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學:藝術與人類的「時代之問」3

第二單元:藝術與人類未來社會生活

日本神奈川大學周星教授 《從「生活機器」到「生活藝術」——當代中國生活革命的方向》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余年的歷程給人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巨變,引發了深刻的「生活革命」,期間經歷了從「生活機器」到「生活藝術」的發展過程。生活的變化使民俗學的關注對象也發生了改變,日常與非日常的區別越來越模糊,民俗的概念從被污名化到被審美化,喚起了國民的鄉愁,使各種民俗藝術獲得了新生的機會。

北京師范大學高丙中教授 《國家藝術基礎設施建設與大眾參與藝術的新形式》

在新技術時代,人們應樂觀、大膽地展望新的可能性,思考如何以「普惠」的觀念,推動藝術從特殊走向「人人」。民間文藝和學人要努力跨越精英文化和民間文化的對立,讓藝術回到人那裡去,尊重人和人性,從狹窄的藝術領域拓展到生活領域中去。民間藝術應當是開放的,配套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也應當是開放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呂微研究員 《社區(Community)優先還是社會(Society)優先?——民俗學的邏輯出發點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修正案》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試圖通過對「非遺」主體的含混表達來協調二者之間的關係,並為不同國家的「非遺」保護方針、政策預留了可選擇的空間。《公約》只是一個妥協方案,不是絕對標尺,我們應該結合中國的國情,釐清《公約》的核心思想,甚至提出「《公約》修正案」,盡到民俗學者的社會責任。

中山大學劉曉春教授 《龍舟的突圍:一個廣州城中村「扒龍舟」習俗的遺產化與可持續發展》

珠三角車陂村「扒龍舟」習俗的核心概念被稱為「一水同舟,守望相助」。當地村民從環境改造到參與申遺,凝聚了鄉情。該「非遺」項目聯合公益環保組織、「非遺」研究者、文化傳播機構,為社區居民提供文化教育,提升人居環境,加強了文化自信,形成社區整體「文化環境雙保育」模式,達到社會善治的願景,回到人與自然共建的和諧共生關係中。

中國社會科學院戶曉輝研究員 《人權取向的發展觀與民間藝術的未來》

民間藝術的保護要以人和文化的平等、包容、相互尊重為基本立場,以人本主義和對環境生態系統的尊重為核心原則,改進社會和經濟的不平等狀況和人權狀況,吸引全民參與,由此促進基層民主進程和群眾權利意識的覺醒。相關研究者應當從先驗的角度出發並考察經驗語境。人權取向的發展觀決定著民間藝術是否有以及有著怎樣的未來,是否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與現實性。

中國傳媒大學劉京晶副研究員 《鄉村振興背景下藝術鄉建的價值轉向和實踐回應——以海力森鄉村建設為例》

藝術鄉建最獨特的是通過審美實踐介入鄉村。藝術鄉建的著力點應該在於復興和構建鄉村生活的文化樣式,在鄉村的現實場域中構建出一種可以和地方相融的文化生態。藝術鄉建的推進應該考慮四個維度:長期性、現場感、參與度、包容力,依靠更廣泛和更深入的參與,保障村民的利益和權利。

中國傳媒大學戴曉雲教授 《殘缺的藝術史與非遺未來》

不應將民間藝術定義為「粗糙」或「落後」的藝術,而應從美術史的角度結合具體作品認識其風格特征與藝術價值。同時,當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存在不平衡、不全面等現象,需要藝術史領域學者共同努力,突破困境。「非遺」或民間藝術並非底層文化,而是更廣泛的文化。藝術史特別是民間藝術史研究應把握最新學術動向,將保護與傳承結合進行,充分發揮學者的作用。

中央美術學院侯曉蕾教授 《社會治理視角下的城市和鄉村微花園綠色微更新設計實踐探索》

微花園的設計實踐展示了一種典型的綠色空間類型和模式,其核心思想是關注平民的景觀、百姓的生活,希望通過參與設計和藝術的介入,能夠真正幫助普通居民改善生活品質。「微」介入以個體帶動整體,以生活過程表述歷史,以生活美學帶動探索公共空間的「微」更新。


(原題:解答藝術與人類未來的「時代之問」「2022年國際藝術理論研究學術論壇」圓滿閉幕;2022-11-1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Views: 1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