暴政與科技:從文學角度,韓江的作品雖不直接描寫科技與暴政的關係,但她通過對身體和情感的脆弱性的刻畫,讓人們意識到,暴政可以通過心理和身體的壓制,扼殺個體的自由。韓江的《素食者》中,英慧對身體控制的抗爭可以被視為隱喻,代表了個體對壓迫和社會規訓的反抗。這種身體的脆弱與社會的壓制象征著暴政可能將控制延伸至最細微的領域,包括思想、情感和身體。
延伸思考:暴政與科技的未來:未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極權政府可能進一步利用生物技術、人工智能等手段,達到前所未有的控制能力。科技可以直接介入個體生活,通過追蹤、監控、操縱感官和情感,使得個體脆弱性進一步加劇,暴政殘酷性的潛力因此得以擴展。
科技帶來的便利與人類自由之間的緊張關係越來越突出。科技不再只是中立的工具,而是權力控制的一部分。當它被用於強化權力時,個體在暴政面前變得更加脆弱,殘酷的程度也可能突破人類歷史上任何形式的暴力。
「人可能殘酷到什麼程度」這一命題在現代社會中正通過科技的應用變得更加複雜。暴政通過科技能夠施加的控制不僅僅限於身體,還可以延伸到思想和情感,形成一種全方位的壓迫。韓江的作品通過對脆弱人類情感的細膩描寫,雖未直接探討科技問題,但為我們反思科技與暴政之間的聯系提供了情感的框架與思考的深度。
韓江的作品,尤其如《素食者》和《少年依然》,揭示了人在暴政下所能達到的殘酷程度,特別是通過對壓迫性社會環境中個體的痛苦、分裂和崩潰的描寫,深刻探討了人在極端暴力和控制下的反應。
暴政下的殘酷與人性極限:在暴政的壓制下,人可能展現出極端的殘酷,這在韓江的作品中通過複雜的社會結構和個人的遭遇得到了體現。以《素食者》為例,主角英慧選擇了拒絕進食肉類,試圖逃離身體對社會規訓的順從,但她遭遇的是家庭、社會和丈夫的共同壓制。她的身體和自由逐漸被壓迫到極限,直至完全崩潰。這種對肉體和精神雙重剝削的描寫,展示了在人類脆弱性面前,權力和暴力如何層層加深個體的痛苦。
《少年依然》中,韓江通過對光州事件的歷史創傷的描繪,進一步揭示了集體暴政如何摧毀人性,社會中的人不僅在暴力面前變得冷酷無情,甚至親密關係也被撕裂。韓江探索了歷史中暴政的傷痕,它不僅在當時的個體身上留下創傷,甚至穿越代際,延續到下一代,表明暴政的殘酷性可以深入到社會和家庭結構中,留下難以愈合的情感和心理傷口。
愛墾APP:女性對女性的理解與嫉妒
在韓江的《素食者》第三章中,姐姐仁惠的視角使得她對妹妹英慧的掙扎有了更複雜的情感反應。這種「既有理解,又有嫉妒」的情感,源於仁惠自身經歷的家暴創傷和她對英慧逐漸脫離社會束縛的羨慕——
仁惠對英慧痛苦的理解:仁惠目睹過父親對英慧施加的暴力,從那時起,她就已經感受到妹妹所承受的壓迫。這段回憶讓她對英慧的精神崩潰有了深層的同情和理解。比如,仁惠回憶父親暴怒時打英慧的情景,她深刻意識到,這樣的暴力深深烙印在英慧心中,導致她走向拒絕肉食、拒絕順從的道路。
例子:
「仁惠想起父親打妹妹的場景,心裡一陣絞痛。她明白,英慧從小就比她承受了更多的暴力,而自己卻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看著。」
這段描寫表明仁惠對英慧心理崩潰背後的根源有深刻的理解。她知道英慧的拒絕不僅僅是對肉的厭惡,而是對父權、家庭暴力及社會期待的反抗。
仁惠的嫉妒: 盡管仁惠理解英慧的痛苦,但她也感到一種深深的嫉妒。這種嫉妒來自於她看見英慧通過自己的方式掙脫了家庭和社會的束縛,而自己卻仍然被婚姻、母職和家庭的責任困住。她在家庭生活中所承受的壓力讓她在潛意識裡羨慕英慧的「自由」——即便這種自由是通過極端的精神崩潰實現的。
例子:
「仁惠不禁感到一陣難以形容的嫉妒。英慧已經擺脫了所有她不得不繼續承擔的責任,成為了完全的『自由』個體,而她自己卻仍然被困在婚姻和家庭的泥沼中。」
在這段文字中,仁惠的嫉妒情感躍然紙上。她羨慕妹妹雖然精神崩潰,但卻逃離了她無法擺脫的生活枷鎖。這種情感既包含了對妹妹「放下」一切的向往,也伴隨著自我無法擺脫束縛的痛苦。
複雜的情感糾葛: 仁惠對英慧的感情充滿了矛盾,既愛護又心生嫉妒。她希望妹妹能夠恢復正常,但同時又感到自己被妹妹的選擇所反映出的脆弱暴露了。在看到英慧被社會視為精神失常者時,仁惠在一邊感到悲傷,另一邊卻對英慧不再需要面對這些社會壓力的狀態感到一種無法言喻的解脫感。
例子:
「看著妹妹瘦弱的身體,仁惠感到一陣無力的悲哀。但同時,她也隱隱感到一種難以啟齒的解脫,仿佛英慧已經脫離了她自己永遠無法逃脫的現實。」
這種複雜的情感層次讓仁惠對英慧的態度充滿了矛盾。她既想保護妹妹,又在妹妹的「自我毀滅」中看到了自己從未敢嘗試的出路。
通過這些行文,韓江巧妙地展示了仁惠對英慧的理解與嫉妒,這些情感是她作為一個女性在家庭和社會壓迫下的真實反應。仁惠的複雜情感不僅揭示了她對妹妹的愛和同情,還反映出她對自身無法擺脫困境的無奈與痛苦。
愛墾APP·韓江《素食者》人性脆弱但殘暴且虚偽
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韓國女作家韓江(Han Kang)的作品,例如《素食者》,提醒了我們社會機制如何持續強化人性的黑暗面。並為所欲為、淋漓盡致作用于弱勢-邊緣群體身上。
其作品無疑鼓舞了後來者,可採取這樣的藝術視角與書寫,去面對他們在地的類似社會素材。例如,有些國家政教一體,給予權威至上的一些人提供了便利的機制,並動員「正義干雲」的守門犬,把關与操弄包括社媒在內的數字科技,經營出人慾橫流、靈魂腐敗的一片盛況。
有的婚姻制度甚至提倡一家多員女性成為生產工具,養育不來的孩子就送進所謂的「照顧單位」,自小就成了一些有財有勢者的玩物。一般人的想像力極有限,恐怕編造不出這樣的生命景觀來吧。
韓江的寫作常通過極端情境來探討人性的邊界。她在《素食者》一書中提及,對自我與身體的拒絕,便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制度化的暴力與社會的控制機制。
以上探討進一步暗示,在某些政權或文化背景下,婚姻、女性的身體及權利被當作生產工具,甚至成為權力者的玩物。不僅如此,幼童與年少同性,也逃不過成為他人慾望的對象。這種極端的壓迫既反映了制度化暴力,也揭露了背後的社會冷漠與權力不平等。
文中提到科技的把關與「正義干雲」的現象,暗指現代社會中技術與道德正義的錯位,尤其是在監控和權力審查的層面上。這種機制不僅沒有保障正義,反而助長了暴力的泛濫,使得壓迫景觀愈加令人不堪。更精彩的是,這些事情出自於當年所謂提倡「新聞自由」、「民權平等」、「政策透明」......的集團。
韓江警惕我們,在某些社會體制下,人性的欲望與暴力如何被放大到極致,對弱勢-邊緣者造成無法逆轉的傷害。這種景觀的呈現,不僅是對個別領導的控訴,也是一種對社會、政治機制的深刻批判。
若有人提問:「人可能殘酷到什麼程度?」其實也包括「人可能偽善到什麼程度?」當然,還有「人可能愚昧到什麼程度?」
在韓江的作品中,不難找到與這提問相呼應的例證——
殘酷:韓江的小說《素食者》以其對極端暴力和身體控制的描寫,探討了人類殘酷的極限。主角英慧通過拒絕肉食來抗拒社會與家庭對其身體的控制,但她的選擇卻遭到家庭的極端反應,甚至被視為精神異常。英慧的丈夫、父母和社會對她的處理方式反映了人類在面對「異類」或不順從時可以殘酷到何種地步,表現出壓制個體自由的暴力傾向。這種殘酷不僅是身體上的,也是心理和情感上的殘忍。
偽善:韓江揭示了社會中廣泛存在的偽善,尤其體現在英慧的丈夫和家人對待她的方式上。他們表面上關心她的健康和精神狀態,但實際上是在維護社會規范和家庭秩序的穩定。當英慧逐漸拒絕肉食、轉向拒絕一切食物時,丈夫和父母表現出道德上的自負,似乎在為她的「正道」操心,實際上卻是在用社會期待與傳統規則壓迫她。這種偽善掩蓋了他們內心的自私與控制欲。
愚昧:愚昧的表現同樣在《素食者》中清晰可見,尤其是對英慧行為的誤解和病態的應對。社會和家庭無法理解英慧內心深處的抗爭與痛苦,將她的選擇簡單歸類為精神失常或叛逆行為。她的家人和丈夫在不理解她的情況下,選擇通過暴力和醫療手段來「矯正」她,這反映了社會對個體差異、心理困境的無知與盲目恐懼。
通過這些例證,韓江的作品不僅探討了人類殘酷的極限,還深刻揭示了人類在道德上的偽善和對複雜個體選擇的愚昧。她將這些複雜的情感和社會現象通過藝術化的視角展現出來,使得作品在批判社會與人性的層面具有強大的沖擊力。
愛墾APP: 《情感的文化政治》
Sara Ahmed 在 2004 年的著作《情感的文化政治》(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motion)中,提出了關於情感在社會和政治生活中的核心作用的獨特觀點。她的論點集中在情感如何在社會關係、身份建構和權力結構中發揮作用,情感不僅是個人的內部體驗,還參與了更廣泛的社會和文化過程:
情感的社會建構: Ahmed強調,情感並非僅僅是個體內在的心理狀態,而是通過社會建構形成的。她認為情感是在特定的社會、歷史和文化背景中產生的,並通過社會關係和權力結構在社會中流動和傳播。情感不僅塑造個體的感知和行為,還影響集體的身份建構和社會結構。
情感與權力的交織: 她認為情感與權力關係密切相關,尤其是權力如何通過情感在社會中傳播。她分析了恐懼、愛、恨、羞恥等情感,探討這些情感如何被動員以維持或挑戰現存的社會秩序。例如,恐懼常被用於邊界劃分,將某些群體描繪為「外來者」或「威脅」,從而鞏固社會中的排斥機制;而愛則被用來維系特定的群體認同和集體歸屬感。
情感的「附著性」與「指向性」:Ahmed 介紹了情感的附著性(stickiness)概念,指的是情感如何依附於特定的對象或人群,並賦予它們特定的意義。情感通過附著某些符號、身體或事物來塑造我們對這些對象的感知。例如,「恐怖分子」這一概念往往與恐懼情感相聯系,進而強化對某些族群的負面刻板印象。
此外,她還討論了情感的指向性(intentionality)。情感不是漂浮的,而是有其特定的指向,它們通過與特定對象、情境或他人相關聯而獲得意義。這種指向性揭示了情感如何構成並維系社會邊界和群體區分。
情感與集體身份建構:Ahmed 認為情感在群體身份的形成和維護中起著關鍵作用。她分析了情感如何幫助建構和維持國家、種族、性別和性取向等集體身份。例如,民族主義可以通過「愛國」情感來構建對國家的忠誠感和歸屬感,同時通過恐懼和仇恨情感對外界進行排斥和其他化。情感成為了集體認同的核心工具,它通過規范哪些情感應該被表達,哪些情感應該被抑制,來維持社會規范。
情感的政治與文化效應:她強調情感本身就是一種政治力量。她提出,情感的流動不僅是在個體之間的互動中發生,也在政治、文化和社會運動中起著作用。例如,在移民、種族和性別問題上,情感被用於政治動員、群體邊界的塑造以及對權力結構的維護或顛覆。她尤其關注恐懼政治,探討恐懼情感如何在國家政策和公眾話語中被操控,用於塑造對他者(如移民、少數族裔)的排斥和壓迫。
情感的分布與不平等:Ahmed 還分析了情感在社會中的不平等分佈。不同群體對特定情感的體驗、表達和獲得認同的方式是不同的。例如,某些群體的憤怒可能被視為「正當的」,而另一些群體的憤怒則可能被貶低為「非理性的」或「危險的」。這種情感的社會不平等反映了權力關係的運作,情感的分配方式有助於維持現有的社會等級結構。
情感的反抗潛力:盡管情感常被用於維持權力關係,Ahmed 也指出,情感具有反抗的潛力。情感能夠成為對抗壓迫、挑戰不公和構建新社會關係的工具。例如,羞恥可以被用於社會控制,但也可以被轉化為憤怒,從而激發個體或群體的反抗行動。Ahmed 認為通過重新認識和使用情感,邊緣化群體可以在文化和政治中重新奪回話語權。
Sara Ahmed 的《情感的文化政治》通過細致的理論分析,展示了情感不僅是個人內在的體驗,更是複雜的社會、文化和政治力量。她強調情感的社會建構性以及它們如何被用於構建社會邊界、維持或挑戰權力結構。Ahmed 通過對情感流動、附著性和指向性的分析,揭示了情感在身份認同、政治動員和社會互動中的核心作用。
這本書在文化研究、性別研究、後殖民理論以及情感研究領域具有重要影響,促使學者重新思考情感在社會和政治中的位置,並為研究情感如何與權力、身份和文化生產相互交織提供了一個關鍵的理論框架。
愛墾APP:尼采對話德勒兹
尼采的身體哲學對德勒茲有著深遠的影響,尤其體現在德勒茲的生命哲學、生成哲學、以及他對權力意志的重新闡釋上。德勒茲在其著作《尼采與哲學》中深入研究了尼采的思想,尤其重視尼采的身體觀念和生命的肯定性,這對德勒茲自己的哲學框架產生了重大影響。
身體與生命力的核心地位
尼采的身體哲學對德勒茲的生命哲學提供了重要的啟示。尼采將身體視為一切思想和價值的根源,強調身體的欲望、感性和力量是推動生命的本質動力。德勒茲從這一點出發,發展出他自己的「生成」哲學,認為生命和世界是不斷生成和變化的過程,而非固定的本質。
在德勒茲的哲學中,身體不再被視為單純的物質存在,而是一個由力量、欲望和能量組成的多重網絡。他引入了「無器官身體」(body without organs, BwO)的概念,來描述一種不受既定器官和功能束縛的身體狀態,代表著一種潛在的生成力和未被形式化的生命力。這種思考顯然受到了尼采對身體活力和力量的強調的啟發。
反對傳統形而上學與對權力意志的重新闡釋
尼采的「權力意志」是德勒茲哲學中的一個重要基石。尼采將生命理解為權力意志的表現,這種意志不僅僅是個體對控制和統治的渴望,而是生命本身的根本動力,表現為對自我超越和創造的追求。德勒茲接受並發展了這一思想,但他對「權力意志」進行了獨特的解讀,認為它是一種不斷生成的力量,而不是一種僵化的統治結構。
德勒茲將權力意志理解為一種創造性的生命力,這種力量不斷推動生命超越既定的界限,創造新的形式和存在方式。這一思路貫穿在德勒茲的許多哲學概念中,尤其體現在他對「生成」的理解上。在他看來,生成是一種沒有終點的過程,生命力不斷通過生成來表現自身,而這與尼采的權力意志密切相關。
差異哲學
尼采的思想對德勒茲的差異哲學(philosophy of difference)也有重大影響。尼采通過他的「永恆輪回」概念挑戰了傳統的同一性和永恆性,提出了一個基於差異和變化的存在觀。德勒茲從尼采的這一思想中汲取了靈感,發展出自己的「差異哲學」,即世界並非由固定的本質或統一的形式組成,而是由不斷變化的差異和多樣性構成。
德勒茲通過重新審視尼采的身體哲學,拒絕了傳統形而上學中對同一性和穩定性的偏好,轉而強調差異、生成和多樣性。這種哲學不僅挑戰了傳統的二元對立思維(如靈魂與身體、精神與物質),還提出了一種流動性和開放性的存在觀。
肯定性與虛無主義的抗爭
德勒茲還深受尼采「肯定性」哲學的影響。尼采批判了西方文化中的虛無主義,認為它導致了對生命的否定和對弱者道德的推崇。尼采主張一種對生命、身體和權力意志的肯定,呼籲通過身體的力量和創造性來超越傳統道德。
德勒茲在繼承尼采反虛無主義的基礎上,發展出自己的肯定哲學。德勒茲認為,哲學的任務不是解釋或反映世界,而是創造概念,通過創造性思維來肯定生命的多樣性和活力。德勒茲與尼采一樣,反對那種否定生命的思想體系,並試圖通過肯定的方式解放生命力,打破傳統的道德框架。
解域與再定域
德勒茲受尼采影響,進一步提出了「解域」(deterritorialization)和「再定域」(reterritorialization)的概念,這兩個概念在德勒茲和伽塔利的合作著作《千高原》中得到了詳細闡述。解域指的是一種對既定結構、組織或意義的瓦解和超越,而再定域則是對這些瓦解後生成的新秩序的重新組織。
這一過程與尼采對權力意志的生成性理解相呼應:生命通過解構既定的形而上學或道德體系(解域),然後通過創造新的形式和價值體系來超越舊有的約束(再定域)。這種生成性過程體現了德勒茲對尼采身體哲學的深刻吸收,特別是尼采強調生命力和權力意志的不斷創造性超越。
尼采的身體哲學為德勒茲的思想奠定了關鍵基礎,尤其在以下幾個方面:對身體和生命力的強調、對傳統形而上學的反叛、對權力意志的重新闡釋以及對差異與生成的關注。德勒茲在這些方面不僅繼承了尼采的思想,還通過自己的哲學發展,將其擴展為一套複雜的生成哲學和差異哲學系統。因此,尼采的身體哲學不僅是德勒茲哲學的起點,也是他多重思想維度的重要源泉。
愛墾APP:情動叙事學名家
在敘事學和「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領域中,有許多研究者的工作貢獻值得關注。他們來自文學理論、哲學、文化研究、心理學等不同學科背景,並將情感作為理解敘事和文化的核心維度。以下是一些關鍵的研究者和他們的貢獻:
Brian Massumi
領域:情感理論、情動轉折
貢獻:Massumi 是「情動轉折」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的研究從德勒茲和瓜塔里的哲學出發,特別強調了情感的潛在力量(affect)以及其在身體和社會關係中的流動。他的著作《感覺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Affect)深入探討了情感在政治、文化和媒體中的作用。他強調了情感作為一種預認知的、即刻的體驗,如何在敘事和文化中發揮作用,尤其是在引發反應和行動方面。
Teresa Brennan
領域:情感傳播、身體與情感關係
貢獻:Brennan 的著作《情感傳播》(The Transmission of Affect)在「情動轉折」領域極具影響力。她研究情感是如何從一個人傳遞到另一個人的,提出情感並非完全個人化,而是一種通過身體和環境的傳遞性力量。她的理論為敘事學提供了理解角色之間、讀者與文本之間情感互動的獨特視角。
Lisa Zunshine
領域:認知敘事學、情感與敘事
貢獻:Zunshine 是認知敘事學的重要學者,她的研究結合了認知科學和文學分析,探討讀者如何通過心智過程理解敘事,並對情感做出反應。在她的著作《為什麼我們喜歡小說》(Why We Read Fiction)中,Zunshine 研究了情感和認知過程如何幫助讀者「模擬」虛構人物的心理狀態,這種情感共鳴有助於我們更深刻地理解敘事文本。
Suzanne Keen
領域:敘事同情、情感敘事
貢獻:Keen 的研究重點是同情(empathy)在敘事中的作用。她在《敘事同情》(Empathy and the Novel)中探討了敘事如何通過情感機制調動讀者的同情心,尤其是在小說和虛構作品中。同情在敘事中的表現不僅影響了讀者與角色的情感聯系,還對道德判斷和社會問題的理解產生深遠影響。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